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单侧前循环急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探讨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长轴和短轴观察并记录颈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及纤维帽完整性,以及单侧颈动脉低、中等和强回声斑块数目,判断狭窄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粥样硬化斑块215个,共77例患者发现纤维帽不完整,72例存在低回声斑块,仅5例检出中等回声斑块(χ2=37.703,P=0.000)。其中患侧纤维帽不完整者46例、健侧31例(χ2=5.291,P=0.021);患侧检出低回声斑块者56例、健侧44例(χ2=0.168,P=0.682)。共计发现颈动脉狭窄15例,均为低回声斑块所致,分别发生于颈内动脉起始部(10例)、颈动脉分叉部(4例)、颈外动脉(1例),以颈动脉分叉部(8.16%,4/49)与颈内动脉起始部(27.03%,10/37)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0.048)。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完整性与脑卒中关系密切。纤维帽不完整的粥样硬化斑块以低回声斑块为主,通过超声波评价斑块回声及其表面纤维帽完整性,可以判断斑块稳定性,而观察斑块纤维帽完整性较单纯评价斑块回声特点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美国AT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急性脑梗死组(120例)和对照组(45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82.5%,对照组为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球病合并脑梗死(DC1)患者颈动脉、血脂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方法 对58例DC1患者(DC1组)及36例非糖尿病不合并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性质和颈动脉内径;并作血糖、血脂和Fg含量测定。结果 DC1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79.3%)、颈总动脉(CCA)内膜-中层厚度(1MT)和CCA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斑块发生部化以CCA分叉处及颈内动脉(ICA)入口和起始处最多(86.0%);以软斑为主(62.5%)。脑梗死部位与出现斑块的颈动脉存在同侧相关性(P〈0.01)。DC1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Fg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1)。结论 DC1患者大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血糖、Fg水平异常,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血糖等异常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稳定与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间的脑灌注情况,探讨斑块性质与脑灌注的关系。方法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并筛选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为70%~99%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测定患侧与健侧大脑半球、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皮质分水岭前区、皮质分水岭后区的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比值。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是否完整、斑块表面是否有大片钙化、其内是否有近期出血及是否有较大的脂质中心作为易损斑块诊断标准,分为稳定和易损斑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在皮质分水岭前区和后区的MTT值明显延长(t =1.561,P =0.042和t =1.227,P =0.038),rCBF和rCBV无统计学差异。上述两组在其余部位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比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相应皮质分水岭供血区域灌注情况有关,易损斑块容易导致同侧皮质分水岭区低灌注,MTT是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状况.方法 对138例CI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斑块形成、性质及部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组138例中120例(87.7%)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75块,正常对照组140人检出斑块为36人(25.7%)(P<0.01).CI组中不稳定性斑块比率(80.8%)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19.2%)(P<0.01);斑块位于颈总动脉(CCA)(81.1%)显著高于颈内动脉(ICA)(18.9%)(P<0.01);位于CCA分叉处(66.3%)又显著高于主干(14.9%)(P<0.05).结论 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多位于CCA分叉处,且大多为不稳定性斑块.提示C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01—12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断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采用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分布情况,分析超声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发溃疡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00例患者,42例斑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占42.0%;38例位于颈内动脉,占38.0%;13例位于颈外动脉,占13.0%;7例位于颈总动脉,占7.0%。二维超声图像显示,颈动脉壁增厚,斑块贴服在内膜上,形态大多不规则,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硬斑块呈强回声,软斑块呈低回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伴溃疡,可见内膜回声不连续,斑块内可见低回声,提示溃疡形成,部分巨大溃疡可见斑块顶部呈"火山口"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显示血流进入溃疡斑块内部。结论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方便、快捷、经济、无创等优点,尤其对粥样斑块合并溃疡,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34例对照组患者(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定有无责任病灶。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2.9%,高于对照组41.2%(P〈0.05);脑梗死组患者2级以上斑块检出率41%,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0.6%(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梗死病灶的同侧占72%,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占52%。非均质斑块,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作脑梗死的预警检测。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16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颈动脉壁的病变性质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16例脑梗死患者中有85例(73.28%)颈动脉颅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其次为颈总动脉(CCA);梗死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对侧严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头颈联合HR-MRI技术,探讨在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中,颈动脉几何形态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寻找MCA粥样硬化的潜在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患者的150个同侧前循环动脉单位,根据MCA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其分为MCA粥样硬化(+)组和MCA粥样硬化(-)组。