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方法:对45例原位肝移植术病人,在围手术期采用全身麻醉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术中加强监测血液动力学、出血量、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凝血功能、体温、尿量及血糖;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根据成人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⑴1例因大量出血死亡。术中29例输血2000-4000ml,7例输血4000-6000ml,8例输血大于6000ml;⑵地我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能使术中血液动力学趋于稳定;⑶本组病人除大出血外,手术各期无明显酸碱紊乱;⑷围术期电解质主要表现为低钙;⑸术中体温变化大;⑹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紊乱,需补充凝血因子、适当使用止血药以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⑺围术期血糖偏高,新肝期血糖逐渐下降。结论:肝移植各期的麻醉管理和监测非常重要,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有助于循环稳定、无明显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2.
3.
猪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寻求相应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健康幼猪20只,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原位肝脏移植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当门静脉与下腔静脉阻断、全肝切除至新肝血流再灌注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MAP、CVP均较手术开始时降低(P〈0.01)。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其无肝期与新肝期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需行体外静脉转流。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总结成人间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方法 回顾20例晚期肝病成人患者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并对术中五个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温进行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及血乳酸浓度变化明显,特别是与切皮前相比,术中心率、血糖及血乳酸浓度均显著上升(P<0.05);术中平均动脉压、血Na+、K+、Ca2+浓度、pH值及血温调控相对平稳(P>0.05)。 结论 成人间活体供肝原位肝移植术中多项生理指标变化明显,加强监测,合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业已公认,肝移植是终末期肝脏疾病重要而唯一的治愈手段。目前全世界每年正以6 000例的速度开展该手术。肝移植1年存活率已达80%~90%。但术后移植肝无功能等早期并发症仍有较高的发生率2%~23%[1]。移植肝无功能是肝移植的主要死亡原因,如果肝功能在48h不能恢复,应尽早进行第二次肝移植;如果不及时行再移植术,死亡率可高达80%。移植肝无功能的特征为:血清中转氨酶迅速升高,胆汁量明显减少或无胆汁,伴有严重凝血障碍,继发低血糖昏迷、肝性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移植肝无功能发生原因错综复杂,众说纷纭,现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阶段处理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例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术后早期阶段处理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3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加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阶段处理,能够提高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监测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原位肝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提高护士对肝移植术后病人的监护能力。方法 :参照原位肝移植术后常用观察指标 ,对 3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 3周康复情况进行严密监护、对比、分析。结果 :1例术后出现大出血 ,肺部曲霉菌感染死亡。 2例术后康复顺利 ,生活自理 ;其中 1例术后出现精神心理反应和非典型急性排斥反应 ;另 1例口腔发生多发性溃疡。结论 :肝移植术后出血、移植肝功能、排斥反应、感染及精神心理反应是术后监护重点 ;及时发现 ,正确处理这些术后并发症 ,能有效提高患者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酸碱及电解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i-STAT血气电解质分析仪测定动脉血中Na^ ,K^ ,Ca^2 浓度及pH,PaCO2,HCO3^-,BE值。结果:Na^ 在术中无明显变化;D^ 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P<0.01),开放后3-5min即开始下降,需快速补钾;Ca^2 在阻断前即开始下降,术中持续偏低;pH值在阻断前开始降低,开放前降至最低,开放后逐渐回升;PaCO2在开放即刻有一过性升高,但与开放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HCO3^-在阻断30min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开放前降至最低;BE值在阻断前即明显降低(P<0.01),开放前降至最低,开放后逐渐被纠正。结论: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酸碱及电解质随手术步骤有一定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剑  陶国才  易斌  鲁开智  毕敏 《重庆医学》2002,31(10):921-923
目的 观察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和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内环境变化,探讨猪的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氯胺酮+氟哌啶啶麻醉诱导,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氯胺酮+琥珀胆碱(或泮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以小剂量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在肝移植麻醉及手术过程中,中心静脉压(CVP)、血压(BP)、心率(HR)、碱剩余(B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在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段(P<0.05),由于实行机械通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各时段无显著差别(P>0.1)。结论 运用氯胺酮+肌松剂为主的麻醉、配合适当的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支持,能很好地满足猪的同种原位肝移植的实验手术,合理应对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之间的循环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的剧烈变化是麻醉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尚有很多关于猪的麻醉手术时的生理参数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加强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生化、凝血功能、血糖、体温、尿量。根据肝移植的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无肝期及新肝初期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各期无严重的酸碱紊乱,电解质主要表现为低钙、凝血功能有一定紊乱,术中体温变化不明显,无肝期血糖升高,新肝期血糖逐渐下降。结论:肝移植麻醉中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加强血气、生化及凝血功能的检测与调控是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ay develop significant haemodynamic instability, especially during anhepatic phase and immediately after reperfusion of the graft. The haemodynamic instability may be caused directly by myocardial depression due to pathogenic substances released from the liver, or by acute blood loss.^1 Creatine kinase(CK) and its MB fraction (CK-MB) ar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indicators to reflect myocardial damage.^2 Cardiac troponin I (cTnl) is a specific and sensitive marker of myocardial necrosis.^3 This study assessed perioperative cardiac function using three indicators (CK,CK-MB,and CTnl) to evaluate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damage.  相似文献   

13.
