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婧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2):186-186,189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该病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硝酸咪康唑(商品名为达克宁)栓有200mg,400mg,1200mg三种剂型。本研究采用200mg,400mg两种剂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又称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临床最常见的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近年临床感染率不断增加。假丝酵母菌病占女性下生殖道炎症的40%以上,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98-2004年采用冲击量氟康唑治疗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细菌性阴道病患者808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6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4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6例。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病选用甲硝唑栓500 mg,1次/d,共7 d。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用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及阴道后,在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0 mg,1次/d,共7 d。观察、记录患者每天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等),于第8 d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通过1 500例临床对比观察,细菌性阴道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27%,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9%,对照组为96.2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好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500例的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致阴道炎的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50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假丝酵母菌的分离鉴定,然后采用标准平板2倍稀释法,进行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假丝酵母菌体外药敏试验,依照NCCLS2002标准检测MIC,测定敏感率和耐药率。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最高(占79.85%),7种常用药物对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伊曲康唑20.87%、益康唑15.05%、咪康唑10.92%、氟康唑7.28%、制霉菌素4.86%、5氟胞嘧啶3.89%、两性霉素B1.46%;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率最高为伊曲康唑15.12%,最低为两性霉素B1.52%。本组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均表现有交叉耐药。结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和益康唑耐药率最高,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最敏感。  相似文献   

6.
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主要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细胞免疫曾被认为在宿主免疫中占有主导地位,但长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揭示,适应性免疫可能不是主要的保护性机制,天然免疫被认为是黏膜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主要宿主防御机制。笔者就该病的宿主免疫机制研究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阴道放置克霉唑与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两种方案,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20例,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A组给予每周阴道放置克霉唑500mg。B组给予每周口服氟康唑150mg。两组均于用药后1周复查1次。结果:A组痊愈5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B组痊愈44例,显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13%。结论:阴道放置克霉唑与口服氟康唑比较有显著差异,但阴道放置克霉唑使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口服氟康唑使用不便,且口服较苦,不良反应存在,故阴道放置克霉唑更易为病人接受,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假丝酵母菌阴道炙的疗效.方法:克霉唑阴道片单剂疗法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60例,观察用药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真菌学检查,并与达克宁栓7d疗法(60例)相对照.结果:克霉唑阴道片单剂疗法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临床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妊娠合并假丝酵母菌性阴道是的治愈率55%,总有效率100%:4例未婚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全部治愈.结论:克霉唑阴道片单剂疗法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疗效肯定,同样适用于妊娠及未婚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9.
李宏 《西南军医》2007,9(5):56-56
目的分析假丝酵母菌与滴虫在阴道炎中的感染,探讨对该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817例门诊阴道炎患者及232名健康体检者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常规培养鉴定。结果817例阴道炎患者中,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214例和滴虫54例,检出率分别为26.19%和6.61%;健康体检者232名,分别检出假丝酵母菌28例和滴虫2例,检出率分别为12.cr7%和0,86%;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假丝酵母菌、滴虫是阴道炎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84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照组采取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的治疗方法,治疗12天后,观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孕妇的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记录孕妇疾病复发情况,评价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佳,总有效率达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先给予盐酸特比萘芬阴道泡腾片再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的联合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435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状态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关系,为NNEDV诊疗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活检确诊为NNEDV的435例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状况.结果 435例患者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占12.4%(54/435);阴道微生态失调者占87.6%(381/435),其中能够明确致病菌诊断者占37.0%(161/435),以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WC)多见,分别占13.1%及10.4%,明显高于其他阴道炎患者(P<0.05).