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DG-PET检查对肺癌定性的诊断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的价值,评估其对手术选择的参考意义。方法我院呼吸内科和胸外科96例疑似肺癌患者,在PET检查医师和患者双盲的情况下行18-FDG-PET,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PET检查结果的漏诊率、误诊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肺癌原发病灶的定性诊断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20.7%,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100%。对于肿瘤≤2cm的肿瘤漏诊率为20%。42例恶性疾病患者淋巴结转移误诊率为23.5%,漏诊率为40%,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76.5%。结论 PET对肺原发肿物定性诊断的误诊率低,特异性较好,但漏诊率较高,灵敏度尚待提高;对引流淋巴结定性诊断可为医生及患者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和手术方式提供有益的参考。对于不愿意接受针吸活检等有创性诊断的患者,先行PET检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氟-18标记的2-氟-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诊断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40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8例病理学检查证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18F-FDG PET/CT检查阳性75例(85%),阴性13例(15%).18F-FDG PET/CT、钼靶X线、超声检查、钼靶X线结合超声检查和MRI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5%(75/88)、85%(75/88)、92% (81/88)、97%( 85/88)和95% (38/40).与钼靶X线、超声检查和MRI比较,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乳腺癌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检查结合超声的敏感度高于18F-FDG PET/CT(P<0.05).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乳腺癌的敏感度与肿瘤分期和大小相关(P<0.05).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5为阳性判断标准,18F-FDG PET/CT诊断乳隙癌ALN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1% (8/21)、84% (56/67) 、72% (64/88)、42% (8/19)和81%(56/69),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分别为19%( 13/69)和57%(11/19).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敏感度并不优于钼靶X线、超声和MRI检查,在乳腺癌ALN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有限.钼靶X线结合超声检查敏感度高,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a(Kif2a)和淋巴结转移密度(ND)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预后评估。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6例乳腺癌组织中Kif2a蛋白的表达,按ND分为ND=0 组、ND≤40%组和ND>40%组,分析Kif2a 蛋白的表达、ND 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TNM 分期)、内分泌表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 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评价Kif2a 蛋白表达、ND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结果乳腺癌组织中Kif2a 蛋白的表达、ND均 与患者TNM 分期及HER-2 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251、0.489、0.536 和0.245,P =0.007、0.000、0.000 和0.008),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 >0.05)。Kif2a 的表达与ND呈正相关(Rs=0.484,P =0.000)。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if2a 蛋白表达越强、ND越高,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 <0.05)。结论驱动蛋白Kif2a、ND 可能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洋  林奇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10):680-682
目的研究乳腺癌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power Doppler imaging,PDI)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PDI检测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乳腺癌肿块内MVD,比较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及MVD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即LN+组13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即LN-组17例。LN+组肿块内血流信号较LN-组明显丰富(P〈0.05)。LN+组CD34标记的血管计数较LN-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通过PDI技术与MVD检测结合,能很好地评估乳腺癌血管生成,且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位置、病理性质、ER、PR、HER-2基因表达以及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规律,以明确各因素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决定地位,为临床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2005.11-2007.10间152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对每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2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者74例(48.7%),筛选出肿瘤大小、生长部位、病理性质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的年龄、肿瘤ER、PR、HER-2基因的表达没有关系。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是由多因素决定的,不应以某一因素作为乳腺癌手术中放弃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7例临床高度可疑恶性的乳腺肿块,进行空心针穿刺活检,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与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NB病理结果良性23例,其中纤维腺瘤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5例;CNB诊断乳腺癌261例,其中叶状囊肉瘤2例;CNB病理结果不能定性者11例。CNB病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未见假阳性结果。结论:CNB较细针抽吸细胞学(FNA)、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简便易行、创伤小、准确率及敏感性高并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7.
朱明霞  欧阳羽  向守洪  刘祥 《重庆医学》2011,40(17):1728-1730
目的评估X线摄片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X线摄片,对其进行乳腺X线诊断分类评估,取患者腋窝淋巴结密度最高或体积最大一枚进行病理检查,将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6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82例;X线能显示腋窝淋巴结的106例中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56例,不能显示腋窝淋巴结的59例中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与淋巴结密度、短径大小以及乳腺X线诊断分类相关。结论乳腺X线摄片是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简便而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利于患者的术前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可能诱导局部高雌激素浓度的乳腺癌芳香化酶表达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4例原发性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内的芳香化酶蛋白表达,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研究芳香化酶表达的预后意义。结果134(54.9%)例乳腺癌组织内高表达芳香化酶,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术后三苯氧胺辅助治疗是影响本组患者无瘤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芳香化酶的状态对本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的影响具有临界统计学意义(P=0.058),比例风险Cox模型的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术后三苯氧胺辅助治疗是影响本组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芳香化酶状态对预后的影响呈现时间依赖性特点(P〈0.05),时间依赖性非比例风险模型的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芳香化酶是本组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芳香化酶可能是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高表达芳香化酶患者的复发转移的相对风险高,但其程度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对于针对性制订治疗和随访计划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特征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参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均行SWE检查、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根据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分为未转移组39例与转移组33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临床病理特征联合SWE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组织学分级、淋巴管血管侵犯、病灶微钙化、Ki-67、淋巴结最大纵径、淋巴结最大横径、淋巴结皮质厚度、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弹性模量最大值(Emax)及弥散度(S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淋巴管血管侵犯、组织学分级(Ⅲ级)、Emax及SD为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存在淋巴管血管侵犯、Emax≥45.635 kPa、SD≥8.450的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效能。 