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KO)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内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可能联系.方法 10只正常C57BL/6J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C)组,10只ApoE-KO的C57BL/6J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KO组,10只ApoE KO的C57BL/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Ⅰ(CH-Ⅰ)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32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H-Ⅰ低剂量组(3mg/kg)和CH-Ⅰ高剂量组(6mg/kg),模型组及CH-Ⅰ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mg/kg,对照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3周后,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CH-Ⅰ,对照组及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给药5周后,进行老化度评分和旷场实验。比色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老化度评分明显增高(P<0.01),自主活动和探索行为减弱,海马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显著损伤。经CH-Ⅰ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衰老小鼠的老化度评分(P<0.05,P<0.01),提高小鼠的自主行为能力,提高海马组织中SOD、GSH-Px活性(P<0.05,P<0.01),减少MDA含量(P<0.05,P<0.01),改善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损伤。结论:CH-Ⅰ可以有效改善D-半乳糖模型小鼠的老化程度和自主行为,提高海马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抑制剂FPS-ZM1影响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抑郁的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6~8周龄db/db小鼠24只,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组(db/db)、糖尿病给药组[db/db+FPS,FPS-ZM1腹腔注射1.0 mg/(kg·d)]、糖尿病溶剂对照组(db/db+Oil,小鼠给予同等体积的玉米油腹腔注射)。另外8只同周龄的雄性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给药12周后,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区RAGE、 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白介素-1β(IL-1β)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情况。结果 db/db小鼠出现抑郁症状,FPS-ZM1能够改善其抑郁样症状;db/db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率显著高于db/m小鼠(P<0.01),FPS-ZM1能够显著降低db/db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P<0.01);db/db小鼠海马区RAGE、NLRP3、IL-1β以及Caspase-1的表达显著高于db/m小鼠(P&l...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麻素2型受体(CB2R)激动剂JWH-015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下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转化密切相关.方法 2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JWH-015对照组、AD模型组和JWH-015治疗组.侧脑室注射4μg寡聚态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等体积生理盐水构建AD模型和模型对照组后,分别接受连续3周腹腔注射JWH-0150.5 mg/kg或等量溶剂处理.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皮质、海马脑区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Ym1/2)mRNA表达水平.同时,取15只CB2R基因敲除C57BL/6J小鼠(CB2RKO)和5只同窝野生型(CB2RWT)小鼠按基因型和处理随机分为CB2RKO溶剂对照组、CB2RKO AD模型组、JWH-015处理组和CB2RWT小鼠溶剂对照组,用来研究CB2R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和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转化作用的特异性.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57BL/6J AD模型组小鼠新奇物体识别指数显著降低(P<0.01),同时伴随皮质和海马脑区i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和Ym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为P<0.01);而JWH-015处理可显著提高C57BL/6J AD模型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P<0.05),下调皮质和海马区iNOS mRNA表达水平(均为P<0.05),上调Ym1/2 mRNA表达水平(均为P<0.05);与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的CB2RKO溶剂对照组小鼠相比,CB2RKO AD模型组小鼠识别指数显著降低(P<0.05),皮质和海马脑区i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皮质脑区Ym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CB2RKO AD模型组小鼠相比,JWH-015处理组长时程给药对新奇物体识别指数无显著影响,并对皮质、海马脑区内iNOS及Ym1/2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JWH-015通过特异性激动CB2R改善Aβ诱导的AD模型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作用于相关脑区小胶质细胞CB2受体,引起小胶质细胞M1/M2表型转化,减轻脑内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成瘾小鼠神经突触可塑性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选用C57BL/6J小鼠,模拟人类药物成瘾模式,分段渐进性腹腔注射给药5 mg/kg、10 mg/kg或者生理盐水.选取小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通过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DNA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C57BL/6J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9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D组)、帕金森病模型组(P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30只。ED组和PD组小鼠给予皮下注射MPTP建立PD模型后,ED组给予依达拉奉(3mg/kg)治疗。用滚轴实验检测小鼠的旋转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用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小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ED组、PD组小鼠在滚轴实验中的旋转次数下降(P<0.05,P<0.01),黑质TH表达减少(P<0.05,P<0.01),黑质BDNF的mRNA(P均<0.01)和蛋白(P均<0.05)表达降低;与PD组比较,ED组小鼠在滚轴实验中的旋转次数增加(P<0.05),黑质TH表达增加(P<0.05),黑质BDNF的mRNA(P<0.01)和蛋白(P<0.05)表达升高。结论依达拉奉可增加C57BL/6JPD模型小鼠黑质区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MPTP对小鼠黑质的损伤,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评价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及姜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3个月.