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脑外伤损伤部位与患者认知障碍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25例脑外伤患者按照左侧脑、右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和小脑损伤分组,分别应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各组患者认知障碍情况.结果左右半球受损与认知功能障碍无显著关系(P>0.05),而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损伤与认知障碍有相关性(P<0.05).结论运用MoCA较明确地检查不同部位脑损伤导致的不同认知障碍,可在临床评估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丘脑前核为边缘系统的中继站,接受来自丘脑乳头体的纤维并发出纤维到扣带回,参与形成Papez环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在记忆和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1].且丘脑与额叶、颞叶均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大量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丘脑与注意、记忆的提取、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忽视症、失语、情绪、自我始动行为的监控等高级认知功能有重要相关[2].丘脑参与记忆加工可能包括几个方面:语言记忆和视觉记忆、情景记忆、空间记忆、工作记忆、内隐记忆、前瞻性记忆等.本文就丘脑损伤相关记忆障碍的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与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将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组(n=42)与认知功能障碍组(n=64),比较两组Mo CA各认知域评分,并分析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同损伤部位与Mo CA各认知域评分的关系。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除命名与定向力评分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如视空间与执行、语言、注意力、抽象能力、计算力及延迟记忆等评分均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部位在额叶、颞叶及基底节的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对严重,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计算力及延迟记忆障碍,与枕叶、顶叶损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颞叶及基底节损伤的患者一般认知功能障碍更为严重,临床应对这类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顶叶在情景记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慧渊 《医学综述》2013,19(8):1395-1397
情景记忆是有关事件和个人的记忆,研究发现顶叶在情景记忆提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有学者提出了顶叶在情景记忆中作用机制的三种假说及双重记忆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通过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方法对顶叶不同部位参与情景记忆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该文就以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了解顶叶在情景记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脑小血管病变患者影像学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4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行认知量表评分后,完成常规颅脑MR和DTI检查.勾画出感兴趣区包括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半卵圆区,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FA)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小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量表各项得分均低.脑小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额叶、颞叶、顶叶和半卵圆区FA值降低,ADC值升高(P<0.05).FA值的降低以额叶、半卵圆区最明显.ADC值升高以颞叶最明显.结论 脑小血管病患者在额叶、半卵圆区的FA值明显降低,DTI可为早期诊断与评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改变,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磁共振灌注技术定量测定32例SIVD患者与21例正常对照组额叶、颞叶、顶叶及枕叶皮质、白质的rCBF;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对SIVD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总体评估。结果:①SIVD患者额叶、颞叶、顶叶及枕叶皮质、白质的rCBF均降低;②SIVD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和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相比额叶和顶叶皮质rCBF降低;③MoCA评分与额叶、颞叶及顶叶的皮质、白质rCBF相关。结论:SIVD患者脑皮质及白质均存在rCBF的下降,额叶及顶叶皮质rCBF的下降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情景记忆编码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情景记忆编码损伤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急性期病情稳定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与正常对照组(115例)比较.