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巴德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后如未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包块会逐渐增大,腹壁缺损会加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甚至会发生嵌顿及绞窄而危及生命,而手术治疗是腹壁切口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腹壁缺损的大小,可直接缝合腹壁缺损,或应用人工材料修复腹壁缺损.应用巴德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进行修补为腹壁切口疝修补的方法之一,该补片是由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2种材料制成的双面复合补片,具有良好的抗张力及防粘连等优点,由于直接与腹膜缝合,降低了切口张力,同时补片外有肌肉及筋膜覆盖,肉芽组织易于长入网孔内,有利于切口的愈合[1].自2004年以来应用Bard Composix修补腹壁切口疝11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涤纶毡片修补巨大切口疝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涤纶毡片修补巨大腹壁缺损11例,腹壁缺损直径7~14cm,平均(10.7±2.3)cm。修补时经原切口切开假性疝囊进腹,游离疝环,先将大网膜衬垫于腹壁缺损处,再用不吸收缝线将适当大小的涤纶毡片与腹壁缺损边缘作全层间断缝合。结果术后随访2~4年,术后半年曾有1例复发。所有病人未见感染、腹腔内严重粘连以及修补材料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涤纶毡片的组织相容性好,弹性佳,牢固可靠,价格低廉,适于作巨大切口疝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疝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医院应用生物补片修复腹壁疝及腹壁缺损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5例切口I期愈合;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例切口局部裂开补片暴露,均经换药后愈合。17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3.3±4.5)个月,未发现腹壁疝发生或疝复发,无腹壁异物感或慢性疼痛。结论: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疝和缺损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伴污染或感染的腹壁疝及缺损的修补以及青少年腹股沟疝患者,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王兵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09-1009
目的:探讨采用聚丙烯材料修复腹壁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针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灶、良性肿瘤切除、重度皮肤撕脱伤、切口疝及其他原因造成腹壁缺损的13例患者,采用聚丙烯补片加强腹壁强度,腹壁缺损。结果:术后经6个月至5年的随访,全部患者切口I期愈合,修复效果良好。结论:聚丙烯材料较之自体组织应用于腹壁缺损,具有材料易得,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涤纶毡片修补巨大切口疝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采用涤纶毡片修补巨大腹壁缺损 11例 ,腹壁缺损直径 7~ 14cm,平均 (10 .7± 2 .3) cm。修补时经原切口切开假性疝囊进腹 ,游离疝环 ,先将大网膜衬垫于腹壁缺损处 ,再用不吸收缝线将适当大小的涤纶毡片与腹壁缺损边缘作全层间断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 2~ 4年 ,术后半年曾有 1例复发。所有病人未见感染、腹腔内严重粘连以及修补材料外露等并发症发生 ,效果满意。结论 涤纶毡片的组织相容性好 ,弹性佳 ,牢固可靠 ,价格低廉 ,适于作巨大切口疝的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疝补片在修补腹壁切口癌种植灶切除后腹壁缺损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例腹壁切口癌种植灶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及巴德补片修补腹壁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年,无局部肿瘤复发,亦无切口疝发生。结论巴德补片无张力修复腹壁切口癌种植转移灶切除术后的腹壁缺损,是减少肿瘤局部复发和预防腹壁切口疝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补片大网膜联合植皮修补腹壁巨大肿瘤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恶性肿瘤并不少见,部分病情延误致肿瘤巨大,切除后因腹壁巨大缺损而修复困难,尤其是腹直肌切除后,术后腹壁缺损,术后可造成巨大切口疝引成,早期应用补片修补,植皮难以成活,治疗困难。2004年6月至2007年3月,我们对5例腹壁巨大恶性肿瘤切除后行一期补片(巴德Kugel疝修补片)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前瞻性研究三维可视化(3DV)技术在复杂腹壁缺损修复重建术前规划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因复杂腹壁缺损行修复重建手术的210例患者,其中疝致腹壁缺损46例、腹壁原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106例、腹壁继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58例。分别应用CT影像(CT影像组)或3DV技术(3DV技术组)进行术前规划,每组各105例,两组中分别包括疝致腹壁缺损患者23例、腹壁原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患者53例、腹壁继发性肿瘤致腹壁缺损患者29例。记录患者腹壁缺损的面积、分型、分区,以及缺损修复重建方式、肿瘤切除情况。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次要疗效评估指标),计算患者的腹壁缺损临床治愈率(主要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CT影像组和3DV技术组腹壁缺损的缺损修复重建方式为单层或双层补片、组织分离技术+补片、“补片+大网膜瓣+补片”三层桥接、组织分离技术+补片+大网膜瓣、补片+组织瓣移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CT影像组腹壁原发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性扩大切除(R0切除)44例、行姑息性手术(R2切除)9例,腹壁继发性肿瘤患者R0切除21例、R2切除8例。3D...  相似文献   

9.
