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肛门闭锁直肠尿道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肛门闭锁并有直肠尿道瘘病儿的合理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分析1984~1994年收治的先天性闭肛合并直肠尿道瘘新生儿40例,闭肛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12例共52例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41例新生儿期先行结肠造瘘,二期骶会阴肛门成形术同时行尿瘘修补术者,39例治愈;11例新生儿期肛门成形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者,经尿道瘘修补术,8例治愈。结论: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患儿,宜先施行结肠造瘘,Ⅱ期再经骶会阴肛门成形,尿瘘修补术。对肛门成形术后残留尿道瘘者,经会阴人路尿瘘修补术为最常用术式,术前先行结肠造瘘以预防切口感染致手术失败,经直肠腔内粘膜覆盖修补尿瘘有操作简单,且无需先行结肠造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继发附睾炎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46例患者中8例继发附睾炎,对该类患者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尽早行尿道探查、尿道狭窄段切开或切除及组织瓣移植尿道成形术等方法修复尿道狭窄。结果〓8例尿道狭窄继发急性附睾炎患者术后8天内附睾炎症状基本消失。1例患者阴茎伤口感染致阴茎中部尿瘘于3月后成功行尿瘘修补术,余7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尿瘘发生,排尿通畅,尿线粗。随访3~12月,8例患者均无尿道狭窄复发,无急性附睾炎复发,慢性附睾炎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本组患者中,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继发附睾炎见于严重的尿道狭窄患者及年龄偏大患者;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应积极处理,一旦出现急性附睾炎时应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前提下,尽早行尿道成形修复狭窄段尿道,恢复正常尿流。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14年前行直肠癌Miles手术,术后良好。2个月前患者出现膀胱炎症状,时轻时重,1个月后出现尿液呈淡红色米汤样,并伴有食物残渣,时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7℃,腰部酸痛。体查:腹平坦,左下腹可见术后瘢痕,左下腹可见结肠造瘘口。腹软,无压痛。会阴部无红肿,阴道及尿道无异常分泌物,指诊未触及肿块,宫颈无举痛。白细胞9.59×109/L,血红蛋白4.35×1012/L;尿常规:白细胞占据全视野,红细胞5~7/HP(×400)。膀胱逆行性造影,提示结肠-膀胱瘘。在全麻插管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造瘘结肠与膀胱底间形成12cm×10cm囊肿,囊壁厚0.5cm,囊腔内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小儿高位肛门闭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高位肛门闭锁患儿共6例,其中2例合并直肠尿道瘘,1例合并一穴肛畸形。术中在腹腔镜下游离直肠,结扎离断直肠尿道瘘(阴道瘘)。找到耻骨直肠肌收缩中心并加以扩张,将直肠盲端自此隧道中拖出与会阴部皮肤缝合。3例并发球形结肠患儿,在腹外切除病变结肠,将近端结肠自耻骨直肠肌中心拖出行括约肌成形术。结果本组6例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操作时间70~110 min(平均82 min),出血量10~20ml(平均14.5ml)。1例行臀大肌瓣转移外括约肌成形术,术后发生感染,改行横结肠单口造瘘术。本组无尿道瘘(阴道瘘)、憩室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术后随访6例3个月~3年,肛门无狭窄,大便控制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便于处理直肠尿道瘘(阴道瘘),可准确辨认耻骨直肠肌收缩中心,减少了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结石继发肾周脓肿及肾瘘的发病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报告3例肾结石继发肾周脓肿及肾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病均为肾结石,继发肾周围脓肿1例,肾皮肤瘘1例,肾结肠瘘1例.经窦道顺行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明确窦道径路.3例均行手术治疗,行患肾切除、结肠瘘口切除修补术.结果:术后随访8~1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肾结石继发肾周脓肿及肾瘘,应及时手术治疗,术前明确窦道径路,避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游离黏膜组织重建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利用游离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 2000年8月至2004年7月采用2种游离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73例复杂性尿道狭窄。术前42例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余31例最大尿流率1.2~6.5ml/s。用游离结肠黏膜(n=22)重建尿道长10~18cm,平均13cm;用口腔黏膜(n=51)重建尿道长3~11cm,平均5cm。