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3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警戒信号,为ADR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报告的38份严重ADR报告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严重ADR最多的药品是抗感染药;涉及器官前三位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14岁患者的严重ADR占44.74%,>60岁的占28.95%。结论重视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监控,加强抗感染药和注射剂的ADR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收集并上报的1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ADR中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95.2%;以抗感染药最多,占7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4.8%.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深入宣传ADR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监测的责任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 - 2011年收集的45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例ADR中,61岁以上患者发生ADR较多,共21例,占47%;静脉给药引发的ADR高于口服制剂,共26例,占58%;以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共28例,占62%.结论:应加强药品ADR的监测,关注老年人用药,重视静脉给药,规范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减少ADR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南京某三甲医院2013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对该院2013年104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43.27%;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占84.61%;抗微生物类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53.33%;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损害多见,占43.94%。结论加强对ADR的监测有助于患者合理、安全的使用药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仙桃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仙桃市ADR监测中心2012年报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655份ADR报告,其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占99.4%;年龄≤10岁的儿童发生ADR比例最高,占29.3%,其次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占16.6%;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占86.2%;引起ADR最多的药品是抗感染类药,占66.0%,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5.1%;ADR导致的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监测;加强抗感染类药物和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28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严重ADR中,患者以10岁以下的儿童居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78.13%)居多;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涉及药品73种,抗感染药最多,占36.27%。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凤红  富文华 《中外医疗》2013,(33):100-100,102
目的 分析该院2009-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及列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00例ADR报告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该院ADR的发生报告中,静脉输液给药所占比重最大,为91%;药物品种以抗菌药物发生率最高,占68%;发生ADR的人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占26%;发生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损害居多,占43%.结论 ADR的监测报告工作十分重要,医、药、护的工作人员应密切配合,把这一工作做好,确保临床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6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164份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4例ADR报告中,≥60岁ADR患者54例(占32.93%),静脉滴注发生ADR 149例(占84.76%),抗感染药发生的ADR 63例(占38.41%),其次为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与中药制剂;头孢菌素类是引起的ADR的主要抗感染药,有25例(占39.68%);累及最多的器官或系统是皮肤及其附件;严重的ADR有4例(占2.44%),新的ADR 1例(占0.61%).结论:应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医务人员ADR监测意识并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2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08年10月122例不良反应资料,探讨其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分类、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2例不良反应分析表明,性别之间、年龄之间发生ADR没有差异性;抗生素所产生的ADR患者最多,占总数的20.49%;ADR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过敏的比例最高,占29.51%;静脉用药出现ADR的比例最高,占57.38%。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有明显联系,所以在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②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13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⑧结果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茵药物最多,占总数的63.0%;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多见,占总数的45.7%。静脉注射给药造成的ADR最多,占总数的76.2%。④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认真贯彻、执行ADR的报告制度,减少ADR的不报、漏报现象,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按患者疾病信息、药物制剂、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70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为首,占43.40%;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比例最高,为6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潮红、红斑为主。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进一步推动我院ADR监测与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江飞  张清文  董永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317-317,32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2006—2007年期间收集的6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64例ADR中,由静脉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51例(占79.7%),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占31.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次的2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胡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72-74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西药房收集到的262例有效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ADR发生的年龄分布广泛,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39.69%。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39.93%;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占24.54%。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其次为神经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老年人ADR的监测工作,减少不必要的ADR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和特点。方法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给药途径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对我院2005~2007年上报的12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例ADR报告中,老年患者65例,占总例数的50.78%;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0.63%(52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6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7.13%(71例);严重的ADR报告1例,占总例数的0.78%。结论医护药人员应正确理解ADR,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代大顺  吴桂月  李瑜 《重庆医学》2011,40(23):2346-2348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河南省中医院2009年收集的23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1例ADR报告中,多为老年患者;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居多,占76.62%;抗菌药物和中成药的ADR报告例数分别位居第1、2位。结论医生、护士、药师三方协作,能够及时监测临床发生的ADR,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重点。方法对某院188例ADR/ADE报告从发生ADR/ADE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ADR/ADE的类型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8例ADR/ADE报告中,21~30岁患者50例,占26.60%;涉及的药品为50种,抗菌药物引起的ADR/ADE最为多见,占76.60%,其次是中药制剂,占9.04%;静脉用药引起的ADR/ADE184例,占97.87%;主要的ADR/ADE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4.44%。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监测是医院进行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参考,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7.
1366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本院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的1 366例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 366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占48.24%,中药制剂第二,占25.9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51%,消化系统反应次之,占31.3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1.3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8年收集的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03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41.7%(43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5.2%(98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占总例数的34.9%(36例),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24.2%(25例);临床表现为皮肤损伤最多见,占总例数的45.6%(47例)。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做好ADR监测工作,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66例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报告,按性别、来源、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报告中,来源于住院的患者最多,占72.7%,引发ADR的药物剂型水针剂占84.3%.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发热、瘙痒、恶心、呕吐、胸闷、气憋、心悸等。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的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收集陕西省肿瘤医院医院2015年上报的376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所致ADR居首位(55.59%);以静脉给药(92.81%)引起的ADR最常见;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皮肤/附件、全身系统,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和监测工作,发挥好临床药师的作用,提高医院不良反应上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