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4种牙种植系统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徐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先后为806例患者植入1 055颗种植体,定期随访口腔卫生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与修复体情况.结果 瑞士Straumann种植体总留存率99.34%,韩国Osstem种植体总留存率为98.00%,CDIC螺旋一段式种植体10年留存率91.70%,BLB柱状种植体10年留存率93.79%.结论 瑞士Straumann 种植系统是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种植体系,临床应用获得很高的留存率.BLB及CDIC种植系统长期临床应用有较高留存率,国产种植体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Osstem系统应用临床时间较短,种植数量较少,其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 (HA)和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修复 5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 31例患者同颌两侧的单牙缺失区 ,分别植入BLB系统HA和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各 31颗 ,4~ 6个月后进行烤瓷单冠修复。修复后 5年内定期复查。【结果】BLB系统两种不同表面喷涂种植体修复 5年后 ,总累积成功率为 91 9% ,其中HA等离子喷涂种植体组累积成功率为 96 7% ,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组累积成功率为 86 7% ,两者之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BLB系统HA和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单牙种植效果良好 ,HA等离子喷涂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稍高于Ti等离子喷涂种植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LB种植系统修复部分牙缺失的疗效.方法 对52例部分牙缺失患者应用BLB种植体修复治疗.结果 52例患者植入BLB种植体72枚,成功68枚,成功率达94.6%.结论 BLB种植系统用于部分牙缺失修复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应用 76枚BLB钛核喷涂羟基磷灰石种植体修复 70例患者的部分牙缺失 ,临床观察 2 5~ 36个月 ,修复后 2年成功率为 92 .1 %。并分析BLB种植系统应用特点及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5.
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效果15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评价行骨结合种植体种植修复1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骨结合种植体种植修复2 302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种植体共4 536枚,其中ITI种植体1 395枚,Ankylos种植体1 234枚,Bicon种植体165枚,Nobel种植体612枚,Camlog种植体122枚,BLB种植体765枚,Xive种植体176枚,Frialit-Ⅱ种植体67枚.所有患者的种植修复体上部结构均在2015年12月前完成.观察时间为3 ~1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观察方法为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存留率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纳入Kaplan-Meier存留曲线统计.结果 共2 302例患者,4 536枚种植体,其中随访1 660例,失访642例,失访率为27.89%,失访种植体数为1 405枚,种植体失访率为30.97%.随访中有112例患者共152枚种植体确诊为种植体周围炎.有明确记录的共56枚种植体脱落.15年随访累计修复体松动35件,修复体折断6件,种植体折断1件,烤瓷冠崩瓷62件.据Wheeler存留标准统计种植体15年存留率为96.00%.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种植修复满意率为95.36%.结论 研究种植体的15年存留率达到96.00%,种植修复远期效果好,存留价值高,满意率高.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种植体周围炎.  相似文献   

6.
高建勇  田云霞 《吉林医学》2013,(27):5541-5543
目的:评估CDIC、BLB与ITI三种系统在口腔种植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口腔种植的1 182例患者随机均分三组,每组394例,分别使用CDIC、BLB与ITI三种系统完成种植操作,共植入种植体2 694颗。随访3年后统计并比较种植成功率、种植成功患者的满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DIC组、BLB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7%、96.8%,略高于ITI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种植成功的患者中三组满意率均在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系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且差距不大。结论:CDIC、BLB种植系统种植成功率略高于ITI系统,对于一般性口腔种植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LB种植系统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进口德国产HKM种植机,碧兰麻,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Bio—Oss骨粉种植30颗义齿。结果29颗无松动,骨结合合良好,仅1颗脱落。结论BLB种植系统结合良好,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郭庆平  唐尤宽 《河北医学》2005,11(11):989-990
目的:评价BLB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Ⅰ期植入种植体,3~6个月后Ⅱ期切开牙龈,上基台印模,对骨量不足者,采用自体骨移植及上颌窦提升术来扩大适应征.结果:对47例共84颗种植体临床应用6个月~6年进行观察,失败脱落7颗,其余均正常行使功能.结论:BLB种植体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种植体.  相似文献   

9.
