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AIS)中患者采用128层CT全脑灌注(CTP)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接收的的疑似AIS患者58例,均行CTP、CTA、CTP联合CTA诊断,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CTP、CTA、CTP联合CTA诊断AIS的价值。结果:与联合检测相比,单项指标的CTP和头颈部CTA阳性检出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准确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P与头颈部CTA单项检查。结论:给予AIS患者128层CTP联合头颈部CTA检查具有一定价值,漏诊及误诊率较低,为临床早期诊治、评估患者预后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头颅CT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疑似AIS患者,最终确诊4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头颅CTA、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同济医院202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52例疑似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P、CTA检查,以DSA和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P、CTA及CTP联合CTA检查的诊断效能,并分析相关CTP参数与CTA图像情况。结果:CTP检查诊断AIS的特异度、准确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查诊断AIS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CTP及CTA检查,特异度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P检查中梗死区脑血流量(CBF)水平低于健侧对照区,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水平高于健侧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P检查中共检出107例颈内动脉狭窄、91例颅内动脉狭。结论:CTP联合CTA对AIS的诊断效能高于二者单独诊断,同时可评估脑组织的缺血情况,对梗死区进行分区,明确脑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和部位,为临床制定后续的诊疗计划提供影像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救治的79例AIS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的107例AIS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完成时间、CT报告出具时间、AIS患者到达急诊至溶栓给药时间(door-to-needle times,DNT)和DNT时间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生接诊时间、通知溶栓小组时间、溶栓小组就位时间、CT检查完成时间、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DNT达标率高于对照组(77.6%vs 49.4%,P0.01)。两组患者CT报告出具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分级分区基础上联合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可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提高静脉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凤莲  纪茹英  王彦  李晓阳 《临床荟萃》2010,25(15):1308-1310
目的 探讨在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脑灌注成像(CTPI)指导下使用尿激酶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P)的疗效.方法 对50例SP患者行头CT、头颈CTA及CTPI检查.治疗组:选择25例CTA显示有责任血管狭窄,且CTPI灌注异常范围大于CT显示病灶范围的SP患者,行动静脉双途径溶栓治疗.对照组:其他25例因各种原因未行上述治疗的SP患者.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在溶栓治疗后1~14天,NIHSS评分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常规治疗后1~3天,NIHSS呈逐渐升高趋势,直到14天才出现下降,治疗组治疗前,NIHSS(21.31±8.23)分,治疗后1天(18.20±9.68)分,治疗后3天(15.50±6.98)分,治疗后7天(13.40±7.23)分,治疗后14天(9.23±6.78)分,对照组治疗前(20.31±8.65)分,治疗后1天(22.00±10.11)分,治疗后3天(23.90±8.89)分,治疗后7天(21.40±8.21)分,治疗后14天(17.40±8.15)分.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90天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T,CTA及CTPI联合应用可以准确评价颅内外动脉病变及脑血流灌注情况,利用参数图不一致性,快速、准确反映缺血半暗带部位,可作为动静脉溶栓病例的选择标准.动静脉溶栓治疗SP患者,可以明显改善SP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和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IS患者98例,分别进行CTA、MRI和DSA检查,根据DSA结果将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组37例和无侧支循环组61例,比较两组CTA和MRI检查结果,分析CTA和MRI对AIS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检查结果显示98例AIS患者中无侧支循环60例,一级侧支形成21例,二级侧支形成17例,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A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灵敏度为88.52%,特异度为83.78%,准确率为86.73%,一致性Kappa值为0.719; MRI检查显示两组患侧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均高于健侧,脑血流量(CBF)均低于健侧,且有侧支循环组MTT和TTP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5); MTT、TTP、CBF及三者联合诊断AIS患者侧支循环良好的AUC为0.707、0.813、0.735和0.892,灵敏度分别为77.05%、73.77%、72.13%和83.61%,特异度分别为59.46%、78.38%、75.68%和86.49%; CTA和MRI联合诊断AIS患者侧支循环的灵敏度为93.44%,特异度为75.68%,准确率为86.73%,与DSA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710。结论 CTA和MRI用于AIS患者侧支循环诊断均具有较高价值,联合诊断有利于提升灵敏度,为合理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时大脑内静脉(ICV)不对称显影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功能康复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AIS并行静脉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tPA溶栓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分,按得分高低分为康复较好组和康复较差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两组NIHSS评分和溶栓后的CTA影像资料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CTA影像、NIHSS评分及CTA+NIHSS评分对患者康复情况评估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康复较差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康复较好组、溶栓前NIHSs评分更高、卒中发作24h后NIHSS评分变化更小、溶栓后d2双侧ICV不对称例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A治疗前高NIHSS评分(P=0.041)、24h内NIHSS评分变化,J、(P=0.027)及d2双侧ICV不对称比例多(P=0.031)是预示溶栓后康复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CTA评估的敏感性为83%,高于NIHSS的72%;NIHSS评分的特异性为79%,高于CTA的75%;CTA联合NIHSS评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7%和92%,较单独采用CTA或NIHSS评估的特异性敏感性更高,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S患者溶栓后d2双侧ICV不对称较多可以作为预测AIS患者溶栓治疗康复较差的指标,且CTA影像结合NIHSS评分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康复情况预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完善院内绿色通道对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从入院到溶栓治疗的时间(DNT)及溶栓率的影响。方法统计2013年1月以来于该院就诊的AIS患者,对总体溶栓率,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DNT进行分析,比较绿色通道完善前后溶栓率及DNT变化情况。结果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后,于该院就诊的AIS患者的溶栓率(7.56%)较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前(0.62%)明显增加,DNT持续缩短(108 min vs.53 min)。结论通过整改绿色通道流程,可使溶栓率显著提高。证明在院前延误严重,溶栓率较低的地区,完善院内绿色通道,是提高AIS患者溶栓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头颈部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对比剂不同注射方案的图像质量进行评析。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头颈CTA检查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采取双时相注射对比剂,试验组采取多时相双流混合注射对比剂,对比分析两组图像主客观质量,并掌握对比剂用量。结果:通过测定,两组颈部动脉CT值、颈部静脉CT值、头部动脉CT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颅内静脉CT值、动静脉成像对比度、管腔边缘锐利度及图像清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锁骨下静脉CT值、上腔静脉CT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比剂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有效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头颈部CTA检查中采取多时相双流混合注射对比剂,能有效提升图像质量,且可减少对比剂用量,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平扫、脑灌注成像(CTP)、CT血管造影(CTA)三项联合应用对发病24 h内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行CT平扫、CTP、CTA检查,对比复查头颅CT梗死区及脑灌注血流图缺血区,确定缺血半暗带,分析灌注参数及CTA结果.