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  3 4岁 因咳嗽、喀血 2天于 2 0 0 1年 7月在某医院就诊 ,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予立止血、止血敏等止血药静脉滴注 ,先锋霉素Ⅴ口服。治疗两个月后症状无缓解 ,伴发胸痛 ,经胸部拍片后诊断为肺炎 ,予氧氟沙星 0 2 g静脉滴注 ,每日 2次。治疗两个月后症状仍无改善。以后治疗欠规范 ,断续使用抗菌素 ,主要是青霉素、先锋霉素、氧氟沙星。仍反复咳血 ,多次胸部拍片仍诊断为肺炎。 2 0 0 2年 1月患者出现声音嘶哑 ,经喉镜检查为喉炎 ,仍用抗生素、止血药和对症治疗。 2 0 0 2年 4月行胸部CT扫描 ,诊断为双肺继发性肺结核 ,病变以…  相似文献   

2.
患者魏×× ,男 ,73岁 ,退休教师。住院号 1336,患者 3个月前发现右眼球颞侧有一肿物 ,约米粒样大小 ,质软、无痛、伴有眼红等症状。当时未在意 ,近来发现肿物渐增大 ,约花生米样大小 ,遂来院就诊。收住院治疗。患者平素身体健康 ,否认家族史。全身查体无明显其它异常。眼部检查 :视力右 1 2、左 1 2 ,右眼球结膜颞侧可见一炎黄色肿物 ,质软、无触痛 ,肿物约花生米样大小 ,距角膜缘约 7 5mm ,向颞下后方延伸。CT提示 :右眼球壁囊性占位 ,不排除结膜囊肿。初步诊断 :右眼球结膜表皮样囊肿 ,常规点眼治疗后于 1998年 4月 16日在局麻下行右…  相似文献   

3.
郑大文  王宏  罗燕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371-1373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07/2007-10就诊的268例473眼TA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68例就诊的TAO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213例(79.5%),眼睑退缩299眼(63.2%),迟落261眼(55.2%),眼睑肿胀277眼(58.6%),球结膜充血、水肿164眼(36.7%),角膜点状上皮脱落39眼(8.3%),角膜溃疡8例(1.7%),眼球突出422例(89.2%),眼压升高者43例(16.0%)69眼(14.6%),眼球运动受限332眼(70.2%),其中单方面眼球运动受限者143眼(43.1%),单方面眼球运动受限顺序依次是下转,内转,上转,外转,多方面眼球运动受限者176眼(53.0%),眼球固定13眼(3.9%),复视71例(26.5%),影像学肌肉测量,眼外肌受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下直肌、上直肌、内直肌、外直肌,视神经病变者31例(11.6%)57眼。结论:TAO的发病多与甲腺功能有关,临床表现有自身特点,大多数患者易于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要注意眼征特点,眼外肌受累情况以及影像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晓冬 《眼科研究》2010,28(7):635-635
患者,女,46岁,因左眼球突出1年,于2009年2月12日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矫正1.0;左眼0.2,矫正1.0。左眼球轴性突比6mm,眶压(+),眼球运动无受限,眼前节及眼底正常;右跟正常。眼眶CT扫描:左肌锥内占位,类圆形,边界清楚.均质,CT值为+54.3Hu,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时眼外肌肥厚、眶脂肪增多等相关性CT影像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CT影像资料,男22例,女36例,行横轴位和冠状位检查,层厚和层距2mm.结果 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CT影像观察,单纯眼外肌肌腹肥厚(n=54),肌腹及肌腱、肌止点均受累及(n=3);眶脂防增多(n=16);眼外肌肥厚伴眼上静脉增粗(n=3);眼外肌肥大伴视神经增粗(n=1);眼肌肥大伴泪腺增大(n=2);眼睑肿胀(n=39).结论 在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的研究中眼外肌、眼眶脂肪容积的改变都应加以考虑;CT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X 男 37岁 深圳某医院骨科医师,因双眼视物逐渐模糊、颅内肿瘤术后3个月于2006y6mon5d来我院诊治。患者从小嗅觉障碍,于多家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均诊断为慢性鼻炎、鼻窦炎,经治疗无效,未作进一步诊治。去年3月初开车时突觉视物模糊伴头晕。视力:右眼0.3,左眼0.4,矫正视力:右眼0.5,左眼0.6。双眼视乳头水肿,边缘模糊。于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发现:前颅窝底有一椭圆形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稍高密度,增强效应明显,肿瘤周围低密度水肿带。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3岁。右眼上方出现黑影17d入院。否认家族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手动/20cm,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15。屈光 14.00DS,矫正视力0.4。双眼眼压均为13mmHg(1mmHg=0.133kPa)。双眼角膜直径8mm,角膜透明,结膜充血,巩膜浅层血管扩张。右眼前房闪辉阳性,细胞阴性,周边虹膜膨隆。散瞳检查眼底:右眼视网膜呈球形灰白色隆起,接近晶状体后囊膜,无明确裂孔。  相似文献   

