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脑出血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PCI术后脑出血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行抗血小板治疗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 h收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 d出院。出院3 d后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自行口服感冒药无效,夜间出现嗜睡、恶心、呕吐,急诊头颅CT检查示脑出血(右侧颞枕顶部)。考虑脑出血与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矛盾,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利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4个月,病情稳定。结论应用血栓弹力图可实现PCI术后脑出血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2.
阿司匹林和P2 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治疗的基石,CAPRIE、CURE、CREDO 等[1-3]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同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产生不同的抗血小板效应,即血小板反应多样性,低反应性者血栓事件可能增加,高反应性者出血事件风险增加。血小板功能检测显示:表现为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不良,易发生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和死亡等缺血事件;另一部分患者对药物过度反应,易发生胃肠道出血,卒中和死亡等出血事件[4-5]。导致抗血小板药物,尤其是经典P2 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反应多样性的现象已经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开展了各种临床研究和药物代谢机制的探讨[6]。新型P2 Y12受体拮抗剂普拉格雷,其强效抗血小板作用在克服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出血的风险[7]。因此,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以预测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如何在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指导下推进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也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抗血小板药物在各种动脉血栓性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目前抗血小板药物多采用固定剂量给药,但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的血小板高反应性或低反应性可能与血栓事件或出血事件风险相关。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预防血栓或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仍缺乏上述治疗策略能够最终改善患者预后的确切临床证据。迄今为止,对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是否应常规进行实验室监测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的成因及血小板功能检测是否可用于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霞  徐宝宏  李静  高春霞 《临床荟萃》2012,27(3):224-226,277
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减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良心血管事件,2006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建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植入裸支架术后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至少4周,而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与其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国内外对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患者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研究较多[1-4],但对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PCI术后双重抗血小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72例,探讨其出血特点、胃镜下表现、评价出血危险性分级,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冠心病血运重建的重要方法,支架植入后可显著减少靶血管的急性闭塞和再狭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是PCI围手术期和术后药物治疗的基础。而血小板是参与血液凝固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血小板数量缺乏、减少或功能不全常导致出血发生率的增加,在合并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时出血发生率更加明显[1,2]。如何预防和减  相似文献   

6.
郑小芳  范林  吴黎明  陈良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7):2058-2060,2062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PIs)能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胃肠道出血以及可能性支架血栓的发生产生影响,并进一步筛查PCI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及可能性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62例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最终发生胃肠道出血的患者,并按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等为配比条件选取最终未发生胃肠道出血的患者123例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统计PCI术后1个月及6个月内发生胃肠道出血的情况,并用同样方法从该人群中选取41例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最终发生可能性支架血栓的患者及82例最终未发生支架血栓的患者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统计PCI术后1个月及6个月内发生可能性支架血栓的情况.结果 危险因素分析表明,与未使用PPIs相比,PCI术后联合使用PPIs发生胃肠道出血的相对危险度(OR)明显降低[OR=0.120,95%可信区间(CI)为0.055~0.262];使用PPIs治疗1个月与6个月相比,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PCI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还与既往胃肠复合疾病史关系密切(OR=3.520;95%CI为1.253~9.889).在可能性支架血栓方面,PCI术后有无联合使用PPIs治疗及治疗时间的长短,与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无明显差异(P>0.05); 而肾功能不全、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血小板计数增高等与支架血栓的发生关系密切(OR=9.765,95%CI为3.083~30.928;OR=5.243,95%CI为2.442~11.260;OR=1.014,95%CI为1.006~1.021).结论 PPIs可以明显减少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胃肠道出血的危险,使用PPIs时间长短对该保护作用无明显影响,既往胃肠复合疾病史可能是PCI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PPIs对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者可能性支架血栓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肾功能不全、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血小板计数增高可能是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急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病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药物或介入治疗后缺血事件的复发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PCI术挽救了大量ACS患者,但PCI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形成也成为最严重的,有时为致命性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更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剂量,以寻求ACS患者缺血事件发作和出血风险之间的最大化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时间段的不同,将120例在本院进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单一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各60例。两组治疗3 d后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药物抵抗的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R、CI、K、Angle、LY30高于对照组,M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高凝图形发生率、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血栓弹力图能够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的磷酸化程度,评估PCI术后氯吡格雷的应用疗效。方法 17例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干预,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分别在入选时和抗血小板治疗后第7天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VASP磷酸化程度,计算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PRI术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的第7天,PRI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VASP磷酸化程度可以特异性评价氯吡格雷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及其继发的血栓形成和栓塞,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该类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然而不同患者对同等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存在差异,在规范用药基础上,仍有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即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因此,对抗血小板药物的效应进行个体化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已有多种手段可以监测血小板功能,那么血小板功能实验预测心血管病人血栓与出血风险的能力如何?能否依据血小板功能实验来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抗血小板药物?本文简要概述血小板功能及检测方法,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人类死亡或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血小板药物(antiplatelet agent,APA)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动脉血栓性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也需抗血小板治疗,因此使用APA的人群数量相当庞大。传统APA导致出血的风险较低,而目前临床常用的新型APA发生出血的风  相似文献   

12.
