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志新  丁彦 《河北医学》2000,6(4):378-381
集落刺激因子 (CS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 ,不仅是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 ,刺激粒细胞、巨噬细胞(MΦ)和树突状细胞 (DC)的增殖分化 ,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目前已发现的 CSF有 GM- CSF,G-CSF,M- CSF,IL- 3,SCF。本文就近五年国内外文献有关 CSF生物学作用综述如下。1  CSF的基本结构、受体及产生1.1 结构人和小鼠 GM- CSF分别由 144和 141氨基酸残基组成 ,成熟的人和小鼠 GM- CSF分子分别由 12和 12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人 GM- CSF为分子量 14- 2 2 KD的糖蛋白 ,其分子的三维构象是由四个α-螺旋和两个 β-折叠组…  相似文献   

2.
3.
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因子在肝硬化失代偿中的意义。方法 117例肝硬化失代偿病人分别采静脉血清、腹水,用ELISA法检测GCSF,同时查血常规及腹水培养。结果 夺硬化失代偿病人血清及腹水中GCSF水平均升高,两者阳性率均与原发性腹膜炎密切相关,有腹膜炎的病人血清GCSF阳性率达100%(P〈0.01),腹水GCSF阳性率达83.33%(P〈0.001),两者阳性率有显著指标时,血清及腹水中GCSF水  相似文献   

6.
巫小燕  沈飞霞 《医学综述》2007,13(12):909-91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近年的研究发现,G-CSF具有免疫调节、血管保护、促进血管发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G-CSF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应用研究进展,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影响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冯涛  戴艳萍  付红梅  盛宏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67-767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 ,也称集落刺激因子 - 1(CSF - 1)。是一具有谱系特异性的细胞因子 ,随着对单核 -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子生化学的研究日益增多 ,逐渐成为实验血液领域的研究热门之一。同时 ,研究发现 ,无论在人或高血脂家兔的动脉粥样硬化 (AS)损伤组织及病变处 ,各种细胞其MCSF的产生均明显增高 ,提示MCSF与AS发生有关。本文研究旨在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AS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测定使用美国Simga公司提供的MCSF试剂盒 ;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系列水…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检测28例正常新生儿、34例非败血症及31例败血症新生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结果显示,正常新生儿全部阴性,非败血症新生儿阳性率为3.5%(12/34),败血症新生儿全部阳性。同时对31例新生儿败血症血清G-CSF进行动态观察,发现18例经过抗生素有效控制治疗后,第4天复查,12例G-CSF已转阴,第7天复查G-CSF仅1例阳性,与耐药组有显著差异。表明血清G-CSF可作为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是临床判断抗生素疗效的一个客观且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刘西平 《医学综述》1996,2(6):303-305
集落刺激因子(CSF)又称髓系细胞造血因子,是造血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粒细胞-巨噬细胞系克隆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体液因子,为骨髓中髓系造血细胞生存、生长,分化不可缺少的物质,除可促使血细胞增殖外,还有下列机能影响细胞内信号途径传递通道:1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细胞存在;2不可逆定向分化;3成熟粒、巨噬细胞的机能刺激[1]。根据作用于造血于细胞的不同分化程度和性能,可能CSF分为:1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主要由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产生,是一种具有广谱效能的髓系造血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0.
