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在肝脏三期增强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行肝脏三期增强扫描的肝脏占位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  相似文献   

2.
应用迭代重建技术的低剂量增强CT评估肝脏肿瘤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采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增强CT评估肝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肝脏肿瘤患者48例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门脉期肝脏增强CT扫描,常规剂量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生成图像(A组),低剂量扫描分别采用FBP(B组)及iDOSE重建生成图像(C组),计算噪声(Noise)及CNR;按1~4分评价诊断信息(肿瘤边缘锐利度、肿瘤与正常肝脏组织对比度、图像主观噪声、图像总体质量),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低剂量扫描序列有效剂量(ED)较常规剂量平均降低49.71%。C组图像噪声较A、B两组降低(NoiseC=12.79±2.53,NoiseA=14.27±3.44,NoiseB=19.04±4.03;P均<0.001),CNR升高(CNRC=3.52±1.87,CNRA=2.61±1.77,CNRB=2.56±1.37;P均<0.001)。C组图像各项诊断信息评分与A组无差异(P>0.05)。结论 应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可在扫描剂量减半的情况下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肝脏增强CT图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剂量CT迭代重建技术的应用对于早期肺癌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早期肺癌筛查的11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低剂量CT迭代重建技术)和对照组(常规CT检查)各55例,对比两组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分析两种扫描方案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结合低剂量CT扫描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泌尿系统结石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接受CT检查。按照扫描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n=38)及低剂量组(n=38),两组CT检查图像处理时均借助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完成。对比FBP及ASIR在不同权重条件下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情况、辐射剂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低剂量组在FBP及ASIR不同权重条件下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 <0.01);低剂量组权重20%、40%图像质量评分与常规剂量组F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组权重60%、80%和常规剂量组FBP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组在FBP及ASIR不同权重处理下各部位图像噪声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P <0.05);低剂量组ASIR权重8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迭代重组技术用于低剂量胸部CT平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行胸部CT低剂量平扫的56名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图像迭代重组技术:对照组使用FBP技术,研究组使用iDose4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评分水平及差异;两组的相关辐射剂量指标:辐射剂量CT剂量指数(简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简称DLP)及有效辐射剂量(简称ED)水平及差异。结果:研究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评分情况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好(P<0.05)。研究组相关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及ED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低(P<0.05)。结论:胸部CT低剂量平扫中使用Dose4技术实施图像迭代重组,可显著提高图像主观评价质量,降低受照辐射。  相似文献   

6.
以112例(224只眼)为研究对象,进行CT扫描。根据扫描条件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两组患者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比较扫描结果的图像质量和定性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敏感性、特异性和定性诊断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噪声小于低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眶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诊断结果和常规剂量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定性诊断结果方面保持一致,低剂量CT扫描有更大的噪声,需做好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早期肺癌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24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成像检查,并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比较图像重建前后肺窗图像质量、纵膈窗图像质量及图像质量参数。结果与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图像相比,应用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重建后的肺窗和纵膈窗图像质量提高,图像噪声降低(8.83±1.95 Hu vs 9.21± 2.17 Hu),信噪比升高(7.21±1.30 vs 6.89±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01±7.94 Hu vs65.38±8.26 Hu,P > 0.05)。结论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能够提高早期肺癌低剂量GE revolution CT成像质量,对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56-3358
目的观察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i Dose)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各30例。A组: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法;B组:i Dose法(2/3剂量);C组:i Dose法(1/2剂量)。比较3组的图像质量,对比3组的CNR、SNR和图像噪声以及辐射剂量情况。结果 A组和B组在图像质量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图像主观噪声评分、病变显示评分、灰白质对比评分以及颅底伪影评分方面略差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噪声评分低于B、C组,CNR、SNR水平则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DLP和CTDIvol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CT扫描检查颅脑外伤可以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可有效显示病变情况,虽然噪声相对较大,但是其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过程中,采用低剂量C T进行引导的可行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C 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患者,按照引导C T剂量分为常规组(管电流为250?m A s)和低剂量组(管电流为50?m A s),各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不同参数设置对肝脏低剂量增强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需要接受肝脏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分别行上腹部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延迟期采用低剂量扫描,管电压80 kV,管电流150 mAs。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反投射(FBP)重建和IMR技术重建,IMR采用不同参数,以获得不同水平(Level 1~3)的常规和软组织重建图像,分别记为R1、R2、R3亚组和S1、S2、S3亚组。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并比较,主观评价包括低对比分辨率(LCD)、图像失真(ID)和诊断信心(DC)评分,客观评价包括肝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不同参数组图像的LCD、ID和D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参数组图像间噪声、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除S1与R2亚组、S2与R3亚组3项指标(P均>0.05)外,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全迭代重建IMR技术可提高肝脏低剂量增强CT扫描的图像质量,推荐参数为软组织重建、Level 1或常规重建、Level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脏血管瘤患者23例(对照组)及肝脏肿瘤患者25例(实验组)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灌注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肝脏指标的差异及CT诊断的诊断价值。结果: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2.61%,CT鉴别诊断肝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8.00%,两组患者之间对比的各项肝脏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肝脏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实施CT鉴别诊断的诊断价值较高,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62-3963
目的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胸部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肺癌检出情况、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等情况。结果常规剂量共检出肺癌63例,检出率为98.44%,低剂量共检出肺癌61例,检出率为95.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图像优良率为96.88%,低剂量图像优良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中CT剂量容积及剂量长度乘积、CT权重剂量指数、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胸部CT扫描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在降低辐射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利于确保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条件下诊断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东区)就诊的40例体质量指数为17.10~30.00kg/m2的体检者,采用120kV管电压、30 mAs管电流进行256层螺旋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IDOSE4、IMR分三个等级重建,比较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及噪声降低率差异。诊断医师对胸部CT图像的两肺及纵隔结构、噪声及结节外周血管及细小支气管、结节内成分及穿行细微血管、结节边缘的可见度以及结节大小测量的误差率进行评分。结果:IDOSE4的噪声低于IMR (等级1~3),IMR (等级1~3)的信噪比明显高于IDOSE4,而IMR (等级1~3)的对比噪声比也高于IDOSE4,噪声降低率IDOSE4 相似文献   

