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检测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基因分布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情况,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2014-2016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1 887株,VITEK-MS质谱仪进行菌株鉴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测定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筛选金属酶表型阳性的菌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酶(metallo-β-1actamase,MBL)相关基因(IMP、VIM、SPM、GIM、SIM、NDM)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情况.结果 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756株(9.4%)、579株(9.5%)和552株(10.7%),主要来自ICU病房和呼吸内科病房,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2014-2016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其耐药率分别从2014年的11.3%、13.2%下降至2016年的7.8%、9.0%,对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耐药率从2014年的10.7%、9.2%上升至2016年的23.5%、11.6%.从基因型分布情况来看,269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MBL基因阳性51株(18.9%),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158株(58.7%);51株产酶菌株中VIM型阳性29株,SPM型阳性22株,未检测出其他基因型.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产MBL和外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用2-巯基丙酸和头孢他啶双纸片协同法,检测临床分离的48株耐亚胺培南PA金属β-内酰胺酶(MBL)产生率,并提取各菌株的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比较各耐药菌株外膜蛋白与标准菌株的差异。结果:48株耐亚胺培南PA中8株产MBL;在外膜蛋白SDS-PAGE图上发现32株缺少外膜蛋白OprD2,其中8株还伴随其他外膜蛋白的改变。结论: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外膜蛋白OprD2缺失或含量减少以及MBL的产生,或由两者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3月-2004年2月间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14株,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啦西林/三唑巴坦、哌啦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18.5%、20.3%、92.1%、90.6%、12.7%、15.1%、8.2%、32.3%、9.4%、8.9%。【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我院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将分离培养的细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20E鉴定卡进行鉴定并记录其感染部位。结果: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26株,其中痰液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效果,敏感性都在60%以上。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它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应加强药物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分离培养,选择生长良好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做氧化酶试验,传统生化编码鉴定及MIC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三年间分离出11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12种抗菌药物活性良好的是亚胺培南、头胞哌酮/舒巴坦、环雨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5.2%、23.2%和25.9%,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曲松(54.4%)、哌拉西林(46.4%)和氨曲南(56.0%)。结论我院检测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氢酶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有良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分离出3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11种药敏检测中,耐药药物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西丁100%(36/36),头孢曲松63.89%(23/36)、头孢塞肟61.11%(22/36)、氨曲南61.11%(22/36)、庆大霉素58.33%(21/36)、亚胺培南55.56%(20/36)、头孢吡肟33.33%(12/3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00%(9/36)。100%敏感药物为有三种: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罗米沙星。结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lnosa,PA)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健康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在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正常选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已高达96.8%、头孢呋辛钠96%、头胞曲松95%、头孢噻肟72%。结论:必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物。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院内机会致病菌,是引起住院患者罹患严重感染的原因,特别是烧伤、创伤、免疫功能缺陷和抗生素滥用者,是治疗上十分棘手的病原菌。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将我院分离的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12种抗生素耐药性进行监测,以供临床用药选择作依据,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菌株来源于1998年4月至1999年6月,由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6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痰、咽拭子61株、脓液14株、尿液6株、引流液3株、大便2株。1.2 方法 采用稀释法(MicroScanautoSCAN-4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药敏板由美… 相似文献
11.
外排泵高表达和外膜蛋白缺失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耐药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外科监护室(SICU)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的耐药机制。方法 用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PCR测定外膜蛋白OprD、OprN表达水平和基因mexA的mRNA水平;用PCR扩增IMP、VIM金属酶基因和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调控基因mexR,并测序。结果 从SICU分离的49株PA,42株对碳青霉烯耐药,其OprD表达除PA42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缺失,而正常表达OprD的7株菌,均对2种碳青霉烯敏感。27株菌高表达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高表达组对亚胺培南耐药率81.5%(22/27)与低表达组耐药率86.4%(1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5,P=0.943);而高表达组对美罗培南耐药率44.4%(12/27)与低表达组耐药率13.6%(3/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17,P=0.020)。14株表达了MexEF-OprN,但表达组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与未表达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8株高表达MexAB-OprM主动外排系统的调控基因mexR发生变异,其中7株出现氨基酸替换,1株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未发现产IMP、VIM金属酶菌株。结论本院SICU分离的PA,对碳青霉烯耐药主要是由外膜蛋白OprD表达降低或缺失引起,与IMP、VIM金属酶无关;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的高表达对美罗培南的耐药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调控基因mexR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收集安徽省细菌耐药中心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E)菌株,对其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耐药变迁情况,并筛选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评价联合用药组的体外抑菌作用,寻求有效的联合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所收集PAE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按照2015年美国临床实验委员会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介率和敏感率,进一步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所筛选出的54株PDRPA菌株的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结果 PAE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以及头孢他啶最为敏感且三年内耐药率较为稳定,对头孢唑肟等三代头孢耐药率显著升高(P<0.05),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有所下降(P<0.05),对于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基本持平.多粘菌素E+利福平、多粘菌素E+亚胺培南、多粘菌素E+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5组抗菌药物对于PDRPA主要起到协同相加作用.结论 PAE感染仍占临床感染一定比例,应继续加强对PAE耐药性的监测,多粘菌素等多种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可作为对PDRPA感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分离出的1 19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1 19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79.4%来自痰及咽拭子,9.5%来自尿液,3.6%来自血液;病区分布中呼吸内科占46.7%,重症监护病房占20.8%,外科占7.9%。3 a间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来自于痰及咽拭子标本和呼吸内科。及时准确地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能尽早发现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expression and immunogenic efficacy of differently produced recombinant vaccines candidates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s. Methods: The hybrid protein OprF (aa 190-342)-Opr I (aa 21-83) was modified N-terminally, either with a minimal histidine tag or with a homologous sequence of OprF. Both recombinant proteins were purified by nickel chelat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under native and denaturing conditions. Results :This produced three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a vaccination trial: protein His-F- I , which was purified in its native as well as in its refolded form,and the native purified N-terminally extended protein ex-F- I . In mic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tibody titers and survival rates after challenge with P. aeruginosa were observed, following immunization with protein His-F- I purified under native conditions. Conclusion: A hybrid OprF-Opr I molecule was cloned and a purification method which yields a protective vaccine against P. aeruginosa infections wa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5.
391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分布的概况、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利用湖南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391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统计391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分布情况。结果3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氨苄西林/舒巴坦92.8%、美洛西林81.1%、氯霉素83.0%、复方新诺明76.O%、头孢曲松84.9%、头孢噻肟84.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4.2%、头孢哌酮66.2%、庆大霉素69.6%、妥布霉素66.8%、阿米卡星64.7%、左氟沙星40.4%、氨曲南59.3%、环丙沙星45.0%、头孢他啶54.0%、头孢吡肟50.4%、美洛培南2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情况严重,以ICU病区、呼吸内科病区和神经外科病区最为严重,美洛培南可作为治疗的首选,其次为左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因此,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以降低其耐药性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院内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分离的418株铜绿假单胞菌,观察其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并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法国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参照CLSI 2012版标准判读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 5.6软件。结果41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标本以呼吸道痰液为主占78.72%;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4.79%,其次为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分别为25.36%和29.19%,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30%,其中氨曲南耐药率最高为50.7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主要来自下呼吸道标本,其耐药性较高。临床应重视药敏试验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控与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2004年分离出的346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2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读。结果该菌对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等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达25.8%,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最低。结论了解铜绿似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方法,应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用WHONET 5.4软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结果 38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36.9%),标本主要来自痰液标本(6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率<30.0%的抗菌药物有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耐药率>50.0%的有庆大霉素、替卡西林、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