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2):1698-1702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因子3(NT-3)抑制地塞米松(DEX)诱导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处理,DEX组用含有5μmol/L地塞米松的DMEM处理、NT-3组用含有5μmol/L地塞米松及100 ng/mL NT-3的DMEM处理。检测细胞凋亡率、增殖活力、成骨标志物的含量、凋亡基因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结果:DEX组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增殖活力值、培养基中ALP、OCN、COL-I的含量及细胞中bcl-2、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T-3组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DEX组,增殖活力值、培养基中ALP、OCN、COL-I的含量及细胞中bcl-2、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EX组(P<0.05)。结论:NT-3对地塞米松诱导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可能的机制是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肉豆蔻木脂素(myrislignan, MYR)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MYR(即0、25、50、100和200μmol/L)作用胃癌细胞(SGC-7901)48 h和7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MYR(50、100和200μmol/L)作用胃癌细胞(SGC-7901)48 h,同时设置正常对照(Control)组和溶剂对照(0.1%DMSO)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AKT、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 BAX)、半胱天冬酶(cysteine-dependent aspartate-specifc protease, 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特异性PI3K激活剂(20μmol/mL)作用胃癌细胞(SGC-7901)48 h(分组为:Control组、0.1%DMSO组、MY...  相似文献   

3.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主要涉及DNA 突变、遗传因素的改变、多种细胞信号传导的异常变化。磷脂酰肌醇3- 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protein kinase,PI3K)/ 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进程,该通路紊乱可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由于对肿瘤分子基础的深入研究,发现该通路的激活与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凋亡、血管生成紧密相关。目前,靶向该信号通路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新趋势,该文就PI3K/AKT 信号通路与胃癌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四才汤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研究对象,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浓度四才汤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0 g/L)、四才汤低、中、高((0.8、1.6、2.4 g/L)剂量组;采用划痕实验在0、24 h检测细胞迁移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表明,1.6、3.2和6.4 g/L四才汤干预HepG2细胞24 h后可抑制细胞增殖(P<0.05);0.8、1.6、2.4 g/L四才汤可改变细胞形态,诱导细胞发生明显凋亡现象;划痕实验结果表明,0.8、1.6、2.4 g/L四才汤可抑制细胞迁移能力(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实验结果表明,1.6、2.4 g/L四才汤组P-PI3K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才汤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的迁移与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的影响及肾脏内巨噬细胞的变化?方法:将30只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小檗碱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HE染色观察肾脏形态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巨噬细胞标记物F4/80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饮食组小鼠血脂?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 0.05);IL-1β?F4/80和iNOS在肾脏表达显著增高(P < 0.05)?小檗碱治疗组小鼠血脂?Cys C?24 h尿量和尿白蛋白水平有所降低;IL-1β?F4/80和iNOS的表达均较高脂饮食组减少(P < 0.05)? 结论:小檗碱可以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慢性肾脏损伤,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减少肾脏组织浸润的巨噬细胞,尤其是减少M1型巨噬细胞的浸润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量减慢会导致脑组织受损.文章研究肉豆蔻提取物对慢性脑低灌注诱导的脑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大鼠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肉豆蔻低、中、高剂量组(2.5、5、10 mg/kg),每组8只.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诱导大鼠慢性脑低灌注模型,术后20 d给予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探讨丹参素对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注射液,2 mg·kg-1)、丹参素低(10 mg·kg -1)、中(20 mg·kg -1)、高(30 mg·kg -1)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构建血管性痴呆模型。