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异常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及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并自愿行羊水穿刺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50例超声提示胎儿异常的孕妇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高通量测序CNVs检测,比较不同超声异常指标所对应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及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孕妇年龄18~45岁,孕周17~27周。结果 350例超声异常中,软指标异常243例,占69.4%,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49例,检出率20.2%;致病性CNVs 54例,检出率22.2%;超声结构异常107例,占30.6%,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29例,检出率27.1%;致病性CNVs 33例,检出率30.8%。其中有17例超声异常的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而CNVs提示有致病性变异,占4.9%。结论 在胎儿超声异常行产前诊断时,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高通量测序CNVs检测有利于提高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检测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行无创产前检测的自然受孕单胎孕妇5170例,在孕12~22周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行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检测,对提示染色体缺失重复者行产前遗传咨询,经孕妇及其家人知情同意后孕18~24周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微阵列检测,分析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检测与染色体核型及微阵列分析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无创产前检查提示染色体缺失重复病例27例均接受了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异常11例,其中9例与染色体微阵列结果相符(33.3%);不相符2例微阵列结果提示为多态性。无创产前检查提示性染色体异常12例中11例接受羊水穿刺,检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7例,符合率63.64%。结论:高通量测序无创性产前检测技术对产前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的筛查具有临床价值,但针对染色体缺失重复及性染色体异常检测的临床符合率不高,当提示染色体异常时必须行有创性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或微阵列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中期羊水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及异常类型。方法以2010—2015年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4 36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羊水进行细胞培养,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羊水细胞培养成功4 358份,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47例,检出率为3.37%,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74例,以21-三体为主(21.77%);染色体结构异常71例,以倒位为主(18.37%);嵌合体2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与孕妇年龄、是否经产妇和胎儿性别不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开展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测,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萍  刘珍  范瑞莲  杜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515-1517
目的:分析孕中、晚期胎儿羊水及脐血染色体核型。了解此期异常核型发生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119例孕中、晚期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带穿刺术,抽取羊水或脐血检查胎儿染色体。结果:发现异常核型8例,异常率为6.72%。常见核型为三体型,占异常核型50.00%;其次为染色体易位,占25.00%。结论:在有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孕中、晚期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6.72%,染色体三体为主要的异常核型。孕中、晚期B超检查作为产前常规筛查可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胎儿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生率和原位培养羊水细胞染色体嵌合体发生率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4455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实施羊膜穿刺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异常染色体核型进行统计,并对涉及13号、18号、21号或性染色体的嵌合体病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检测。结果14455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中发现异常核型439例,异常核型率为3.0%。包括21-三体194例,18-三体81例,13-三体5例,倒位25例,易位51例,缺失16例,重复13例,性染色体异常54例。嵌合体一共38例,嵌合率为0.26%,其中涉及13号、18号、21号或性染色体的共23例,其核型与FISH结果显示嵌合一致有22例,不一致1例。结论对具有产前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减少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原位培养羊水细胞可提高染色体嵌合体的诊断,FISH是核型分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
《sane》2014,(3)
目的对无创DNA检查21-三体综合征阳性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采用羊膜腔穿刺术及脐血穿刺术,通过细胞培养方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运用高通量DNA技术对胎盘进行检测,分析无创DNA检查假阳性结果的原因。结果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结果为46,XN/47,XN,+21(141/5),为21-三体嵌合体核型。羊水细胞FISH结果正常。脐血穿刺胎儿染色体正常。胎盘中心位置及母胎面为正常核型和21-三体嵌合体核型,胎盘胎儿面及脐带组织为正常核型,为限制性胎盘嵌合体。结论无创DNA检查存在假阳性结果。无创DNA检查阳性结果必须通过羊膜腔穿刺和(或)脐血穿刺进行确诊。羊水染色体疑似嵌合现象必须通过脐血穿刺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羊水细胞胎儿染色体核型及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94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妊娠16~24周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细胞培养并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94例胎儿染色体核型中检出胎儿异常核型5例(5.3%),异态性染色体13例(13.8%)。[结论]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应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行孕妇外周血浆中游离DNA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7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的孕妇共3 447例,孕周为12周~33周,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行介入性穿刺及胎儿染色体分析,对检测结果阴性者随访。结果 38例均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其中21-三体检测阳性者22例,诊断符合率为100%;18-三体检测阳性者3例,均行羊膜腔穿刺,核型均为47,XN,+18;13-三体检测阳性者1例,与核型分析相符。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可作为二次筛查方法,减少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黄顺姬 《现代保健》2012,(12):110-111
