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颤为什么要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由于心房丧失了收缩功能,心房内的血流处于淤滞状态,特别在左心耳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以造成栓塞,最常见的栓塞部位是脑血管。  相似文献   

2.
何清 《现代保健》2011,(36):121-122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及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心脏彩色超声证实有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华法林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药物剂量,观察患者血栓消失程度、心功能改善状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患者经抗凝药物治疗14~21d,心房附壁血栓消失,心功能均有所改善,部分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加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及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心脏超声以发现附壁血栓,给予积极抗凝药物治疗,对预防血栓脱落造成体循环血管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房颤是心房纤颤的简称,指心房肌失去规律收缩的特性,变成“蠕动”状态。这种状态很容易形成血栓。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率增加。房颤很常见资料表明,我国房颤总患病率约为0.8%,国外为1.0%。65岁人群发生率为4.0%,到75岁猛增至15.0%。房颤可分成阵发性、持续性、持久性3种,我国调查资料显示,在住院的房颤患者中,持久性房颤占了绝大部分(79.64%),给治疗带来难度。房颤的主要危险是血栓性栓塞房颤时,心房呈“蠕动”状态,因此很容易在左心房形成血凝块———即血栓。血栓随血流流出心脏,…  相似文献   

4.
房颤是心房颤动或心房纤维性颤动的简称,我国人群发病率为 0.80%,65岁以上发病率为4.0%,75 岁以上猛增为15.0%。正常心脏有规律地收缩与舒张,心房(包括心耳)在心室舒张时有规律地收缩,将血液压入心室,保证  相似文献   

5.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危险的心律失常,会使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2倍、发生脑中风的风险增加5倍.而且房颤引发的脑中风病情更加凶险,致死率更高.我国是房颤的"重灾区",目前约有800万患者. 房颤是心房不规则的乱颤房颤又称为心房颤动,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内产生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表现为心跳过快且节律完全不规则.通俗来讲就是心房出现了不规则的颤动,颤动频率高达300~ 600次/分,心房不能正常收缩,心跳频率比正常人快很多而且不规律,可达到100~160次/分.  相似文献   

6.
据报告,约20%的缺血型脑中风患者是由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引起的,75%的周边动脉血栓栓塞(如肾或肢体等)也与房颤有关。因此,有关房颤的研究已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热点,也是本世纪的重大医学课题。但在非专科医师和大多数患者那里,对房颤的危害性认识还是不足,许多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时已出现血栓栓塞症和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据报告,约20%的缺血型脑中风患者是由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引起的,75%的周边动脉血栓栓塞(如肾或肢体等)也与房颤有关。因此,有关房颤的研究已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热点,也是本世纪的重大医学课题。但在非专科医师和大多数患者那里,对房颤的危害性认识还是不足,许多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时已出现血栓栓塞症和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肌发生了混乱的不同步收缩,失去了应有的心房收缩功能,同时使心室的跳动也增快并变得极不规则。这是~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多见,但在部分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成年人中亦有发生。由于房颤影响心输出量(比正常降低15%~20%),  相似文献   

9.
房颤,全称是心房颤动,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正常情况下,有节律的心脏跳动是60~100次/分钟。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不规则,有时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贺耀宗 《家庭医学》2004,(19):20-20
房颤是心房纤颤的简称,指心房肌失去规律收缩的特性,变成“蠕动”状态。这种状态很容易形成血栓。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心律失常住院患的1/3,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一项旨在明确房颤流行病学特征的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在上海地区的首批被调查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为2.68%,60岁以上者房颤的发病率为4.18%,年龄大于80岁者,房颤发病率达9.8%. 这一调查表明,房颤在上海地区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但目前人们对于这一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却并不高. 房颤有哪些危害?老年人该如何预防? 什么人易发房颤 一般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的心跳在60次到100次左右,当感到激动或紧张时,心跳会加快到每分钟160次左右.而当发生房颤时,心跳的加速会明显异常,心房每分钟颤动的频率会高达到300到600次,心房内的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就会丧失有效的收缩.  相似文献   