抗栓治疗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治疗的基石,对降低术后血栓风险、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抗栓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大,应在平衡缺血和出血风险后制定抗血小板策略。尤其在新型支架使用后,治疗缺血和出血双高危老年及合并特殊情况等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疗程、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联合抗凝药物等诸多问题,使临床决策遇到很大挑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冠心病PCI术后抗栓领域的治疗进展,并对其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能使冠心病患者明确获益。目前,经典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是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相关及自发缺血事件的标准指南推荐疗法。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的出现,也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现从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和临床应用特点着眼,阐述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主要血管重建策略,降低PCI围手术期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而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及抑制不足引起的高血小板反应性(high platelet reactivity, HPR)在PCI治疗后的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HPR不仅是PCI术后发生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因子,也和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疗效降低相关。本文综述HPR在血小板血栓形成中的相关机制、HPR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小板在正常止血过程中十分重要,当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发生变化时,机体易于发生出血或血栓。目前,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日益增加,包括测定血小板粘附、聚集和活化的能力等。近年来随着对血小板激活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生物化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血小板的方法巳不断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栓形成的原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科发生的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后血栓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2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亚急性血栓形成,均存在高龄、弥漫多支病变、合并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等因素。结论 PCI 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血栓高危患者应警惕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内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形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和心脏介入 (PCI)术后主要并发症的病理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 ,抗血栓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以往阿司匹林是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病的唯一选择 ,近年来随着抗血小板药物研究的逐渐深入 ,出现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抗血小板药物。本文对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thicnopyridines(包括噻氯吡啶和氯吡格雷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 ,以及它们对ACS、PCI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的进展综述如下。1 阿司匹林 (aspirin)阿司匹林的使用已经有 10 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后上消化道出血(UGIB)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因ACS而行PCI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1年内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UGIB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筛选发生UGIB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CS患者PCI后双抗治疗1年内的UGIB发生率是5.2%;与对照组比较,UGIB组年龄大、女性、消化性溃疡史、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比例均明显升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女性、年龄、消化性溃疡史、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史是ACS患者PCI后口服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ACS患者PCI后服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应全面评估UGIB危险因素,高危患者应加强随访并采取避免出血的临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法(TEG)和光学比浊法(LTA)检测氯吡格雷抵抗(CPGR)的一致性及TEG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PCI治疗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220例,本次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100例患者进行TEG和LTA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血栓弹力图(TEG)和光学比浊法(LTA)在监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中的相关性;观察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方法回顾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并接受规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77例;回顾分析其TEG测定的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后MPV,以及其中99例患者LTA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DP、ARA诱导的LTA血小板聚集率与TEG血小板抑制率无相关性(P均0.05)。氯吡格雷低反应性LTA和TEG检出率分别为30.3%和45.5%,阿司匹林低反应性检出率分别为19.2%和31.3%,低反应性检出率LTA低于TEG法(P0.05)。177例患者中,氯吡格雷低反应组和敏感组、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组和敏感组服药后MPV均较服药前降低(P均0.01);服药前及服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组MPV均低于敏感组(P均0.05);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低反应组服药后PLT高于服药前(P均0.05)。结论 TEG和LTA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差,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检出率均较高,值得临床医生注意;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MPV降低;服药后PLT上升患者更易发生药物低反应性;MPV偏低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发生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