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情绪障碍患儿家庭环境父母心理状况及养育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环境因素对情绪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82例情绪障碍患儿及82例健康对照组家庭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情绪障碍患儿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情绪障碍患儿父母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为低(P<001);患儿父母在养育方式上“惩罚严厉,过度保护”两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父母(P<001)。结论情绪障碍患儿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中,提示在矫治情绪障碍时应对家庭心理环境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情绪障碍患儿气质类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儿童情绪障碍的气质类型,探讨其规律性。方法: 采用儿童气质量表家长问卷法(PTQ)对48例儿童情绪障碍(观察组)及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气质调查研究。结果: 观察组儿童气质类型D型占多数(64.6%),与对照组(3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儿童E型气质占多数(53.3%),观察组(18.7%)与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型气质类型在两组之间构成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儿童情绪障碍气质类型D型占多数,持有此气质儿童容易出现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3.
哮喘患儿情绪障碍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社会因素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病程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外对此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国内关于支气管哮喘患儿情绪障碍的报道还不多见。本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对55例哮喘患儿进行测评 ,旨在了解哮喘患儿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 ,为开展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哮喘组 :自1999年1月~2000年1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患儿中随机调查了55例哮喘儿童 ,男38例 ,女17例 ;年龄6~13岁 ,平均 (9.15±1.83)岁 ;其中发作期28例 ,缓解期27例 ,平均病程 (3.72±2.24)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98年修订的全国儿科哮…  相似文献   

4.
儿童哮喘对父母情绪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哮喘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发病机制复杂的身心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情绪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证实,哮喘儿童存在心理障碍,同时心理精神因素可以加重诱发儿童哮喘。目前关于患儿情绪心理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较多,涉及家长情绪与哮喘的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儿童哮喘对父母情绪的影响很少被人认识。本文针对哮喘儿童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情绪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明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1):1000-1002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发生率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2位。由于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明显差异。常见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癔症、强迫症,但临床类型常有重叠而不易分型。现介绍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癔症。  相似文献   

6.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12(23):1678-1680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各种应激因素也在增加,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使儿童情绪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04年4月印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提出:“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到2005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4096;到2010年达到60%。到2005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2010年,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降低到12%”,同年9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也要求“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具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往往首先咨询儿科医师。在儿科、儿童保健门诊就诊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但儿科医师对此类问题的识别率和正确诊断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科医师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在此介绍儿科中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儿童情绪障碍临床分析: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儿童情绪障碍是一类以心因为主导引起的神经机能失调,患儿往往存在易感素质,在不良的环境及负性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病,临床表现缺乏器质性疾病基础。现将我院1981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26例儿童情绪障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儿童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一组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增高,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不多见,近年逐渐上升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第2位[1]。文献报道[2]我国4~16岁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为12.9%,因其表现与成人有较大差异,表现不典型,以躯体症状为主,可以是任何器官或系统的症状,容易误诊。我们总结了近3年来收治误诊的儿童情绪障碍1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儿童情绪障碍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对52例儿童情绪障碍患儿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学龄期儿童为好发期,发病时间以开学初及考试前为最高峰;40.38%患儿有明显的人格、心理基础;学习压力过大为最常见诱因,其次是家庭环境不良;94.23%患儿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暗示等心理治疗效佳。提示培养儿童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改善,才能有效地预防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哮喘儿童心理情绪障碍及疾病严重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病情反复发作所致的各种心理行为障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哮喘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但哮喘的严重程度和心理情绪异常程度的关系研究不多,本文对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有关病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丽琴  陆燕芬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3):145-145,146
