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西他滨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浓度[即处理24 h时的10%药物致死剂量,24 h IC10]吉西他滨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筛选吉西他滨增敏实验的浓度(即24 h IC10);以该浓度吉西他滨处理HeLa细胞4、8、12及24 h,弃药后立刻行60Coγ射线照射(4、6、8 Gy),计数细胞存活分数,计算增敏比;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效应,蛋白印迹杂交法分析p53、bcl-2及box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吉西他滨的24 h IC10,为0.01μmol/L,该浓度吉西他滨分别处理细胞4、8、12及24 h,弃药后立刻照射,增敏比分别为1.19、1.35、1.72、1.93。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S期细胞比例随吉西他滨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P<0.01),其中处理24 h时,S期细胞占51.8%。吉西他滨处理后照射,凋亡细胞比例占21.6%,同时,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量,与单纯吉西他滨处理及单纯照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浓度吉西他滨对HeLa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随吉西他滨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增敏机理与细胞S期阻滞密切相关,而与引发细胞凋亡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eLa细胞照射后存活后代生长特性及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培养人HeLa细胞株和照射后存活的后代 ,测定其群体倍增时间、放射敏感性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HeLa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 10 6 .0± 6 .8h ,HeLa细胞经 6MV X线DT 6Gy照射后存活后代群体倍增时间为 132 .8± 12 .2h(P <0 .0 5 )。照射前克隆形成率为 (12 .0±0 .5 ) % ,照射后克隆形成率为 (4.0± 0 .6 ) % (P <0 .0 5 )。照射前 2Gy生存分割指数 (SF2 )为 0 .5 2± 0 .0 5 ,照射后SF2为 0 .72± 0 .0 8(P <0 .0 5 )。HeLa细胞经照射后S期明显减少 ,G2 /M期阻滞 ,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eLa细胞照射后存活后代生长延缓 ,放射敏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系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的活性及其与hTERT 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TERT核心启动子基因转入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正常人皮肤表皮细胞中,并用荧光素酶检测实验检测其中hTERT启动子的活性;应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2种细胞中的hTERT mRNA表达水平:应用PCR-ELISA定量检测这2种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同时以端粒酶阳性的永生化人胚肾成纤维细胞系HEK293的检测结果作为阳性对照,以端粒酶阴性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ELF的检测结果作为阴性对照。结果: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正常人皮肤表皮细胞中的hTERT启动子活性(视每种细胞中pGL3一control的启动子活性为100%)分别为20.1%和0.3%;hTERT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3和0(视HEK293表达水平为1):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393和0.144(视>0.2为阳性)。结论:宫颈癌细胞系中hTERT启动子活性、hTERT mRNA表达水平和端粒酶活性均特异性增高,而正常皮肤表皮细胞中则受抑制或不表达。hTERT启动子活性水平与hTERT mRNA表达水平及端粒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紫杉醇处理Hela细胞后,用MTT法测定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水平,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0.01—1μmol/L的紫杉醇能引起Hela细胞的凋亡。表现为Cz/M期阻滞,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紫杉醇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和bcl-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紫杉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抑制端粒酶活性,bcl-2参与了紫杉醇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调控。这一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西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2004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以及多西紫杉醇不同预处理时间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用多靶单击拟合模型方程测定各组细胞放射增敏比评价增敏效果;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方法检测1.0nmol/L多西紫杉醇对2Gy/次常规分割放疗和1Gy/次、0.5Gy/次低剂量分割放疗方式的增敏效果。结果1.0nmol/L和5.0nmol/L多西紫杉醇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6和1.69。5.0nmol/L多西紫杉醇分别预处理3h、6h、12h、24h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1、1.31、1.62、1.71,预处理6~12h期间细胞放射增敏比增高速率最快。1.0nmol/L多西紫杉醇对2Gy/次、1Gy/次(×2)、0.5Gy/次(×4)分割放疗组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2.03、2.51、3.57;多西紫杉醇增敏比分别为:1.41、1.82、2.92,每组中放射增敏比较多西紫杉醇增敏比高。结论多西紫杉醇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对低剂量分割放射的增敏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分析实验检测拓扑替康对HeLa细胞放射增敏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放疗同时给予0.1、0.5、1.0、5.0μg/m l拓扑替康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1、1.40、1.66、1.96;放疗同时及放疗后3h给予拓扑替康组增敏效果最佳,放疗前和放疗后6h以后给予拓扑替康组细胞生存分数与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单化组、单放组和增敏组放疗后24h和48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30%和17.00%,16.13%和21.90%,25.13%和34.43%;单放组和不同剂量拓扑替康增敏组G2/M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拓扑替康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有放射增敏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和用药时间选择性,其放射增敏机制可能与HeLa细胞放射后损伤性修复、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卡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与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表达改变的关系。探讨检测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作为铂类药物治疗卵巢癌细胞的监测指标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在卵巢癌细胞HO-8910、COC1中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hTERT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nnex—V—Fluos染色的肿瘤细胞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卡铂1μM,10μM和100μM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后,卵巢癌细胞HO-8910、COC1中的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的表达浓度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下降。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的表达的下降与卡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增加呈负相关(R=0.613,P=0.0347)。而且hTERT基因表达的改变比端粒酶活性更为敏感。结论检测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的表达程度有助于判定卡铂诱导的卵巢癌凋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医学院采用MTT法检测SAHA对SiHa细胞的毒性并计算IC50。选择20%IC50的SAHA与放疗联合,克隆形成实验分析SAHA对SiH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采用Sigma Plot 2000 Demo版软件,利用多靶单击模型S=1-(1-eD0/D)n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放射相关参数和放射增敏比,评价增敏效果。结果 MTT结果显示SAHA对SiHa细胞的毒性反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SAHA作用SiHa细胞48h的IC50为4.80μmol/L。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AHA联合放疗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单独放疗组,二者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2.329、1.213,准阈剂量Dq分别为1.721、0.823。放射增敏比(SER)为1.92。结论 SAHA对宫颈癌SiHa细胞有良好的细胞毒性和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现察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2006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采用不同浓度的TRAIL作用于HeLa细胞,采用MTT(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分数AO/EB(丫碇橙/嗅乙啶)双重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TRAIL作用于HeLa细胞24 h后,TRAIL对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具有量效关系;AO/EB双重荧光染色可见到早期、晚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仅检测有王二倍峰出现;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结论 TRAIL对HeLa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J.M. GUO B.X. XIAO G.Z. KANG† D.H. LIU‡ H. CHEN§ S. ZHANG‡ & X.N.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2006,16(1):341-346
