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目的研究清肺解毒方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清肺解毒方5、2.5和1.25g/kg剂量组,采用滴鼻感染流感病毒,造模2 h后灌胃给药,连续6 d后继续饲养至感染后14d,统计小鼠死亡率、平均存活时间、死亡保护率和生命延长率,观察清肺解毒方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参照以上实验方法于造模后第3天和第6天取肺,以肺指数、肺脏病毒滴度和肺组织病毒载量为评价指标,观察清肺解毒方对病毒性肺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清肺解毒方2.5和1.25g/kg剂量组死亡率显著降低,死亡保护率明显提高(P<0.01),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生命延长率明显增加(P<0.01);造模后第3天和第6天小鼠的肺指数、肺脏病毒滴度及肺脏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肺解毒方2.5和1.25 g/kg剂量组具有明显的抗流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模拟流感自然感染方式建立的小鼠流感模型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分别选用H1N1FM1和H1N1PR8两种病毒采用气雾攻击的方法感染ICR小鼠,每日称小鼠体质量,肉眼观察小鼠状态,于感染后5d、12d、21d处死小鼠,取肺脏称其湿重,分别做肺脏的病毒测定及病理观察.结果 感染两种毒株的ICR小鼠在感染早中期临床症状明显,体质量严重下降,肺指数明显升高,病理变化明显,出现了典型肺水肿,肺间质炎及肺充血等病变,并在感染早期小鼠肺脏中检测到流感病毒.感染晚期小鼠症状逐渐减轻,未检测到病毒.结论 通过气雾攻击的方法来建立流感病毒气溶胶感染小鼠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毒热平注射液对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毒热平注射液对FM1流感病毒致小鼠感染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作为模型,测定其对感染小鼠死亡保护率及平均生活日的影响;测定其对感染小鼠体重及肺指数的影响;通过对肺脏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感染小鼠肺部不同的病理改变;测定其对感染小鼠肺脏匀浆中的病毒滴度的影响,观察其直接杀伤病毒的能力.结果 在观察的时间内,毒热平注射液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延长其存活率(P<0.05);与模型组相比,毒热平可显著延长动物平均生存时间,中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P<0.05);显著降低小鼠的肺指数, 大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P<0.001);毒热平中、小剂量组体重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肺脏进行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均可发现模型组病变最为严重,毒热平不同剂量组对病毒感染小鼠的肺脏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毒热平注射液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肺匀浆中病毒滴度,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毒热平注射液在体内可有效抑制病毒增殖,减轻受试动物肺部病变,降低肺指数,提高存活率,从而发挥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汉坦病毒抗原在隐性感染小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的定位与分布特点。方法:以陈株汉坦病毒腹腔感染成龄昆明系小鼠,取其心、肝、脾、肺、肾等内脏组织,用免疫组化多重PAP法对病毒抗原进行检测。结果:感染小鼠的肝脏与肺脏是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最高的脏器,心脏与脾脏病毒抗原呈阴性分布,肾脏与小肠病毒抗原亦可呈阳性,但阳性率较低。病毒抗原定位于感染细胞的胞浆,主要分布于感染小鼠的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等。结论:(1)肝脏与肺脏是成龄小鼠最易受HV病毒侵犯和寄生的脏器;(2)HV病毒抗原在感染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与在EHF病人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不同,这很可能是成龄小鼠感染HV病毒不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提取液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板蓝根提取液抗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的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用鸡胚培养法观察板蓝根提取液灭活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建立病毒感染小鼠的模型,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无菌进行脾T、B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1)鸡胚实验显示,板蓝根提取液能明显灭活病毒。(2)动物实验表明,经过板蓝根提取液治疗的小鼠死亡率明显降低,肺脏病变减轻,免疫细胞增多。结论:板蓝根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敏感的SARS小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编码SARS-CoV细胞受体的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hACE2)基因导入小鼠的基因组中制备了hACE2转基因小鼠,在小鼠ACE2(mACE2)启动子的调控下,hACE2蛋白在转基因小鼠的肺脏、心脏、肾脏和小肠表达。我们观察了野生型和转基因小鼠在SARS冠状病毒接种后病原学和病理学方面的反应。结果在接种后第3天和第7天,病毒能够更有效地在转基因小鼠的肺脏复制,而且转基因小鼠出现更严重的肺损伤。肺组织的损伤包括肺间质充血、出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血浆蛋白的渗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脱落,此外,在转基因小鼠的某些器官还发现了血管炎、变性和坏死等病理变化。