为探讨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可能的有关病因,对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月38例表现为行为异常与情绪障碍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7例,女21例,发病年龄为7-13岁,平均年龄9.1岁。临床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有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抽搐发作、晕厥发作、惊恐等,体检及多种实验室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结果显示,经综合性治疗,包括与儿童谈心,同时与家长谈话与指导,33例在1-3周内症状完全消失,4例6个月内逐渐好转,随访1-2年,仅有1例仍不愿上学。分析提示这些临床病症的出现可能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影响及遗传因素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者的人格、自我和谐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对2008年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96例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者(研究组)及96例来自新乡市卫校及2所中学的健康青少年儿童(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D型人格、自我和谐及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 研究组D型人格量表消极情感、社会抑制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 <0.01);研究组自我和谐测评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刻板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 <0.01),而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研究组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a <0.01).结论 青少年儿童情绪障碍者与消极情感、社会抑制、自我和谐及社会支持差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综合性医院儿科中情绪障碍躯体化患儿的发病因素、症状表现、就诊经过、治疗结果等进行探讨 ,以引起综合性医院临床儿科医生对心理障碍躯体化症状的重视。方法 选取 1996~ 2 0 0 1年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儿童心理门诊中有躯体化症状的情绪障碍患儿 4 1例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分析其病史 ,由专业心理医生作出诊治方案 ,并评估疗效。结果  73 2 %的患儿起病后半年才到心理门诊就诊 ,仅有 17 0 %的患儿是在非心理科的医生的建议下去看心理门诊的。情绪障碍的发病除了有外在刺激因素外 ,与患儿本身的情绪有关。躯体化症状以心血管症状、神经症状、消化道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为主。经心理医生的治疗 97%以上的患儿得以康复。结论 综合性医院临床儿科医生对情绪障碍躯体化症状的认识辨别能力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的地区差异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关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通过对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导致中国不同地区儿童人群中哮喘患病率差异的原因。方法对10902名来自北京、广州、香港三城市的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按照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研究(ISAAC)第二阶段方案,由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完成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3479名儿童进行吸人性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对哮喘、特应性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过去12个月喘息的现患率分别为:香港5.8%,北京3.8%,广州3.4%,香港显著高于中国大陆(OR1.64,95%CI1.35—1.9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煤气煮食(OR2.08,95%CI1.32—3.26)、海绵枕头(OR1.94,95%CI1.19—3.16)、房间潮湿(OR1.84,95%CI1.25—2.71)均是“近期喘息”的危险因素。而棉被的使用(OR0.70,95%CI0.56—0.87)、母乳喂养(OR0.79,95%CI 0.66—0.96)及参加日托(OR0.73,95%CI0.59—0.88)是“近期喘息”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具有中国大陆生活特征的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母乳喂养、参加日托、使用棉被、使用非海绵的枕头、非煤气的煮食燃料、家中墙上或天花板没有潮湿霉点)是导致中国香港与大陆儿童哮喘患病率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与低血糖的关系.方法 以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及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为工具,评估57例1型糖尿病患儿的情绪状况,并回顾性分析患儿近2个月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患儿 SCARED或DSRSC评分超过相应诊断切点者,为情绪障碍组,余为情绪正常组.比较2组间发生低血糖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并分析1型糖尿病患儿情绪障碍与低血糖的关系.结果 57例患儿中28例存在情绪障碍,其中焦虑17例,抑郁11例.情绪障碍组与情绪正常组比较,严重低血糖及无症状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0.026 vs 0.080,0.056 vs 0.089,P<0.01,0.05);1型糖尿病患儿SCARED总评分、DSRSC总评分均与低血糖发生率呈正相关(Pa<0.05).结论 情绪障碍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普遍存在,低血糖与儿童1型糖尿病情绪障碍相关,低血糖发生率高者易患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6.
儿童哮喘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之一,也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儿童健康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不断发展,对哮喘基因的研究日渐深入,目前公认哮喘具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多因子、多基因遗传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影响,为改善和矫治儿童学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某小学3~6年级的儿童进行整群抽样筛查。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多重成就测验成绩筛出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儿童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感、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因子分则高于对照组;父母养育方式评定中,研究组儿童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母亲的过度保护干涉、惩罚严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学习障碍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家庭环境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 ,对 30例学习障碍儿童及 50例健康对照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障碍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而家庭矛盾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学习障碍儿童父母在养育方式上对孩子过于严厉 ,惩罚过多 ;而关心理解和鼓励不够 (P <0 .0 1 ) ;学习障碍儿童发生率受父母离异影响显著 (P <0 .0 5)。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处在相对不良家庭环境中 ,提示在矫治儿童学习障碍时要注意对家庭环境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情绪障碍对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长沙市某中学1 375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情绪障碍问题,调查量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同时对学生进行生长发育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胸围、体质量指数.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焦虑发生率为39.6%(545例),抑郁发生率为48.6%(669例),焦虑和抑郁均有发生占34.9%(480例),抑郁女童多于男童,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焦虑与性别无关;焦虑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率降低.焦虑、抑郁均与年级有关.焦虑与抑郁均影响身高和体质量.身材矮小78例,焦虑发生率为64.1%,抑郁发生率为83.3%;体质量在下等水平的青少年37例,焦虑占70.2%,抑郁占91.8%.结论 焦虑与抑郁可引起青春期的生长发育障碍.情绪障碍是引起身材矮小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睡眠呼吸障碍与小儿夜间哮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有夜间哮喘发作、且不易控制的原因和机制.方法对14例有夜间发作及8例无夜间发作的两组哮喘患儿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同时测定监测当天入睡前、次日起床、起床后3h时的最大呼气流速(PEFR)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夜间哮喘发作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高(P<0.05),其中有4例AHI≥5;最低氧饱和度(LSa02)、氧饱和度≤0.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及(I+Ⅱ)期、(Ⅲ+Ⅳ)期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期所占的时间及觉醒指数,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夜间哮喘发作组起床时的PEFR值较入睡前降低(P<0.05),后又迅速恢复正常,非夜间哮喘发作组则无变化.结论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严重打鼾及睡眠低氧是诱发夜间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其机制与气道狭窄、迷走神经张力升高、神经反射机制有关,睡眠结构发生变化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