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及部分治疗机理。方法:将1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60人。对照组:基础治疗;针刺组:基础治疗联合针刺疗法;电针组:基础治疗联合电针疗法。观察手术前后的血栓弹力图(TEG)变化、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开始下地活动时间等。结果:术后7天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对照组为30.0%,针刺组为21.7%,电针组为18.3%。针刺组、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镇痛评分术后48小时与术后6、24小时3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针刺组、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显示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R时间显著缩短,CI延长,MA及α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电针组术后第1天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术后第3天多项指标提示针刺组高凝指标有所减低,并在术后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针刺及电针穴位刺激能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的脑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选择脑瘤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选取双侧合谷、曲池和足三里、三阴交两组穴位,用HANS穴位刺激仪从麻醉前30 min开始实施TAES至术毕,刺激频率2/100 Hz,强度8~12 mA。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维库溴胺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颅内操作60 min(T1)、术毕(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抽取颈内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ET水平在T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GRP水平在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L-6在T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在T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在T1、T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可以调控CGRP/ET,使脑组织微循环得以改善,还可能通过调节IL-6水平而降低其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等,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皮穴位电刺激(T EAS)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患者可接受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TEAS在围手术期中的镇痛、调节胃肠道、调节循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抗炎和抗应激作用进行阐述,并对TEAS在围手术期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经皮穴位电刺激在围麻醉期的作用。发现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降低手术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术后恢复质量,且对心、脑、肝、胃肠等器官具有保护作用,而假穴位电刺激和经皮神经电刺激除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外,并不具备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其他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在穴位选择、刺激参数等方面尚需改进和统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作用。方法:以93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低分子肝素防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比2组术后DVT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活性。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所延长,且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缓解骨科患者术后凝血,改善血液流变性,对预防下肢DVT形成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围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全麻,观察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及双侧合谷穴,比较2组术后麻醉药用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麻醉药用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2 h、24 h、48 h及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 CD3~+、NK细胞表达及血清IgG、IgM水平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升高(P均0.05),CD8~+表达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48 h、72 h CD4~+、CD4~+/CD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围术期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麻药用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用药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进行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假穴位组(S组)以及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穴取合谷、外关、金门、太冲、足三里、丘墟;S组在非穴处行经皮电刺激;C组取穴同T组,只在相关穴位贴皮肤自粘电极,不通电.电刺激时间为麻醉诱导开始前直至手术结束.3组患者均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术中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至手术结束,记录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麻醉用药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各组均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T组在插管后1 min、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的平均动脉压小于其余两组(均P<0.05).T组术中暴露鞍区和取瘤阶段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较其余两组低(均P<0.05),术后定向力恢复时异丙酚效应室浓度较其余两组低(均P<0.05).术后24 h内C组2例发生恶心呕吐,其余各组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程度,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的镇痛作用及预防或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穴位电刺激预刺激5min后改用治疗频率,同时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60例则用传统方法行人工流产术。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的血压(收缩压)、心率及术中、术后恶心和呕吐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2组比较,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收缩压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和减轻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安全、经济、简单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谢爽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5):579-583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随机分成穴位电刺激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46例。全身麻醉组行全身麻醉,穴位电刺激组在全身麻醉组基础上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术中丙泊酚使用量、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皮质醇(Cor)、内皮素(ET)、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结果穴位电刺激组应答时间较全身麻醉组短,术中丙泊酚使用量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T1(诱导后)穴位电刺激组MAP较全身麻醉组高,T2(插管时)、T3(切皮后5 min)穴位电刺激组MAP较全身麻醉组低,T2、T3、T4(手术结束时)穴位电刺激组HR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穴位电刺激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全身麻醉组小;T2、T3穴位电刺激组血浆Cor水平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T1穴位电刺激组血浆ET水平较全身麻醉组高,T2、T3、T4穴位电刺激组血浆ET水平较全身麻醉组低(P<0.05);麻醉后12 h、24 h穴位电刺激组MMSE评分较全身麻醉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麻醉中,可减小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促进患者术后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对全麻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诱导前电刺激组、全程电刺激组及对照组。