分析两组间颈动脉分叉夹角、颈动脉管腔面积比值和颈内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的形态分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MCA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颈动脉几何形态对MCA粥样硬化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MCA粥样硬化(-)组(113个)相比,MCA粥样硬化(+)组(37个)颈动脉分叉夹角更大[41.2°(28.8°~56.5°)vs. 32.6°(24.7°~46.2°),P=0.026],而流出道与流入道管腔面积比值更大、颈内动脉颅外段形态平滑型更少、迂曲型和扭折型更多、颅内段形态钝角型更少、直角型和锐角型更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与MCA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每增加10°,OR 1.232,95%CI 1.007~1.507,P=0.042),逐步退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相同(每增加10°,OR 1.276,95%CI 1.050~1.550,P=0.014);ROC曲线显示,颈动脉分叉夹角预测MCA粥样硬化的AUC为0.622(95%CI 0.515~0.730),最佳截断值为37.0°,敏感度为57.5%,特异度为64.9%。结论 对于60岁及以下无传统心脑血管高危因素人群,颈动脉分叉夹角与MCA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有望成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影像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07—2016-07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血管内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数量、斑块回声强度、斑块部位及形态、管腔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颈内动脉。实验组在颈内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颈内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以混合斑发生率最多,实验组其次为软斑、硬斑,对照组其次为硬斑、软斑。实验组软斑及混合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硬斑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以轻度狭窄为主,2组轻度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需对脑梗死及脑血管疾病患者行超声检测颈动脉,早期发现颈动脉的狭窄及斑块,给予早期干预,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明确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1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大小、数目、回声、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nti ma-media thickness,I MT)及血管内径,并测量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占58.3%)。I MT≥1.2mm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I MT〈1.2mm组(P〈0.0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位于股动脉最多(占49.6%),I MT≥1.2mm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I MT〈1.2mm组(P〈0.05)。高水平纤维蛋白原组(≥3.0g/L)易损斑块数量明显增多(P≤0.05)。颈动脉I MT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4.89、5.37、6.47,P均〈0.05),下肢动脉I MT与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4.83、5.38、6.68,P均〈0.05)。结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斑块内超声造影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定量特点。方法 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患者按有无临床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与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斑块发生率;对易损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溃疡斑块和非溃疡斑块的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密度和斑块峰值强度/颈动脉管腔峰值强度比值差异。分析两组斑块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定量特征。结果 入组41例患者,共有48个易损斑块。症状组溃疡斑块发生率为68.2%,无症状组溃疡斑块发生率为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造影检查显示溃疡斑块组造影剂到达时间、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密度和斑块峰值强度/颈动脉管腔峰值强度比值较非溃疡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1±2.17 s vs 10.32±3.17 s,P <0.05;15.1±6.4 dB vs 11.3±5.1 dB,P <0.05;0.64±0.17 vs 0.47±0.21,P <0.05)。结论 缺血症状组溃疡斑块的发生率较高;溃疡斑块组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非溃疡斑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320层容积CT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脂坏死核心和出血/血栓形成部分的分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2月单侧颈动脉狭窄(50%~99%)并拟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共37例。分别于术前1周行320层容积CTA和高分辨力MRI检查,结合多对比MRI信号特点,按照美国心脏协会分型标准分为Ⅳ~Ⅴ型斑块(脂质斑块)组和Ⅵ型斑块(出血斑块)组;比较脂质斑块与出血斑块CT值差异。结果最终共纳入31例共217层扫描层面,脂质斑块88层、出血斑块129层。脂质斑块组脂质核和出血斑块组出血/血栓形成部分的平均CT值分别为(28.07±26.84)和(97.17±35.82)HU,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41,P=0.000)。结论测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值可以帮助区分斑块内成分,识别出血斑块,有助于判断斑块之易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9例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检查;根据颈部血管超声分为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5.61%,不稳定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性别、糖尿病史、吸烟患者比例与稳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高水平的CHOL、TG、HCY、FIB,低水平的HDL-C及糖尿病史、吸烟史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演变为不稳定斑块,故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影响,观察其对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 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72)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n=72),抽血检查后分别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6例(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和大剂量组36例(阿托伐他汀40mg/d,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斑块面积及斑块回声变化.