各组均按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情景记忆编码测试,观察各组情景记忆编码成绩的变化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 脑梗死组情景记忆编码成绩记住数(REM)明显低于对照组[(70.81±6.08)%,(84.67±4.49)%,P<0.01)];额叶梗死组、颞叶梗死组、基底节梗死组及放射冠梗死组四组REM差异具有显著性[(65.88±5.73)%,(68.92±4.65)%,(73.39±6.20)%,(73.53±3.44)%,P<0.01)],额叶梗死组低于颞叶梗死组(P<0.05),颞叶梗死组低于基底节区梗死组及放射冠梗死组(P<0.05,P<0.01);皮层梗死组低于皮层下梗死组[(67.37±5.40)%,(73.46±4.99)%,(P<0.01)].脑梗死小病灶组REM高于脑梗死大病灶组[(72.67±4.47)%,(67.56±6.18)%,P<0.01)],且病灶直径大小与REM具有显著相关性(r=-0.39).对照组、脑梗死伴脑萎缩与脑梗死无脑萎缩三组REM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伴脑萎缩组REM低于脑梗死无脑萎缩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脑梗死无脑萎缩组REM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情景记忆编码损害,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以及有无脑萎缩与情景记忆编码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特点,以期探讨MCI与A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3例AD患者、10例MCI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HC)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测定.结果 (1)健康老人可出现顶叶、颞叶葡萄糖代谢减低,但程度较轻;MCI患者顶叶葡萄糖代谢进一步减低,痴呆组顶叶、颞叶和额叶葡萄糖代谢减低更为明显.(2)AD组的额叶(包括额叶上、中、下回、眶回和直回)、颞叶(包括颞叶上、中、下回);顶叶(包括顶上小叶、缘上回、角回)、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前部、岛叶)、基底节(包括丘脑、尾状核、杏仁核)等脑区rCMRglc减退较明显,与MCI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01).(3)MCI组在额叶、颞叶,顶叶、边缘系统、基底节等脑区rCMRglc均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都有所减低,但其差异多数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MCI上述脑区的功能状态处于正常老人与AD患者之间.只有在左侧尾状核rCMRglc减退较明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AD患者的额叶、颞叶、顶叶、边缘系统、基底节等部位的脑葡萄糖代谢均有减低,提示AD患者脑功能全面减退;而MCI患者葡萄糖代谢水平介于正常老人与AD患者之间,仅有左侧尾状核功能减退最显著,提示左侧尾状核葡萄糖代谢减低对MCI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氟化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估的价值,并分析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将其分为意识恢复组(73例)和意识未恢复组(97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FDG-PET/CT检查,并测量左右侧不同感兴趣脑区标准摄取值(SUV)。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感兴趣脑区SUV对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的危险因素。  结果  意识未恢复组患者入院时CRS-R评分及顶叶、枕叶、颞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SUV明显低于意识恢复组(均P<0.05),脑积水构成比明显高于意识恢复组(P<0.05)。意识未恢复组患者左右侧顶叶、枕叶、颞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SU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感兴趣脑区SUV联合评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意识恢复情况的曲线下面积大于顶叶、枕叶、颞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SUV单独检查(均P<0.05),其敏感度为96.90%,特异度为85.10%。顶叶、枕叶、颞叶、额叶、丘脑、小脑、基底节SUV均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FDG-PET/CT检查有利于评估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15-18
目的探讨基于18F-FDG PET/CT的意识障碍患者脑葡萄糖代谢水平。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意识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RS-R评分分为植物状态组60例与微意识状态组2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18F-FDG PET/CT扫描,采用SPM分析系统自动分析脑组织葡萄糖标准摄取值。结果左侧半球:对照组在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小脑18F-FDG标准摄取值均显著高于植物状态组与微意识状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半脑:对照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小脑区18F-FDG标准摄取值均显著高于植物状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意识状态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区18F-FDG标准摄取值均显著高于植物状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脑区18F-FDG标准摄取值显著高于微意识状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物状态组脑干标准摄取值为(3.11±1.02),微意识状态组(3.40±1.15),对照组(3.43±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意识障碍患者脑组织各部分葡萄糖代谢水平均显著下降,微意识状态患者在左侧丘脑、基底节部位以及右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区糖代谢水平显著升高;脑干糖代谢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额叶和颞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的特点.