目的:探讨胎儿脉络丛囊肿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孕中期经超声诊断的36例胎儿脉络丛囊肿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超声观察囊肿变化及消失时间,随访母儿结局。结果:36例胎儿脉络丛囊肿均在孕16~25周经超声诊断,囊肿直径0.2~1.6cm,双侧8例,单侧28例;孤立性脉络丛囊肿31例,复杂性脉络丛囊肿5例。除6例引产外,其余30例在孕28周前全部消失。在26例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中,诊断18-三体3例,21-三体1例,染色体平衡异位1例,10例未查染色体核型的胎儿出生后身体检查及随访1年未见异常。36例中,6例于妊娠中期引产(其中3例18-三体,1例21-三体,2例伴多发结构异常),余30例继续妊娠至分娩,产后6~12个月随访,婴儿随访发育及智力未见异常。结论:胎儿脉络丛囊肿可在孕中期经超声诊断,多在孕28周前自行消失。孕妇高龄、唐氏筛查高风险,合并胎儿其他超声软指标异常,囊肿直径〉1.0cm,为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建议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在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医院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的单胎孕妇921例,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检测结果高风险者进行羊膜腔穿刺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阴性者行电话随访。结果:921例孕妇无创基因检测结果高风险19例,包括21-三体9例,18-三体8例,13-三体2例。对19例高风险孕妇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21-三体的灵敏度100.0%,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率为100.0%,阴性预测率为100.0%;18-三体的灵敏度100.0%,特异度99.9%,阳性预测率为87.5%,阴性预测率为100.0%。结论:无创基因检测不仅无唐氏综合征年龄、孕周的限制,也无介入性产前诊断流产等的风险,是一种安全、快捷、准确的产前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养胎方治疗不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FGR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A组)及肝素组(B组)各3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系统产前检查孕26~34周正常孕妇30例为正常组(C组).A组给予营养支持常规治疗外,同时服中药补肾养胎方,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肝素组除常规治疗外,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0.2 mL皮下注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每组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正常组不予特殊处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参数、脐动脉血流,并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 治疗后,A组与B组BPD、HC、AC、FL均高于治疗前,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但A组与B组组间胎儿生长参数的增长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脐血流参数治疗后A组与B组S/D、PI、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A组与B组S/D、PI、RI的降幅比较无明显差异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增加,三组分娩平均孕龄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相比,A组与B组均小于正常组,但A组与B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中药补肾养胎方能明显改善FGR孕妇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肝素组相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见.  相似文献   

12.
林叶飞  凌奕  曾蓉蓉  金松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13-2215
目的:探讨川芎嗪用于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孕妇脐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FGR孕妇随机分为川芎嗪组30例(A组)和营养支持组30例(B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定期产检并分娩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正常妊娠对照组(C组)。A组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加营养支持,B组给予单纯营养支持治疗,C组嘱左侧卧位不给予其他处理。监测3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新生儿发育情况及体重。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的BPD、HC、AC、FL、EFW增长明显,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脐血流阻力及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明显改善FGR孕妇血液流变性,降低子宫胎盘的循环阻力,改善胎盘绒毛微循环,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制素A、激活素A在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46例,其中分娩FGR新生儿者23例(FGR组),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者23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母血及脐血抑制素A、激活素A的水平。对2组胎盘组织进行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胎盘组织抑制素α、βA亚基表达部位及水平。结果:FGR组孕妇血清及脐血抑制素A、激活素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所有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皮下脂肪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FGR组胎盘绒毛发育欠佳,绒毛血管扩张不良;抑制素α、βA亚基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母儿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之间均无相关性。胎盘组织抑制素α、βA亚基分别与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孕妇血清抑制素A、激活素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和0.782。结论:抑制素A、激活素A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可通过检测母血抑制素A、激活素A来间接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或胎盘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238例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终止妊娠的方式、时机以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2146例孕妇中238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FGR发生率为1.96%。②FGR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中母体因素占43.7%,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7.7%,所占比率最高;其次为羊水过少14.3%、脐带异常8.0%,胎盘形态异常7.6%,胎儿因素占2.5%,不明原因者占23.9%;FGR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异常、胎盘形态异常以及羊水过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FGR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R患者剖宫产分娩组围产儿窒息率及死亡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终止妊娠的不同孕周,≤31+6孕周组、32~33+6孕周组、34~36+6孕周组及37~42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4~36+6孕周组与≤31+6孕周组、32~33+6孕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37~42孕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亦是依次降低(P0.05),其中32~33+6孕周组与34~36+6孕周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健全围产期保健网,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合理营养,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剖宫产可以降低FGR围产儿不良结局,而延长孕周至足月并未明显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适时、适宜方式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FGR的预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胎儿生长受限(FGR)时孕妇血及脐血中镁离子(Mg2+)水平与胎盘病理变化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FGR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0例妊娠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及31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母血及脐血中Mg2+水平,光镜观察两组患者的胎盘及胎儿附属物。