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前列腺疾病可以使血清PSA升高 ,已被临床所公认。但前列腺炎对PSA的影响尚有争议。本实验通过测定 4 8例年轻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SA ,以探讨前列腺炎对血清PSA水平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以会阴部疼痛不适、尿频、排尿不尽感、腰骶部酸痛、尿道滴白等前列腺炎症状就诊的 ,年龄在2 1~ 4 0岁的门诊病人 66例 ,除外经直肠按摩未得到前列腺液及前列腺液镜检无异常的 18例 ,剩余4 8人做为病例组 ,平均年龄 2 8.8± 5.3岁。 2 1例年龄 2 1~ 4 0岁 ,平均年龄 2 8.1± 5.8岁 ,无前列腺炎及其他泌尿生殖系疾…  相似文献   

2.
PSA及PSAD测定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对无选择性201例无明显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的45岁以上男性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测定,并以慢性前列腺炎14例,BPH已作前列腺切除11例作为对照。结果发现:PSA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至70岁以后未再继续增高。PSA>4μg/L者22例,其中11例在B超引导下作前列腺穿刺活检,10例为BPH,1例为前列腺癌。PSA及PSAD对鉴别BPH与前列腺癌价值不大,BPH手术后PSA逐步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3.
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在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作者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对69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68岁),PSA大于4μg/L和(或)直肠指诊阳性的患者进行前列腺活检并于活检前检查血清f...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液中的变化,以探讨其对此类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对55例慢性前列腺炎及11例泌尿外科非前列腺炎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PSA光密度值(OD值)检测。结果实验组的PS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在细菌性及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时PSA水平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卵磷脂小体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05),实验组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与PSA相关系数r=0.2,P<0.04。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中的PSA可增高,PSA可作为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PSA、PSAD和f/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有关的各项指标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检测41例BPH患者和4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相关指标,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选择41例BPH患者,47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6~92岁。术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总PSA(tPSA),其中16...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射精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对22例年龄51~67岁,总PSA(tPSA)持续低于4μg/L,无前列腺癌病史的男性,禁欲5天后排精,并分别于射精后1、6和24小时接受血清tPSA和游离PSA(fPSA)的测定,以禁欲时的测得值为...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清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检测118例BPH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PSA和PAP。发现37.29%(44/118)的BPH患者血清PSA浓度高于正常,但与前列腺体积和患者年龄无关。前列腺按摩可使血清PSA和PAP浓度明显升高(P<0.001),1h时达高峰,7h开始下降,3~7天后恢复正常,建议血清PSA和PAP检测前1周内禁行前列腺指检。  相似文献   

8.
年龄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临床更合理运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作者随机选择322例无前列腺疾患人群进行PSA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血清PSA浓度与年龄明显有关(r=0.301,P<0.0001),血清PSA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血清PSA上限(均数+2倍标准差):20~49岁组为2.71ng/ml,50~59岁组为5.01ng/ml,60~69岁组为6.05ng/ml,70岁以上组为7.92ng/ml。作者建议使用年龄特异性血清PSA参考值,以取代各年龄组男性整体得出的单一参考值。PSA年龄特异性参考值可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普查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了解血清叫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PSA(F-PSA)、PSA密度(PSAD)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门诊检查40岁以上男性病人共324例,活检筛查出前列腺癌9例(2.8%),将病人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T-PSA、F-PSA和PSAD高于前列腺增生和其他疾病组(P〈0.05)。血清T-PSA〈4ng/ml、4~10ng/ml、〉10ng/ml者发现前列腺癌的比例分别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组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PS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42例40~79岁的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PSA测定。结果:不同年龄组其血清PSA水平不同,各组上限值为:40~49岁组2.50μg/L,50~59岁组3.49μg/L,60~69岁组4.57μg/L,70~79岁组5.55μg/L。60~69岁组、70~79岁组较40~49岁组、50~59岁组患者血清PSA测定值显著增高(P<0.05或<0.01)。结论: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其血清PSA值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在应用PSA分析前列腺疾病时,考虑PSA与年龄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作者评估了术前血清游离PSA百分比预测病理分期的可能性。在7个试验中心共收入前列腺癌患者37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394例,年龄50~75岁。全部病人触诊均象BPH,血清PSA4~10ng/ml者进行活检组织学诊断。379例中268例(71%)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显示,血清游离PSA含量越高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越好。15%游离PSA可很好预测出病理结果。器官局限,Gleason评分<7分,小肿瘤(涉及前列腺的范围<10%)者,有75%血清游离PSA>15%,34%≤…  相似文献   

