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掘海绵属(Dysidea spp)海绵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该属海绵的研究情况。结果从该属海绵中已分离鉴定了300个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醌类、萜类、甾醇类、溴代衍生物、二酮哌嗪类、多氯取代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真菌和抑制HIV-Ⅰ逆转录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结论对掘海绵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洋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能够产生结构多样、生物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物。海绵是其中最丰富的天然产物来源,其药理活性丰富,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被认为是药物宝库。目前人们已经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多年来,对海绵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但对其丰富的生物活性研究相对较少。对海绵次生代谢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发现活性较好的化合物,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此外,还从药物开发领域对进入临床实验的海绵衍生化合物成药性、成本效益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药物》2009,28(2):44-53
从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具有抗HIV活性的天然产物是新药研究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海绵分布广泛,容易采集,并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产物。本文综述来源于海绵中的炔类、甾醇类、萜类、生物碱、环缩酚肽、类脂等抗HIV活性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Acanthella属海绵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方法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该属海绵的研究概况。结果从该属海绵中已分离鉴定110个化合物,主要为含有异腈基、异硫氰酸酯和甲酰胺等含氮基团的倍半萜、二萜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抗疟、抗虫、抗污损、抗肿瘤、抗菌等多样的生物活性。结论为Acanthella属海绵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大飞扬草和小飞扬草的名称相近,但药材原植物来源不同,外观性状具有显著差异。为了解二者异同之处,本文对大飞扬草和小飞扬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总结综述。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五十余篇相关文献,对大飞扬草和小飞扬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大飞扬草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三萜类、甾体类、单宁类、生物碱以及其他化学成分;小飞扬草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三萜类、甾体类、单宁类、生物碱以及其他化学成分。大飞扬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哮喘、抗糖尿病、利尿、降血压、抗焦虑、止泻、抑菌、抗病毒、抗疟、杀虫等药理活性;小飞扬草具有抗炎、镇痛、降血糖、抑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大飞扬草临床外用可治疗皮肤疾病,内服可以治疗肠胃疾病;小飞扬草除与大飞扬草联合使用外,未见单独使用案例。通过比较二者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发现大飞扬草和小飞扬草的化学成分相似,大飞扬草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据此建议在二者药理活性相同的方面,小飞扬草可作为大飞扬草的药品替代品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6.
Dactylospongia属海绵中已报道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倍半萜醌和倍半萜氢醌类、倍半萜衍生物、大环内酯及甾醇等结构类型,大多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及抗菌等。本文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综述了1989-2014年之间经文献报道的Dactylospongia属海绵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为该属海绵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诃子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诃子近5年来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5年关于诃子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对诃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诃子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鞣质类、酚酸类、三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结论:随着对诃子的深入研究,不断发现其新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海绵是目前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海洋生物之一,海绵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Phakellia属海绵属于寻常海绵纲软海绵目小轴海绵科,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近几十年来从Phakellia属海绵中分离鉴定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肽、生物碱、聚醚、萜类、甾醇、炔酸等种类,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简单总结,对Phakellia属海绵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34):4868-4871
目的:总结、归纳苍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苍耳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倍半萜内酯""Xanthium""Xanthii fructu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6年1月-2015年5月Pub 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苍耳子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106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经整理,苍耳子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酚酸类、水溶性苷类、倍半萜内酯类以及挥发油、脂肪酸、噻嗪二酮和生物碱等;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抑菌、抗炎镇痛、降血糖等作用。加强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传统中药。  相似文献   

10.
甘松属药用植物中含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木脂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镇静、抗癫痫、抗惊厥、抗抑郁、抗帕金森症、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等药理活性。综述了甘松属3种药用植物甘松、匙叶甘松、大花甘松的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并介绍了目前的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海绵Spheciospongi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国南海海绵Spheciospongia sp.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甾体类化合物:胆甾醇(cholesterol,1),胆甾-4-稀-3-酮(cho-lest-4-en-3-one,2),胆甾-3,6-二酮(cholest-3,6-dione,3),3β-羟基-胆甾-5-稀-7-酮(3β-hydroxy-cholest-5-en-7-one,4),6β-羟基-胆甾-4-稀-3-酮(6β-hydroxy-cholest-4-en-3-one,5),胆甾-3β,5α,6β-三醇(cholest-3β,5α,6β-triol,6)。结论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海绵是目前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海洋生物之一,海绵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Phakellia属海绵属于寻常海绵纲软海绵目小轴海绵科,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近几十年来从Phakellia属海绵中分离鉴定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肽、生物碱、聚醚、萜类、甾醇、炔酸等种类,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简单总结,对Phakellia属海绵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鞘作为海洋药物的重要源泉,从中分离的8%的活性化合物被认为源自其共附生微生物。近年来,海鞘微生物来源次级代谢产物因其新颖的化学结构和显著活性而逐渐受到关注,在海洋药物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1994~2022年初报道的150个新的海鞘微生物天然产物的来源、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结构类型主要包括聚酮类、生物碱类、萜类和肽类等,并展望了海鞘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土耳其海绵Ircinia variab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土耳其海绵Ircinia Variabilis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溴代生物碱类化合物:fistularin-3(1),2-oxazolidinone(2),(E)-1-acetamide-3,5-dibromo-4-ethoxy-4-methoxy-1-hydroxy-2,5-cyclohexaddienone(3),(Z)-1-acetamide-3,5-dibromo-4-ethoxy-4-methoxy-1-hydroxy-2,5-cyclohexaddienone(4),3,5-dibromotyrosine(5)。结论化合物1从该种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从该种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海洋鞘类脂糖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鞘类脂糖苷化合物主要来自海绵,海星类海洋生物,总结近20年来海洋生物中鞘类脂糖苷(Glycosphingolipies,GSLs)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阐明鞘类脂糖苷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海洋生物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中,对具心血管药理作用的活性产物作系统、概括的报道。从1968年以来获得的55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对每一种天然产物分别概括其来源、化学成分,并重点阐述其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系统报道这些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对进一步开展海洋心血管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物中萜类及旮醇化合物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来源、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三方面,对近两年来新发现的海洋萜类及甾醇化合物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今后发展趋向。这些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软珊瑚、海绵和海参等海洋生物体内。结构类型主要有倍半萜、二萜、三萜和甾醇等四种。生物活性主要为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In recent years,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have piqued the interest of researchers owing to their vast variety of biological uses. As a result, the marine sponge is a multicellular heterotrophic parazoan with chemicals for defence against predator assaults, biofouling and microbial diseases. These priceless molecules are known as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they are essential for survival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So far, over 5,000 marine natural compounds have been extracted from marine sponges, making them an excellent option for drug formulation. One among them is, aaptamine, a marine alkaloid with a benzo[de][1,6]-napthyridine framework extensively distributed in marine sponges. Due to this reason, aaptamine has been intensively researched for various biological purposes, including cancer and protease inhibition, offering fresh insights into novel treatments. Keeping this in mind, we reviewed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arine sponge alkaloid aaptam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