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调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季节、年龄以及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快速检测卡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IgM检测.结果3年共检测957例患儿样本,其中阳性样本数共386例,阳性率为40.3%.男、女性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分别为34.5%、5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14.4%;2~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6%;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发病率为45.9%;7~14学龄期MP感染率为52.2%.0~1岁组MP-IgM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时间分布上,全年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病例发生,秋冬季节MP感染率比春夏季节高.从2002~2004年,MP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MP感染的好发年龄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易发季节为秋冬季.  相似文献   

2.
曲延东 《现代保健》2010,(18):174-17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8例3d内退热,14例6d内退热;咳嗽症状36例7d内明显减轻;x线检查示肺部炎症在3周内吸收57例;1例治疗3d后咳嗽未减轻,考虑有继发细菌感染,经联合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后体温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以秋冬季多见,临床症状重于肺部体征,有影像一体征分离现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许玉霞 《现代保健》2009,(36):138-139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既可以引起肺部炎症病变,还可以引起其他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对笔者所在科收治的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黎念  何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44-374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胸片改变、治疗及转归。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咳嗽、发热为首诊症状,常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音低钝、心悸、烦躁、高热惊厥、贫血及皮疹等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37.5%)较胸片异常率(100.0%)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效价大于1∶80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大部分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所有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有小龄化趋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需注意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不同于病毒 ,又不同于细菌 ,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日益增多。现将我院 1999年 8月~2 0 0 0年 7月住院已证实的 9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 5 0例 ,女 44例 ;发病季节 1~ 3月 2 0例 ,4~ 6月 14例 ,7~ 9月 2 4例 ,10~ 12月 36例。发病年龄0 5~ 4岁 9例 ,5~ 7岁 35例 ,8~ 12岁 5 0例。2 临床特点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一般起病缓 ,也有急骤起病者 (2 4例 ) ,有发热者 87例 ,均在 38℃以上 ,其中 39℃~ 40℃ 49例 ,占 5 2 …  相似文献   

6.
肺炎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衣原体(TWAR)是引起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自从确定其为人类致病菌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自1995年以来对该微生物也有一定的研究。但迄今为止,有关小儿肺炎患者TWAR感染的报道甚少。为此,笔者对1997年4月~1998年3月住院肺炎患儿109例进行了TWAR感染率调查,并结合临床,对TWAR肺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09例肺炎儿童,年龄2个月~11岁,男67例,女42例,诊断标准依照实用儿科学第6版。健康儿童35例作对照,年龄2~7岁,男21例,女14例,近两周内无呼吸…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以来的临床工作经验,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有自己的体会,作者以抛砖引玉的学术态度,和同行交流与切磋,共同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咽拭子肺炎支原体(MP)-DNA检测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儿科住院的疑为MPP,并经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有效的患儿229例(研究组)及同期住院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36例(对照组)。所有入选患儿均于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荧光探针PCR检测MP-DNA。研究组患儿于入院24 h内留取血清标本检测MP-IgM,阴性者5~10 d后再次检测,仍为阴性者出院1周后复测。结果研究组患儿中,发现MP-DNA阳性98例(42.79%),MP-IgM阳性78例(34.06%),其中第1次血清检测阳性29例(12.66%),第2次血清检测阳性49例(21.4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9,P=0.021),两者一致性较差(Kappa=0.378,P<0.05)。151例MP-IgM阴性患儿出院后1周MP-IgM阳转23例,故MP-IgM总阳性例数为101例(44.10%),与MP-DN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5),两者一致性中等(Kappa=0.565,P<0.05)。对照组患儿鼻咽分泌物MP-DNA仅3例(8.33%)阳性,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荧光探针PCR检测MP-DNA可早期诊断MPP,但应注意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存在,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王彬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4008-4009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救治的26例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起病急,以气促、口吐白沫为主症,所有的患儿均有肺部体征,并易出现呼吸困难、肺外并发症。结论: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重,肺外症状多见,治疗以红霉素、阿奇霉素联用,早期吸氧、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临床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70例,其中合并细菌感染32例,正常体检儿童20例做对照,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PCT.结果 单纯MP肺炎患儿血清PCT较对照组轻度升高(t=5.49,P<0.01),合并细菌感染MP肺炎患儿较单纯MP肺炎患儿急性期PCT明显升高,差异显著(t=13.65,P<0.01).结论 PCT检测对MP肺炎及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