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周雪涛  姜文浩  韩玥  冯伟静  曾伟  陈晨 《药学研究》2023,42(5):345-347,351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仑伐替尼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中晚期大肝癌的临床效疗效。方法 选取2018.01—2021.12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大肝癌患者共73例。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仑伐替尼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TACE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4个月后的疾病有效缓解率分别为72.2%、40.5%,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8个月,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6、12、18、24、36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2%、82.7%、70.1% 、54.1%、22.3%,对照组的 6、12、18、24、36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4.6%、66.9%、35.4% 、32.2%、9.7%。观察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仑伐替尼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大肝癌,可强化疗效并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原发性中小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共38枚病灶,行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2枚病灶局部复发,成功率94.7%.术后随访12~48个月,患者生存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RFA治疗中小肝癌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价值,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2014 年8 月~10 月治疗的40 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TACE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TACE 联合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CR 2例,PR 3 例,SD 5 例,PD 10 例,疾病控制率为50%;对照组CR 0 例,PR 2 例,SD 2 例,PD 16 例,疾病控制率为20%,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半年生存率、1 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 以及MMP-9 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 个月两组患者VEGF以及MMP-9 的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VEGF、MMP-9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 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TACE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TACE治疗后3 d至下一周期TACE治疗前4 d予以阿帕替尼每次850 mg,qd,口服。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28 d,治疗至肿瘤进展或者无法耐受时终止。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 16%(24例/38例)和36. 84%(14例/38例),1年生存率分别为86. 84%(33例/38例)和65. 79%(25例/38例),2年生存率分别为71. 05%(27例/38例)和52. 63%(20例/3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D3^+分别为(62. 42±10. 76)%和(56. 75±9. 90)%,CD4^+分别为(39. 39±9. 02)%和(35. 52±4. 62)%,CD8^+分别为(23. 79±2. 87)%和(26. 28±1. 84)%,CD4^+/CD8^+分别为(1. 71±0. 28)和(1. 33±0. 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疼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乏力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 00%和28. 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帕替尼片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有效地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20,(3):181-183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治疗中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晚期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为6.250 0和5.318 7,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8 8,P>0.05)。结论: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提升肿瘤控制率,降低甲胎蛋白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宁更献  孝奇  马春华  杜瑞清 《河北医药》2010,32(15):2091-2093
肝癌是世界第五大常见肿瘤,每年死于HCC患者超过60万例[1]。手术切除是有望治愈肝癌的惟一治疗手段,但由于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且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病死率较高,总体预后差。能切除的肝癌只占整个肝癌病例数的20%。  相似文献   

8.
目的:有研究结果显示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可增加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替吉奥联合TACE较单独使用TACE也可延长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本文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TACE术后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2015年6月-2018年4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TACE术后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组(观察组,n=20)和单用替吉奥(对照组,n=25)。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评价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10.7个月,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9.7月,2组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高血压、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术后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徐硕  周春高  刘圣  杨正强  施海彬 《江苏医药》2013,39(9):1086-1087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同期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有17个肿瘤病灶,均于TACE术后3-20 d内,同期联合CT导引下RFA治疗,以增强MR随访复查,观察肿瘤的消融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均耐受TACE同期联合RFA治疗,术后1个月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8.2%(15/17),随访2-14个月,1例术后7个月出现新发病灶,1例术后12个月出现局部病灶进展,余9例患者病灶稳定,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1.8%(9/11),1年内的肿瘤复发率为18.2%(2/11),13例患者中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改用外科手术切除后失访,余均存活,总生存率84.6% (11/13).结论 采用TACE同期联合RFA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分别联合微波消融与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波消融组和甲磺酸阿帕替尼组,各46例。微波消融组接受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甲磺酸阿帕替尼组接受TACE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血清标志物水平[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不良反应、近期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微波消融组DCR高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术后血清AFP、VEGF、MMP-9水平均低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caspase-8水平高于甲磺酸阿帕替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或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均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阿帕替尼组,各40例。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术后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帕替尼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随访1年无进展生存率,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1年,阿帕替尼组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常规组(87.50%vs. 27.50%,χ2=29.463,P<0.001)。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AFP、VEGF、MMP-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阿帕替尼组低于常规组(P<0.01);2组血清TBil、ALT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Alb水平低于治疗前,但阿帕替尼组血清TBil、ALT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阿帕替尼...  相似文献   

13.
14.
15.
于澜  徐缨龙  李明  肖渝清 《安徽医药》2023,27(8):1685-1688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晚期HCCA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n=24)给予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术,B组(n=26)在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术后给予TACE序贯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生存情况、不良反应,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B组客观缓解率61.54%高于A组33.3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γ-GT、TBIL、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B组血清γ-GT、TBIL、ALT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均高于A组(P<0.05)。两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序贯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HCCA疗效确切,能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利于改善病人肝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阿帕替尼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疾病缓解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9~2020-09本院收治的PLC患者9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将行TACE术治疗的47例作为常规组,将采用TACE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5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疾病缓解率、术前1 d、术后2周免疫功能。结果:实验组疾病缓解率较常规组高(P<0.05);术后2周,实验组CD+3、CD+4、CD+4/CD+8较常规组高,CD+8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TACE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PLC可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并于TACE术中将奥沙利铂100 mg+5-氟尿嘧啶1 g经导管动脉在10~20 min内灌注完成。试验组给予TACE治疗,于TACE术后第3天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d-1,qd,若在服药期间出现Ⅲ或Ⅳ级药物相关性药物不良反应时,服药剂量应减少至250 mg·d-1,或者停药观察,待药物不良反应消失或缓解后继续服药治疗,但是停药时间不可超过1个月,患者应服药至下一次TACE手术前3 d。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45 d,所有患者均治疗至肿瘤进展或无法耐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胎蛋白(AFP)、铁蛋白和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00%(32例/50例)和42.00%(21例/5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FP分别为(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在肿瘤坏死率、局部肿瘤复发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使用的范围广,成为了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为建库开始至2019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合计8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疗效方面,试验组(阿帕替尼组)患者总有效率[RR=1.72, 95%CI(1.45, 2.04),P<0.01]、疾病控制率[RR=1.45, 95%CI(1.17,1.80),P<0.01]、半年生存期[RR=1.49, 95%CI(1.11,1.99),P<0.01]、1年生存期[RR=1.49, 95%CI(1.20,1.86),P<0.01]、 2年生存期[RR=1.69, 95%CI(1.20, 2.39),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非阿帕替尼组);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MD=-3.37, 95%CI(-4.84,-1.90),P<0.0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MD=-3.16, 95%CI(-5.30,-1.02),P<0.01]水平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手足综合征[RR=16.73, 95%CI(6.27,44.6),P<0.01]、蛋白尿[RR=17.27,95%CI(5.52, 54.05),P<0.01]和瘙痒[RR=2.73, 95%CI(1.25,5.99),P=0.01]的发生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影响治疗;高血压、骨髓抑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的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阿帕替尼能提高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但该结论仍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