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证型与各种炎性指标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确诊的RA患者113例,先按中医分型标准辨证分型,再分别检测ERS、hs-CRP、RF、以及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研究其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与各种炎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13例患者中风寒湿痹型29例,风湿热痹型52例,痰瘀互结型17例,肝肾亏虚型15例。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病程较痰瘀互结型和肝肾亏虚型为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压痛指数和肿胀指数均较痰瘀互结型和肝肾亏虚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肿胀指数较风寒湿痹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和风寒湿痹型患者的ESR、hs-CRP和RF均较痰瘀互结型和肝肾亏虚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hs-CRP较风寒湿痹型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风湿热痹型患者外周血CD4+/CD8+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1),肝肾亏虚型患者外周血CD4+/CD8+显著低于其他证型(P<0.01)。结论:风湿热痹型RA的炎症程度最高,风寒湿痹型的炎症程度次之,而痰瘀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的炎症程度相对较低,hs-CRP和CD4+/CD8+比值可能可以作为RA湿热证候分类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参数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IL-6、IL-17和IL-18在肝硬化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1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红细胞参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RBC、Hb和Hc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CV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IL-6、IL-17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Hb水平与血清IL-6、IL-17及IL-18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17及IL-18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R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组,治疗组用真艾灸治疗,安慰组采用假艾灸,干预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组(P<0.01)。两组RA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压痛个数及程度、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安慰组(P<0.05)。两组患者血RF、IL-6与CRP水平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安慰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能显著改善RA临床表现,并能显著降低RA患者血RF、IL-6与CR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A合并CHD患者30例为RA合并CHD组,选取单纯CHD患者30例为CHD组,选取单纯RA患者30例作为RA组。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3组患者IL-6、IL-17水平,分析IL-6、IL-17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RA合并CHD组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为(42.63±27.30)分,高于CHD组患者的(29.17±2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合并CHD组患者IL-6、IL-17水平高于RA组、CHD组,RA组患者IL-6、IL-17水平高于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与IL-6、IL-17水平呈正相关(r=0.351、0.545,P=0.006、0.001)。结论 在RA病程以及活动性无差异的情况下,RA合并CHD患者外周血IL-6、IL-17水平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单纯RA以及单纯CHD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52例,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5岁。对照组20例为健康体检者。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按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分型诊断。用ELISA法测定52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者血清中IL-4、IL-18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的含量。结果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血清中IL-4、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血清IL-4水平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8水平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型肝炎组IL-4/IL-18比慢性肝炎组降低更明显(P<0.05)。高病毒组与低病毒组比较血清IL-1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IL-4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L-18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应答,在清除感染的HBV的同时也造成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章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54-2855,2857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R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血清IL-2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套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PBMC中IL-21R mRNA水平。结果 RA患者组血清中IL-21含量和PBMC中IL-21R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期IL-21、IL-21RmRNA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经治疗症状改善者IL-21、IL-21R含量明显下调,分别下降21.0%、3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1和IL-21R表达水平与RA患者关节功能分级有显著相关性,Ⅲ级以上与Ⅰ级、Ⅱ级相比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21与IL-21R水平检测对R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价值.方法 以Ranson和APACHE-Ⅱ评分为标准,把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轻症胰腺炎组(MAP)及重症胰腺炎组(SAP),选择年龄匹配的1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静脉血并检测血清中IL-6、IL-8水平.结果 二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均为SAP组最高,对照组最低,其中IL-6水平在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8水平在对照组与SAP组之间、MAP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与M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对早期鉴别诊断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者及银屑病患者经消银汤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5)。患者血清IFN-γ、IL-2水平高于健康者,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患者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健康者,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消银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较佳,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清IFN-γ、IL-2表达水平,升高IL-4、IL-10表达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兰州市肺科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组,73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组内有、无胸腔积液组和有、无空洞组IL-6、IL-8、IL-18、VEGF水平。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性肺结核组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内有胸腔积液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胸腔积液组,有空洞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空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IL-6、IL-8、IL-18、VEGF均可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另选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中IL-18、CRP、mALB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各组IL-18、CRP、mALB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8与CRP、mALB呈正相关(分别r=0.453,r=0.579,P均<0.01)。