14.
儿童鼻咽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鼻咽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8例儿童鼻咽部患者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鼻咽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显示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及各种病变,两种扫描方法图像中发现病灶数量相同。两种剂量CT扫描的定性诊断结果也相同。低剂量单圈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6.57mGy,常规剂量的CTDIw为13.13mGy,其CTDIw降低了50%的辐射剂量。结论:低剂量CT扫描发现病灶数量及定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低剂量螺旋CT扫描儿童鼻咽部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5.
眼眶面颅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眼眶面颅骨螺旋CT扫描技术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眼眶面颅骨外伤患者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眼眶面颅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显示眼眶面颅骨内解剖结构及外伤性病变,两种扫描方法图像中发现病灶数量相同。两种剂量CT扫描的定性诊断结果也相同。低剂量单圈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6.57mGy,常规剂量的CT-DIw为13.13mGy,其CTDIw降低了50%的辐射剂量。结论:低剂量CT扫描发现病灶数量及定位定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对眼眶面颅骨外伤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8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传统DR扫描,B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分别对比两组患者肺癌检出率。结果:B组患者肺癌检出率的71.01%优于A组的34.78%;且B组各类型肺癌检出率均优于A组。结论:对早期肺癌进行筛查时,采用低剂量螺旋CT的方式,检出率更高,对肺癌类型判断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国内对螺旋CT(SCT)的原理、技术及临床应用已有简介,本文就肝脏的造影剂应用和延迟时间的设置机理、各种病变的SCT表现及特殊检查方法等研究现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并重建的CT征象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CT诊断的符合率为95.0%;CT直接征象为管壁增厚,阑尾增粗,阑尾内结石,间接征象为阑尾周围脓肿,邻近回盲部肠壁增厚,阑尾浆膜面模糊及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及重建可清晰显示急性阑尾及其周围病灶,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方面确诊率较高,其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肝脏增强CT检测,观察组采用肝脏MRI检测,对比分析诊断效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4.62%,两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肝癌上的临床诊断上,肝脏MRI的诊断价值高于肝脏增强CT,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更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三维成像对鼻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8倒鼻外伤患者进行鼻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8例鼻外伤患者,常规CT图像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其中单纯性鼻骨骨折33侧(6875%),合并上颌窦骨折7例,筛骨纸板骨折7例,鼻中隔断裂2例。CT三维重建图像均能完整地显示骨折线.图像的立体感优干常规CT图像,真实地反映了骨折及移位情况。结论 CT三维成像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