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 药物不良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其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 型和 B 型。A 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张艳梅 《首都医药》2005,12(13):31-31
药物的功能是防治疾病,但由于药物作用的双重性,许多药物即使在质量检查合格,正常用法用量下仍会对部分用药者产生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伤、致残、致畸、致癌、甚至导致死亡。药物不良反应按病因学分为两大类型:A型(量变型异常):因药理作用增强所致,该型反应与药物剂量有关,约占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医药》2014,(8):59-59
<正>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卢洁玲 《上海医药》1998,19(10):37-38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是指在常用量情况下,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性遗传素质等。按照分类,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A型和B型两大类。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的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虽高,但死亡率低。B型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选  相似文献   

5.
<正> 药物不良反应可按性质或病因分类。目前常按病因分为A、B型。(1)A型反应是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可预测,常和剂量有关,其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血凝药所致出血,苯并二氮(艹卓)类引起的瞌睡。(2)B型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难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如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以及药物引起的一些免疫学反应。按国外有关文献报  相似文献   

6.
宋钦兰 《齐鲁药事》2010,29(4):249-250
药品除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外,通常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B、C三种类型。A型不良反应是指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l%),但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7.
汤光 《中国药事》1990,4(2):103-105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应用于人体所出现的在使用目的之外的不利于病人的反应。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药物本身所引起,但也还有杂质、剂型、使用方法等因素。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和内容叙述如下。 一、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 又称为A类反应,是药物常规药理作用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本类反应是认为可预期的(Predictable)。  相似文献   

8.
四、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1)A型药物不良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其特点是可预测并与药物的剂量有关。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低。例如,当血浆苯妥英钠的浓度超过  相似文献   

9.
药物不良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其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型和B型.  相似文献   

10.
药品不良反应监察系统和报告制度的建立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药品的不良反应(简称ADR),是指用于人体后产生的所有对病人不利的反应,一般分为A、B两型。A型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一般与剂量有关,在人群中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B型不良反应与正常的药理作用无关,常规药理学研究难以  相似文献   

11.
沈奇  董瑜 《现代临床医学》2002,28(4):245-247
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包括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即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非期待的药理作用。及早认识、持续监测、及时控制不良反应 ,确保人民安全用药 ,是我们医药工作者的基本责任。1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DrugReaction ,ADR)是指质量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于药物引起的有害的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所用药物特有的性质和病人某种决定个体对药物反应方式的先天性和获得性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致畸、致…  相似文献   

12.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同一药物以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应用,多数人并不产生ADR,而少数人可发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ADR。对ADR进行检查和了解,有助于安全应用。A类反应又称为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由于A类反应是符合常规药理作用纪律,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预知,因此可称为预期的ADR。  相似文献   

13.
杨句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650-3651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58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28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7例),青霉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A型不良反应33例,B型不良反应125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115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7例,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应加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药源性血液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引起的血液病比较少见,但比较严重,发生后其死亡率比较高.与其它药物不良反应(ADR)一样,药物引起的血液ADR被分为A型和B型两类:常见的A型反应有细胞毒剂和免疫抑制剂对骨髓的抑制反应.A型反应是可预测的,经过适当的控制可以限制其危害性.因此,我们主要讨论药物引起的不可预测的B型血液ADR.  相似文献   

15.
2例既往均无高血压病史,因超剂量服用消炎痛50mg次后引起血压升高。由于药物剂量加大,故而药理作用增强,属A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病者女性,49岁。因牙龈肿痛二天,诊断为牙龈炎而服先锋雷素Ⅳ号胶囊0.25/次,1日4次及口服消炎痛胶囊25  相似文献   

16.
药物不良反应系指“为预防、诊断或治疗目的在人体用药时所偶然发生的一切有害反应”。不包括药物急性中毒、处方错误及给药方法不当等所导致的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用于治疗的药理作用例如大剂量抗凝药可导致各种出血(血尿或消化道出血);免疫抑制剂由于抑制了免  相似文献   

1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33例报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重庆市ADR监测中心收到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33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ADR病例报告中涉及2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37例),青霉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A型不良反应18例,B型不良反应115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98例)。反应程度绝大多数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15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姜成丽 《中国药房》2001,12(5):296-297
目的 :探讨含苯丙醇胺 (PPA)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含PPA药物致不良反应120例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含PPA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 ,心血管系统反应66例 (占55 6 % ) ,神经系统反应13例 (占10 8 % ) ,过敏反应29例 (占24 2 % ) ,其中4例 (占3 3 % )致过敏性休克 ,1例 (占0 8 % )严重过敏致死 ;A型反应89例 ,B型反应31例。结论 :含PPA药物的安全性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9.
环孢素A(cyA)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能较好地抑制人体排斥异体组织的反应,且不抑制造血系统、不影响人体免疫系统防御感染的能力。应用于肾脏等器官移植可提高移植物存活率。本文综述cyA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相关统计,住院患者的死亡中有1/3死于用药不当,且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位于社会人口死因的第4位[1]。药物的药理作用机理决定了相同的药物用于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不同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常是由于医师在用药的时候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