在转基因小鼠的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脑神经细胞检测到病毒抗原。结论转基因小鼠比野生型小鼠对SARS病毒更易感,而且表现出更接近SARS患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化汞对呼吸道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取8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化汞处理组,氯化汞处理组以气管滴下的方式接触氯化汞,对照组以同样方式接触生理盐水.接触后第24 h时观察两组小鼠一般状态,测量体质量和肝脏、肾脏、脾脏及肺脏的湿质量,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BALF中的CD45~+细胞数目.[结果]与处理前比较,氯化汞处理组小鼠24 h后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01),肺脏湿质量显著升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BALF中的蛋白质水平和免疫细胞数目亦显著升高(P<0.001).[结论]氯化汞对小鼠呼吸道具有急性毒性作用,可引起免疫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儿清解防感颗粒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A/PR8/H1N1)滴鼻感染小鼠制作小鼠甲流模型,观察小儿清解防感颗粒延长病鼠生命的作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并评分,同时计算小鼠肺指数,比较各组间肺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小鼠肺病变评分差异。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情况。结果小儿清解防感颗粒可显著延长病鼠生命,降低死亡率和肺指数、肺病变评分,升高淋巴母细胞、过渡型细胞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小儿清解防感颗粒对感染流感病毒A/PR8/HIN1小鼠有一定的死亡保护及肺脏保护作用,并具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全基因合成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的8个基因节段,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从体外拯救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同时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为下一步研究B型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传播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基因合成和反向遗传技术体外拯救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全基因组测序验证拯救病毒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序列的一致性。将拯救病毒以105EID50的攻毒剂量人工感染BALB/c小鼠,通过体重变化、生存率、肺脏病毒复制等方面进行致病性分析,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结果 成功从体外拯救出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命名为B-S9。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B-S9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公布序列一致。B-S9能够人工感染BALB/c小鼠,但不致死,对BALB/c小鼠呈现低致病性;攻毒后第3天,B-S9感染小鼠体重出现下降,攻毒后第8天,小鼠体重开始回升;攻毒后第3天和第6天,B-S9感染小鼠的肺脏内均能检测到病毒复制,且攻毒后第3天的小鼠肺脏病毒滴度比攻毒后第6天的小鼠肺脏滴度高132倍。结论 成功搭建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并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目前国内外对B型流感病毒的研究比较少,该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建立为B型流感病毒致病机制和传播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包括B型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在内的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小鼠脑脊髓炎病毒(TMEV)自然感染情况,探究人工感染TMEV小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病毒分布及血清抗体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方法对2010年~2015年广东地区采集的SPF级小鼠、开放环境饲养的小鼠以及野生褐家鼠临床样本进行TMEV检测。36只ICR小鼠经脑内接种TMEV BeAn病毒,每天观察动物的临床症状,在接种第0、3、7、10、17、21、31、39、46天每个时间点分别对3只动物安乐死,剖检并取血清和组织脏器样本进行TMEV检测。结果 SPF级小鼠TMEV抗体阳性率为5.29%(n=2834),核酸阳性率为27.27%(n=457);开放环境饲养的小鼠的抗体和核酸阳性率分别为71.95%(n=82)和53.66%(n=82);野生褐家鼠中核酸阳性率为25.93%(n=27)。TMEV阳性小鼠中仅有两只小鼠表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盲肠内容物、粪便和脑是qRT-PCR检测的最佳选择样本。ICR小鼠脑内接种TMEV BeAn病毒后第3 d可在脑、心脏、肝脏、肺脏和胃中检测到病毒核酸,脾脏、肾脏和盲肠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肝脏、心脏、肺脏和胃中的病毒在接种后第10天已完全清除,脑中的病毒一直持续存在到第46天试验结束。小鼠感染后第7天可以检测到抗体,随后抗体水平逐渐升高,接种后17 d抗体阳性率达100%,并一直到46 d都可以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人工感染小鼠呈隐性感染,临床上并未表现明显症状和眼观病理变化。结论广东地区实验小鼠和野生褐家鼠均存在TMEV感染,且感染率较高。小鼠接种TMEV BeAn毒株后呈隐性感染,感染小鼠第7天可以产生抗体且持续存在。病毒在感染小鼠肝脏、心脏、肺脏和胃中短时间存在,而在脑中长期存在。qRT-PCR与ELISA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qRT-PCR检测方法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1.
