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阻力(Rocc)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与COPD患者,根据病情类型分为支气管哮喘组(n=56)与COPD组(n=52),再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气肿,将支气管哮喘组、COPD组分别分为单纯支气管哮喘组(n=32)、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n=24)及慢支组(n=24)、慢支合并肺气肿组(n=28),同时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展开Rocc、肺功能测定,检测各组Rocc、气道传导率(Goc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并比较各组Rocc%、Gocc%、FEV1/FVC、PEF%及MMEF%。结果:支气管哮喘组、COPD组Rocc%较对照组更高,Gocc%较对照组更低(P<0.05);单纯支气管哮喘组FEV1/FVC、MMEF%与对照组比较相当(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组及慢支合并肺气肿组FEV1/FVC、MMEF%较对照组更低(P<0.05);单纯支气管哮喘组、慢支组PEF%与对照组比较相当(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组、慢支合并肺气肿组的PEF%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Rocc升高、Gocc降低,肺功能多正常或趋于正常,存在Rocc-用力呼气流量分离现象;而COPD缓解期患者虽可出现Rocc升高、Gocc降低现象,但其肺功能明显减退,因此Rocc-用力呼气流量分离现象属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变的重要特征,可作为其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内皮素-1(ET-1)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COPD无PH组(n=52)和COPD合并PH组(n=66),另选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ys-C、ET-1及NLR水平,分析血清Cys-C、ET-1、NLR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ys-C、ET-1、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OPD合并PH组Cys-C、ET-1、NLR水平均高于COPD无PH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ET-1、NLR水平均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PH患者血清Cys-C、ET-1及NLR水平有升高趋势,三者与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PH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血清微小RNA(miR)-210相对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和辅助性T细胞17(T 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癌患者(COPD合并肺癌组,n=60)、单纯肺癌患者(肺癌组,n=60)、单纯COPD患者(COP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成功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122例NSCLC患者相关资料,依据术后2周内是否发生心肺并发症,分成并发症组(n=34)与无并发症组(n=88)。依据术前是否合并COPD,分成单纯NSCLC组(n=85)与合并COPD组(n=37)。院后首次复诊时均完成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30,QLQ-C30)评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分析合并COPD与NSCLC患者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并发症组年龄、吸烟史、合并COPD、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合并COPD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40.54%明显高于单纯NSCLC组22.35%(P<0.05),QLQ-C30量表5个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BNP)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n=69)与单纯COPD组(n=25)。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观察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GFR的变化。结果 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 0. 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单纯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 0. 05)。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T-proBNP、血肌酐(Scr)水平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 0. 05),GFR水平显著低于单纯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OR=1. 826,P=0. 037)、NT-proBNP(OR=1. 848,P=0. 021)、GFR(OR=1. 779,P=0. 024)是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分级方案将COPD合并心力衰竭组患者心功能分为Ⅰ~Ⅳ级,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GFR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分析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和GFR水平的变化可有效反映患者心功能状况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营养风险。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定安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住院的168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动脉收缩压分为单纯COPD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 Hg,n=109]及COPD合并PAH组(PASP≥40 mm Hg,n=59)。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评估两组患者营养风险,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肺功能、清蛋白、前清蛋白等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PAH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清蛋白、前清蛋白低于单纯COPD组,有营养风险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FEV1是COPD合并PAH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 COPD合并PAH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差,营养风险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体重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确诊为COPD合并骨质疏松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确诊为COPD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体重指数不同将观察组分为超重组(24≤BMI28,n=13)、正常组(18.5≤BMI24,n=26)和偏瘦组(18.518.5,n=11),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各组腰椎(L1~4)骨密度(BMD),分析COPD合并骨质疏松者BMD与BMI相关性。结果超重组L1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中其他组别各腰椎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偏瘦组各腰椎BMD均低于正常组与超重组(P0.05),正常组各腰椎BMD均低于超重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合并骨质疏松者BMD与BMI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 BMI偏低者骨BMD较低,临床医师应注重调整BMI较低者治疗方案,加大钙剂和Vit D剂量,减少发生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胸部多层螺旋CT定量参数及肺功能检测结果。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COPD患者,根据临床表型将支气管炎型COPD患者纳入支气管组(n=73),将肺气肿型COPD患者纳入肺气肿组(n=39),两组均行两次多层螺旋CT和肺功能检查,间隔4月,比较两组的肺容积指标[深吸气末肺容积(Vin)、深呼气末肺容积(Vex)、Vex/Vin],肺密度指标[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MLDex-MLDin],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肺容积、肺密度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末次的FEV1、FEV1/FVC低于首次,FVC高于首次,其中支气管炎组的变化幅度更明显(P < 0.05);两组患者末次的Vin、Vex、Vex/Vin和MLDin、MLDex、MLDex-MLDin均低于首次,其中肺气肿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 < 0.05);支气管炎型患者的两次肺功能测量差值FEV1/FVC (%)与肺密度指标MLDex-MLDin呈正相关关系,肺气肿型患者的两次肺功能测量差值FEV1和FEV1/FVC与Vex/Vin、MLDex-MLDin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肺功能检测能显示不同表型COPD患者肺气肿以及支气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384-1385
