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建立基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中国7~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南指数(2021)[CDGI(2021)-C],验证其可靠性,并利用CDGI(2021)-C评价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各类食物建议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发布了《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岁~6岁儿童膳食指南》。  相似文献   

3.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办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在2007年版本的基础上,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上百名营养学家,按照规范程序,经过问题分析,认真询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完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共有6条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分析,对合理膳食、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关系的询证,起草形成,又经过征求意见,几经修改成稿.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据2016年发布的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制定新版中国儿童膳食指数CCDI-2016。方法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等更新中国儿童膳食指数各指标标准。结果 CCDI-16由谷类、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肉类、水产品、蛋类、饮水量及含糖饮料、维生素A、脂肪酸、膳食纤维、食物多样性、同父母和(外)祖父母共进晚餐的次数与能量平衡16个指标组成,每个指标以膳食指南推荐能量摄入水平与食物摄入范围为基础并均赋值10分,故CCDI-2016赋分范围为0~160分,得分越高表示整体实际膳食摄入与推荐摄入水平越接近,即整体质量越好。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质量评价。[营养学报,2019,41(2):105-109]  相似文献   

5.
目的 修订中国哺乳期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 for lactation,DBI-L)并评价广州市产褥期妇女的膳食质量.方法 在中国成人DBI-16基础上,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和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建立DBI-L.基于队列研究,于2017~2018年在广州市...  相似文献   

6.
学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充足的营养是其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有必要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制定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并根据学龄儿童营养健康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修订。《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是在《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基础上,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修订原则和程序,综合考虑中国学龄儿童目前突出的膳食营养问题,经过循证、讨论和征求意见形成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突出强调了提高学龄儿童的营养素养、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和共建健康食物环境,并提出合理膳食和积极身体活动的指导性建议,增加了6~10、11~13和14~17岁3个年龄段的平衡膳食宝塔,为家长、教师、学校卫生工作者、儿童保健人员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东北某贫困县居民营养摄入情况及膳食结构.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某贫困县18岁及以上居民过去1年内各类食物的消费情况.膳食调查借助网络平台采用FFQ法调查各类食物中代表食物的消费量,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膳食结构与营养素摄入分别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   总被引:118,自引:2,他引:116  
《营养学报》1998,20(4):387-397
1.前言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3.特定人群膳食指南4.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前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国情制定的,是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以摄取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指导性意见。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组成...  相似文献   

9.
张丽丽  张偲 《中国校医》2018,32(3):178-180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驻马店市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的变化,为今后膳食指导以及合理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2-2016年驻马店市居民合理膳食指导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驻马店市各县(区)每年报送的数据中随机选取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以其中年龄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成年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的变化。结果 2012—2016年,驻马店市居民对《指南》的知晓率分别为25.8%、26.2%、26.5%、26.8%和27.2%,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和文化程度居民对《指南》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18~39岁知晓率相对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大专及以上居民比其他学历居民对《指南》知晓率高;居民对《指南》获知途径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不同获知途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P>0.05)。结论 驻马店市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需继续加强对居民膳食指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科学原则和居民的营养健康需要,结合食物生产、供应情况及人群饮食生活实践,由政府或权威机构提出的有关膳食和身体活动的指导性建议。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办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基础上,通过对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以及对合理膳食、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关系的询证而形成的。本期特邀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修订委员会,并由马冠生教授执笔撰写述评文章《学龄儿童膳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更新中国孕期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 for pregnancy, DBI_P)并对孕期妇女膳食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孕期妇女不同阶段各类食物的建议摄入量及孕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对DBI_P进行更新调整。应用此调整后的DBI_P评价521名江苏太仓地区孕妇的膳食质量,采用问卷调查和连续3天的膳食称重记录法收集孕妇基本情况及孕早、中、晚期各类食物摄入量,利用DBI_P中负端分、正端分、膳食质量距评价孕期各阶段膳食质量,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孕期膳食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孕期各阶段均存在谷类、蔬果、奶类、大豆坚果类、水产品以及食物种类数的摄入不足,蛋类在各孕期摄入充足,畜禽肉类食物在孕期各阶段均存在摄入过量。孕早、中、晚期蔬菜摄入不足的孕妇比例均超过70%,奶类摄入不足比例均超过60%,每日摄入食物种类数不足比例均超过90%,孕期各阶段畜禽肉摄入过量比例从孕早期的74.5%增加到孕晚期的84.1%。孕早、中、晚期膳食负端分均值分别为16.0、15.5和15.1,中高度摄入不足比例分别为14.2%、...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西城乡居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下称《指南》)的知晓率,及其对居民膳食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广西的数据,选择18~75岁居民为对象,分析居民对《指南》、食用油和食盐推荐摄入量的知晓情况,探讨《指南》对居民膳食结构的影响。结果广西城乡居民《指南》知晓率为8.6%,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居民《指南》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指南》知晓率城镇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汉族居民高于壮族及其他民族,文化程度越高《指南》知晓率越高,未婚者知晓率较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知晓率较高。知晓《指南》居民食盐推荐摄入量知晓率55.1%,正确回答率为84.0%;食用油推荐摄入量知晓率24.6%,正确率回答率为76.3%。知晓《指南》的城镇居民膳食结构中干豆及豆制品、蔬菜、水果、禽肉、奶及其制品和蛋类的消费量高于不知晓《指南》的居民(均P0.05)。结论广西城乡居民《指南》知晓率低,食用油和食盐的推荐摄入量知晓率不高,《指南》能促进居民的合理膳食,应继续加强尤其是农村地区《指南》的宣教干预。[营养学报,2021,43(1):22-26]  相似文献   

