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不孕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重庆华西妇科医院2011年3至12月期间确诊的9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98例已婚已育的健康妇女为对照.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受试者的社会支持得分和生存质量得分.分析比较不孕组和健康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孕组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不孕组获得的主观支持、支持量表总分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明显较低(t值分别为-12.73、-24.08、-9.03,均P<0.01),而两组之间的客观支持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孕组患者各项生存指标得分均低于健康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3.67、-31.24、-17.83,均P<0.01);不孕组患者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42、0.607,均P<0.01),而客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仅与部分因素相关(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状态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地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不孕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社会参与类型和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交互作用,为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筛选获得12 686名老年人,使用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特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相关性,分析其对老年人积极、消极情绪的影响,探讨多元社会参与类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有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好的发生比高达5.72%~17.50%;休闲娱乐型、社会交往型社会参与及与家人同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两类社会参与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家务型社会参与则对心理健康有负向影响。结论:不同类型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和部分互替性,与家人同住为代表的家庭支持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应鼓励老年人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共同居住,以提高老年人的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6 173名≥60岁城乡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心理症状者4 758人,占77.1%;轻度心理症状者1 257人,占20.4%;中重度心理症状者154人,占2.5%;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固定收入、子女关心程度和社会支持均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1)、婚姻状况(OR=1.107)、文化程度(OR=0.921)、有无固定收入(OR=1.155)、子女关心程度(OR=1.317)及社会支持水平(OR=0.794)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河北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提高家庭及社会支持度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62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对两组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主观支持及客观支持得分均低于健康儿童家庭(P0. 0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功能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及总体功能6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家庭(P0. 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对家庭功能有影响(P0. 05)。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低于健康儿童家庭,有利的主观社会支持可促进家庭功能的正性发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并探讨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就诊的URSA患者112例为URSA组,另选健康育龄期妇女112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Self-Rating Scale,SCL-90)、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中文版孕产妇社会支持量表(Maternal Social Support Scale,MSSS)进行评价,均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各量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中介检验程序分析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结果 URSA组与对照组分别发放112份调查问卷,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09份(97.32%)和103份(91.96%)。URSA组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其他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AD量表总分及7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MS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URSA患者的SCL-90评分与FA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MSSS评分与SCL-90及FAD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与心理状态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47.64%。 结论 URSA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且与家庭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度不足密切相关,且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与心理状态间有部分中介效应,构建完善的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缓解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与脑损伤急性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5月 - 2016年11月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11例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住院的脑损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11例脑损伤患者SASRQ总分介于8~39分者有380人,占62.19%;40~56分者92人,占15.06%;57~150分者139人,占22.75%。男性(β = - 0.180)、无配偶(β = 0.211)、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β = - 0.157)、性格内向(β = 0.165)、年龄(β = - 0.074)、家庭人均月收入(β = - 0.203)、社会支持(β = - 0.339)、家庭功能(β = - 0.111)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脑损伤患者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反应症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能缓解急性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现状,明确家庭关怀及社会支持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2018年8月采用社会网络量表(LSNS-6)、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唐山市6所社区1 526例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评测。结果社区老年人社会网络总均分为(16.16±5.447)分,其中发生社会隔离者占2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有慢病(OR=2.477,95%CI:1.948~3.057)、居住在3层楼房以上(OR=2.475,95%CI:1.747~3.505)是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家庭关怀度高(OR=0.644,95%CI:0.588~0.706)、社会支持度高(OR=0.806,95%CI:0.779~0.833)是社会隔离的保护因素;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关怀及社会支持能够独立解释30.1%的社会隔离。结论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远高于北京市水平,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可降低社会隔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韩静  宋琼  陈长香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103-4105