结论临床病理特征结合SWE参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0年至2013年治疗的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144例,分析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  结果  144例SLN宏转移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9.8±10.8)岁,平均肿瘤大小为(2.8±1.1) cm。中位阳性SLN数目为1枚(1~5枚),中位SLN数目为3枚(1~10枚),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枚(8~38枚)。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9.4%。单因素分析得出原发肿瘤大小、脉管侵犯、阳性SLN数目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原发肿瘤>2 cm(P=0.043,OR=3.421)、脉管侵犯阳性(P<0.000 1,OR=16.332)、阳性SLN数目≥2枚(P=0.007,OR=4.191)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分子分型尽管显示Luminal B型及HER2型NSLN转移风险较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7)。  结论  对于SLN宏转移的临床早期乳腺癌,原发肿瘤>2 cm、脉管侵犯阳性、阳性SLN数目≥2枚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预测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磁共振功能成像包括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等越来越广泛的用于乳腺疾病的鉴别及诊断。现就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中PSA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97例乳腺癌患者、74例乳腺增生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血清PSA水平,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所有女性血清中均有一定浓度的PSA,且随着疾病恶性程度的升高,其值可明显增高。结论检测血清PSA水平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PCNA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乳腺癌74例,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34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组织中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64.9%。②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PCNA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者。③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B超检查和触诊对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B超和触诊在原发性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提高术前原发性肺癌TNM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8例有组织病理学证据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进行了锁骨上淋巴结触诊和B超检查,并对肿大淋巴结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将细胞学诊断作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比较触诊和B超检查在发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中的区别。结果:在68例肺癌患者中,有24例(35.3%)被确诊为锁骨上淋巴结细胞学转移。其中15例小细胞肺癌中有7例,占46.7%;5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有17例,占32.1%。超声检查的准确度(1.00;24∶24,95%CI:0.82,1.00)明显高于触诊(0.46;11∶24,95%CI:0.31,0.61)。结论:对于原发性肺癌的锁骨上淋巴结检查单纯靠触诊有漏诊的可能,B超检查可以增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方法 :对 6 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按腋窝淋巴结转移 (ALNM)情况分为两组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 ,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妊娠次数等 4项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 ,P 值分别为 0 .0 19、0 .0 31、0 .0 0 1和 0 .0 38。 结论 :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肿瘤的部位、妊娠次数等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对决定手术方式、估计预后、选择辅助治疗等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不同分层冷冻切片检测前哨淋巴结(SLN)的方法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 例乳腺癌患者术中行亚甲蓝示踪并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SLN 均行术中冷冻切片HE 染色,依次记录单层切片组、3 层切片组及6 层切片组冷冻病理结果,术后SLN 常规HE 染色石蜡切片为确诊SLN 转移的标准。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HE 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7 例患者常规石蜡切片结果中19 例SLN 阳性,3 例为SLNB 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3.6%(3/22)。不同切片方法冷冻病理结果与SLN 石蜡切片HE 染色结果比较:单层切片的敏感性为21.1%(4/19)、符合率为73.1%(49/67)、特异性为100%(45/45);3 层切片的敏感性为31.6%(6/19)、符合率为76.1%(51/67)、特异性为97.8%(44/45);6 层切片的敏感性为84.2%(16/19)、符合率为91.1%(61/67)、特异性为95.6%(43/45)。敏感性和符合率,6 层切片组与3 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 层切片组高于3 层切片组、单层切片组。而单层切片组与3 层切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N 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诊断SLN 转移可靠而快速,多层切片方法可以提高SLN 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6 层切片组冷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石蜡切片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肿瘤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影响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的因素.方法选择T1~2N0M0乳腺癌患者80例.取1%亚甲蓝3~5ml分四部位注射在乳腺肿瘤表面或取活检部位周围皮下组织内.此后,行不同方式的乳腺癌根治术,将所有SLN、非SLN送病理检查.将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与SLN进行对比;分析SLN检出率及影响检出率的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检到SLN,检出成功率95%(76/80),敏感度86.21%(25/29),准确性94.74%(72/76),假阴性率13.79%(4/29),特异性100%(51/51),总阳性预测值为100%(25/25),总阴性预测值92.73%(51/55).SLN检出率与术前化疗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无关(P>0.05).结论SLNB敏感度较高,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亚甲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SLN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8.
高云瀚  王灿  杨钱 《重庆医学》2012,41(11):1071-1072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448例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 448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255例(56.9%),无转移193例(43.1%);对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分子亚型、肿块大小、肿块部位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分析,P值分别为0.858、0.822、0.660、0.844、0.972、0.000、0.001.结论 腋窝淋巴结的转移与肿块大小、肿块部位相关(P<0.05),而与年龄、ER、PR、HER-2、分子亚型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探讨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上肢淋巴结对淋巴水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乳腺科收治的100 例T1-3No Mo 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协商选择的手术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观察组术前以纳米炭混悬液行经上臂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对照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于术后1、6 及12 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各时间点患侧比健侧上肢臂围增加的百分比,术后12 个月时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各时间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 两组术后1、6 及12 个月患侧比健侧上肢臂围增加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两组12 个月时上肢淋巴水肿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面,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且两组随访期间各时间点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保留上肢淋巴结的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江琴  曹博  杨兴霞  朱娟英 《浙江医学》2018,40(3):266-26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术前初步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3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Ki-67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或0.01),患者年龄、家族史、Her-2状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有7个,分别是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Ki-67(OR=1.902、0.563、2.821、0.183、1.528、2.236、1.498,P<0.05或0.01)。结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