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蜘蛛恐惧症是特定性恐惧症中的动物类型恐惧症,属于焦虑症范畴,目前尚不能通过药物治愈.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irtual reality exposure therapy,VRET)是治疗焦虑症的一种新的干预方法.由于其疗效好、经济、安全、可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精神障碍疾病的研究.研究发现,VRET可通过调节虚拟暴露刺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头颈部放疗患者发生幽闭恐惧症的因素,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实施头颈部放射治疗患者进行(SCL-90)评分,选择恐怖因子评分在21分以上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幽闭恐惧症发病率、(SCL-90)评分和恐惧心理缓解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幽闭恐惧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后(SCL-90)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恐惧心理缓解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恐惧心理缓解的总有效率为75.0%,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头颈部放疗患者幽闭恐惧症的发病率,减轻和缓解恐惧心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3.
认识领悟疗法治疗恐惧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认识领悟疗法对恐惧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按照钟友彬教授认识领悟疗法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对患者实施认识领悟治疗。结果 患者的恐惧症状在治疗后消失。结论 使用认识领悟疗法治疗恐惧症有效。  相似文献   

4.
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对人恐惧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认识领悟疗法对对人恐惧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按照钟友彬教授认识领悟疗法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对来访者实施认识领悟治疗.结果 来访者的恐惧症状在治疗后消失.结论 使用认识领悟疗法治疗对人恐惧症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综合心理疗法对场所恐惧症的效果.方法 在来访者中心的原则下,综合运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短程疗法整合的综合心理疗法对场所恐惧症进行心理治疗,自然观察疗效.结果 综合心理疗法对于较重的场所恐惧症治疗是有明显成效的,切实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结论 综合心理疗法是治疗场所恐惧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暴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露疗法”是一种让患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的刺激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其治疗原则或是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场景,或是直接置身于使其感到极度恐惧的现实情境之中,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行为主义学派的系统脱敏疗法虽然也是让患者暴露在恐惧情景之中,但暴露疗法与之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差别在于: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irtual reality exposure therapy, VRET)是治疗焦虑相关障碍的一种新型干预方法。现有研究指出,VRET可以弥补传统暴露治疗的不足,但容易受到成本较高、效果有限等缺点的限制。而随着技术的普及与升级,VRET在自助化、普适化和有效性上取得新的发展。新研究纷纷指出,VRET不仅有效,同时还可以实现患者自助化治疗、结合非侵入式脑刺激技术进一步增强效果。本文旨在对近年VRET应用于焦虑相关障碍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回顾,分别从VRET对焦虑相关障碍治疗的效果、自助化干预的发展以及结合非侵入式脑刺激技术增强效果这三个方面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的扫描速度已经得到极大提升,其应用领域和检查部位也随之得以拓展.磁共振扫描速度对于胎儿成像至关重要,其大大缩短了成像时间,减少胎儿运动产生的运动伪影.给临床检查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自我暴露疗法结合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的强迫症 ,其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暴露疗法[1] ,继证明想象性脱敏之类的疗法疗效很差后 ,形成了实地暴露结合反应预防 ,对强迫行为的治疗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1- 2 ] 。病人暴露到引发强迫行为的情境 (暴露疗法 ) ,将出现执行强迫行为的冲动和相应的不适 ,如让他们执行这些行为 ,不适和冲动迅速减退 ,但这将强化强迫行为 ;如果要求他们控制住强迫行为 ,在以后三个小时内 ,这种冲动和不适将逐步消退 (反应预防 )。一般来说 ,暴露疗法对焦虑情绪有效 ,而反应预防则对控制强迫行为有效[2 ] 。国外目前对强迫症的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急性应激障碍认知暴露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认知暴露疗法对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连续病例33名,分成门诊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采用结构化的认知暴露疗法。疗效评定采用SCL-90、BDI、HAMD、STAI和HAMA。结果:在认知暴露治疗前所有患者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分、BDI、HAMD、STAI、HAMA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得分:在治疗次数上,住院组显著高于门诊组,而量表评定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在治疗前后差值上门诊组和住院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构化认知行为疗法对ASD患者有效,不脱离住院前生活环境和家人支持的门诊治疗可能更适用于ASD患者。  相似文献   

11.