降脂宁颗粒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成方制剂降脂宁颗粒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复制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降脂宁高、中、低剂量组,以二甲双胍和血脂康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同时采用光镜和电镜检测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降脂宁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明显减少,同时肝脏病理切片显示降脂宁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化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降脂宁颗粒能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芩抗感微丸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在滴鼻感染正常小鼠建立流感病毒肺感染模型的基础上,检测小鼠的肺指数与肺病毒载量。结果:银芩抗感微丸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小鼠的肺指数与肺病毒载量。结论:银芩抗感微丸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旨在从水液代谢及气道黏液分泌的角度探讨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阳和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治疗组(YHPC-L、YHPC-M和YHPC-H)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XM),每组15只。其中,M、YHPC-L、YHPC-M、YHPC-H和DXM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同时应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复制肾阳虚模型,N组则均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取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QP1和AQP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和AQP5在肺组织的分布及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N组相比,M组AQP1和AQP5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显著下降(P<0.01);与M组相比,YHPC-L、YHPC-M和YHPC-H组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0.01),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与DXM相比,YHPC-L对AQP1和AQP5的作用效果低于DXM(P<0.05),而YHPC-M和YHPC-H则与之具有相当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阳和平喘颗粒可通过上调AQP1和AQP5的表达而调控水液代谢平衡及气道黏液分泌,进而发挥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复方牛苓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abacteriα1 prostatitis,CN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安通片组,复方牛苓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通过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安通片组,复方牛苓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复方牛苓颗粒中、低剂量组比较,复方牛苓颗粒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CNP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有明显的慢性炎症表现,而复方牛苓颗粒高剂量组和前列安通片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明显改善。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0参与了CNP的炎症过程,复方牛苓颗粒通过升高前列腺组织IL-10水平和降低TNF—α水平,从而达到治疗CN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药复方鞘蕊苏颗粒进行平喘、祛痰、止咳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应用豚鼠离体气管条、肺条方法,整体组胺喷雾引喘等方法,观察复方鞘蕊苏颗粒的平喘作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及大鼠气管毛细玻管法评价其化痰作用;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观察其镇咳作用.结果复方鞘蕊苏颗粒能对抗组胺引起离体豚鼠气管条及肺条的收缩作用,显著延长整体组胺喷雾的引喘潜伏期;增加小鼠气管分泌物中酚红浓度,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能减少豚鼠由枸橼酸引起的咳嗽次数.结论复方鞘蕊苏颗粒具有较强平喘作用,同时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chemical stains to virus-infected cells in preparation for examination in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Specific antibodies to viral particles and to purified viral antigens have been rendered visible in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by conjugation with the ironcontaining protein, ferritin. Examination of vaccinia-infected and influenza-infected cells treated with their specific ferritin-labelled antiserum has revealed the disposition of mature virus and viral precursors during various stages of the infection. Virus particles maturing at the cell surface and within the cytoplasm were specifically tagged and, in the case of influenza virus, the soluble, nucleoprotein viral-precursor was identified in distinct portions of the nucleus.  相似文献   

17.
健脾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和小肠粘膜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健脾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及小肠粘膜的作用。方法 用 10 0 %大黄水浸液复制小鼠脾虚泄泻模型 ,观察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通过电镜观察对小肠粘膜的修复作用。结果 健脾止泻颗粒对实验性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能使受损的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明显改善。结论 健脾止泻颗粒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改善小肠吸收细胞微绒毛的结构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运脾复方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窦部和血清中胃泌素的调节作用。方法:模拟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儿宝颗粒治疗,用放免检测技术测定实验动物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的含量。结果:胃窦部胃泌素含量减少(P〈0.05),血清胃泌素含量无明显变化,下丘脑胃泌素未测出;治疗组胃窦部胃泌素含量恢复正常。结论:儿宝颗粒能明显促进该模型胃窦部粘膜胃泌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While total body irradiation is widely used inpreconditioning f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hasbecome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of transplantation-associated death. Khatibll] report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radiation-induced pneumonitis is 50% in 245patients who were irradiated with 9. IGy in HSCT. Asradiotherapy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est tumormore frequently, the tumor is controlled, hut the radiation-induced lung fibrosis can har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纳米银抗3型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3, PIV3)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法和免疫荧光法,分析纳米银对PIV3感染狗肾细胞(MDCK)的预防作用、治疗作用以及对PIV3的直接灭活作用;通过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观察纳米银对PIV3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负染技术观察纳米银对病毒形态结构的直接影响;小鼠体内实验,观察纳米银对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纳米银作用后(治疗给药组、预防给药组和直接灭活组)MDCK存活率分别为93.05%,90.32%,94.81%,与病毒对照组(25.5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病毒对照组形成的强特异性荧光相比,纳米银作用后(治疗给药组、预防给药组和直接灭活组)MDCK特异性黄绿色荧光明显减少;纳米银作用组对PIV3神经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均高于80%,而病毒对照组和溶剂作用组的抑制率低于20%;纳米银对PIV3形态结构的破坏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纳米银治疗组的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比较相近,病变较轻,而病毒对照组的肺组织出现水肿,炎性浸润,形态结构消失。结论: 纳米银对PIV3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纳米银破坏病毒粒子结构及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