应用跳台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ChAT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潜伏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姜黄素各剂量组小鼠潜伏时间增加(P<0.05或P<0.01).免疫组化检测,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ChAT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而姜黄素干预组可以使其不同程度地恢复.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小鼠海马ChAT的蛋白表达条带比正常组小鼠明显变细、颜色变浅(P<0.01);姜黄素干预组小鼠海马ChAT的蛋白表达条带均明显增粗、颜色加深(P<0.05或P<0.01).结论 姜黄素能通过增加ChAT的蛋白表达,促进阿尔茨海默(AD)模型动物神经传导障碍,进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异氟烷麻醉后老年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的分子机制。方法:45只C57BL/6J小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小鼠仅吸氧4 h,模型组小鼠吸入氧气+1.5%异氟烷气体4 h,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1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后吸入氧气+1.5%异氟烷气体4 h。使用Morris水迷宫和矿场实验比较三组小鼠认知功能,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区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三组小鼠麻醉期间血气分析各项生理指标(血浆pH,PO2和PCO2)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每天平均逃逸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而治疗组小鼠每天逃逸潜伏期均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在目的象限活动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治疗组小鼠在目的象限活动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小鼠Ⅲ度烧伤死亡率和疤痕形成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背部用95%酒精造成Ⅲ度火焰烧伤,烧伤面积7cm2,烧伤时间30s;氯胺酮用量10~20mg/kg,分别于烧伤后或烧伤前后腹腔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烧伤小鼠早期死亡率和烧伤后期瘢痕面积观察其作用。结果 BALB/c和C57BL/6小鼠烧伤后立即、4h、24h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小鼠死亡率分别为42.8%和100%,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C57BL/6小鼠烧伤前10min和烧伤后4h、24h注射氯胺酮10mg/kg,小鼠死亡率为100%,与对照组也无差别。烧伤时间减为20s,于烧伤烧伤后立即和24h注射氯胺酮20mg/kg,35d后测定瘢痕面积,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无明显降低小鼠烧伤早期死亡率的效果,但有减少烧伤瘢痕面积的作用,可能与氯胺酮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酒精暴露对子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从妊娠母鼠第5 d酒精灌胃直至小鼠出生;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P0、P7和P14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结果:酒精实验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酒精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妊娠期酒精暴露可导致子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且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模型,探讨荧光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的方法。方法将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小鼠的子宫内膜剪碎后,注射入C57BL/6小鼠的腹腔,喂养含17-β-雌二醇的无菌水,3周后剖检小鼠,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腹腔的绿色荧光,并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移植转GFP基因小鼠子宫内膜的C57/BLC57BL/6小鼠的腹腔内存在绿色荧光,且免疫组化证实该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GFP,而对照组均阴性。结论转GFP基因小鼠子宫内膜模型可清晰地显示异位内膜病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多糖对KKAy小鼠骨骼肌蛋白激酶B丝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胰岛素刺激下蛋白激酶B(PKB)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在遗传性2型糖尿病小鼠(KKAy)骨骼肌组织的变化及黄芪多糖(APS)对其影响。方法:选取雌性KKAy16只,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黄芪多糖治疗组;选取雌性C57BL/6J小鼠20只作为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黄芪多糖对照组。于黄芪多糖治疗前后观察体重、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8周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胰岛素刺激的丝氨酸磷酸化PKB表达。结果:KKAy小鼠体重、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高于C57BL/6J组,同时伴有明显的糖耐量异常(P<0.01),经APS治疗8周后,各项实验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KKAy小鼠骨骼肌组织胰岛素刺激的丝氨酸磷酸化PK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57BL/6J小鼠(P<0.01),黄芪多糖可明显提高KKAy小鼠骨骼肌丝氨酸磷酸化PKB表达(P<0.05),但对C57BL/6J小鼠各项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胰岛素刺激下的PKB磷酸化障碍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之一,黄芪多糖可增强胰岛素刺激的丝氨酸磷酸化PKB表达水平,从而改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子-1α(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 1α,PGC-1α)蛋白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7 d龄C57BL/6J小鼠80只,其中40只为正常组, 随机分为正常注药组和正常对照组;另40只建立缺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注药组和模型对照 组。向出生后12 d(postnatal day 12,P12)的正常注药组和模型注药组小鼠玻璃体腔注射重组PGC-1α蛋白,对照组不作 注射。采用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方法观察血管形态变化;取组织切片观察并计算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 核数;以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视网膜PGC-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新生血管,而正常注药 组可见新生血管,模型注药组较模型对照组新生血管丛增多,荧光渗漏加重;组织切片可见正常注药组和模型注药 组分别较对照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量增多(P<0.01);视网膜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在正常注药组和模型注药 组中均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视网膜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正常注药组和模型注药组中均较对照组明 显上调(P<0.01)。