术后随访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及尿流率,部分患者行尿道镜检查。结果随访2~4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排尿通畅67例(91.8%)。发生再次狭窄4例,其中结肠黏膜重建者1例,口腔黏膜重建者3例;排尿欠畅2例,定期行尿道扩张;尿道皮肤瘘2例;结肠腹壁瘘1例。1例结肠黏膜重建尿道者术后47个月移植物活检示结肠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基本无变化。结论口腔与结肠黏膜均可作为较理想的尿道替代物,口腔黏膜较适合狭窄段不长的尿道修复,结肠黏膜较适合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道瘘的处理,对我院1975~1995年收治的251例尿道下裂患者术后发生尿道瘘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尿道瘘60例,发生率为23.9%,其中28例行尿道瘘修补术,直接修补术15例,成功6例,带蒂皮瓣转移术4例,成功2例,瘘孔周围皮瓣横形Y-V成形术7例,均获成功,另2例重新施行尿道成形术亦获成功。认为只有提高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尿道瘘的发生;如发生尿道瘘,则应以瘘孔周围皮瓣横形Y-V成形术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肛门闭锁术后残留直肠尿道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8例本病患儿 ,根据病变情况分别采用直肠内直肠尿道瘘修补及经腹会阴联合术式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直肠粘膜剥离、瘘管结扎、结肠经直肠肌鞘内拖出肛门成形术治疗。结果 :术后全部治愈出院 ,随访 1~ 6年无复发 ,疗效满意。结论 :上述两种术式较其他术式具有修补牢靠、术式简单、不易复发等优点 ,是目前修补直肠尿道瘘较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后新膀胱并发尿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手术210例,行膀胱全切原位U形乙状结肠代膀胱术26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1年),观察新膀胱功能及有无尿瘘并发症并分析其病因和进行相应处理。结果:11例男性,3例女性术后出现新膀胱皮肤瘘;1例女性出现新膀胱阴道瘘。其中>70岁新膀胱瘘发病率为55.6%,≤60岁发病率为1.1%;Ⅱ型糖尿病的患者新膀胱瘘发病率为11.8%,非糖尿病患者为5.9%。经5%碳酸氢钠冲洗新膀胱,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进行二期手术修补,除1例男性患者术后半年新膀胱皮肤瘘迁延未愈,其余均治愈。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后新膀胱并发尿瘘的原因众多,结合其发病原因加强预防和治疗,是可以大幅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尿道瘘手术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9例直肠尿道瘘患者。手术经会阴入路,切除瘘口部尿道并修补直肠前壁后,以会阴阴囊岛状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替代瘘口部尿道。结果 9例均获治愈。术后随访2-6年,直肠尿道瘘均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会阴部造瘘分期尿道成形术对超长段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并评估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2010年间收治的54例超长段尿道狭窄患者(平均年龄40岁,狭窄长度平均6.5 cm)接受分期会阴部造瘘尿道成形手术疗效;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疗效评估方式包括对排尿困难相关症状评分(IPSS)、自由尿流率、是否需要尿道扩张及患者主观对手术效果满意度。结果:54例患者会阴部造瘘术后最大尿流率为(14.0±4.7)ml/min,其中34例接受二期手术的患者中22例患者(64.7%)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为(12.0±3.5)ml/min,8例(23.5%)需定期尿道扩张,4例(11.8%)因吻合口再狭窄接受尿道内切开术。会阴部一期造瘘术后和二期术后IPSS评分分别为(5.4±2.1)分和(8.5±5.8)分,较术前[(27.3±24.5)分]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度总体为92.6%(会阴部造瘘术)和64.7%(二期手术)。结论:会阴部造瘘+分期尿道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较高,是治疗超长段尿道狭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股薄肌岛状肌皮瓣转位修复复杂性后尿道皮肤瘘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采用股薄肌岛状肌皮瓣修补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瘘患者 1例成功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5 8岁。胃癌胃部分切除 ,直肠癌根治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 2年 ,直肠癌局部复发。行超声刀治疗 ,复发肿块无缩小 ;采用氩氦刀治疗 ,复发的肿瘤组织坏死 ,前列腺部尿道后壁组织坏死 ,缺损 3.0cm× 1.8cm ,形成后尿道陶氏腔瘘 (urethro Douglas’pouchfistula) ,腐蚀陶氏腔 ,形成 9cm× 3cm空腔 ,尿液长期经原肛门切除伤口外流 ,会阴部皮肤形成大片湿疹。于 2 0 0 4年 1月 14日在腰麻下手术治疗。患者取截石位。扩创 ,清除坏死、水肿肉芽组织 ,3%过氧化…  相似文献   

13.