Of all neoplasms found in women, cervical cancer has the third highest incidence and causes the fourth most deaths.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may be with chemopreventive potential on cervical cancer, bu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is not clea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human cervical cancer HeLa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ATRA for 1, 2, 3, or 4 days in vitro. We found that ATRA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eLa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t the concentrations from 0.3 to 9.6 mumol/L.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HeLa cells were arrested at G0/G1 phase by ATRA, and the aneuploidy was found when cells were treated for 4 days, which is the first report that ATRA causes aneuploid cycle in HeLa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 messenger RNA was decreased remarkably by ATRA.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inhibit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arrest of cells at G0/G1 phase might be the key steps through which ATRA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HeLa cells. Our results provide a possible mechanistic explanation for the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 of ATRA on HeLa cells. Therefore, retinoids may have therapeutic potential to complement current treatments of cervical cancers. 相似文献
12.
阿帕替尼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对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以及对宫颈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apatinib对宫颈癌细胞Si Ha和HCC94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patinib对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RT-qPCR检测Cyclin D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3蛋白表达。结果:Apatinib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apatinib可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G_0/G_1期阻滞,显著降低宫颈癌Si Ha和HCC94细胞中Cyclin D3 mRNA及Cyclin D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apatinib可提高宫颈癌细胞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结论:Apatinib可通过诱导宫颈癌细胞G_0/G_1期阻滞抑制其增殖,且对紫杉醇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氯化镧对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化镧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为寻找新的有效治疗宫颈癌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经培养、传代后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加入5、50、100 μmol/L的氯化镧)和对照组(未加入氯化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细胞的生长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核的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比色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率,体外迁移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增殖、抗凋亡和迁移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锌指蛋白(A2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表达.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细胞随着氯化镧浓度的升高,细胞密度逐渐降低,细胞质内颗粒逐渐增多,颜色加深,细胞间隙增大,少量细胞变圆漂浮,脱落细胞也逐渐增多;而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密集,形态清晰,胞质饱满,相邻细胞生长融合成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验组细胞核染色质浓聚边集,核体积变小,随着氯化镧浓度的升高,核染色质崩解,核膜破裂、核碎裂,直至细胞核完全碎裂;而对照组细胞核饱满,核膜完整.实验组细胞经不同浓度(5、50、100 μmol/L)的氯化镧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4%、51%、78%,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91±0.39)%、(7.30±0.71)%、(13.48±0.92)%,高于对照组的(0.8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2.2±4.3)、(12.0±3.2)、(7.8±2.6)个,低于对照组的(41.2±5.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细胞中cyclinD1、A20及MMP-9 mRNA的表达强度随氯化镧浓度(5、50、100 μmol/L)的升高逐渐减弱.结论 氯化镧通过下调宫颈癌细胞中增殖、抗凋亡和迁移相关基因cyclinD1、A20及MMP-9 mRNA的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刘洪倩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9,36(6):443-446
端粒酶是一种能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的核糖核酸酶,其激活可能是体细胞向肿瘤转变的关键步骤.是细胞癌变的早期事件。人端粒酶包括2个重要部分,即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人端粒酶RNA(hTERC)。研究揭示,hTERT和hTERC对维持端粒酶活性至关重要。发现端粒酶的活化、hTERT/hTERC的表达变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开展三者在宫颈癌中的相关研究,将为宫颈癌早期筛查提供新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端粒酶是一种能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的核糖核酸酶,其激活可能是体细胞向肿瘤转变的关键步骤,是细胞癌变的早期事件。人端粒酶包括2个重要部分,即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人端粒酶RNA(hTERC)。研究揭示,hTERT和hTERC对维持端粒酶活性至关重要。发现端粒酶的活化、hTERT/hTERC的表达变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开展三者在宫颈癌中的相关研究,将为宫颈癌早期筛查提供新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EST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ODN)对卵巢 癌细胞系SKOV3、COC1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聚酶链反应技术、端粒重复扩增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的方法检测hEST2基因AODN转染前后SKOV3、COC1细胞hEST2 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hEST2基因AODN能够下调SKOV3、COC1细胞hEST2 mRNA的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作用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以浓度为30μmol/L的AODN治疗48h的作用最显著,SKOVE、COC1细胞hEST2 mRNA的表达分别下降54.6%、44.6%,对两 株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到47.9%、42.7%,与相同浓度的随机寡核苷酸(RODN)、正义寡核苷酸(SODN)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EST2基因的反义治疗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该基因有望成为卵巢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