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隔离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 19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男 10例 ,女 9例 ;年龄 6~ 66岁 ;病程 1个月~ 13a。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 13例 ,体检或以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 6例。X线及CT检查发现单个或多个带液平面类圆形阴影 13例 ,肺内密度均匀的类圆形或多边形阴影 6例。术前诊断为肺隔离症 10例 ,肺囊肿 5例 ,支气管扩张症 2例 ,肺大泡 1例 ,肺癌 1例。1 2 术中所见  19例均手术治疗。 17例行肺叶切除术 ,2例行隔离肺切除术。术中见属叶内型肺隔离症者 17例 ,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隔离症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肺隔离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中叶内型 14例 ,叶外型 5例 ;14例位于左下胸腔 ,5例位于右下胸腔 ;其中后基底段 14例 ,内基底段 4例 ,外基底段 1例 ;术前确诊 3例 ,拟诊 3例 ,其余误诊。 19例术后均恢复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 ,无手术死亡。结论 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是肺隔离症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 ,术中应注意异常动脉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肺隔离症17例诊治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确诊的肺隔离症病例临床资料.结果:17例病程3个月-20年,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痰、咯血及发热,经抗感染等治疗可缓解.病变均位于下肺叶,同一病变部位反复发作.17例均行病变肺叶切除获得病理诊断,术前误诊15例,误诊率88.2%;2例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重建成像确诊.结论:肺隔离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上应注意与肺癌、肺脓肿、支气管肺囊肿和支气管扩张鉴别,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后重建成像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提示.  相似文献   

4.
肺隔离症20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对肺隔离症20例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男9例,女11例,年龄5~38(平均21.5)岁.其中30岁以下13例,占81.3%.本组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肺内型18例,肺外型2例.本组均有正侧位X线胸片,5例有支气管碘油造影资料;13例做了CT检查,4例做了MRI检查.……  相似文献   

5.
1996-01~2001-12我们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9例,效果较好,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4岁,病程6~32个月不等。9例中有6例反复咳嗽、咳痰,不规则发热,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2002年间本院收治并经胸外科手术与病理和/或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成像(3D、MIP)证实的肺隔离症25例,分析其CT平扫、增强、CTA及3D、MIP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25例中发生于左肺下叶19例,占76%;右肺下叶6例,占24%;均为肺叶内型。25例共行CT扫描30次,其中单纯平扫14次,单纯增强10次,平扫 增强 CTA、3D、MIP重建6次。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14%、70%、和100%。结论 CT检查,尤其是CT增强、CTA、3D MIP重建是肺隔离症术前正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肺隔离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8年来4例肺隔离症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肺隔离症术前鉴别诊断较困难,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即可以明确诊断,也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术中注意滋养血管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肺隔离症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3):3237-3238
我院1989—09/2007—06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患者15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12~55(平均32.5)岁。除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外,其余均有反复咳嗽、咳痰病史,伴反复发热9例,间断咯血4例。病变位于左肺下叶12例,右肺下叶3例,其中后基底段11例,内基底段3例,外基底段1例。叶内型13例,叶外型2例。胸部X线及CT检查病变囊性表现5例,密度均匀的实质性肿块样表现5例,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表现3例,支气管扩张表现2例。7例CT检查示病变与胸主动脉、脊柱或下肺静脉有条索状相连,呈现为尖部指向脊柱旁的楔状影,2例增强CT扫描示条索内有异常血管影,2例行磁共振检查发现病肺的异常供血动脉。术前确诊肺隔离症4例,高度怀疑肺隔离症3例,其余误诊为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8例位于左肺下叶,6例位于右肺下叶。表现为肺叶内实性肿块者9例;囊实性病灶者2例,囊性病灶者1例;表现为团片状病灶者2例。14例隔离肺的供血动脉均发自体动脉,其中8例发自胸主动脉,5例发自腹腔干动脉,1例发自腹主动脉。结论:MS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肺隔离症手术治疗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我院1999-05~2005-05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手术治疗8例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2~43(平均28)岁。本组中4例反复咳嗽咳痰,不规则发热,1例反复咯血,1例胸背部疼痛,2例无明显症状体征,体检时发现左下肺肿块。X线及CT表现本组均在左侧,后基底段5例,内基底段3例。X线显示椭圆形阴影6例,肿块内有囊腔或液平2例,左下肺弥漫性炎症1例。CT增强扫描发现病灶与主动脉间有条索状阴影相连且条索状阴影内有血管影2例。  相似文献   