国际规范性器官移植的供体主要来源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近年国际国内有关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脏质量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量降低术后早期原发性无功能、肝功能延迟性恢复等相关并发症的新疗法涌现。脑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及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成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脏的基础,DBD与DCD供体肝移植并发症及其预后成为新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原位肝移植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ERAS理念将患者分为ERAS组(121例)和非ERAS组(102例)。ERAS组应用ERAS理念,促进术后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非ERAS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术后2周肝功能及营养指标、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ERAS组术后2周总胆红素(TBil)为18.20(11.95,34.40)μmol/L,较非ERAS组[24.77(15.30,37.64)μmol/L]低(t=2.411,P=0.016),?酌-谷氨酰转肽酶(GGT)为133.30(88.45,196.30) U/L,较非ERAS组[ 160.90(101.03,271.00)U/L]低(z=-2.062,P=0.039);ERAS组术后2周白蛋白(ALB)为(40.78±4.00)g/L,较非ERAS组[(38.72±4.69)g/L]高(t=3.529,P=0.001);ERAS组排气时间为1.00(1.00,2.00) d,较非ERAS组[3.00(2.00,3.00) d]早(z=8.328,P=0.000);ERAS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为3.00(2.00,3.00) d,较非ERAS组[3.00(3.00,4.00) d]少(z=-5.103,P=0.000);ERAS组住院时间[27.00(22.00,38.00) d]较非ERAS组[35.00(26.00,74.50) d]短(z=-4.127,P=0.000);ERAS组住院费用[27.90(24.28,32.30) 万元]较非ERAS组[32.03(27.39,38.73) 万元]少(z=-4.634,P=0.000);在术后并发症中,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感染率分别为28.1%和40.2%(χ2=3.628,P=0.047)。结论:ERAS术后早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理念在肝移植术后临床应用有效,有助于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和营养状态改善,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eath cardiac donor, DCD) 的移植肾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 function, DGF) 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及武汉中南医院2010 年2 月至2012年3 月的48 例DCD 肾移植受者, 分为DGF 组(n=18) 及肾功能稳定(immediate gra function, IGF) 组(n=30)。分析发生DGF 的危险因素。结果:DGF 的发生率为37.5%, 在单因素分析中受者术前透析时间(P<0.001)、HLA 错配位点(P<0.001)、脑出血死亡供体(P=0.011)、供者BMI (P<0.001)、术前SCr (P<0.001)、使用去甲肾上腺素(P<0.001)、热缺血时间 (P<0.001)、冷缺血时间 (P<0.001) 为DGF 的危险因素, 在多因素分析中, 受体术前透析时间≥12 个月(P=0.060, OR=15.060)、脑出血死亡供体(P=0.022, OR=39.652)、供体术前SCr≥177 μmol/L (P=0.008, OR=57.148) 为DGF 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DGF 的独立危险因子是受体术前透析时间≥12 个月、供体术前SCr≥177 μmol/L、脑出血死亡供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循环和氧供氧耗改变并分析评价处理方法。方法: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20例行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前左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血压,气管插管后经右颈内静脉置入六腔Swan-ganz导管连续监测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中心血温等。采集下腔静脉阻断前5 min(T0)、阻断后5 min(T1)、阻断后20 min(T2)、开放前5 min(T3)桡动脉和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氧分压(PaO2、PvO2)、血氧饱和度(SaO2、SvO2),记录各时点桡动脉平均血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SVR)、动静脉血氧含量(CaO2,CvO2)、氧供量(DO2I)、氧耗量(VO2I)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T1与T0比较CI、SVI、MAP明显下降(P<0.01),SVR升高(P<0.05);DO2I降低(P<0.01),VO2I和ERO2增加(P<0.01)。阻断期间CO、CI呈下降趋势;T2时DO2I、VO2I比T1下降(P<0.01)。结论:经典非转流手术患者的无肝期处理不但要考虑循环改变,还要注意氧供需平衡的变化,避免出现失衡,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8年11月施行的15例原位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4例(26.7%)。其中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2例,单纯胆瘘1例,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1例。结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使用爱德华多参数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对264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右心功能监测,旨在观察围手术期右心功能变化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并指导围手术期容量治疗.方法 采用改良的Swan-Ganz导管对肝移植患者术中连续测定能够反映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3个方面的多个指标,包括连续心输出量(CCO)、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REDV)、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心脏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射血分数(REF)和有创平均动脉血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动脉楔压(PAW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分别记录无肝前期、无肝期30 min、新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上述指标值的变化.结果 与无肝前期比较,无肝期CVP、MPAP、PAWP、REDV、CCO、SV和REF明显降低(P<0.01),SVR和PVR明显升高(P<0.05);与无肝期比较,新肝期各时段CVP、MPAP、和REDV明显升高(P<0.01),PAWP明显降低(P<0.05),新肝期30 min,SVR开始下降且各时段明显低于无肝期(P<0.05),CCO、SV、PVR和REF值开始回升,且明显高于无肝期(P<0.05).结论 改良的Swan-Ganz导管能够随时监测肝移植患者术中右心功能变化,对术中及时观察调整患者心功能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指导肝移植患者术中容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重建对大鼠部分肝移植后移植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阐明肝动脉重建在大鼠部分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 SD大鼠96只,POLT组行二袖套法切除左外叶和乳头叶的原位部分肝移植n=24,APOLT组行二袖套法切除左外叶和乳头叶的原位部分肝移植,联合肝动脉重建n=24,分别于术后第1,2,4和7天处死后查肝功能、组织学检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增殖活性.结果肝功能ALT、TB第一天即开始明显增高,以后逐渐降低,第四天ALT和TB均高于APOL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检查术后可见APOLT组可见更多的二倍体和多倍体肝细胞(P<0.05);第2天和第4天APOLT组增殖指数分别为(33.81±3.45)%和(35.33±2.52)%较POLT组(23.08±4.66)%和(29.79±1.81)%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肝动脉吻合可明显改善大鼠部分肝移植移植肝的功能,减轻移植肝的组织学改变,促进部分移植肝的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