建模成功后,从第1天开始丹参素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28d。给药结束后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脑损伤相关因子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结构,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脑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空泡结构;模型组可见明显的脑白质受损,细胞排列紊乱,视野中大量空泡结构;在给予丹参素干预后,随着丹参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可见脑组织细胞排列逐渐变整齐,空泡结构逐渐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显著升高,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随着丹参素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β、NSE含量逐渐降低,脑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量-效关系(P<0.05);丹参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素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25 mg/kg)、AS-Ⅳ组(20、40、80 mg/kg).连续灌胃给药6周,于给药前测空腹血糖,处死,取肝脏,称肝湿重,计算肝脏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血清AST、ALT、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肝脏组织中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T-SOD与GSH-Px降低(P<0.01),肝病理损伤明显,同时肝组织中IRS-2、PI3K、p-AKT、GLUT4蛋白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AS-Ⅳ(20、40、80 mg/kg)组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使肝组织损伤减轻,并增加IRS-2、PI3K、p-AKT、GLUT4蛋白表达.结论 AS-Ⅳ对糖尿病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上调肝脏PI3 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白藜芦醇(RSV)对高脂小鼠肾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SIRT1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小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0只6周龄C57BL/6J小鼠构建高脂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TRL组)、高脂组(HL组)、白藜芦醇组(RSV组)三组,各10只。喂养18周后取血检测小鼠血脂、肌酐(CRE)水平;采用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观察小鼠肾脏SIRT1、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RSV组小鼠血TG、TC、LDL-C及肌酐(CRE)水平均降低,肾组织中系膜增生和纤维化程度减少,纤维粘连蛋白(FN) 的表达增加,小鼠肾脏中SIRT1及抗氧化酶GPx4、SOD2表达增加。结论: RSV通过调控SIRT1通路提高抗氧化酶的表达,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改善了高脂小鼠诱导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高脂诱导的C57BL/6小鼠肥胖模型瘦素、体内脂肪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方法 4周龄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高脂喂养组(n=45)。高脂喂养组给予40%脂肪含量高脂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构建肥胖小鼠模型至20周龄时,将造模成功的高脂喂养组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饮食干预组(普通饲料喂养)和继续高脂喂养组(高脂饲料喂养),每组15只。利拉鲁肽组腹腔注射利拉鲁肽(稀释于双蒸水中)[100 μg/(kg·d)],饮食干预组、继续高脂喂养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17 mL/(kg·d)]。监测记录各组体质量。药物干预12周后于10%水合氯醛麻醉下处死全部小鼠,利用磁共振测定小鼠体内脂肪含量,采用竞争法测定外周血瘦素含量,酶法测定外周血血脂水平。 结果 利拉鲁肽组体质量最低,与正常对照组、饮食干预组、继续高脂喂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瘦素水平下降,与饮食干预组继续高脂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血脂水平下降,甘油三酯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继续高脂喂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含量仅与继续高脂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脂肪总含量肠系膜脂肪附睾脂肪肾周脂肪肩胛下脂肪皮下脂肪与其他各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拉鲁肽可明显减轻肥胖小鼠的体质量、降低瘦素水平,有降脂和调节脂肪分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脂饮食肾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Pγ)蛋白表达及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高脂组(n=40),高脂组建立高脂饮食肾损伤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和针刺组(n=10),针刺组大鼠取足三里穴、内庭穴和天枢穴行针刺治疗,模型组大鼠不做治疗,14 d后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肾细胞凋亡情况,并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大鼠肾脏正常皮质结构存在,未见髓质结构;模型组大鼠有个别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局灶性玻璃样变性,近曲小管肿胀、变性、空泡形成,肾间质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针刺组大鼠仍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玻璃样变性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显著减少。