11.
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本组8例肺隔离症均为叶内型。最常见症状为反复咳嗽、咳痰,发热、痰中带血、咯血和胸痛。病灶大多位于左肺下叶。术前临床确诊率为37.5%。8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肺叶切除术,异常供血动脉均来源于体循环的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结论:肺隔离症可通过胸部增强CT或MRI检查得以确诊,术前确诊率有待提高。手术切除是治疗肺隔离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肺隔离症影像学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本病中的作用和疾病早期诊断问题。材料与方法: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8~38岁,平均29.2岁。肺内型5例,肺外型1例;病灶实质性1例,囊型4例,混合型1例。6例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例病灶断层、1例支气管造影、1例胸部增强CT扫描。结果:胸片主要表现为下肺肿块或囊肿,断层有时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增强CT可清楚显示异常供血动脉。结论:当临床和X线平片疑肺隔离症时,B超和CT应为首选检查方法,特别是增强CT对诊断有决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胎儿隔离肺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隔离肺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诊断20例胎儿隔离肺资料,并进行产后追踪随访,总结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特征,并与病检、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 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隔离肺20例,病灶均为单侧,其中左侧18例,右侧2例.肿块直径1.4~4.3 cm,平均直径2.4 cm. 10例肿块内探及来自主动脉的血供,其中6例来自胸主动脉,4例来自腹主动脉.1例伴有同侧胸腔少量积液.结论 未合并胎儿水肿的单纯性隔离肺妊娠结局良好.产前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胎儿隔离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肺隔离症(PS)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2009年10月确诊的27例PS患者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 27例PS患者均经影像学和手术确诊,其中叶内型22例,叶外型5例,行左下肺切除17例,右下肺切除10例;全部手术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肺不张2例,分别给予穿刺抽液、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积极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恢复较好,随访6~60个月无复发。结论 PS手术前误诊率高,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平片、CT及CT增强血管照影(CTA)检查。CTA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是诊断PS的首选检查方法。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给予治疗,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和螺圈栓塞。  相似文献   

15.
肺隔离症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肺隔离症的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报告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4例,其中肺内型13例,肺外型1例。全部病例均有X线资料,其中做支气管碘油造影3例,CT检查9例。结果:X线表现为肺内肿块4例,大片状阴影10例,病灶内可见透光区者8例;CT主要表现为实质性团块和具有含气囊腔或液气平面的囊肿,发现异常动脉供血2例。结论:根据本病的临床与影像特征,术前易于做出正确诊断;CT在肺隔离症的各种影像检查方法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53例肺隔离症病例的分析,以期达到临床医生对这一临床少见病的进一步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8年至2009年收治的5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其远期疗效。结果 53例患者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32.7岁;病程1周到40年,平均68个月。40例术前诊断为肺隔离症,7例诊断为肺囊肿,3例诊断为支气管扩张,1例诊断为肺大疱,1例诊断为胸腔积液待查,1例诊断为肺癌。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50例采用开胸探查,3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术后病理均符合肺隔离症。53例患者中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年,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先天性畸形,增强CT+三维重建是肺隔离症诊断的最佳辅助手段,因其可引起感染、咳血,甚至发生癌变,一经诊断,推荐手术治疗,开胸手术或胸腔镜微创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分析了16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可分四型:实块型、含气囊型、混合型和支气管炎型,以囊性病变最多见.讨论了本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出对近横膈的胸内肿块CT 扫描应作增强薄层扫描,以发现异常血管.为了帮助确诊,应作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的经验,降低误诊率,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总医院2002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27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手段。结果27例肺隔离症患者中,术前确诊仅有18例,误诊为肺部良性肿瘤3例,肺脓肿3例,支气管扩张2例,纵隔肿瘤1例。行外科切除的患者有19例,其中13例经胸腔镜手术,6例开胸手术,均无复发;行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8例,其中再发咯血1例来院行手术治疗。结论外科治疗是目前肺隔离症治疗的主要方法。围手术期积极控制感染对治疗的成功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肺段隔离症均位于肺下叶后内基底段,4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其中2例为增多增粗的异常血管结构,1例为实质性肿块,1例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囊性肿块;其中4例病灶周围可见局限性肺气肿;5例均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结论:肺段隔离症具有典型的CT表现,特别是异常供血动脉的显示在诊断上有重要的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