12.
所谓“房颤”(全称为“心房纤维颤动”),就是心房不再有规律的收缩,而是以300~600次/分的频率紊乱而快速地颤动,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心房的收缩功能,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房颤时,心房的冲动只有一部分被心室接受,所以房颤时心率可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心率快得多,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发生房颤时多数患者可感到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如发作时做心电图很容易确诊房颤。有的患者房颤发作时无任何症状,在体检做心电图时才发现房颤。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流过心房时就容易在心房壁上形成血栓。这种…  相似文献   

13.
胡国 《药物与人》2014,(10):303-304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房颤的总患病率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生率7.5%[1]。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体循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率,但我国目前仅有2%的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原因主要是应用华法林所致出血并发症而且老年患者常有肝、肾功能不全,或有痴呆,影响用药依从性。本文着重探讨房颤患者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房颤是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 ,可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甚至黑蒙及各种栓塞并发症 ,房颤发作时心排血量可减少10%~15%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象及方法1 1对象选自1998年3月~2002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年龄大于60岁 ,共68例 ,房颤病史不超过3个月 ,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无肝、肾功能障碍。将其分为两组 ,治疗组为潘南金联合应用胺碘酮36例 ,男性26例 ,女性10例 ,年龄60~69岁 ,平均年龄为(64 6±3 5)岁 ;对照组32例 ,男性20…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研究发现房颤的触发是因为与心房相连的大静脉上的"心肌袖"发放快速电冲动,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另外房颤的持续与心房自身重构也有关.射频消融治疗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消融,形成大静脉与心房的"电隔离",或加上在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可以达到根治房颤目的.尽管手术创伤小,不少患者仍会出现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后.2012年,我科为42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提供全程的舒适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患病率也增加,在年龄低于50岁人群中患病率低于2%,而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则增加到13%。房颤主要并发症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致死及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房颤栓塞并发症的年发生率从0.55%~20%不等,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率增高,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可达20%,Framingham研究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栓塞危险是对照非房颤者的5.6倍,而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的房颤则高达17.6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法令用于慢性房颤抗凝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2例慢性房颤患者,分为华法令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依据INR值(维持2~3)调整华法令剂量,每日1次,对所有患者均每月随访,包括脑栓塞、体循环栓塞、出血事件、死亡等情况,每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年。结果华法令组较对照组脑栓塞发生明显减少;两组在体循环栓塞、出血事件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华法令用于慢性房颤抗凝治疗,INR维持在2~3是安全的且可有效减少脑栓塞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汪芳 《保健医苑》2023,(5):12-14
<正>房颤是什么疾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是指心房收缩和舒张失去正常的节律,发生快速无序的小幅颤动(频率350~600次/分钟),使心房泵血功能减弱或丧失。房颤使得心脏失去规整有序的节律,心跳变得杂乱无章,心率通常会变得很快(110~160次/分钟),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房颤分为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其中非瓣膜性房颤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普通人的患病率约为1%~2%,80岁以上老年人可达10%。随着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房颤的患病率会越来越高。一、初识房颤心脏的机械活动是由电活动控制和触发的。正常窦性心律,控制着心房和心室有规律地、顺序收缩和舒张。房颤时,心房由快速、紊乱和无规则的电活动控制,心房无法有效收缩和正常舒张;心室节律变得完全不规则,心率多数情况下增快,明显超过窦性心律,也有心率明显减慢或者长时间心脏不跳动(长的心脏间歇)。导致房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  相似文献   

20.
房颤是老年人的常见心律失常之一,75岁以上老年人群达10%左右。由于房颤时的心房收缩功能缺失和心率异常增快易致心力衰竭.因而老年房颤的病死率较高.可达正常人的2倍以上。所以.一旦老年人出现房颤,就应在积极控制病因(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甲亢等)和消除诱因(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的基础上尽早予以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目的在于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