13.
医学多棱镜     
特殊人群膳食指南公布最近.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础上,发布了《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岁~6岁儿童膳食指南》。《指南》建议:孕前期妇女宜多食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戒烟禁酒。孕早期妇女膳食宜清淡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5中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状况。方法本文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将参加过此次调查并有完整的连续3d24h膳食回顾调查数据的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调查对象膳食脂肪摄入量、供能比和食物来源,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2015年膳食脂肪摄入量为82.9g/d、膳食脂肪供能比为35.8%、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的人群比例为67.9%;调查人群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动物油、植物油和植物性食物的脂肪占膳食脂肪总量为35.9%、3.1%、40.8%和20.0%。结论我国十五省(区、市)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较高,脂肪供能比已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膳食脂肪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控制含脂肪高的食物的摄入量。[营养学报,2019,41(2):118-121]  相似文献   

15.
何丽 《大众医学》2012,(5):39-39
由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由全国的营养专家根据营养学的科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其目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  相似文献   

16.
孙铮  刘风云  郝艳青  张敏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633-1635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膳食结构、绝经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就诊于山东省泰安市3家医院妇科门诊、年龄40~ 60岁、有子宫及一侧或双侧卵巢、有月经改变或有绝经期综合征表现的862名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使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进行绝经症状评分,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的标准相比较.结果 月经情况:初潮年龄为(14.8±1.9)岁,绝经年龄为(49.2±4.8)岁;799人出现了≥1种绝经症状,占92.69%;Kupperman症状评分与绝经综合征症状得分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均有相关性(P<0.05);围绝经期妇女膳食结构与《指南》相应项目比较,均不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推荐值.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成年居民2004~2011年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相关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分析知晓状况对于居民膳食及营养素摄入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04~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中18岁以上调查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问卷面访及膳食调查了解成年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情况及其膳食状况,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9省区成年居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呈现增长的趋势,2004、2006、2009和2011年知晓率分别为7.8%、11.9%、14.6%和24.4%;2011年京沪渝三直辖市成年居民的膳食指南知晓率为40.8%,高于九省区成年居民;城市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45岁以下人群指南知晓率显著高于中老年人群;膳食指南知晓人群的基本营养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不知晓人群;膳食指南知晓人群水果、蛋类和奶类的每日消费量历年均显著高于不知晓人群,且蛋白质、维生素B2和钙的摄入量也显著高于不知晓人群。结论成年居民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整体仍处在一个较低的知晓水平;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人群在营养知识、膳食及营养素摄入等方面均优于不知晓的人群。  相似文献   

18.
金玉文  魏金莲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20-1121
目的了解海安县居民膳食结构状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用称重法和24h回顾法进行连续3d摄入调查。结果海安县居民膳食结构主食、水产品、蛋类、豆类人日均摄入量与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下称指南)相符,蔬菜类是指南建议量的70%,畜禽肉是《指南》建议量的1.25倍,乳类及水果分别是《指南》建议量的11.4%和21.5%,食用油和食盐分别是《指南》建议量的1.42倍和1.30倍。结论海安县居民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营养教育,引导居民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合理膳食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评价舟山市新城社区合理膳食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开发设计《舟山居民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实物图解》,开展"健康膳食烹饪比赛活动"进行干预。以小组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舟山居民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实物图解》和"健康膳食烹饪比赛活动"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结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不能简单复制传播,家庭主妇是合理膳食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人群试吃调研和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食物量比较的两种方法,分析午餐的食物量。方法对北京市某单位食堂130道常见中式菜肴(包括纯荤菜、带骨荤菜、半荤菜、菜炒鸡蛋和素菜)的份量进行测量,并由56名职工对菜肴份量进行试吃评价。利用人群试吃调研结果,以及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食物量比较的方法,分析午餐套餐的份量,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取整数作为午餐份量的推荐值。结果 79.1%就餐者能吃完带骨荤菜,其他菜肴种类能吃完的均低于70%(47.3%~66.6%)。按照事先确定的份量标准,带骨荤菜的份量(73.4±22.3)g比较适宜,而其他种类菜肴的份量均偏大,需在现有份量基础上减少30%。按此份量搭配一荤一素或一荤两素套餐可提供肉类21.1~127.1 g,蔬菜130.8~385.7 g,和/或鸡蛋20.0~36.0 g,和/或豆类11.1~28.4 g。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食物量计算,成人午餐中的肉类(禽畜肉、水产和蛋类)食物应达到48~120 g,蔬菜120~200 g,豆制品10~14 g。调整后菜肴份量,可提供的肉类、蔬菜和豆类等食物基本满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要求。结论所调查北京成人午餐菜肴份量,带骨荤菜比较适宜,其他中式菜肴份量偏大,需在现有份量基础上减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