结果:FGR组母血及脐血中Mg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GR组胎盘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GR时,母血及脐血中Mg2+水平降低,导致胎儿-胎盘血循环阻力增高,胎盘血流灌注减少,引起缺氧缺血,胎盘病理变化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文慧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3):491-493
目的 改善妊娠期糖尿病(GDM)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婴预后。方法 选择1997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系统产前检查并分娩、符合GDM和FGR诊断标准的孕妇23例为FOR组,同期符合GDM诊断标准而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GDM的发病孕周、脐血流S/D比值、孕期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 FGR组:1.确诊为GDM的孕周早于对照组、胎盘病理检查异常和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2.出现脐血流S/D比值升高早于对照组(P〈0.01),孕期血糖控制欠佳、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和早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3.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和脱水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1);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重视G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合并症的发生是改善GDM并发FGR的母婴预后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丰梅  陈映婷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85-498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的治疗效果。方法:64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治疗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治疗,7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胎儿生长情况、生物物理评分和脐血流变化情况,以及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宫高、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及腹围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围产儿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促进胎儿生长,有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且对母体和胎儿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Netrin-I在正常足月妊娠、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及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胎盘中的定位及表达,探讨Netrin-1与妊娠过程中胎盘形成及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4例正常足月妊娠、18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胎儿生长受限及18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胎盘中Netrin-1蛋白定位、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etrin-1定位于细胞滋养细胞及合体滋养细胞的胞浆。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正常足月胎盘相比,重度子痫前期胎盘Netrin-1mRNA及蛋白水平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胎儿生长受限组及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组中Netr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孕期滋养细胞是Netrin-1的重要来源之一。Netrin-1参与了妊娠期胎盘形成的调控,可能在胎儿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肖红  于占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15-4917
目的:探讨临产胎儿双顶径、胎盘厚度与胎儿出生时体重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1月~2009年3月入院正常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征初产妇654例的B型超声检查报告中胎儿双顶径与胎盘厚度的测量值以及婴儿出生时的体重记录,运用SPSS 17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妊娠临产时胎儿双顶径与出生体重相关系数r=0.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厚度与出生体重的相关系数r=0.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临产时B超胎儿的双顶径以及胎盘厚度与出生体重均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胎盘源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SIN)水平对子痫前期(PE)的发病机制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分娩的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择期行剖宫产的足月健康孕妇40例(正常对照组)、PE且胎儿发育正常的孕妇40例(PE组)、PE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孕妇40例(PE+FGR组).采用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法检测TNF-α和MSIN蛋白在各组胎盘组织中的定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TNF-α和MS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TNF-α主要定位在胎盘的血管周围间质、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MSIN主要定位在胎盘的血管周围间质、蜕膜细胞及终末绒毛.TNF-α和MSIN mRNA的表达量在PE组为3.65±0.86,1.80±0.32;在PE+FGR组为3.88±0.71,2.01±0.55;在正常对照组为1.32±0.21,0.77±0.39.相对于正常对照组,PE组和PE+FGR组TNF-α mRNA和MSIN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和PE+FG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MSIN蛋白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为0.56±0.13,1.31±0.23;在PE组为1.67±0.25,1.55±0.34;在PE+FGR组为2.78±0.41,3.07±0.51.相对于正常对照组,PE组和PE+FGR组TNF-仅蛋白和MSI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和PE+FG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源性TNF-α和MSIN对于PE的发病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检测胎盘源性TNF-α和MSIN为PE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