诱导前电刺激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行手术侧对侧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电刺激,频率2/100 Hz,持续30 min。全程电刺激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行手术侧对侧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电刺激,频率2/100 Hz,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相同穴位只贴电极片不行电刺激。分别于术后6 h、12 h、24 h及48 h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诱导前及手术全程电刺激组术后6 h及12 h恶心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3组间术后各时间点呕吐发生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及手术全程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可有效预防全麻下行膝关节手术患者恶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洛阳正骨传统方药活血灵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将180例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活血灵,对照组服用安慰剂,2组病人均于术前3日开始服用,1日2次,早晚服用,至术后第12日,手术当天停服,共服14d。于入院当天、术后第7天、第14天行彩超检查双下肢深静脉情况,明确有无血栓形成。结果:治疗组术后发生下肢DVT者6例(6.67%),对照组术后发生下肢DVT者15例(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灵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循证医学方法客观评价中医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5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Pub Med、Ovid SP、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数据库的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应用Re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篇文献180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所有试验质量普遍不高,未发现双盲试验。中医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RR=0.96,95%CI(0.76,1.22),P=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斗图显示基本对称,提示纳入文献的发表性偏倚控制尚可。结论以本项Meta分析为基础,中医药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预防效果相当,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通脉汤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97例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96例和观察组10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DVT预防性措施,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手术前1~2 h,腹壁皮下注射2 500 U,手术后每天腹壁皮下注射2 500 IU,术后连续用药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脉汤,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14 d。观察DVT形成情况,计算DVT发生率;观察术后伤肢肿胀程度;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查凝血功能和血清D-二聚体(D-D)。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DVT发生率5.94%,低于对照组的15.62%(P<0.05);术后第14 天观察组DVT发生率7.92%,低于对照组的22.91%(P<0.01);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4天观察组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4天,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变化不明显,观察组FIB较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两组术后第14天D-D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科大手术后使用益气活血通脉汤可减轻伤肿胀,降血清FIB和D-D水平,减轻炎性症反应,预防DVT的发生,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538-1540
深静脉血栓(DVT)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而且由血栓脱落引起的致死性肺栓塞是临床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1]。近年来,尽管肺栓塞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下肢DVT形成的发病率依然无显著降低[2]。目前,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或物理疗法、药物溶栓疗法、药物抗凝疗法和手术取栓疗法等,而中医药在深静脉血栓预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文章将有关中医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整理,以便为临床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潘炜 《西部中医药》2014,(2):100-10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1次/d。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水煎分早晚服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33%,对照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D-dimer的差值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同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西医研究现状、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等综述了中医药防治缺血性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指出:病机以气虚血瘀夹湿为主,早期湿、热、瘀三者互结,后期虚实夹杂。治宜活血散瘀,清热利湿,健脾行气,利水消肿,兼能养血凉血消痈,与尿激酶同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再通,同时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骨科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纳入80例下肢骨折且接受骨科全麻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  相似文献   

18.
胡伊群 《新中医》2021,53(24):99-10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拟冰黄散外敷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60 例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片、低分子肝素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冰黄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 组DVT 发生率、大小腿周径差、凝血功能[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 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DVT 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28.7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组下肢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均较术后1 d 缩小(P<0.05),且观察组周径值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组凝血功能指标D-D、PT、Fib、APT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D-D、PT、Fib、APTT 水平较术后1 d 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组CRP、TNF-α、IL-6、IL-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CRP、TNF-α、IL-6、TIL-8 水平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 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术后1 d 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 组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冰黄散防治骨科大手术后DVT 形成疗效显著,能降低DVT发生率,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消肿止痛汤调控骨科大手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机制。方法:选择行骨科大手术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治疗组(常规治疗结合消肿止痛汤)进行术后DVT防治。比较2组患者DVT发生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4例DVT,发生率14.81%;对照组5例,发生率19.23%。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天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7天,治疗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较术后2天时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则未见明显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DVT发生率相关,中药消肿止痛汤可显著的降低骨科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