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更优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手术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分为肠外营养组25例,肠内营养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7天的相关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体重、BMI、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重和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体重、BMI、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的差值肠内营养组小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而肠内营养组腹胀、腹泻的发生率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排便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患者的生理过程,可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可以作为食管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方法 将152 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术后第2 天起经中心静脉输注能量制剂)、肠内营养(EN)组(术后第2 天起经鼻饲营养管补充EN制剂)、围术期EN 组(术前5~7d起即予口服EN 制剂+术后第2 天起经鼻饲营养管补充EN 制剂),观察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血清营养指标、消化道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予EN 治疗的2 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较TPN 组缩短(P<0.01);术前口服EN 制剂能提高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后予EN 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术前即予EN治疗效果更佳,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使用EN 为主适当加用肠外营养是适合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足量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的BMI、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后体重下降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以及评价该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36例为对照组,干预组: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营养食谱干预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46例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均为家庭肠内营养管饲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干预前后体重、BMI、营养不良发生率、体重丢失情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干预组在体重、BMI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营养指标中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干预3周后,干预组体重、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3周后体重丢失和BMI变化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指标相比,干预组总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白蛋白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肠内营养能够为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可以明显预防术后体重丢失,降低术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围术期免疫营养(PIN)组60例,术前5d 给予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 周;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组60例,仅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 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10 天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CD3+、CD4+、CD4+/CD8+)的情况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PIN 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提高患者营养指标,纠正免疫功能指标等方面较EIN 组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IN 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EIN 组(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较单纯术后早期应用,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术后的价值。方法:将4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和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血清水平、留取24 h尿计算氮平衡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肝功能无明显差异,PN-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负氮平衡得到纠正。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符合患者的病理生理需求,具有安全、有效、合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组(观察组)和早期全肠外静脉营养组(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术后的营养指标,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对两组营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第8天血清前蛋白、清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体重下降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能更好保证患者营养,提高免疫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陈宇  冯俊  乔丽娟  张露  何静 《西部医学》2019,31(11):1781-1784
【摘要】 目的 探析肠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以及术后康复状况。结果 术后第1d,两组患者的转铁蛋白(IF)、血清白蛋白(ALF)、血清总蛋白(TP)以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术后第8d,观察组的上述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第8d的CD3+、CD4+、CD8+、CD4+/CD8+、IgA、IgM、IgG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 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峰  吴志勇  李睿  姬德宇 《安徽医学》2010,31(5):471-472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传统静脉补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本组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及静脉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组均于术后第1日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分别于术后第1日、第8日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8日两组患者体质量均较术前下降,但静脉营养组较肠内营养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静脉营养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也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住院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比较,肠内营养组均优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可避免传统的静脉营养之不足,降低手术和静脉营养支持的相关并发症,节省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施海燕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84-485,48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应用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7例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时间顺序分成全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总淋巴细胞水平术后第2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第l4天后逐渐恢复,与术前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各个并发症发生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全肠外营养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营养支持的时间,较全肠外营养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合理应用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成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炎症反应及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6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37例、肠外营养(PN)组30例,观察2组患者营养指标、急性炎性指标、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术后内毒素水平、各项炎性反应指标均明显上升,各项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EN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PN组(P均<0.05),术后第3、7天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 EN支持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术后肠黏膜通透性,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6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术。随机分为A组(130例)和B组(130例),A组患者放置肠营养管,B组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中吻合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明显早于B组,住院天数明显要比B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应用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可使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降低,进食时间明显提前,并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消化道肿瘤手术的15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76例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80例。两组都接受术后营养支持,热量相当。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术后8天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指标变化情况以及胃肠道功能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8天,PN组病人体质量和BMI较术前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N组BMI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N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EN组上升数值优于PN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P=0.044);两组TP均下降,但EN组TP下降较PN组幅度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16);EN组ALB出和PA术后上升数值大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N组肺部感染率较PN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EN支持,相比PN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老年危重患者肠功能、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的影响,评价Gin对老年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5例老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成丙氨酰-谷氨酰胺(alanyl-glutamine,Ala-Gln)治疗组(Gln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5例),两组予以同样的常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Gln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Ala-Gln100ml(含丙氨酰8.20g,Gln13.46g)加入氨基酸注射液500ml内,配制成600ml溶液,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使用2周。两组患者均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当天及治疗第15天测定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量;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功能评分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经应用Ala-Gln,Gln组除总蛋白外,白蛋白、前白蛋白、IgA、IgG和IgM5项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Gln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肠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Gln组肠功能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Gln组合并功能障碍的脏器数目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Gln可改善老年危重病患者的肠功能、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段太蓉 《四川医学》2014,(4):498-49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优势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共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第1天开始管喂营养液,对照组术后第6天开始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术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量、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吴俊波  吴宇生  林涛 《中外医疗》2013,(29):20-21,4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1例常规食管癌切除加食管胃吻合手术组(A组)和71例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导管引流量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是老年食管癌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早期分别行肠内、外营养,其中32例为肠内营养组、30例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均P〈0.05)。术后2周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问卷进行评分,其中肠内营养组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高于肠外营养组,疲劳、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便秘和经济困难6项症状评分低于肠外营养组(均P〈0.05)。提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苯美司联合D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DF方案化疗,观察组在DF方案基础上加用乌苯美司片。评价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5.8%,对照组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展率为16.7%,对照组为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苯美司联合DF方案能改善晚期食管癌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并对化疗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增加肠内肠外营养辅助化疗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肠外营养组(TPN)、肠内营养组(TEN)和肠内外联合营养组(TPN+ TEN),每组各33例,观察3组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BM)、上臂肌围(M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浆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氮平衡情况、胃肠道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等.结果 各组患者经过营养支持后,BM、MAMC、TSF、血浆Alb及Hb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负氮平衡逐日改善,与术后第1天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术后第2-7天的氮平衡及累计氮平衡,TEN与TPN及TPN+TEN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PN与TPN+T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肠道恢复时间TEN最快,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肠内和肠外营养辅助支持治疗在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均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在临床应用中要做到合理运用,提高其支持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灏  刘建 《四川医学》2013,(8):1190-1192
目的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5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1例患者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进行治疗,B组27例患者采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时间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明显低于A组时间(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也明显低于B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都具有创伤小和复发率小的优点,其中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操作简单,适合疝环较小、腹横筋膜缺损不大及初次行疝修补的患者。腹腔镜疝修补术所需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术后疼痛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更适合复发疝和双侧疝以及老年疝的患者。两种术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考虑选择,遵循个体化、规范化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健脾通里中药煎剂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先滴注9.0 g/L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再滴注肠内营养液瑞素500 ml,治疗组先滴注健脾通里中药煎剂100 ml后再滴注瑞素500 ml,每天1次,连续滴注7 d。所有患者术前和空肠营养结束后第1日分别检测血浆免疫球蛋白(IgA、IgM、I gG)、血浆胃泌素(GAS)含量,并观察胃肠功能(肛门排气复常时间、排便复常时间、胃管总引流量和胃管放置时间)的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治疗组血浆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显著升高(均P〈0.05);术后对照组血浆免疫球蛋白IgA显著升高(P〈0.01),GAS水平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术后IgA、IgG、IgM和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治疗组肛门排气复常时间、排便复常时间、胃管总引流量和胃管放置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健脾通里中药煎剂,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