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2003年322例Ⅰ、Ⅱ期乳腺癌的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 102例,切除ICBN 220例,术后对病人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102例中病人术后患侧上肢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9例(8.8%),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20例病人术后感染异常192例(87%)。随访2~5年,未见局部复发。结论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是可行的,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肋间臂神经解剖分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一直是乳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其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各种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可引起患侧臂腋部皮肤的感觉异常,影响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随着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手术操作也需要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刘锋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47-14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患肢康复护理,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全部达到ROM正常范围。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必须加以重视,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从而加快患肢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康复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38).康复组于术后即开始护理康复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在术后20d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康复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1项评价指标中有2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9项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术后护理康复干预可以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功能锻炼操的临床应用,使乳腺癌术后病人尽早恢复患侧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自信心,重返家庭、社会。方法:制作功能锻炼操卡片,制订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操1套,系统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病人中。结果: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康复锻炼的情况成正比。本组34例乳腺癌病人,经功能锻炼后,患侧上肢的功能达到健侧或患侧术前水平者31例,占91.2%。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适时、规范、系统、精心的康复指导,指导病人进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对乳腺癌病人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但乳腺癌手术范围大,组织损伤多,为了达到根治目的,有可能损伤与上肢活动有关的胸大肌、胸小肌及相关的神经、血管、淋巴管,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必须重视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护理指导,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3年4月对230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分段性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术后围放疗期护理的效果,对保证治疗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提高病人满意度、防止肿瘤复发有重要意义。方法:收治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58例,从心理、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放疗全期护理,观察放疗护理的效果。结果:58例乳腺癌放疗病人治疗顺利完成,治疗依从性增高,满意度增高。结论:放疗全期护理对保证治疗顺利完成、防止肿瘤复发、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水肿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多半并不严重,但往往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直接影响了病人的整体恢复和生活质量。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放疗62例,发生同侧上肢水肿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皮瓣厚度与术后皮瓣坏死、局部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手术皮瓣过薄是导致病人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皮瓣坏死病人增加了住院时间 ,加重了精神负担 ,推迟了术后放、化疗时间 ,对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率均不利。而皮瓣过厚又有局部复发之嫌 ,可能导致首次治疗的失败 ,也不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是乳腺外科值得研究的问题。我院自 1 992年4月 -1 999年 1 2月对 1 0 5例乳腺癌皮瓣进行了合理厚度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共作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52例 ,我们在游离皮瓣时进行了改进称为实验组。实验组中年龄最大的70岁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2006年在46例Ⅰ、Ⅱ期乳腺癌的淋巴结清扫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4例,术后对病人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32翻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0例(93.8%),感觉异常3例(6.2%);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4例病人均有感觉异常。随访1~5年.46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在Ⅰ、Ⅱ期乳腺癌的淋巴结清扫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6~2010年在46例Ⅰ、Ⅱ期乳腺癌的淋巴结清扫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4例,术后对病人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0例(93.8%),感觉异常3例(6.2%);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4例病人均有感觉异常.随访1~5年,46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 在Ⅰ、Ⅱ期乳腺癌的淋巴结清扫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疲劳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和自制问卷对172名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疲劳率52.3%,生存质量总分(92.12±11.05)分;疲劳组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得分均低于非疲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24,6.157,2.979,5.679,5.772,5.480,P=0.000,0.000,0.003,0.000,0.000,0.000);Hotelling T2检验分析,非疲劳组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高.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疲劳率较高,生存质量较低,患者越疲劳其生存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3.
李飞荣 《当代医学》2012,(29):52-53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3)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n=43)切除肋间臂神经.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⑴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除淋巴结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见死亡与复发等情况发生.结论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降低患者的上臂内侧感觉异常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3月间实施保留肋间臂神经的7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照组为同期常规行根治术的79例乳腺癌患者。结果保留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率低,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保留组经3个月~25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的并发症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1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临床症状的回顾性分析,对放疗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以照射野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最为严重,约占83.3%。结论 放射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只要护理上密切配合。及时对症处理,做好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就可以预防和减轻症状,减轻病人痛苦,顺利完成放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保留间臂神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实验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腋窝、上臂后侧、上臂前侧感觉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臂内侧14.3%、上臂外侧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臂内侧25.7%、上臂外侧8.6%)(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82.4±13.2)min较长,显著多于对照组(68.7±11.3)min(P<0.05).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改善患者客观感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对心胸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的108位食管癌手术病人,体会到做好术后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道护理;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饮食护理;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通过做好对108例食管癌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缩短住院天数,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及手术成功率,大大预防及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并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信心,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8.
49例乳腺癌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聚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43-144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体会.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病房收治的49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制定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49例患者现在身体状况良好.结论 乳腺癌行根治术患者术后积极采取护理及康复主导,意义重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石冬梅  王伟  时艳霞 《当代医学》2016,(21):112-113
目的:探究连续性照护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通过连续性照护,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后0.5年焦虑抑郁水平、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结果2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连续性照护,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程度,并提高其自我的效能感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病人术后抑郁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抑郁严重程度和特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对94例乳腺癌病人术后抑郁状态进行测评。结果 乳腺癌病人术后均存在抑郁,且显高于常模(P<0.05);不同年龄不同化程度的病人术后抑郁程度不同,31—49岁的病人化程度高其抑郁程度严重。结论 乳腺癌病人术后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当重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乳腺癌病人术后护理教育、健康指导、协调家属的配合对缓解病人的抑郁症状有积极作用,更好的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