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痘苗病毒载体在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向遗传学方法是研究RNA病毒的主要方法,痘苗病毒载体则是感染性克隆技术的主要媒介,目前这一技术已趋向成熟并扩大其应用领域及对象。本文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在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该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反向遗传学方法是研究RNA病毒的主要方法,痘苗病毒载体则是感染性克隆技术的主要媒介,目前这一技术已趋向成熟并扩大其应用领域及对象.本文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构建、在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该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由单负链RNA构成。其基因组RNA需要被转录为mRNA才能引导病毒蛋白在细胞内合成。使用传统的DNA重组技术对负链RNA病毒进行基因操作已经难以奏效。反向遗传学方法是通过反转录病毒RNA为cDNA,从而构建成含有病毒基因组cDNA的质粒并转染相应细胞产生病毒。通过中间的DNA环节在DNA相对负链RNA病毒基因组进行人工操作,这使得研究者可以自定义产生需要的病毒。因而研究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它在相关病毒基因片段结构功能、疫苗研制、外源基因表达、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向遗传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它通过构建RNA病毒的感染性分子克隆,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体外操作,从而达到研究病毒结构与功能的目的。本文就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在负链RNA病毒研究中的建立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邓靓娜      薛彩强      林晓强      张斌      韩涛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6):726-72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引起了全球大规模疫情,其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且变化迅速,本文从影像学在COVID-19的诊断、分期分型、随访方面的应用进展及人工智能在COVID-19影像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反向遗传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它通过构建RNA病毒的感染性分子克隆,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其进行体外操作,从而达到研究病毒结构与功能的目的。本文就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在负链RNA病毒研究中的建立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H5亚型禽流感疫苗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构建重组H5亚型禽流感疫苗株。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鹅源高产禽流感病毒A/Goose/Dalian/3/01(H9N2)的6条内部基因片段、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A/Goose/HLJ/QFY/04(H5N1)的血凝素(HA)基因和N3亚型参考株A/Duck/Germany/1215/73(H2N3)的神经氨酸酶(NA)基因,并对HA1和HA2连接肽处的5个碱性氨基酸(R-R-R-K-K)的编码序列进行缺失与修饰,然后分别构建这8个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载体,将其共转染293T/MDCK混合培养细胞单层,对拯救出的重组病毒进行表型分析。结果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出了全部基因都源于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株,其基因序列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删除HA基因的毒力相关序列,疫苗株的表型为H5N3。结论构建成功重组禽流感疫苗株rH5N3,为制备H5亚型禽流感疫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冠状病毒是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一类病毒,其基因组复制不涉及DNA中间体,所以要进行病毒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必须将病毒基因组RNA转换成cDNA,然后构建出cDNA克隆,通过对cDNA克隆的操作间接实现对病毒基因组RNA的操作,从而为冠状病毒基因组研究提供易于操作的技术平台,大大提高了病毒的研究潜力。本文就构建冠状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反向遗传学研究已从人胎骨骼肌cDNA完整文库中克隆到DMD位点完整的cDNA分子,长14kb。分子杂交揭示其相应的基因组位点长约2000kb,由约60个外显子组成。同时发现DMD位点内分子水平的亚显微缺失是该位点的主要突变方式之一,并有广泛的异质性。DMD家系的RFLP连锁分析已为检出DMD携带者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一系列证据表明DMD位点的蛋白质产物为约400kd的dystrophin。  相似文献   

1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引发全球大流行。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是一个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受损...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无创血糖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无创血糖检测是近年来血糖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检测技术是进行血糖无创检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实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实时监控和及时检测,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反向离子电渗透的原理、组织间液的提取以及低浓度葡萄糖传感器的设计方法;概述了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无创血糖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利用这项技术进行皮下组织液里其它物质提取与检测的相关研究;最后讨论了反离子电渗透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行组织液的提取和葡萄糖浓度的检测以及基于反离子电渗透技术无创血糖检测仪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呼吸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呼吸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2大类.接触式检测方法包括容积式呼吸检测法、速度式呼吸检测法、温度检测法、位移检测法、阻抗检测法、可穿戴技术和睡眠床垫等.这些方法属于无创检测且技术成熟,但都需要电极或传感器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使人体受到一定的约束或限制,不适合用于严重烧伤患者和新生儿的呼吸监测.非接触式检测利用电磁波、光等媒介,使用无需与人体接触的电极或传感器,可在人体自然状态下对呼吸信号进行非接触检测,特别是基于红外线和生物雷达的非接触检测方法,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可用于临床、社区医疗及家庭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为人禽流感疫苗研制以及传播和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 使用RT-PCR方法获得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A/Guangzhou/333/99(H9N2)的8条全长基因节段,然后克隆到双表达载体pCI-pol Ⅰ中,获得H9N2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节段的8质粒系统.将构建好的8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收获上清接种鸡胚,然后对鸡胚尿囊液进行鉴定;对拯救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 8质粒系统转染293T细胞后可以成功拯救出H9N2禽流感病毒,血凝效价可达到29/50μl,生长特性与野生型病毒类似.结论 成功建立了H9N2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  相似文献   

16.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项不依赖人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而实现人机交互通信的技术,使人类可以拥有一条不通过肌肉组织与外界交流而实现人机通信及控制的通道.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脑机接口(BCI)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对BCI系统的视觉诱发电位、自发mu节律、皮层慢电位等技术的生理参数以及特征提取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BCI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患者多发剧烈的咳嗽音,其强度、发生频率(如间歇性持续咳嗽)、持续时间等参数都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咳嗽监测评估技术可以提取上述系列诊断信息,对咳嗽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等均具有极大价值.本文对咳嗽监测评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监测方法及仪器验证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了三类有仪器面世的监测评估方法,并讨论了上述评估方法在实现咳嗽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当前咳嗽诊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地讨论,并指出未来咳嗽监测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enosis,ICAS) 相关的遗传因素最近成为许多研究的热点。在国外多项临床研究中均提示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存在年龄、性别及种族等分布的差异,这表明遗传因素与ICAS的病因学有重要关联。ICAS有自身独立的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也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二者相关但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分子遗传学背景。本文对ICAS与遗传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进行综述,期望为探索ICAS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生长长骨两端的内软骨持续性骨化,可以引起骨骼的纵向生长.当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可以导致侏儒.与FGFR3基因有关的遗传性侏儒主要有ACH、HCH、TD.过去曾将这些引起身材矮小的疾病都不合适地统称作ACH.随着临床医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这几种疾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为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寻找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多种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互相补充,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