结论血清IL-18、CRP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炎性反应介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8、CRP、mALB水平的升高可能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SIA)检测168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稳定期、60例活动期RA患者的IL—18水平.同时检测WBC、RBC、HGB、PLT、血沉(ESR)、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健康体检者、RA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WBC、PLT、ESR、RF、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01)。RA活动期患者PLT、ES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外周血IL-18可能与RA免疫炎症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DN组血清CysC显著高于DM组与对照组(P&lt;0.05),DM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cys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血清IL-6显著高于DM组与对照组(P&lt;0.05),DM组血清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含量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CysC、IL-6的含量与DN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DN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IL-6和IL-18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DM组hs—CRP、IL-6和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hs-CRP、IL-6和IL-18较非大血管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6、IL-18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261,P〈0.05;r=0.320,P〈0.05),hs-CRP与空腹血糖(r=0.296,P〈0.05)呈正相关。结论hs—CRP、IL-6和IL-18在2型DM并发大血管病患者中升高,可能在2型DM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2受体(IL-2R)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方法:将86例HT患者分为初诊、复诊2组,并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的IL-2及IL-2R,并采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TPoAb浓度水平,观察IL-2及IL-2R与TPoAb的关系。结果:IL-2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含量分别为(25.01±3.31)ng/L、(23.17±5.89)ng/L和(24.05±3.92)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R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和正常组水平分别为(1125.94±743.87)ng/L、(722.93±640.06)ng/L和(293.48±113.35)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诊HT组的TPoAb含量为(169.75±44.36)IU/L,高于正常组的(8.30±1.70)IU/L,低于初诊HT组的(460.96±299.05)IU/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患者外周血中的IL-2R含量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r=0.696,P〈0.01)。结论:HT患者外周血IL-2R含量升高,且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检测IL-2R含量有助于观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5.
刘彦  刘爱勤 《检验医学》2009,24(10):731-7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7例ACI患者和110名对照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结果ACI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逐渐升高(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升高,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6.
潘湘涛  陆晔  王金湖  程旭  李蓉  严敏 《检验医学》2010,25(12):975-977
目的研究不同原因血小板(PLT)减少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1(IL-1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患者分为特发性PLT减少性紫癜(ITP)组、血液肿瘤组、其他血液病组和实体肿瘤组4个小组,同期30名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组,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1,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TP组、其他血液病组和实体肿瘤组血清IL-11水平分别52.60±27.67、51.05±28.15和(49.81±26.66)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31±18.95)pg/mL,P〈0.05];而血液肿瘤组血清IL-11水平为(38.43±19.30)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原因PLT减少症患者血清IL-11水平不一致,检测其IL-11有助于了解不同原因PLT减少的可能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3、7、14天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0、IL-8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IL-10在发病后第1、3、7、14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69±4.90)、(16.75±5.16)、(13.71±5.66)、(13.68±4.80)ng/L vs(8.76±4.22)ng/L;q1=4.32,q3=8.80,q7=5.45,q14=5.42,均P<0.01);IL-8在发病后第1、3、7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38±17.11)、(33.71±19.86)、(43.92±18.54)ng/L vs(20.25±12.17)ng/L;q1=3.93,q3=4.36,q7=7.67,均P<0.01);IL-10与IL-8不相关.结论 IL-10、IL-8 均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32(IL-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RA患者,根据活动度积分(DAS28)将其分为高活动组45例(DAS285.1)、中低活动组42例(DAS28≥2.6~≤5.1)和缓解期组35例(DAS282.6)。选取同期50例非RA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非RA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5组研究对象血清IL-32、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IL-32、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高活动组患者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TNF-α水平最高,其次为中低活动组患者,非RA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非RA组和对照组PBMC中IL-32、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和血清IL-32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和PBMC中的IL-32、TNF-α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指标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表现为外周血IL-32水平的显著升高,其水平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程度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了IL-32可能在RA的活动性增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评价RA病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清IL-8、IL-18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30名对照者及8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和58例晚期(Ⅲ-Ⅳ)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8、IL-18水平。结果食管癌早期组血清IL-8[(85.88±6.13)ng/L]、IL-18[(301.28±45.66)ng/L]和食管癌晚期组IL-8[(120.42±6.12)ng/L]、IL-18[(412.30±50.81)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8[(54.38±11.18)ng/L]、IL-18[(181.36±50.32)ng/L,P〈0.01],晚期组较早期组升高(P〈0.01);转移组手术后血清IL-8[(148.36±9.56)ng/L]、IL-18[(451.66±50.35)ng/L]水平较手术前IL-8[(122.94±9.85)ng/L]、IL-18[(415.35±51.05)ng/L]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IL-8[(71.68±9.66)ng/L]、IL-18[(225.99±41.78)ng/L]较术前IL-8[(85.86±9.70)ng/L]、IL-18[(311.58±40.35)ng/L]明显降低(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IL-8和IL-18表达异常;IL-8、IL-18水平可作为食管癌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