②方法 应用钟表绘画测验(CD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方法 对120例(住院后15天~1个月)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执行功能检测,以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104例为对照组,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③结果 额叶、颞叶损伤组与正常组对比,CDT和WCST中完成分类数(CC)、持续性错误数(RPE) 、概念化水平百分数(RFP)评分均低;WCST中的错误应答数(RE)、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RF)、持续性应答数(RP)、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项评分均高(P<0.05);额叶与颞叶组对比,额叶损伤组中CDT和WCST中的CC得分低于颞叶组;WCST中的RE、RPE、RF、NRPE得分高于颞叶损伤组(P<0.05);右侧额叶组CC、RPE、RF得分低于左侧额叶组(P<0.05),有显著差异.④结论 额叶和颞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且额叶损害重于颞叶损害,右侧额叶组较左侧额叶组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Alzheimer病 (AD)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病人的脑葡萄糖代谢的对照研究 ,以期探讨MCI与AD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 13例AD病人、10例MCI病人和 10名健康志愿者 (HC)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检查测定。结果  (1)健康老人可出现顶叶、颞叶葡萄糖代谢减低 ,但程度较轻 ;MCI病人顶叶葡萄糖代谢进一步减低 ,痴呆组顶叶、颞叶和额叶葡萄糖代谢减低更为明显。 (2 )AD组的额叶 (包括额叶上、中、下回 ,眶回和直回 )、颞叶 (包括颞叶上、中、下回 )、顶叶 (包括顶上小叶、缘上回、角回 )、边缘系统 (包括扣带回前部、岛叶 )、基底节 (包括丘脑、尾状核、杏仁核 )等脑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 (rCMRglc)减退较明显 ,与MCI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0 1)。 (3)MCI组在额叶、颞叶、顶叶、边缘系统、基底节等脑区rCMRglc均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都有所减低 ,但其差异多数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提示MCI上述脑区的功能状态处于正常老人与AD病人之间。只有在左侧尾状核rCMRglc减退较明显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AD病人的额叶、颞叶、顶叶、边缘系统、基底节等部位的脑葡萄糖代谢均有减低 ,提示AD病人脑功能全面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流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0名CCCI患者和30名正常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用SPECT检测局部脑血流量(rCBF),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CCI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27.34±2.30)分;FOM(6.88±3.42)分;CDT(2.67±1.04)分]与同年龄组正常老年人相比下降[MMSE(28.76±1.20)分;FOM(9.52±2.54)分;CDT(3.32±0.53)分];CCCI患者两侧大脑半球血流均有减低,其中以顶、颞、额叶血流降低最明显;画钟测验与左额叶(r=0.36,P<0.05)、左顶叶(r=0.46,P<0.01)血流下降相关;简易智能状况量表评分与左颞前(r=0.38,P<0.05)、左颞后(r=0.47,P<0.05)和左顶叶(r=0.34,P<0.05)血流下降相关;物体记忆测验与顶叶(r=0.32,P<0.05)、左颞叶(r=0.32,P<0.05)血流下降相关.结论 CCCI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脑血流量下降可能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正常人群了解Stroop测验的结果是否存在性别、年龄和学历上存在差异;通过单纯额叶、颞叶和顶叶卒中的病人了解是Stroop测验可能的神经功能区域.方法 研究采用中文版Stroop测验和简易智能量表,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据包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 正常人Stroop测验结果与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有关(P <0.05),与教育程度有关(P <0.05).卒中的病人按照左右半球损害分组无差异(P >0.05),按照损害额叶、颞叶和顶叶分组无差异(P <0.05).结论 正常人群Stroop测验结果与年龄和学历有关,无性别的差异.Stroop测验结果没有左右半球的差异,但是存在功能分区的差异,在额叶、颞叶和顶叶中,额叶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共用成年大鼠31只,将HRP分别注入顶叶、额叶或颞叶皮层,观察海马内标记细胞的分布。结果如下:(1)在背、腹海马的CA_1、CA_2和CA_3区内,可看到许多HRP标记的锥体细胞,呈双侧分布,但以同侧为多,对侧较少。然而,在CA_4区和齿状回区内,均未找到标记细胞。(2)在海马与颞叶皮层投射组中,海马CA_1-CA_3区内出现的标记细胞较海马-顶叶皮层投射组或海马-额叶皮层投射组的要多,但在后两组中,海马内的标记细胞无明显差异.由此表明,大鼠海马至顶叶、额叶和颞叶皮层有直接的传出投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颞叶癫痫对情景记忆损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觉词汇测试(auditoryverbal memory test,AVMT),测试62例颞叶癫痫患者(包括29例新诊断颞叶癫痫未服药患者和33例门诊随访且规律服药患者)和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例健康者的情景记忆。结果:颞叶癫痫组自由回忆(27.52±1.23)分、延时回忆(9.21±0.63)分、再认测试(11.83±0.54)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成绩,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6.99;P<0.05)。