结论:PGC-1α能促进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氯胺酮与乙醇对小鼠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氯胺酮与乙醇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分子学机制。方法: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氯胺酮组、乙醇组、氯胺酮乙醇合用组,每组10只。氯胺酮和乙醇分别采取腹腔注射和灌胃的给药方式,1次/d,连续14 d。通过RT-PCR检测海马中c-AMP反应单元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及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CREB/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 :氯胺酮乙醇合用组可显著降低海马区CREB、PKA及AC mRN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CREB/CREB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胺酮与乙醇可协同抑制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大脑海马区CRE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KO)及高脂饮食小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内三磷酸肌醇(IP3)和三磷酸肌醇受体-Ⅰ(IP3R-1)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30只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C组)、ApoE KO组(KO组)、ApoE KO高脂饮食组(KO-HF组).小鼠造模成功后称重;取血检测血脂;取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妊娠乙醇滥用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 J小鼠,用胃饲乙醇方法建立妊娠乙醇滥用模型。对新生鼠(P0)、生后7 d(P7)、生后14 d(P14)小鼠海马进行N issl法染色,显微镜计数海马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CA1区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CA3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乙醇滥用可使发育期海马神经元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类似物EUK134在衰老相关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青年组共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只,20周龄C57BL/6小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老年对照组(n=8),和EUK134实验组(n=8)。EUK134实验组老年小鼠接受腹腔注射EUK134溶液,注射剂量25mg/kg,隔日1次。青年组小鼠、老年对照组、老年EUK134实验组均干预2月后处死,收集肾组织样本。蛋白质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纤维化相关蛋白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小鼠肾组织α-SMA蛋白表达量增多,EUK134处理组老年小鼠肾组织α-SMA蛋白较老年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组小鼠肾脏纤维化程度较青年组小鼠增加,而EUK134可以减轻老年小鼠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巴胺D2受体与帕金森病的运动行为学及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C57BL/6野生型及D2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模型,爬杆实验、游泳实验观察比较两组小鼠行为学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 MPTP注射后,小鼠爬杆实验时间延长,游泳实验评分降低,中脑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目下降(P<0.05或P<0.01);且D2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及TH神经元数目的减少较野生型小鼠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多巴胺D2受体在小鼠肢体运动协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2受体缺失加剧了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样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miRNA-451/MIF通路在帕金森病(PD)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为PD认知障碍提供治疗新思路和方法。方法 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构建PD小鼠模型,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干预PD小鼠模型脑组织中miRNA-451表达,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小鼠进行认知行为学评估,qPCR、免疫组化、尼氏染色检测干预前后脑组织miRNA-451/MIF分子表达、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存活、海马区细胞形态。结果 MPTP腹腔注射会引起小鼠认知行为受损(P<0.01),脑组织内miRNA-451表达增加(P<0.01),认知更差的小鼠miRNA-451表达更多(P<0.05)。人为降低miRNA-451表达后可以改善MPTP腹腔注射引起的认知功能受损(P<0.05),增加脑组织内MIF表达(P<0.05)并且缓解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受损(P<0.01),减少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受损。结论 miRNA-451/MIF可能参与PD认知障碍的发生及发展,干预miRNA-451/MIF表达可为治疗PD认知障碍提供新方法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 DNA双加氧酶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ET2蛋白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成年组、老年组和老年痴呆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6周和8个月的正常C57BL/6小鼠,老年痴呆组为8个月的老年痴呆转基因小鼠。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组织中TET2 mRNA水平。将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慢病毒干扰对照组、TET2慢病毒干扰1组和TET2慢病毒干扰2组,慢病毒感染7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给予50 μmol·L-1过氧化氢(H2O2)或者2.5 mmol·L-1 L-高半胱氨酸(L-HCA)处理4 h分别建立胞外和胞内氧化应激模型,利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在老年组小鼠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中TET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老年组小鼠比较,老年痴呆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中TET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H2O2和L-HCA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中,TET2基因慢病毒干扰效果较显著的TET2慢病毒干扰2组神经元的存活率较慢病毒干扰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减少,下调TET2表达后神经元更易受到氧化损伤,提示TET2可以对抗氧化应激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