结果 治疗前,在同一种性质斑块中,两治疗组(小剂量和大剂量组)间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对两种性质斑块间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进行比较,无论是小剂量组还是大剂量组,三项指标均以易损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均P<0.05或P<0.01);在同性质斑块组中,无论是接受小剂量还是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血清hs-CRP、IL-18和MMP-7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大剂量组三项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小剂量组(P均<0.01).治疗6个月后,小剂量组IMT值及斑块面积稍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大剂量组IMT值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下降,两项指标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后,小剂量组斑块回声信号无明显改善,而大剂量组低回声斑块回声增强例数高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清hs-CRP、IL-18和MMP-7的水平可作为检测AS易损性的血清学生物指标;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能迅速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和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缺血性卒中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情况,明确其 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特征。 方法 病例组选取因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0例(入组前未服用降糖药),卒中同侧颈 动脉斑块形成;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就诊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无卒中病史,性别及年龄匹配的非 糖尿病患者32例。两组患者行弓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 检查排除主动脉弓斑块及颅内动脉病变,排除卵圆孔未闭及心房颤动等。对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 及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观察斑块厚度及内部回声,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增强情况,横切面多角度 观察,将超声造影结果分为近内膜处有增强(代表新生血管)及近内膜处无增强两种。 结果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厚度及回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病例组颈动脉 斑块近内膜处增强者34例(85%),对照组近内膜处增强12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7.38, P<0.01)。 结论 未服用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近内膜处新生 血管增生多于无糖尿病患者,提示血糖升高与颈动脉斑块内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不稳定斑块内不同成分的病理研究,分析斑块异质性红斑块不稳定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高分辨MRI影像特点,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及防止斑块不稳定化和术后再狭窄提供参考。方法对经CEA手术获取的CAS斑块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斑块内纤维帽、脂质坏死池、出血、钙化和纤维化等成分的特点,并与术油颈动脉高分辨MRI影像时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共取得28块斑块,均为复杂性斑块,纤维帽不完整,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质坏死池和纤维化,其中16例出现斑块内出血,19例出现斑块内钙化;斑块内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高分辨MRI影像特征。结论不稳定斑块的主要特征在于其病理成分的异质性,即纤维帽的破损、广泛的脂质坏死、斑块内出血、弥漫性钙化和纤维化等成分并存,斑块的异质性是导致其易于产生栓子或诱发血栓形成、晚期呈急性进展并迅速发展为颈动脉闭塞等临床特征的主要原因,也是其高分辨MRI影像特点的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410例脑梗死患者与12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股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2组间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血尿酸增高率48.8%,高于对照组的23.0%(P〈0.01)。尿酸正常者脑梗死组颈动脉、股动脉斑块检出率34.3%、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增高者脑梗死组颈动脉、股动脉斑块检出率67.5%、3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17.2%(P〈0.01)。在脑梗死组中,有动脉硬化情况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百分比高于无动脉硬化情况者;与无动脉硬化情况患者相比,随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且高尿酸百分比逐渐升高(P〈0.01)。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血尿酸水平起重要作用。通过检查血尿酸、颈动脉与股动脉斑块可早期预防脑梗死,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白质疏松(L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LA患者根据头颅MRI表现分为脑室周围型组,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测其颈动脉斑块并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计算斑块积分。ELISA法检测MMP-2及MMP-9水平。结果:①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斑块阳性率及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脑室周围型组显著增高(P〈0.05);②皮质下型组和混合型组的MMP-2、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③3组LA患者的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皮质下型和混合型组LA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及斑块不稳定性均较脑室周围型高;皮质下型组的MMP-2和MMP-9水平与脑室周围型组比存在差异;MMP-9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提示皮质下型LA与颈动脉斑块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研究中。经组织学验
证,这些技术能够准确评价斑块负荷、组织成分、纤维帽完整性和炎症反应。本综述将从以下几个
方面阐述磁共振斑块成像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价值:①在易损斑块表面破裂前,磁共振斑
块成像能够对其进行早期识别,从而预防缺血性卒中;②颈动脉斑块磁共振特征可能有助于制订临
床治疗策略;③磁共振斑块成像是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