人尿集落刺激因子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2例NS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与20例正常对照组的甲状腺素水平比较。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中TT3、TT4、FT3、FT4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以TT3及FT3最为明显,且随患者病情恢复而改善。结论: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可作为NS的临床疗效动态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7996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许多研究均证实了恶性肿瘤患者经常出现止凝血参数异常,易于发生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本文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观察,探讨此检测结果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美创1800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108例食管癌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食管癌组与正常组比较PT、TT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APTT结果较正常组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Fib、PLT结果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食管癌Ⅰ~Ⅲ期患者与Ⅳ期患者比较,凝血四项及PLT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PTT结果的延长提示了食管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的紊乱,Fib和PLT的增高,提示食管癌患者较正常人群更易发生血栓,且其增高亦有利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细胞发生转移。食管癌不同分期的患者的凝血功能均存在异常,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监测食管癌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毒症透析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并计划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66例健康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人群以及病例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Ⅹ的活性,及血肌酐( Cr)、尿酸( UA)、尿素氮( BUN)、血清总蛋白( TP)水平,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透析前凝血因子Ⅴ为(107.4±27.6)s,凝血因子Ⅶ为(142.7±21.8)s,凝血因子Ⅷ为(131.7±33.2)s,凝血因子Ⅹ为(119.7±20.5)s,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后凝血因子Ⅴ为(103.6±23.6)s,凝血因子Ⅶ为(163.4±25.1)s,凝血因子Ⅷ为(144.4±27.6)s,凝血因子Ⅹ为(134.7±25.4)s,与透析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透析后Cr为(593.1±177.4)umol/L,BUN为(17.6±5.4)mmol/L,Ua为(280.4±8.4)umol/L,TP为(63.5±8.7)g/L,明显低于透析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而透析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此状态,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处理出血以及血栓形成等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功能法动态观察恶性淋巴瘤患者初诊、化疗后缓解(CR)、部分缓解(PR)、进展(PD)、死亡以及稳定(NC)期各组的Fbg水平与功能变化,探讨其血浆Fbg水平及与功能的变化与病情、化疗及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用蕲蛇酶水解Fbg,通过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以下项目: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②Fbg含量(Fbg:c);③反应延滞时间(DT);④Fbg功能指数(FI)。结果初诊、部分全缓、进展以及死亡组患者血浆Fbg功能增强,反应数率增大,反应延滞时间缩短,提示整个Fbg功能增强(P(0.01);而进展期及死亡组患者与初诊病人比,其Fbg水平与功能更高更强。结论血浆Fbg水平及功能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恶化呈正相关,且病情越重,转移复发程度越高,血浆Fbg水平与功能也更高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STA- R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148例健康体检者和10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肺癌组与正常组比较PT、TT差异无显著性(P>0.05),APTT结果较正常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Fib、PLT结果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同肺癌临床分期(Ⅰ期-Ⅲ期与Ⅳ期)比较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TT结果延长,提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PLT结果增高,可致肺癌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肺癌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STAR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148例健康体检者和10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肺癌组与正常组比较PT、TT差异无显著性(P〉0.05),APTT结果较正常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Fib、PLT结果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同肺癌临床分期(Ⅰ期-Ⅲ期与Ⅳ期)比较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PTT结果延长,提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PLT结果增高,可致肺癌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肺癌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产妇颅内出血影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孕产妇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 脑血管畸形出血6例;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妊娠高血压性脑出血3例;出血性脑梗死1例.结论 脑血管畸形并出血相对常见,出血量一般较大,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符合手术指征应及早手术并消除病灶.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敏玲  陈思佳 《中国病案》2011,12(10):68-6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同期30例健康人群作对比。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3和FT3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T4和FT4值轻度降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SH值无明显变化(P〉0.05);Ⅲ、Ⅳ期乳腺癌患者T3和FT3值显著低于Ⅰ、Ⅱ期乳腺癌患者(P〈0.05),而以年龄、肿瘤直径、ER、PR、Her2表达水平分组中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可有助于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BNP、hs-CR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心内科近两年收治的61例老年难治性心衰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心衰组,另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心衰组患者按照NYHA分级的不同,从低到高分成A、B、C三组。对患者进行BNP与hs-CRP测定,并测定患者的心功能LVDD和LVEF。跟踪记录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患者BNP、hs-CRP、LVEF、LVDD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患者的LVDD、BNP与hs-CRP指标显著较高而LVEF指标显著较低;A、B、C三组患者的LVDD、BNP与hs-CRP指标逐渐升高、LVEF水平逐渐下降;与无心血管事件患者相比,出现心血管事件患者的BNP、hs-CRP、LVDD水平显著较高,LVEF指标则显著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与hs-CRP指标与老年难治性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BNP、hs-CRP以及患者的LVEF、LVDD水平是临床诊断老年难治性心衰的重要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后检测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进行骨髓免疫分型检测,从首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第14天开始,每3个月检测一次MRD,并动态监测,同时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MRD<10-4复发率为22.2%,MRD>10-3复发率为77.8%,MRD>10-2复发率为100%。结论经过20例患者的MRD检测显示:MRD<10-4的复发率低,MRD﹥10-3的复发率高,MRD﹥10-2提示近期复发。因此,MRD对早期复发的判断、及早干预治疗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