12.
游离与总PSA比值——一种前列腺癌检测的可靠指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1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游离PSA(FPSA)、总PSA(TPSA)值,并计算游离与总PSA比值(F/T比值)。其中前列腺癌31例,前列腺增生86例。结果显示:F/T比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认为F/T比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尤其当PSA水平限定在4~10μg/L范围内,应用F/T比值较PSA为优  相似文献   

13.
用聚乙二醇、葡聚糖凝胶(PEG、Sephadex)两步法提取精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建立了一步检测血清PSA的ELISA法及正常参考值范围。经58例临床标本及95例正常男性血清PSA测定,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4.2%;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男性血清PSA临界值分别为3.4μg/L和4.6μg/L。表明年龄因素对PSA测定有较大影响,在判断测定结果时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骨髓PSA和PAP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对31例前列腺癌患者,按同位素骨扫描结果,分为阴性组(12例)和阳性组(19例),分别检测骨髓及血清中PSA和PAP值。结果:两组骨髓PSA值、PSP值(P<005)差异有显著性,骨扫描阳性组各值高于阴性组。若以骨髓/血清PSA比值070作阳性参考值,则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33%,提示骨髓PSA、PAP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密切相关,骨髓/血清PSA比值可作为骨转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采用定期血清PSA的随访从1982~1995年间所行1699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病例中筛选出82例前列腺癌局部复发(活检证实)或仅血清PSA升高却无明确转移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前列腺床愕部放射治疗。随访显示21%(17/82)患者放射治疗后血清P...  相似文献   

16.
对10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进行研究。前列腺癌平均PSAD值为0.711,而前列腺增生为0.075;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9例PSAD>0.2者,8例为前列腺癌。16例PSAD<0.1者,无1例前列腺癌。8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3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ng/ml,1例<2.8ng/ml。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7例PSA>2.8ng/ml,3例>10ng/ml。表明血清PSA轻中度增高或正常时,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早期筛选诊断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种灵敏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A-ELISA)用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测定。用自制PSA免疫家兔制备抗PSA血清,用亲合层析技术纯化抗PSA抗体,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引入普通ELISA以增加其灵敏度。本法灵敏度0.2μg/L,工作范围0.2~50μg/L,批内变异系数2.8%~5.0%,批间变异系数4.0%~9.6%,回收率94.6%。本法与血清中其它成分无交叉反应。本法测定92例正常男性血清PSA水平为1.10±1.15μg/L,46.5%(31/67)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及91.1%(41/45)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本法快速、重复性好、特异性高,能够达到常用的放免法的灵敏度,可用于临床血清PSA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血清PSA、f-PSAR与前列腺重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人群中前列腺重量(PW)与血清前列划抗原(PSA)、血清液离前腺特异抗原百分率(f-PSAR)的相关性,方法:术前测定146例BPH患者血清PSA〈其中51例测定了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值,对血清PSA〉10μg/L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排除前列腺癌,术后对前列腺手术标本进行称重,并按〈25g,25 ̄50g、51 ̄75g、〉75g分为4组,均经病理证实为BPH,对忾  相似文献   

19.
血清PSA密度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清PSA密度(PSAD)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 对173例血清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异常直肠B超发现者,进行了前列腺活检。对血清PSAD与前列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活检的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0.3%(87/173),其中前列腺癌84例,肉瘤2例,移行细胞癌1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PSAD〈0.15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0.0%;  相似文献   

20.
BPH并发与未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术前血清PSA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前列腺增生症并发急性尿潴留与未并发发尿潴留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对21例BPH并发急性尿潴留及24例BPH未并发尿潴留者术前血清PSA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BPH并发急性尿潴留组血清PSA异常者占76.2%,平均血清PSA为14.2μg/L,其中PSA〉10.0μg/L,占5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