腹壁切口疝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而发生的疝,其发生率可达2%-11%。腹壁切口疝不能自行愈合,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据疝环缺损的长径分类如下:①小切口疝:长径〈3cm;②中切121疝:长径3-5cm;⑨大切口疝:长径5-10cm;④巨大切口疝:长径≥10cm。其手术修补原则是小切口疝一般采用连续缝合修补技术;对于中切口疝及大和巨大切口疝,应采用人工修补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后一手术方法的演进有:  相似文献   

10.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并发症,腹壁缺损大的腹壁切口疝,单纯修补困难且易复发,我们从2007年2月-2009年3月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手术后不久出现的腹壁切口疝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Composix补片在老年腹壁缺损手术中的应用 -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巨大缺损的修补方法。方法选择4例腹壁肿瘤切除、4例切口疝致腹壁巨大缺损的患者,应用巴德Composix补片修补腹壁缺损。结果巴德Composix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近期疗效满意。结论巴德Composix补片是比较理想的腹壁缺损修补材料,尤其适用于腹壁缺损巨大、高龄、肥胖、伴有心肺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孙胜伟  张杏梅 《上海医学》1994,17(12):708-709
修复老年巨大腹壁疝的体会(附4例报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孙胜伟解放军第八十五医院张杏梅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或复发性切口疝的修复术,是一个较为棘手的手术,这是因为腹壁肌肉筋膜萎缩,组织松弛,在遇有腹壁疝造成组织巨大缺损时,勉强拉拢缝合腹壁,常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外科的发展,疝与腹壁外科领域正在发生许多变革,疝病学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材料层出不穷。中国每年约有200万疝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疝病诊断和治疗的质量至关重要,对患者个人,以及我国的医疗保健体系和医疗资源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疝与腹壁外科领域的创新、发展将永远不会停止,我国的疝与腹壁外科应该怎样发展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的疝与腹壁外科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经过20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疝手术的质量占据国际领先地位。虽然中国的疝与腹壁外科领域已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发展是无止境的,每一位外科医师都在努力追求卓越,疝外科学亦是一个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科学领域,今后应深入学习更加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以推动创新与发展。笔者从疝与腹壁外科的理念新解释,疝外科技术的创新,技术装备的发展对疝和腹壁外科领域的影响,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疝与腹壁外科相关制度的建立这几个方面探讨疝与腹壁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邹平华  罗婷  胡帆 《当代医学》2016,(21):79-8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腹壁切口疝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病例均顺利完成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有4例发生皮下脂肪液化、坏死,经换药后治愈。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对于切口疝的手术治疗应根据切口疝直径大小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壁及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2005年~2010年对12例腹壁及髂腹股沟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全层缺损的患者7例,肌层缺损的患者9例,缺损范围10cm×7cm~15cm×12cm。肌层缺损采用聚丙烯人工补片修复5例,用阔筋膜修复腹壁肌层缺损4例,皮肤缺损转移皮瓣修复7例。结果: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二次手术转移皮瓣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3次手术后愈合,1例髂腹股沟区肿瘤切除后应用人工补片修复下腹壁缺损,由于补片紧贴血管,术后合并感染,血管破裂大出血,反复多次手术,患者死于大出血。获随访1~5年患者,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壁及髂腹股沟肿瘤切除后可根据患者组织缺损的大小以及术者的修复技术选择修复方式,其中关键是维持腹壁的张力,防止腹壁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腹壁切口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一年,记录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14例,发生率16.279%(14/86)。其中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和疝复发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共有6例(6.977%)进行了二次手术,分别是2例补片感染、1例肠瘘和3例疝复发,术后随访一年未有死亡病例发生。单因素分析:手术时间(≥180min)、疝缺损大小(≥8cm)、手术方式(IPOM)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疝缺损大小(OR=4.020,P=0.038,95%CI:1.081-14.952)、手术方式(OR=6.096,P=0.012,95%CI:1.492-24.900)是外科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腹壁切口疝患者,在疝缺损较大时(≥8cm)我们需警惕外科并发症的发生。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我们更建议采用Sublay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一种对腹壁大面积缺损行之有效的简单方法。方法:1986年1月 ̄2005年4月,应用自体刃厚皮片植皮修复大面积腹壁缺损6例。全麻下行腹壁创面清创术,切取大腿的刃厚皮片植于创面处。凡士林纱布敷盖,包扎固定。结果:术后连体婴儿患者植皮全部成活,观察1年,无腹内外疝发生,腹壁外形正常,发育良好;3例外伤性腹壁缺损及2例电接触伤致腹壁缺损患者,4例创面I期愈合,1例皮片有小片状散在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经2月 ̄19年随访,2例腹壁外形稍膨隆,但无腹内、外疝发生,可正常进食排便,可从事简单的日常工作及正常社交活动。结论:以刃厚游离皮片修复大面积腹壁缺损,供皮丰富,来源广泛,且不影响供皮区皮肤生长,皮片易存活,创面愈合快,手术简单、适用、经济、无需特殊材料,在基层医院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18.
胎儿腹壁异常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总结了胎儿腹壁异常12例,其中脐疝4例,腹壁缺损4例、膈疝3例、胸腹壁缺损1例。分析了超声图像特点及漏诊、误诊原因,并提出鉴别诊断要点及最早诊断时间。对分娩方式及时间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东海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29-12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腹壁疝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老年腹壁疝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34%的老年腹壁疝患者需要急诊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1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占23.43%;2例患者发生切口裂开,占3.12%;2例患者发生阴囊积脓,占3.12%;1例患者发生肺不张,占1.56%;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占3.12%。术后12个月时,共有6例患者疝复发。结论基层医院老年腹壁疝患者需要急诊外科治疗的比率比较高,需要对患者的合并症进行有效的处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结合补片对中下腹壁肿瘤切除后造成的腹壁巨大缺损行一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2年6月因中下腹壁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3例,切除后造成的腹壁缺损均在10 cm以上,最大缺损为18 cm。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结合补片对腹壁的巨大缺损行一期修复,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修复后的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例手术后1年,因肺及骨转移死亡,其余12例均健在,无局部肿瘤复发和疝发生。结论对腹壁巨大肿瘤切除后造成的腹壁巨大缺损,用带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结合补片进行修复可获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