结果 发病6 h内的16例患者中15例存在缺血半暗带,1例不存在;发病6~24 h的9例患者中1例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余8例不存在.梗死区的脑血流量(12.35±6.02)mL/(100 g·min)、脑血容量(2.07±0.84)ml/100 g及半暗带区的脑血流量(30.64±14.0)ml/(100 g·min)较对侧[分别为(51.25±22.35)ml/(100 g·min)、(4.95±1.20)ml/100 g、(54.51±22.43)ml/(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半暗带区的脑血容量较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显示有22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 CT平扫、CTP、CTA三项联合检查对发病24 h内的脑梗死患者,能够预测缺血半暗带,评价大血管情况,为实现溶栓的个体化治疗而不单纯依赖传统溶栓时间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多模式血管影像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评估中的价值以及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MCA闭塞性AIS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1周内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检查、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收集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TCCS与CTA评估侧支循环的一致性以及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侧支循环评分(CCS)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TCCS与CTA检测患者侧支循环结果一致的患者66例,TCCS与CTA检测患者侧支循环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值=0.825,P <0.05);将66例患者根据脑侧支循环状态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41例和侧支循环不良组25例,侧支循环良好组ASPECTS、CCS评分[(7.18±1.24)分,(3.97±0.83)分]均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5.21±1.07)分,(1.74±0.72)分,P <0.05];侧支循环良好组治疗后7 d NIHSS评分、90 d mRS评分[(4.61±2.94)分,(1.39±0.95)分]均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11.04±6.28)分,(3.17±1.24)分,P <0.05];ASPECTS评分与NIHSS、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0.724、-0.637,P <0.05),CCS评分均与NIHSS、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0.653、-0.619,P <0.05);ASPECTS、CCS评分联合评估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0.831,83.2%,70.5%)均高于ASPECTS、CCS评分单独评估(0.659,70.6%,68.7%;0.676,72.8%,68.4%,P <0.05)。结论多模式血管影像可从血管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等多个方面对MCA闭塞性AIS患者脑侧支循环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有效提高MCA闭塞性AIS患者侧支循环评估准确率。脑侧支循环的建立对预后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过建立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的方法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远期临床预后.方法:通过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1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溶栓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连续收治的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50例,采用术后90天改良Rankin(mRS)评分分为远期预后良好(mRS≤2)组29例和远期预后不良(mRS≥3)组21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础疾病、性别、年龄、术前ASPECT评分、术前NIHSS评分)、诊疗情况(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责任闭塞动脉、侧支循环、取栓次数、复合再通方式)、诊疗结果(血管再通率、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颅内出血转化、死亡)等进行单因素对比,单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两组在合并糖尿病、术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责任闭塞动脉、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侧支循环、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术前NIHSS评分、侧支循环、责任闭塞动脉、术后24小时 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术后1周颅内出血转化是影响支架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因素,侧支循环代偿良好、血管再通率高、术后1周出血转化高、术后24小时 NIHSS评分恶化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侧支循环水平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6月120例行机械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首先依据侧支循环水平不同分为侧支循环较好组(n=63)和侧支循环较差组(n=57),比较两组机械取栓治疗前、术后24 h、术后1周及术后1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AIS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4 d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及P-选择素)和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治疗90 d的预后改良Rankin量表问卷(mRS)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14 d内,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24 h、7 d、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两组mR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 d内,观察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非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其他部位出血及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血管内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有助于的患者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的改善及炎症状态的减轻,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而对术后出血转化并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 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治的11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治的54例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的差异性.方法 对134例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梗死类型分为前循环组85例,后循环组49例,统计溶栓后NIHSS评分和mRS评分、早期症状改善率、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以及病死率,评估前后循环溶栓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连续收集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MR影像学资料,根据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2例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患者,入院后均接受rt-PA治疗,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好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02例患者均完成90 d临床随访,其中预后良好组55例,占53.92%(55/102);预后不良组47例,占46.08%(47/102)。2组文化程度、溶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溶栓前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家族遗传史、血尿酸水平、溶栓前NIHSS评分是青年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年卒中患者预后不良与文化程度较低,收缩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水平较高,有家族遗传,溶栓前NIHSS评分较高有关系,应当引起临床重视,及早采取针对性对策,最大限度改善青年卒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体中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脑侧支循环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8例,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53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观察三组MHR、脑侧支循环情况,分析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单核细胞计数、MHR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HDL-C、脑侧支循环评分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单核细胞计数、MHR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脑侧支循环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P<0.05); MHR与脑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诊断轻中度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8、0.832,均高于MHR指标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MHR、脑侧支循环及神经功能缺损能有效反映AIS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病灶区血流代偿能力,对预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