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加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法的优点。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50μg/次,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为6~12个月或12个月以上。对照组49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治疗(方法同前)。结果①治疗组12和18个月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9.03%和38.71%;对照组12和18个月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8.57%和3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6、12、18个月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66.13%、83.87%和88.71%,对照组为8.16%、53.06%和5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性别、年龄对HBeAg血清学转换率无影响,治疗前HBVDNA〈6log10拷贝/ml者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④重组人干扰素α-1b组发热及血象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2.26%和27.42%,对照组分别为36.73%和34.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无明显差异,但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明显高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组。拉米夫定的耐药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112例。A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1b治疗,B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并随访24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的疗效、HbeAg和HBV DNA定量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sAg血清学转换率、综合应答率均高于A组,A组和B组在随访结束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sAg血清学转换率、综合应答率均低于治疗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的HbeAg和HBV DNA定量均低于A组,A组和B组在随访结束时的HbeAg和HBV DNA定量均高于治疗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14%(92/112),B组为84.82%(95/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中,采用干扰素(IFN)α-2b联合茵莲清肝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单纯的护肝药物治疗、IFNα-2b(肌注),及IFNα-2b联合茵莲清肝颗粒治疗,三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血清HBV-DNA及HBsAg、HBeAg的阴转情况。结果联合组的HBV-DNA下降程度及HBsAg阴转率则高于IFN-α2b组(P〈0.05);完全应答率和部分应答率比较,IFN-α2b组和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则高于IFN-α2b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茵莲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发挥协同抗病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胡奎  李小秋  徐哲  刘凤葵 《武警医学》2003,14(9):538-54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接受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α-1b500MU,1/d,肌肉注射,2周后改为隔日1次;拉米夫定100mg,1/d;联用12个月.对照组40例患者仅接受干扰素α-1b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用药期间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用干扰素疗效好,为一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黄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茵黄胶囊治疗组和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各100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乙型肝炎血清阴转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88.0%,6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黄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吴永斌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765-1766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干扰素治疗组56例,B组为干扰素联合中药组80例。a-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12个月,中药1剂/d,疗程12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HBV-DNA及血清病毒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A组患者ALT复常率为55.0%,HBeAg阴转率为40.3%,HBV-DNA阴转率为30.2%,HBeAg抗/HBe转换率为14.0%;B组ALT复常率为90.0%,HBeAg阴转率为61.2%,HBV-DNA阴转率为76.2%,HBeAg抗/HBe转换率为26.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本身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而且针对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更重要的是针对干扰素治疗间歇期的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鞘脂参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生命周期并影响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 α)治疗48周血清鞘脂的变化情况,以期筛选出可预测联合治疗48周HBsAg阴转的鞘脂标志物。方法 该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了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HBV-DNA检测不到且HBsAg<1500 IU/mL的HBeAg阴性或已发生HBeAg阴转的CHB患者。入组患者加用peg-IFN α-2a或peg-IFN α-2b抗病毒治疗48周。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基线、12周、24周血清鞘脂水平。主要研究终点是血清鞘脂对48周HBsAg阴转的预测价值。结果 53例CHB患者中有48例完成了48周peg-IFN α联合NAs治疗,其中29.2%(14/48)患者实现了HBsAg阴转。基线、12周、24周血清Cerd18:2/22:0、SMd18:2/26:1在HBsAg阴转组及未阴转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基线HBsAg低水平(OR(95%CI)=0.993(...  相似文献   

8.