其中颞叶癫痫服药组与未服药组相比,服药组自由回忆测试(24.42±1.15)分、延时回忆测试(7.24±0.64)分、再认测试(11.00±0.47)分,得分均较低,且延时回忆测试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两组间自由回忆和再认测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1.84;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情景记忆的损害,对自由回忆、延时回忆以及再认都有损害,提示颞叶参与情景记忆的神经机制学说;与未服药组相比服药组癫痫患者存在更加明显的情景记忆损害,提示抗癫痫药物是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路易体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脑葡萄糖代谢,找到有效鉴别诊断二者的特征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 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其中路易体痴呆患者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采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通过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总分评定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及痴呆证候要素加权量表确定患者的证候类型,静脉注射示踪剂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后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结果 路易体痴呆患者以阴虚阳亢证、肺肾气虚证、肝肾亏虚证居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脾虚痰浊证、热毒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居多。可疑痴呆的路易体痴呆患者主要为顶叶和颞叶代谢减低;轻中度痴呆的路易体痴呆患者主要为额叶、顶叶和颞叶代谢减低;非重度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主要为顶叶、颞叶、额叶代谢减低,而部分中度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出现枕叶代谢减低;路易体痴呆患者中,阴虚阳亢证者主要是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的代谢减低,肺肾气虚证者主要是额叶、顶叶、颞叶的代谢减低,肝肾亏虚证者主要是顶叶、颞叶代谢减低,而阿尔茨海默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多以额叶、顶叶、颞叶低代谢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白质改变特点。方法 对16例肝郁证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磁共振DTI扫描检查,数据处理后,计算出各项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别测量头颅的两侧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和ADC值。保持FA值和ADC值对应测量同一脑区。并对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肝气郁结证患者的双侧顶叶F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右侧顶叶FA值为诊断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79,最佳诊断临界值FA值为0.504,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69.2%。其他脑区如额叶、枕叶、顶叶、颞叶、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和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气郁结证患者的双侧顶叶FA值明显高于正常人,这对肝气郁结证患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认知状态老年人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情况。方法收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13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组)12例、认知正常老年人(对照组)13例,进行磁共振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确定种子点,并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在静息状态下,AD组和MCI组患者的后扣带回区域、额叶内侧、前额叶背外侧和顶叶部分区域的ReHo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MCI患者左侧颞叶(颞下回及颞中回)、海马旁回及右侧枕叶舌回、皮层下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降低;而右侧额叶(额上回、额中回及中央前回)、顶上小叶及左侧梭状回、颞上回、额下回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增高。AD患者变化更加明显,额叶-顶叶,颞叶-脑岛,颞叶-枕叶之间的长距离连接降低,但是额叶内部和枕颞间、丘脑及颞叶间的功能连接增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不同认知状态老年人的功能连接不同,有助于AD、MCI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18F FDG(脱氧萄葡糖 )PET脑显像对Alzheimer病 (AD)的诊断和评价程度的标准 ,对AD组患者和正常老年组行静脉注射18F FDG后行PET脑断层显像 ,求出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小脑皮质、基底节和丘脑的单位容积平均计数值 ,然后计算出各结构计数与小脑计数的比值。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 ( 1 9例 )大脑各叶皮质、基底节和丘脑的计数分别与小脑计数的比值相当稳定 ,变异范围较窄 ,变异系数 2 .78%~ 8.95 %。以正常对照组顶叶、额叶、颞叶皮质与小脑计数比值的均数减去 2个标准差作为判断代谢异常减低的界值 ,则轻度、中度、重度AD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 6 6 .7% ( 4 / 6 ) ,85 .7% ( 6 / 7) ,1 0 0 % ( 4 / 4) ;正常对照组无 1例被误诊为AD ,特异性为 1 0 0 %。 1 7例AD患者大脑皮质放射性减低的范围随痴呆程度加重而扩大。轻度AD只有顶叶受累 ,中度和重度AD颞叶和额叶也受累 ,其中左额叶与小脑的计数比值减低程度是区别中度和重度AD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 ,将顶叶、额叶、颞叶与小脑计数比值减低的范围和程度相结合 ,可以诊断AD并对AD痴呆程度做出较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