8.
其其格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0):900-900
患者女,38岁,因头痛、头晕、恶心1周于2004年10月9日就诊于社区卫生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对症治疗。治疗3 d 后无效,疼痛加剧不能忍受,伴双眼睁眼困难,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以“头痛原因待查”收入院。行全身体格检查及头颅 MRI 检查,WBC 11×10~9个/L,血糖4.32mmol/L,血沉正常。头颅 MRI 示:眶上静脉扩张(双侧)。其他未见异常。因患者“头痛、不能睁眼,视物重影”请眼科会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9,左眼视力0.7;双眼上睑下垂,提上睑肌肌力3 mm,眼球不突出,双眼球除外展正常外,其余各方向运动均受限,双眼呈轻度外展位,双眼球运动分离,双眼瞳孔中度散大,光反应迟钝,双眼角膜知觉消失,角膜、  相似文献   

9.
报道用拮抗眼外肌等量切除法治疗眼型Graves病害眼25例(25眼),介绍了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并对同时存在的上睑退缩、斜视的治疗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MRI研究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内外直肌在眼眶中的静态位置及舒缩运动时的变化,观察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是否存在内外直肌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方法:应用眼球动态MRI技术,获取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在原在位及眼球水平方向转动时的冠状位磁共振图像,应用计算机图像测量软件对原在位时内外直肌横截面中心相对眼眶中心的坐标值;眼球内外转时,观察内外直肌最大横截面积所在平面面积的变化。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内外直肌在眼眶的位置较正常人无显著差异,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和正常人内外直肌最大横截面积位于眼球-视神经交接面后6mm,眼球内外转时,内外直肌最大横截面积的变化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外直肌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可能没有参与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12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2例原在位基本正位,轻微代偿头位,未行手术治疗,仅矫正屈光不正和治疗弱视。10例行单眼内直肌和(或)外直肌后徙术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术后眼位正位,代偿头位消失或减轻,眼球后退、睑裂变化明显改善。3例患者合并内转眼急速上转现象,I型2例行上直肌后徙术,1例同时行下斜肌切断术。III型1例行单眼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术。随访3个月~1年,疗效稳定。结论典型的DRS诊断并不困难,不同类型DRS的临床表现不同,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合理的手术设计对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44岁 因双眼外斜,视力差,2006年6月来院行残疾鉴定,患者自幼即双眼外斜,突眼,并逐渐加重,视力不佳,现突眼严重,穿脱套头衫时易使眼球脱臼,眼睑闭合不全常双眼发红。  相似文献   

13.
Brown在上世纪50年代首先描述了这种疾病,故称为Brown综合征,他当时认为病人的上斜肌肌鞘先天发育异常,致使眼球在内转时不能上转,此时如做被动牵拉试验,会有抗力,手术分离并切断肌腱和肌鞘后,抗力解除,所以又称为上斜肌肌鞘综合症(Superior oblique tendon sheath syndrome)。此后陆续有人报告,外伤、手术等也有造成后天性的Brown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眼球内蝇蛆病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 患者女,34岁,藏族。因右眼视物不见伴疼痛半年于2009年2月29日来院就诊。入院时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视力:右眼眼前数指,左眼1.0。眼压:右眼47.3mmHg,左眼19.6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0岁因左眼外伤6小时于2009年7月29日来我院就诊。患儿6小时前在与同伴玩耍时被同伴击中左眼,逐渐感觉左眼疼痛不敢转动眼球,伴头疼恶心、呕吐。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左眼睑轻度皮下淤血,无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房闪(-),前房深度正眼,逐渐感觉左眼疼痛不敢转动眼球,伴头疼恶心、呕吐。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左眼睑轻度皮下淤血,无肿张,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房闪(-),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约3mm,直间接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透明,  相似文献   

16.
王志立  董应丽 《眼科研究》2007,25(9):706-706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S)是儿科少见的疾病,死亡率较高,目前尚未见报道该病的眼科并发症。现将我院发现的以双眼视力下降为首诊的HS、误诊为视神经炎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0引言踞齿缘离断视网膜脱离通常发展缓慢,容易漏诊和误诊。我们有两例误诊1a的双眼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眼外肌麻痹12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们收集了1999年4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6例眼外肌麻痹患者,就其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孙则红  王志学 《眼科研究》2012,30(11):1003-1004
患者,女,48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0 d于2011年3月23日至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5,矫正无助,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右眼黄斑区及颞侧桔黄色、椭圆形隆起,大小约为10个视盘直径(papillary diameter,PD),左眼视盘鼻下方呈桔黄色、圆形隆起,大小约为6 PD.眼科B型超声检查显示:右眼球壁局限性卵圆形隆起,突向玻璃体腔,表面光滑,内回声均匀,中等强度,其边缘可探及视网膜脱离光带.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显示:双眼早期病变区脉络膜荧光高低相间,隐见血管网形态,静脉期瘤体血管外组织中可见针尖状高荧光斑点,晚期病变区荧光素渗漏增强,呈现强荧光区,其范围与肿瘤大小一致.临床诊断:双眼脉络膜血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