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针刺组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而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大鼠肾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的肾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但针刺组大鼠肾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提高大鼠PPARγ蛋白表达,抑制肾细胞凋亡,减轻高脂饮食对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高脂肪饮食对鼠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肪饮食对胰岛素水平及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小鼠随机分 2组 ,一组 (n =2 5 )予普通饮食 ,另一组 (n =2 5 )予高脂肪饮食 ,12周后取血测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浓度 ,取皮下脂肪组织 ,提取脂肪组织总RNA ,RTPCR检测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 高脂饲养组鼠体重量、血糖未增加 ,脂肪量和血胰岛素水平均较普通饲养组升高 (P <0 0 1)。脂联素mRNA表达量在高脂饲养组减少 (P <0 0 5 ) ,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 (r =- 0 771,P <0 0 1)。结论 高脂饮食升高胰岛素水平 ,并减少脂联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棕色脂肪剔除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脂肪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4-5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22只,随机分为肩胛下棕色脂肪剔除组和手术对照两组,每组11只,术后均喂饲高脂饲料16周.观察两组小鼠体质量、体脂肪、Lee氏指数、饲料消耗量、食物功效比及血脂的差异.结果 研究结束时,棕色脂肪剔除组小鼠的体质量、体脂肪量、Lee氏指数及血甘油三酯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棕色脂肪剔除组食物功效比显著低于手术对照组(P<0.05),两组小鼠饲料消耗量及能量摄入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棕色脂肪剔除情况下,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体内脂肪蓄积增加、肥胖度增加、血甘油三酯浓度增加,提示小鼠棕色脂肪对防止肥胖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小鼠骨组织微结构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20只4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成2组,标准饮食组(control,n=9)喂食标准饮食,高脂饮食组(HFD,n=11)喂食高脂食物诱导小鼠脂肪肝模型。12周实验结束后采集小鼠的血液、肝脏、股骨、胫骨样本。检测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肝脏组织经HE和油红O染色,测定肝脏的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含量;采用micro?CT高分辨率扫描模式对两组骨样本数据进行比较,数据包括:骨总体积(TV)、骨量(BV)、骨体积分数(BV/TV)、连接密度(Conn.D)、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距(Tb.Sp)、表观密度(Ap.Dens)、实质密度(Mat.Dens)及各向异性程度(DA),部分股骨HE染色测量骨髓脂肪含量。结果:高脂饮食组小鼠均成功建立脂肪肝模型;与标准饮食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小鼠的股骨具有低TV[(2.128 ± 0.591)mm3 vs.(3.570 ± 0.330)mm3,P < 0.001]、Tb.N[(1.769 ± 0.218)/mm vs.(2.284 ± 0.726)/mm,P=0.030]、SMI(2.950 ± 0.242 vs. 3.820 ± 0.729,P=0.004)以及较高的Tb.Sp[(0.595 ± 0.083)mm vs.(0.472 ± 0.116)mm,P=0.013];高脂饮食组胫骨TV[(1.127 ± 0.338)mm3 vs.(1.741 ± 0.683)mm3,P=0.017]和 SMI(2.431 ± 0.501 vs. 3.188 ± 0.465,P=0.003)也低于标准饮食组。骨髓组织形态分析后发现高脂饮食组小鼠骨髓中每mm2脂肪滴的数目(AD)显著高于标准饮食组(5.5 ± 2.2 vs. 2.6 ± 0.5,P=0.042),AD的多少与TV显著相关(股骨:r=-0.756,P=0.030;胫骨:r=-0.771,P=0.025)。结论:脂肪肝对小鼠的骨微结构有着不良影响,而骨髓的脂化可能是导致这一病理现象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对小鼠空肠和回肠上皮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共4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喂养3个月。留取小鼠空肠和回肠组织,HE染色观察空肠和回肠上皮绒毛、隐窝形态变化;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分离小肠上皮隐窝单位进行体外3D类器官培养,观察类器官增殖率及类器官分化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空回肠上皮凋亡基因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对小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和杯状细胞数量都无明显影响,但隐窝深度显著变浅。