对All-on-4即刻种植修复技术的概念、优点、临床应用分类、适应证及种植体的存留率、并发症和失败率做一文献综述分析,认为All-on-4即刻种植修复技术是目前新兴的无牙颌种植技术,具有费用低、适应证宽、效果稳定,并发症和术后失败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种植修复被越来越多地用在缺失牙患者的修复治疗中。我国种植牙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在2011-2018年,国内种植牙数量由13万颗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51.7%,到2019年已达到312万颗,是全球种植牙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种植体存留率较高,种植体支持的单冠5年存留率为96.4%,种植体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二段式柱状(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观察其成功及失败相关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共54颗牙列缺损行BLB种植体的植入并修复,进行3年不同时期的观察,统计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骨吸收及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30例共54颗种植体3年成功率达98%,满意度为90.7%,骨吸收量1个月、1年、3年分别为(0.52±0.20)mm,(0.74±0.25)mm,(1.02±0.31)mm。结论 BLB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形成良好,短期内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牙列缺损的种植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种植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BLB与Replace Select(Tapered TiUnite)种植系统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萎缩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牙槽骨萎缩、普通义齿固位不良的22例无牙颌患者,在前牙区植入1~3枚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45枚,其中BLB种植体27枚、Replace Select(Tapered TiUnite)种植体18枚,经过二期手术采用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定期复诊观察修复效果。结果全部45枚种植体均顺利一期愈合,球帽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经1a观察,义齿稳定、咀嚼功能恢复理想,患者满意。结论BLB与Replace Select(Tapered TiUnite)种植系统采用球帽附着体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槽骨萎缩无牙颌,均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开放式自攻自锁螺旋型人工种植牙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30例患者2774颗种植体临床应用情况。结果2774颗开放式自攻自锁螺旋型人工种植牙10年的临床观察,2552例种植体骨结合良好,222例松动脱落,观察种植成功率5年达96.7%,10年达92%。结论临床应用结果证明,开放式自攻自锁螺旋型人工种植牙系统安全有效,美观舒适,操作简单,创伤小,固位理想,低成本,低收费,适合国人缺牙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和3%双氧水联合应用用于治疗秤疆傣向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BLB种植系统96例114枚种植体检查发现患有种植体周围炎的27一枚,早期局部用盐酸米诺环素和3%双氧水治疗。结果:仅发生少量骨质吸收,未有龈瘘的BLB种植体周围炎早期局部治疗疗效满意。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和3%双氧水联合应用是早期治疗BLB种植体用阁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颌种植义齿修复慢性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经牙周治疗病情控制后采用全颌种植义齿修复,根据患者主诉、临床及X线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共216枚种植体植入20个牙弓,其中有2枚即刻种植于术后3周脱落,即可种植体的保留率为97.3%,种植体平均保留率为97.7%。种植体平均承载42个月,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骨吸收高度平均为(1.73±0.13)mm。结论采用全颌种植义齿修复慢性中重度牙周炎可减少牙槽骨的吸收,缩短种植修复疗程,但同时要坚持定期的口腔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后牙区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在行使功能5年后的临床修复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接受种植治疗并且负重已达到5年的后牙区种植治疗患者,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片、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的变化以及修复体的情况(包括修复体完整性、松动情况、螺丝孔封闭材料存留状况、修复体固位螺丝及修复基台的松动或折断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15例患者,平均年龄48.6岁(27~71岁),共植入软组织水平种植体321枚(其中上颌126枚、下颌195枚)。9枚种植体在回访期间出现松动、脱落,累计存留率达97.2%。存留的312枚种植体中,上颌120枚、下颌192枚,其中直径为3.3、4.1和4.8 mm的种植体分别为5枚(1.6%)、115枚(36.9%)和192枚(61.5%),长度为8、10和12 mm的种植体分别为21枚(6.7%)、206枚(66.0%)和85枚(27.2%)。上部修复体固位方式中,粘接固位为277枚(88.8%),螺丝固位为35枚(11.2%)。负载5年后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平均吸收分别为(0.73±0.25) mm和(0.78±0.26) mm,近远中骨吸收程度与植入区骨质类型、种植体规格、修复基台角度、固位方式、临床冠-种植体长度比、性别、年龄等因素均未显示有相关性(P>0.05)。修复后主要的机械并发症有:修复体固位螺丝松动(8.6%)或折断(2.9%)、修复体上螺丝孔封闭材料脱落(11.4%)、修复体崩瓷(13.8%)及修复体脱粘(14.1%),其中仅修复体脱粘的发生率与修复时使用的基台角度(0°/15°)和修复体的临床高度这两个因素相关(P<0.05)。结论: 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在单颗后牙缺失的修复病例中负重5年后,种植体周围的骨水平基本稳定,全面完善的种植诊疗计划、规范严谨的临床操作以及定期的复查可能是减少修复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10年观察期内用Camlog种植体修复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体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1995至2006年142例无牙颌患者共910颗Camlog种植体分别种植在无牙颌的上颌或下颌.其中376颗种植体(41.32%)做固定修复,534颗种植体(58.68%)做活动修复,观察性别、种植体部位和修复类型对种植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其中17例患者28颗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成功率96.92%,女性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累计的种植体成功率上颌骨为96.98%,略高于下颌骨96.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种植体支持固定修复的10年成功率为98.64%,种植体固位的活动义齿成功率为99.18%,累计的种植体生存率在活动与固定修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确认了种植体支持无牙颌患者修复学中长期成功率.种植体固位的活动全口义齿治疗方式在种植体生存率上与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结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Ankylos种植体用于修复单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择90例单牙缺失患者,采用Ankylos种植体进行潜入式种植手术,部分骨量不足的患者,同期使用膜引导骨再生术、上颌窦内提升术及上颌窦外提升术.Ⅱ期手术2周后,按照常规方法完成金钯合金烤瓷冠修复.术后随访,检查修复体与基台的稳定性以及种植体周围牙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