目的 了解冠心病老年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其家庭、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5年3月- 2016年2月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问卷(AHSMSR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唐山工人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老年人(≥60岁)1 408例进行问卷评测。结果 冠心病老年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总均分为(3.83±0.59)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β = 0.191)、有无医保(β = -0.083)、社会支持(β = 0.162)、家庭功能(β = -0.159)、家人行为指正(β = 0.049)、子女安排体检(β = 0.191)及与子女交流(β = -0.160)是冠心病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冠心病老年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特征。方法 2017—2018年,收集就诊于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48例,以性别、年龄、学历匹配正常人群47例进行对照研究,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II)进行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34.58±7.47)vs(40.25±7.16)]、客观支持评分[(7.54±2.34)vs(8.85±2.89)]、主观支持评分[(20.02±4.44)vs(23.30±4.52)]、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6.00±2.02)vs(7.79±2.05)]、家庭亲密度评分[(54.35±10.87) vs (63.91±15.55)]、适应性评分[(35.75±10.27)vs (42.38±13.37)]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3.78、-2.43、-3.57、-4.28、-3.47、-2.71,P值分别为0.000、0.017、0.001、0.000、0.001、0.008);两组在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因子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沟通评分[(2.69±0.57) vs (2.11±0.36),(t=5.95,P=0.004)]、情感介入评分[(2.60±0.36) vs (2.24±0.49),(t=4.13,P=0.032)]、家庭总的功能评分[(2.80±0.56)vs( 2.07±0.43),(t=7.14,P=0.00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是躯体形式障碍的危险因素(R=0.91,P<0.01)。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沟通、情感介入方面表现较差,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影响最显著的为情感反应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不孕女性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评定量表(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结果:女性不孕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表现为客观支持少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够。EPQ测试显示不孕患者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性格内向和情绪不够稳定。SCL-90测试结果显示除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外,其余因子分不孕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最高的为强迫因子和抑郁因子,其他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焦虑因子、饮食睡眠因子、偏执因子和恐怖因子;不孕组的总分和阳性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观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不孕发生率越低;抑郁是女性不孕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比躯体症状更加明显,在为女性不孕患者进行躯体症状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实施心理干预和社会治疗。另外提高女性文化程度可能减少不孕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家庭功能对不孕妇女心理健康及治疗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不孕妇女心理健康及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压力及治疗态度调查表对162例不孕妇女进行调查。结果:中度(4~6分)、重度(0~3分)功能障碍家庭组的SCL-90总分明显高于功能良好(7~10分)组(P<0.001)。3组因子分值除恐怖、偏执因子外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孕妇女的家庭压力、治疗失败后的消极心理与放弃治疗率与家庭功能呈显著的负相关(P=0.006、P=0.023、P=0.014)。结论:家庭功能与不孕妇女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家庭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不孕妇女心理反应和放弃治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25名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车祸致颅脑损伤患家属的SCL - 90总分为(178.45±82.56)分, SCL - 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9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肿瘤患者家属和全国常模(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8.52±8.23)分,社会支持水平与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r = - 0.416,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可以负向预测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β = - 0.399,P<0.05)。结论 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应从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为家属提供社会支持资源。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We surmised that increase in stress in mothers having infants might be due to decline of social support under circumstances where nuclear family households now predominate. The present study was therefore conducted to analyze relations between stress reactions of mothers having infants, their recogni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their baby and child care, a major factor in the burden of childcare. METHODS: The subject were 909 mothers having infants in nuclear families who lived in I city in Osaka Prefecture. Health examinations of infants at the ages of 4 months, 1 year and 6 months, and 3 years and 6 months were utilized. Questionnaires titled "Survey on Childcare" were distributed in advance by mail to parents of the infants included in the health examinations and collected at the health examinations. The survey period was August to September 2000.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items, including mental health in terms of stress reactions,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childcare as a factor in the burden of childcare, and a support network scale were survey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mothers with infants were judged to be in a stressful state from the average mental health scores in all groups. Multipara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childcare scores. Regarding the age groups of children, a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recognition of a support network 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childcare were observed with the growth of children.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childcare and stress reactions. The recognition of social suppor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ress reactions and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childcare. CONCLUSION: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mothers having infants are in a stressful state and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stress is related to negative feelings toward childcare and the recognition of a support network. The feeling of sufficient support lowers the level of stress arising from childcare, and facilitates avoiding or coping with problems, thereby promoting mothe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is is important for continu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childcar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职业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5例职业病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35例职业病患者SCL-90的平均总分为(178.56 ±66.96)分,9项因子平均分最小值为(1.72 ±0.73)分,最大为(2.25 ±1.01)分。总分和9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各项得分在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男性职业病患者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0.01),年龄大的职业病患者的各项得分均高于年龄小的患者(P<0.05或0.01),工伤医疗组和单位支付组各项得分均高于自费组(P<0.05),学历高的职业性病患者在客观支持上得分高于学历低的患者(P<0.05或0.01),已婚组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得分都高于未婚组及离异或丧偶组(P<0.05),重度病情的职业病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得分上高于中、轻度两组患者(P<0.01),家庭收入低的患者在其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的得分低于家庭收入高的患者(P<0.05或0.01)。职业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与其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 结论 职业病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较低,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差有一定的相关性,应引起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5.