体外3D类器官培养结果发现,高脂饮食导致空肠上皮干细胞分化能力下降,而回肠干细胞分化能力却显著增加;两种上皮细胞的凋亡均显著减少。结论:高脂饮食导致小鼠空回肠上皮功能发生变化,而且对空、回肠上皮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外源性乳酸对高脂喂养诱导肥胖小鼠的代谢调节作用。采用脂肪含量60%的全合成高脂饲料建立C57小鼠代谢紊乱及肥胖模型,一部分小鼠采取高脂饲料喂养4周造模,于造模同时腹腔注射给予500 mg/(kg·d) 乳酸预防性干预4周;另一部分小鼠采取高脂饲料喂养8周造模,于造模4周后给予500 mg/(kg·d) 乳酸治疗4周。试验期间测定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变化,检测血清葡萄糖、乳酸、甘油三酯、胰岛素及肝糖原水平,通过口服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耐量(ITT)检测机体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实验结束解剖取脂肪组织称重并进行脂肪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RT-PCR检测脂肪组织的脂质合成和脂质分解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4周预防给药试验中,乳酸对正常(CON)和高脂饮食(HFD)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影响,却可提高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的质量比;乳酸给药可明显降低HFD小鼠空腹血糖和肝糖原,同时升高血乳酸水平,对HFD小鼠糖耐量受损具有显著改善;乳酸可改善HFD组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排列形态,同时明显下调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和脂解基因表达。(2)在治疗8周实验中,乳酸两种给药途径均能部分减轻HFD组小鼠和减少摄食量,对于脂肪质量有部分改善趋势;乳酸两种给药途径均可明显降低HFD小鼠空腹血糖,显著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对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也有部分改善作用;乳酸两种给药途径对肥胖小鼠脂肪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同时显著下调脂肪组织中脂解基因表达。由此可见,对于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性代谢失衡小鼠,给予外源性乳酸可以刺激糖代谢,抑制脂肪组织脂解,避免脂肪细胞肥大,进而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减轻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肝脂消合剂对高脂饮食致脂肪肝小鼠组织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家刚  秦华珍  李彬 《广西医学》2006,28(4):486-488
目的观察肝脂消合剂对小鼠肝脂肪变性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高脂乳剂塑造小鼠肝高脂的脂肪肝模型,以东宝肝泰片为阳性对照,并观测肝脂消合剂对小鼠的肝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肝脂消合剂能使高脂乳剂所致小鼠脂肪肝肝组织中脂变肝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胞浆内脂滴数目减少或消失,无明显炎细胞坏死或浸润.结论肝脂消合剂具有改善肝脂肪化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能否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方法 将40只4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EGCG低剂量[30mg/(kg·d)]组及EGCG高剂量[60mg/(kg·d)]组。EGCG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8周后,测量大鼠体重、体长、肝重;计算Lee′s指数、肝指数;检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EILSA方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长、肝重、Lee′s指数、肝脂数、Fins、TG及LDL水平均明显升高,HDL显著降低(各P<0.05)。与模型组比较,EGCG高、低剂量组在第二周末开始体重差异明显(P<0.05);EGCG干预组体长、肝重、Lee′s指数、肝指数、Fins、TG及LDL水平显著降低,HDL升高(各P<0.05)。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EGCG干预组肝损伤明显减轻。〖HTH〗结论 EGCG能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改善脂代谢紊乱和减轻胰岛素抵抗,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脂饮食诱导ApoE/CD36/SR-A三敲除小鼠肾脏损害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LRP1)、清道夫受体CD36、SR-A在脂质诱导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ApoE/CD36/SR-A三敲除小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高脂组.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IL-6、脂质水平及尿蛋白.油红"O"染色及酶法检测肾组织内脂质沉积情况.HE、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马松(Masson)方法 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定量PCR技术,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高脂组脂质水平[TC(51.96±5.60)、LDL(16 79±4.80)mmol/L]显著高于普通组[TC(18.11±3.07)、LDL(3.27±1.79) mmol/L](P<0.05).肾脏脂质的沉积明显升高,高脂组尿蛋白[(2.90±0.50)mg/ml]显著高于普通组[(1.85±0.18)mg/ml] (P<0.05),肾脏病理改变显著,进一步检测发现高脂组上调了LRP1(增高2.23倍)、肾脏Ⅰ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论 LRP1可能参与肾脏泡沫细胞的形成及肾脏的损伤,SR-A,CD36不能解释泡沫细胞形成的全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