尿道皮肤瘘是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 生率为15%~30%。1992~2002年间,我科对尿道下裂术后 尿道瘘65例患者,根据原因及瘘孔情况采用了不同的修复方 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者78个瘘孔,均为男性。年龄 2.5~27岁,平均10.3岁。瘘孔均为保守治疗无效而需手术治 疗。56例为单发性,9例为多发性。直径1~12mm,平均4.3 mm。位于冠状沟下9个,阴茎体47个,阴茎根部13个,阴囊8 个,背侧1个。 2.手术方法:早期发现的尿道瘘,先行尿转流。若无效,待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辅助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合并尿道狭窄的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5月~2016年4月本院诊治的43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有412例患者行经传统的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26例合并尿道狭窄患者中。26例合并有尿道狭窄中19例采用膀胱穿刺造瘘辅助下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除治疗除,另7例由于严重尿道狭窄未实施手术治疗。将19例采用膀胱穿刺造瘘辅助下前列腺电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19例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电切手术时间110.34±10.46 min,术中出血量80.34±6.12 m L,二者均高于传统的经尿道电切术,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切除前列腺组织、术后冲洗膀胱时间、术后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合并尿道狭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所增加,但手术总体效果良好,并发症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术后并发尿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尿瘘的类型、表现、原因和护理经验,包括尿瘘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疗法及心理护理。结果 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术后尿瘘5例,保守治疗后瘘口均愈合出院。结论 尿瘘是原位回结肠新膀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应以预防为主,术后做好引流管护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是临床治疗肛瘘最常用的必要手段。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内口、主管和支管。典型的肛瘘是肛管与周围皮肤形成的异常感染性通道,一端开口于齿状线处,另一端开口于肛周外部。近期收治1例尿道海绵体下瘘患者,此类肛瘘不同于一般类型的肛瘘,其外口开口于尿道海绵体下方、阴囊上方,内口在肛管齿状线处,内口自肛门1点位置向左上方延至12点钟位置,末端位于阴茎根部;瘘道通过内外括约肌,瘘管在双侧睾丸附睾的后方,双侧精索的中间,瘘道较长,且经过尿道、  相似文献   

17.
肛瘘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低位肛瘘(皮下肛瘘、低位括约肌间肛瘘及低位经括约肌肛瘘)通过直接的瘘管切开术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对复杂性肛瘘,行瘘管切开术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肌肉复合体。导致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各种保留括约肌手术应运而生。经直肠推移瓣技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ERAF)首先由NobleE用于直肠阴道瘘的治疗。1912年,Elting将该方法应用到肛瘘的治疗中。1948年,Laird在前者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目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肛瘘、直肠阴道瘘及直肠尿道瘘等。ERAF是将向基底部(头侧)游离的直肠黏膜瓣或黏膜肌瓣覆盖在肛瘘的内口上.以封闭瘘管的高压端.使肠腔内容物或细菌无法进入瘘管。致外侧瘘管逐渐萎缩直至闭合。该技术的优点包括: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解剖的完整性,保护了括约肌的功能,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可以避免转流性造口,失败后不影响再次手术。作为一种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手段,其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复杂膀胱尿道阴道瘘(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显微外科技术修补复杂性膀胱尿道阴道瘘的经验。方法 膀胱尿道瘘患者4例,膀胱阴道多发瘘1例,均在手术放大镜下用细线行瘘修补,膀胱颈缺损多层缝合或利用阴道壁修补尿道缺损。结果 5例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6~12个月,排尿均通畅。1例膀胱颈全尿道缺损者咳嗽时有轻微尿失禁,余4例无尿失禁、无漏尿,性生活满意。结论 多层缝合膀胱颈缺损可恢复膀胱颈括约肌功能,显微外科技术组织对合好、反应小,有利于尿瘘愈合。  相似文献   

19.
<正>尿道皮肤瘘临床比较少见,尿道臀部瘘更是罕见。我院于2012年7月收治1例尿道臀部瘘患者,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1岁。因"外伤后排尿困难伴左侧臀部漏尿10年"入院。患者于21年前因重物压伤会阴部,致尿道滴血、排尿困难即到当地医院诊治,诊断尿道断裂,予行尿道会师术。术后排尿欠通畅,未进一步诊治。10年前出现排尿费力,呈点滴状,并于左侧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手术后发生直肠尿道瘘临床罕见 ,处理困难。我们采用后正中线切开尾骨和直肠肛管后壁入路成功修补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5 9岁。因良性前列腺增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术中直肠损伤并予修补。术后第 9天出现直肠尿道瘘 ,即行乙状结肠腹壁造口 ,并拔除导尿管和保持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 ,4个月后行瘘修补。尿道镜和经膀胱造瘘口膀胱镜检查见瘘口位于膀胱颈后唇和后尿道 ,瘘口最大径约 2 .5cm ,窥镜经瘘口可顺利进入直肠。直肠指检时食指可通过瘘道扪及膀胱内造瘘管。术前 3d更换膀胱造瘘管 ,每天用碘伏溶液冲洗膀胱和直肠1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