目的探究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和对照组(n=53,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较对照组69.81%高(P<0.05),观察组PEF、FEV1、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D3+、CD4+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通气效率特点。方法:将32例男性NSCL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NSCLC合并COPD组(NSCLC-COPD组,n=12)和未合并COPD组(NSCLC-non COPD组,n=20),以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20)。所有NSCLC患者在肺切除术前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负荷运动测试,对CPE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non COPD组与NSCLC-COPD组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摄氧量/预计值(VO_2peak/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_2/kg)、无氧阈(AT)均下降(均P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slop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VE/VCO_2nadir)均上升(均P0.05),且NSCLC-COPD组VE/VCO_2slope、VE/VCO_2nadir均高于NSCLC-non COPD组(P0.05)。与对照组和NSCLC-non COPD组相比,NSCLC-COPD组在测试的不同状态下(静息、热身、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均上升(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NSCLC-non COPD组在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的上升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NSCLC-COPD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四个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峰值运动时,与NSCLC-non COP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NSCLC患者运动耐量减损,且合并COPD的NSCLC患者整个运动阶段通气效率显著下降,单纯肺癌患者未见此特点。CPET可为NSCLC-COPD患者肺切除术前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病情改善及气道黏膜组织修复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该院COPD缓解期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家庭氧疗、肺康复训练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模式。观察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和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肺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FEV 1/FVC]、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发作总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和血清IL-8、TNF-α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FEV 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血清IL-8、TNF-α及VEGF水均较治疗前下降,FEV 1/FV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模式通过调节脏腑功能、纠正病理状态有利于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气道黏膜组织修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盲法选取13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的不同分为COPD稳定期组(n=52)、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n=44)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组(n=40)。分析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过敏史、COPD病程、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肺部听诊及CT检查结果]、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并比较3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总免疫球蛋白E(IgE)、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等实验室指标。结果ACOS组年龄高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首发症状为气促者、肺部干湿啰音者比率高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肺部仅有湿啰音者和肺部CT见肺气肿、肺大疱者比率低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肺部CT见肺气肿、肺大疱者比率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组FEV 1、FVC、FEV 1/FVC、pa(O2)低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FeNO、WBC、IL-6、TNF-α、CRP、总IgE、pa(CO2)高于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FEV 1、FVC、FEV 1/FVC、pa(O2)低于COPD稳定期组,WBC、IL-6、TNF-α、CRP、总IgE、pa(CO2)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FEV1、FVC、FEV1/FVC、总IgE是ACOS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或P<0.01)。结论COPD进展性疾病AECOPD、ACOS的临床特征与COPD稳定期具有一定差异,临床应重点关注COPD稳定期患者的年龄、肺功能情况,有效防控COPD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COPD为研究对象,按照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给药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62例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2组干预前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PaO2、SaO2、VC、FEV1、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L联合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可改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肺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高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方案,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莫西沙星的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EV 1%、MVV、FEV 1/FVC、SOD、GPx、NO水平高于对照组,MDA、ET-1、sICAM-1、IL-8、TNF-α、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高龄AECOPD患者中的抗感染效果更好,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增强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气道功能、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接受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常规对症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测定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外周血中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8(IL-8)、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6(CCL16)、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8(CCL18)、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补体C3及C4、辅助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FEV1、FEV1/FVC、FEV1/预计值的水平以及外周血中Ig A的含量均显著升高,外周血中TNF-α、IFN-γ、IL-8、CCL16、CCL18、Th17、Treg、C3、C4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水平以及外周血中Ig 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TNF-α、IFN-γ、IL-8、CCL16、CCL18、Th17、Treg、C3、C4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常规对症治疗COPD急性加重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气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对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117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炎性因子[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Fractalkine(FKN)受体CX3CR1基因V249I多态性与炎症介质NF—κb、FKN、IL-6、TNF-α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及测序法对80例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119例糖尿病(DM组)患者和118例对照者(C组)的CX3CR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检测各组血清中NF-κb、FKN、IL-6、TNF—α含量。结果 等位基因2491在对照组(20.33%)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DN组(17.23%)和DM组(8.75%)(χ^2=9.698,P=0.002);血清中NF—κb、FKN、IL-6、TNF—α含量DN组高于DM组,DM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F值分别为23.318、52.507、8.821、12.013;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0.000);DN组及DM组中Ⅵ+Ⅱ基因型FKN含量较VV基因型FKN含量明显增加(F=21.216;P=0.000);DN组及DM组中Ⅵ+Ⅱ基因型NF—κB含量较VV基因型含量明显减少(F=15.361;P=0.000);各组不同基因型中IL-6的含量并无显著差异(F=1.387;P=0.053)。结论 FKN受体CX3CR1等位基因V249I变异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危险性下降有关:CX3CR1多态性有可能通过影响肾脏的炎症过程而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稳定期不同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氧化/抗氧化指标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主要指标,了解血清氧化/抗氧化因子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COPD稳定期肺组织慢性损伤的机制.方法:在呼吸科门诊筛查的COPD患者中选取80例,按照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分级,分成4组: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组.检测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氧化指标反应性氧核素(ROS)、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FEV1、FVC、FEV1/FVC、SOD、ROS、TNF-α、IL-8、GM-CSF水平在不同组别中存在差异(P<0.05),且ROS、TN F-α、IL-8、GM-CSF水平与FEV1、FVC存在着显著负相关(P<0.05),然而SOD与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OPD细胞炎症因子的持续升高及氧化加重可能是引起稳定期COPD肺组织慢性损伤、肺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