结论 大部分NNEDV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处于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失衡导致的阴道炎可能与NNEDV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院内假丝酵母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患者标本接种血平板、沙保罗、巧克力培养基,28~35℃培养24~48h,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确认为酵母样真菌后转种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分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结果2006年3月—2008年11月从临床送检的2 196份标本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118株,检出率为5.37%,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65株(55.08%)、热带假丝酵母菌22株(18.64%)、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7株(14.41%)、克柔假丝酵母菌14株(11.86%);在各种标本中以痰标本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84株占71.19%;各年龄段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占77.1%;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制霉菌素对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85.7%~100.0%,而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低。结论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加强真菌的分离及药敏监测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28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克霉唑栓联合安多福治疗。对照组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阴道清洁度、阴道假丝酵母菌清除情况及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后,阴道清洁度、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与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02例进行研究,结合有无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分为两组,比较每组治疗与未治疗之间的妊娠结局.结果 有症状组治疗患者胎膜早破率5.7%、早产率5.7%、产褥感染率2.9%、新生儿感染率5.7%、黄疸率2.9%显著低于未治疗组.两组胎儿窘迫几率、低体重儿几率无显著差异.无症状组治疗患者妊娠结语与未治疗患者妊娠结局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症状组孕妇应进行积极治疗,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病人,男,36岁。因其妻在地方医院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医生建议:(1)外用达克宁栓;(2)夫妻同时饭后口服硝呋太尔胶囊,连服7 d;(3)注意个人卫生,勿穿紧身尼龙裤。患者遵医嘱服硝呋太尔胶囊(北京朗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405)200 mg/次,口服,3次/d。服药至第7天时,患者饮白酒约50 ml,当时突然觉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心悸、胸闷、气短、视物模糊。查体:面色潮红,大汗淋漓。体温36.6℃,脉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番茄渣为发酵培养底物,选用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霉菌(黑曲霉(1、2)、绿色木霉、康宁木霉)进行了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菌种的初步筛选,评价指标为菌种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酶的产量及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童.结果表明:酵母菌(产朊假丝醉母、啤酒酵母、白地霉)、霉菌(黑曲霉1、绿色木霉、...  相似文献   

17.
罗真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33-1434
目的:探讨达克宁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病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i根据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个体化强化+巩固治疗方案;每月1个疗程,口服+阴道用药强化治疗。口服用药:伊曲康唑0.2g1次/d,连用5d或氟康唑150mgl次或150mg,1次/3d,连用2次后150mr:/周;阴道配伍用药:制霉菌素阴道栓每晚40万单位,连用7d或克霉唑阴道栓每晚0.1g,连用7d或达克宁栓200mg。结果:①48例RVVC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占85.41%;②治疗有效率93.75%,停药后远期治愈率分别是89.58%,87.5%,83.34%。结论:RVVV主要病原茵是白色假丝酵母茵,选择口服+阴道放药的巩固治疗是治愈RVVC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脉冲场凝胶电泳在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核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研究白色假丝酵母菌DNA核型,评价其作为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手段的价值。方法从11例患者中分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4株,采用PFGE法进行基因核型测定,MircroScan WalkAway96 RY-ID快速生化鉴定板进行菌种鉴定。结果1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有9种不同基因核型。其中从同一例患者不同部位标本中分离出的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核型完全一致,表明其来源于同一菌株的不同克隆亚型;来源于不同患者的其他10株菌中有3株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核型,而其余7株菌具有不同的基因核型。结论PFGE可很好地显示出不同来源的白色假丝酵母菌菌株间的同源性及多态性,可作为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方案及疗程。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6月收治8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按着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初始治疗采取氟康唑+克霉唑治疗7天,维持治疗采取克霉唑治疗6个月;观察组40例初始治疗同对照组,维持治疗在应用克霉唑的同时加乳酶生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愈率,复发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疗程时限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采取的两种治疗方法都很有效,但在治疗时限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靳颖  邹婷  周秀  张爱民  王贺孔 《武警医学》2009,20(8):702-704
 目的 探讨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和分型及其耐药性特点的重要意义. 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常规方法培养,采用PCR扩增白假丝酵母菌的25S rDNA基因的内含子区可转座Ⅰ型内含子插入片段,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和片段数目来分型;药敏实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板条. 结果 分离出的90株白假丝酵母菌检出A型44株(44/90,48.9%),B型33株(33/90,36.7%),C型13株(13/90,14.4%).各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均未出现AMB耐药株;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FCA的耐药率有高于A型和B型的趋势;B型和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ITR的耐药率有高于A型的趋势;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VRC的耐药率有高于A型和B型的趋势. 结论明确白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对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耐药性变异、监控医院内真菌感染情况、真菌流行病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