网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显亮  顾海根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1281-1282
目的 探讨网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为进行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网恋调查表、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网恋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1.43%;网恋学生在强迫得分(2.11±0.46),(1.97±0.52)(P=0.049);抑郁得分(1.98±0.68)高于非网恋学生(1.77±0.52)(P=0.031);敌对得分(1.99±0.64)高于非网恋学生(1.74±0.57)(P=0.007);偏执得分(1.89±0.64)高于非网恋学生(1.69±0.48)(P=0.030)。网恋学生与非网恋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支持利用度对网恋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β=-0.504)。结论 网恋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支持利用度对网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临床医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276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优于全国青年常模;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他人因子呈正相关(P≤0.05);心理健康中的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与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的各因子相关明显.回归分析表明,有势力他人与主观支持因子对临床医生心理健康具有明显预测作用.结论 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控制源中的有势力他人因子和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社会家庭支持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社会家庭支持干预措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74)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对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评分分别为(15.5±3.1)、(8.7±2.9)分,对照组分别为(15.4±3.2)、(11.7±3.5)分,干预后两组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48.6±3.5)、(49.6±3.5)、(51.5±3.9)、(47.8±3.4)分,均优于干预前的(41.1±3.3)、(35.4±3.2)、(36.5±3.7)、(38.3±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3±4.0)、(42.4±3.9)、(37.2±3.9)、(40.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强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家庭支持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寒  赵必华 《中国校医》2010,24(8):576-577,579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87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中,除躯体化、人际敏感因子值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外(P〈0.01),其它因子值与全国青年常模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L-90各因子得分在本、专科实习护生间以及城镇组与农村组实习护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客观支持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主观支持度与人际敏感、偏执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其它因子不相关;支持利用度与偏执、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相当,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护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CDC estimated that 19.4 million (7.8%) US adults are living with mobility impairment, who are unable to walk a quarter mile. Individual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y reported greater depression and, in some cases, insufficient social support.Objectives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xtent of disparities in psychologic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mechanisms among those with mobility impairment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such impairment, and the longitudinal effect of onset of mobility impairment on subsequent psychosocial health and coping.MethodsIndividuals with mobility impairment were matched to control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using the propensity score method. The final sample included 345 matched pairs. Regression models with robust standard errors were used to assess disparities in outcomes by mobility status. Autoregressive model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longitudinal effect of the onset of mobility limitation on these outcomes.ResultsThose with impaired mobility fa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negative affect (p < .05) and pessimism (p < .05),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on life satisfaction (p < .05) and positive affect (p = .001). In terms of coping, they showed disparities in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elf) (p < .05), planning (p < .05), active coping (p < .05), and problem-focused coping (p < .05),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mobility limitation. The onset of mobility impairment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in similar psychological and coping domains.ConclusionOur work revealed a piece of reality of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mobility impairment and will inform design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mitigate psychosocial health disparities in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