许正锯  王崇国 《人民军医》1998,41(3):164-165
近年来,重组干扰素-α2a被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可产生干扰素抗体(抗-IFN),从而影响疗效。为探讨抗-IFN与重组干扰素-α2a疗效的关系,我们用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53例,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抗-IFN水平,以期为减少抗-IFN的影响,提高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CHB的疗效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选择CHB153例,男115例,女38例;年龄15~45岁。检测HBsAg、HBeAg、HBcAg、anti-HBc-IgM及IgG等均为阳性,且均排除甲型、丙型、丁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对比两种阿德福韦酯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商品名:贺维力,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10mg.d-1;B组86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商品名:名正,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d-1,疗程均为104周。定期检测两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聚合酶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12、245、2、78、104周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成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为较为经济、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熊颖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8):979-980
目的:观察贺普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用贺普丁0.1 g,口服每天一次,最少二年,重组人干扰素a-2b500万U肌注,隔日一次,共六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方法及剂量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HBeAg转阴及HBeAb转阳显著优于单用干扰素组.随访1年后,联合治疗组疗效持久,HBV-DNA和HBeAg持该阴性.结论:贺普丁联合干扰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观察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参数、HBV—DNA转阴率和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降低CHB患者血清ATJT、AST及TBIL等肝脏酶学指标,改善患者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CHB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定量分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肝病毒(HBV)含量与血清标志组合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关系,并对干扰索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200例分为干扰素组(实验组)和不用干扰素组(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血清HBV-DNA定量,分析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血清酶学(ALT、AST)的关系;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6个月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血清HBVDNA水平,大三阳病人较高,单纯HbeAb阳性病人较低;血清HBV-DNA随着拷贝数量的升高,其ALT和AST的异常率及平均值也随之增加;干扰素治疗低滴度HBVDNA的病人疗效较好。结论:采用FQ—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量分析,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机体内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具有激活、诱导T、B淋巴细胞分化,增强单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1〕。为探索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1997年,我们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的变化规律,为预测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按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分型标准,选择慢性乙肝69例,男52例,女17例;年龄12~55岁,平均37.5岁。HBsAg、HBeA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CO2激光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180例,女性。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液氮冷冻联合CO2激光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激光组单纯采用CO2激光治疗,输出功率13~15 W;冷冻组单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术后15 d,1、2、3和6个月随访,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7%、73.3%和70.0%,治疗组和激光组比较、治疗组和冷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激光组与冷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CO2激光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治疗尖锐湿疣可提高治愈率,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探索应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后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 (1)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中HBeAg和HBV-DNA阴转的29例中,治疗前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未转阴组(P<0.01,P<0.05和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苦参素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三组均常规给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等基础护肝治疗。干扰素组在基础护肝治疗同时,肌注重组α-2b干扰素,疗程6个月。联合治疗组在干扰素组基础上,肌注苦参素,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检测肝功、血清HBV标志物,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L)。结果 肝功复常率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HBeAg,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01);对照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组HA、PCⅢ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联合治疗组HA,LN治疗后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PCⅢ治疗后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苦参素与α.干扰素两者合同,能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提高抗病毒、抗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半年应答欠佳的患者,联合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就诊的,已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半年应答欠佳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共60例,治疗组30例,予α-2b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12个月,对照组予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ALT水平、HBV—DNA水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早期应答欠佳的患者联合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PreS1-Ag在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g(+)组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87.3%和80.0%;在HBsAg(+)、HBeAb(+)、HBcAb(+)组和HBsAg(+)、HBcAb(+)组及HBsAg(+)组的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7.5%、63.9%和25.0%;PreS1-Ag在HBeAg(+)组的阳性率为86.2%,明显高于在HBeAg(-)组的52.1%(χ2=21.33,P〈0.01);3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61.9%,HBeAg阳性率为28.7%(χ2=73.098,P〈0.01)。结论 PreS1-Ag能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且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并非乙醇性脂肪肝9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对 9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 ,并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含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 M)、血糖、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结果  6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 64 3 %) ,血糖升高 6例 ( 6 1%) ,高脂血症 15例 ( 15 3 %) ,HBeAg阳性 45例 ( 4 5 9%) ,抗 HBe阳性 5 3例 ( 5 4 1%) ,HBV DNA载量 :10 3~ 10 52 6例、10 5~ 10 715例、>10 719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5 0~ 12 0U/L 2 6例 ,<5 0U/L 6例 ,总胆红素 >17 1μmol/L 71例 ,<17 1μmol/L 2 7例。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较常见 ,可伴有糖及血脂的代谢紊乱。慢性乙型肝炎经保肝治疗后HBV DNA阴性、抗 HBe阳性的病人 ,肝功能始终异常 ,临床上应积极行肝组织活检术 ,以排除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可能 ,同时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 67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 (干扰素 5 0 0万U组 ) 3 4例和对照组 (干扰素 3 0 0万U组 ) 3 3例 ,两组均给予口服肌苷、维生素及静滴甘利欣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干扰素 5 0 0万U肌注 1次 /d ,2周后改为 3次 /周 ,总疗程 2 4周 ,对照组给予干扰素 3 0 0万U ,用法与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 88 2 % ,84.8%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抗 HBe血清转化率和HBV DNA近期阴转率分别为 5 8.88% ,2 7 3 %和 76.5 % ,45 5 % ,两者比较 (P <0 0 5 ) ;不良反应率两组相似 (P >0 0 5 )。结论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一定范围内 ,其近期疗效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