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救治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反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时有发生,轻则发热、寒战、出现皮疹或是荨麻疹、皮肤瘙痒,重则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除了药物本身的问题外,与输液器具、操作也有关系。有时虽然是药物的质量合格,但是由于药物在临床上贮或是在使用操作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等诸多不利因素,都会发生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不但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由此可见,加强临床输液护理,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的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如何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各科室发生输液反应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资料报道综合分析所产生的各种原因。结果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与个体差异,药品质量,输液时的环境因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热原量累加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把药品及输液器的质量关,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和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1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11例输液反应患者的加药方式、加入输液中药物的总剂量、病人的体质,判断临床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加入输液中的药物剂量愈大,品种愈多,病人体质差,发生输液反应机会越多。结论 尽量避免多种药物混合用药、大剂量用药、根据患者体质用药,是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范旭畅  陶西萍 《护理研究》2002,16(11):644-646
目的:分析输液发热反应发生趋势及相关因素,降低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a来102例次发热反应资料,统计历年发热反应发生率、高发科室,分析发热反应病人年龄分布。结果:2001年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神经内、外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发热反应易发生在60岁以上年龄段。结论:输液发热反应呈下降趋势,老年人易发生发热反应,神经内、外科常用的个别药物本身可引起发热反应,其发生与临床药物配伍的不合理有关。  相似文献   

5.
输液反应指静脉输液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由于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液体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给药直接而迅速,在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如果不能很好的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不仅对治疗疾病无益处,而且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我们应重视输液反应的原因,以避免发生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带教中通过演示使护生基本掌握了静脉输液的操作程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仍然感到很棘手。因此,我们带教时对护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应加以强化,如静脉输液,从查对医嘱开始,经过药物的配制,到给患者扎上液体,这一过程包括了三查七对、无菌技术操作、药物配伍禁忌、静脉穿刺等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就临床带教中遇到的几个问题逐一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输液速度过快对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输液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作用效果,同时输液速度的快慢也直接影响患者。因此,我们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病人的病情、体质情况等合理调节输液速度。现将临床护理中所见32例因输液速度过快而造成并发症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输液反应的原因。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老年患者输液反应记录47例,分析其用药、输液配制操作、患者生理病理等与输液反应的关系。结果:药物、输液配制操作、患者生理、病理状况等均有可能导致老年患者输液反应的发生。结论:重视老年患者输液的各个环节,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达到药物配置无菌、无尘的要求,我院自2002年以来,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配置输液648000瓶,临床应用反馈,无1例输液反应报告。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液体直接进入静脉,药效快,利用率高,还具有液体和药物的输入速度和量可控的优点,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临床上发生的各种输液不良反应给病人增添了额外的痛苦。为避免或减少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现就其产生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作为给药迅速,疗效快、刺激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常用治疗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导致临床中药物调换频繁,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加。静脉输液液体内药物的合理配伍是护士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就将输液配制中的不合理配伍而发生一些影响药效的变化及护士在用药中的作用与同行共同磋商。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近三年来我院在临床诊疗中发生输液反应100例,现对输液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抢救危重患最常用的途径,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技术操作。根据患疾病的不同要加入某些药物,要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在临床输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分析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寻找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3~2007年发生的40例输液反应资料,按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联合用药情况,加用药物情况,输液反应的类型及分布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生原因以药物,操作原因发生率高;加用药物以加入中成药发生率高,输液中加入的药物种类越多,输液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反应以发热反应最为多见。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关,严格掌握病人的输液指征和禁忌,加强无菌观念,规范操作技术,做好三查七对,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加强对病人的临床观察,若发生输液反应征兆,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减少输液反应发生率。方法:重点分析临床输液反应与大输液质量的关系,在制剂过程中实行全面制剂质量管理,针对大输液引起的输液反应,采取不同对策。结果:分析了输液反应中与大输液相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对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对控制输液反应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各科室应用较广,而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治疗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轻则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重则危及患者生命。但同一批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散在性输液反应时有发生。本文就临床散在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作一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注射用品(包括一次性的50毫升的注射器、输液器、头皮针、延长管以下简称一次性静脉输液注射用品),大大降低医院的感染率,一些药物需要遮光,否则遇光分解降低药效,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我们现在已经将遮光性输液注射用品,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由于一些药物需要准确剂量、遮光、限时、限速,为此,微泵(微量输液泵)的广泛使用,大大方便临床护理工作,而一次性遮光性输液用品在微泵的使用中更是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8.
申小梅  张振清 《护理研究》2006,20(4):1014-1015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非治疗反应,其发生是药物、溶剂、输液用物、操作过程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极强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对出现输液反应病人的病情观察、处理及预后都应真实、客观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以便成为病人病情的真实记录及法律依据。有鉴于此,护理人员通过对本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共56份输液反应病人的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进行回顾性调查,从中了解护理人员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完善的记录方法,以减少医患纠纷,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而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性大,组织坏死严重,就会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也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给药方法。但数种药物同瓶配伍应用,可发生抗生素与输液之间,抗生素与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因产生相互作用,使抗生素效价降低,甚至毒性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抗生素与输液的配伍以及同瓶药物间的合理应用是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就常用抗生素与其他药物在同瓶输液中的应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