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异常的脑区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海马、丘脑、前额叶和扣带回。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一个关于原发性失眠神经病理学的一致报道,然而这些分歧可能会激发一个更加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失眠症神经影像学研究方法,为进一步探索原发性失眠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结构磁共振成像;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研究进展的新技术。该技术结合了MRI成像的优点,具有在线实时追踪肿瘤和临近危及器官以及实时优化放疗计划方案的功能。为了能对该技术的研究有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对国际上在此方面开展的研究进展和动态有所掌握,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概括,以便于让该领域的研究者和医师对此技术的近况有所了解,并展开相应研究。本文就MRI的优点、核磁加速器的研究发展、剂量学相关研究进展和在线引导、自适应优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也探讨了这些技术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期望本文综述能为临床医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了解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林    解玺洁      胡霞飞      张双      张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10):1225-1230
目的:为了实现任意斜面的选择,本文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空间定位成像的实现方式。方法:通过定位线旋转绘制功能,实现任意斜面的选择。基于LaBVIEW实现了磁共振在三维空间任意方向的定位功能,在磁共振主计算机实现夹角余弦运算,在FPGA实现了矩阵运算。本文从仿真和成像实验两方面进行了定位成像功能验证。结果:首先验证了单个平面的成像结果,然后再对任意截面进行成像,从这两方面都证明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结论:从仿真和成像实验两方面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定位功能满足成像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脑区间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信号的效应连接状况,研制一个可计算时间序列间熵连接的工具箱。方法:在Windows环境下,MATLAB平台中编写熵连接代码,利用图形用户界面进行工具箱界面开发,通过设计控件的属性、编写回调函数及调用MATLAB内置程序计算熵连接。结果:该工具箱可实现时间序列间熵连接的计算,并可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户可输入已生成的脑区fMRI信号时间序列,也可以通过本工具箱生成感兴趣脑区的时间序列,进行计算熵连接。结论:该工具箱易于操作,界面友好,可极大地提高科研人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和功能双模态磁共振成像数据融合的抑郁症分类算法,首先利用功能脑网络和深度学习网络分别提取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数据特征,并计算类概率,然后使用软投票法和加权投票法在决策层对两种类概率数据进行融合,充分提取功能与结构磁共振成像的数据信息,得到更加准确的分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数据融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抑郁症分类效果,获得91.34%的准确率和96.62%的召回率,更好地实现了抑郁症的辅助诊断与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对液体核磁共振中的多核体系进行自旋动力学模拟。方法:首先把液体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化学位移、J耦合相互作用写成狄拉克算符,然后转化成矩阵形式,将它们代入密度矩阵的演化方程,在采样阶段使用观测算符记录每个采样点的信号,最后使用傅里叶变换得到谱图。结果:通过量子模拟得到了多核体系演化的核磁共振谱图,与对应的理论预测及预期的实验结果一致。结论:在核磁共振中使用量子力学建模和模拟是完全可靠的,可用于辅助分析真实的核磁共振实验。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MR)成像是当前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医学成像手段之一。如何缩短扫描时间进行快速成像一直以来都是MR成像领域中的热门研究问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中。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MR成像方法作为MR成像的新兴方向,相应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MR成像方法进行归纳和简要分析,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为肺功能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等),但它们检测的灵敏性和重复性较差。本研究拟通过应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检测50例健康者和42例COPD患者血液中一些代谢物的变化,以期在分子水平寻求诊断COPD的生物标志物,以帮助COPD患者进行早期筛查。研究结果发现,在牛磺酸区(δ 3.34~3.30)、谷氨酸区(δ 2.50~2.26)和脂类区(δ 0.90~0.86)等5区域代谢物浓度,以及牛磺酸和谷氨酸区与葡萄糖浓度比值在健康组和COP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此将为COPD诊断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黄清明        郑刚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10):1272-1280
目的:使射频线圈的工作频率接近于磁共振成像(MRI)的共振频率,即射频线圈处于谐振状态,从而提高MRI系统射频功率的转化效率、改善MRI图像质量。方法:在介绍MRI射频线圈谐振电路原理的基础上,对射频线圈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进行理论推导。采用电子电路设计软件MULTISIM搭建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从射频脉冲作用瞬间、正弦稳态和射频脉冲撤除后3个阶段,分别对其谐振电路波形、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线圈两端的瞬时压降和稳态电路参数等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电子线路仿真的结果能够直观地反映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的特性。通过电子线路参数的优化调整能使射频线圈处于最佳谐振状态,从而提高射频功率的转化效率和改善MRI图像质量。结论:谐振电路特性的仿真分析为射频线圈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射频线圈谐振电路的设计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识别阿尔茨海默症(AD)早期症状,提出一种改进的3DPCANet网络模型,并结合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转换,对AD不同阶段患者进行分类。首先预处理患者的fMRI,并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局部一致性(ReHo)图像转换;然后采用改进的3DPCANet模型对fMRI转换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3DPCANet模型可以对fMRI转换后的图像提取有效的分类特征,其中,晚期轻度认知障碍与AD、主观记忆衰退与AD、主观记忆衰退与早期轻度认知障碍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90.00%、88.89%、88.00%,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