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蜂毒素微球经动脉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蜂毒素微球(M-MS)经动脉介入对大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经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NS,1.5ml/kg)、蜂毒素(Melittin,0.35mg/kg)、空白微球(B-MS,10mg/kg)和蜂毒素-聚乳酸/羟乙酸微球(10mg/kg).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肿瘤坏死程度和生存时间.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elittin组、B-MS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肿瘤坏死程度以轻中度为主,但两组动物生存时间均未能明显延长(P>0.05).M-MS组与NS组、Melittin组及B-MS组相比,肿瘤生长抑制显著(P<0.01),肿瘤坏死更广泛、更彻底,且经蜂毒素微球治疗的大鼠生存期显著延长(P<0.01).结论:蜂毒素以药物微球的剂型经肝动脉给药,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蜂毒素和空白微球.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硝酸甘油组、苦参碱2.5、5、10mg/kg剂量组.应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结扎前、结扎后1、5、15、30、60min大鼠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应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静脉注射苦参碱5、10ms/ks均可使大鼠HR、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此作用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后15min最明显.静脉注射苦参碱5、10mg/kg,可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活性(P<0.05或P<0.01);静脉注射苦参碱2.5、5、10mg/kg,可增加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NO含量(P<0.05或P<0.01).结论 静脉注射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酒精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每组8只。葛根素高剂量组给予葛根素0.8 g/kg,葛根素低剂量组给予葛根素0.4 g/kg,连续给药30 d,空白组及模型组给用同等计量的蒸馏水。解剖前,模型组及葛根素高、低剂量组按14 m L/kg体积(56°白酒)经口灌胃,建立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造模后禁食16 h,处死,检测血清中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观察肝脏病理学组织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G、ALT、AST均高于空白组(P<0.05),葛根素低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ALT、AST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的肝质量/体质量分别为0.033 2±0.001 1、0.039 0±0.005 1、0.034 8±0.002 4、0.033 8±0.001 9,其中模型对照组高于空白组、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P<0.05),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预防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4):246-24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S-Rb1)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Pringle法建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GS-Rb1小、大剂量组大鼠在阻断前经肠系膜上静脉注射给予不同剂量(20,40mg/kg)GS-Rb1溶液.肝脏缺血20min后松开血管夹进行再灌注,于再灌注2h后采集下腔静脉血,并取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ALT,AST水平,WST-1法测定血清中SOD活性,TBA法测定血清中MDA含量.肝组织标本行HE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S-Rb1小剂量组血清中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人参皂苷Rb1小、大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合适剂量的GS-Rb1(20mg/kg)可对缺血再灌注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而保护作用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只健康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和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20mg/kg),联苯双酯组按150mg/kg灌胃,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40g/kg、20g/kg和10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4h再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8h后检测血清ALT活性,IFN-γ和TNF-α含量。结果加味四逆散大、中剂量组比小剂量组小鼠ALT活性明显降低,加味四逆散治疗组血清IFN-γ、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大、中剂量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降低IFN-γ,TNF-α等炎症介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虎疏肝煎剂(丹参、三棱、虎杖、柴胡、香附各12g)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NF-γ)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金三莪预防组、柴虎疏肝煎剂预防组、中药金三莪治疗组、柴虎疏肝煎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共8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以40%四氯化碳石蜡油进行造模,造模同时中药金三莪预防组和柴虎疏肝煎剂预防组分别给予中药金三莪0.6g/100g体重和柴虎疏肝煎剂1g/100g体重。治疗组从造模4周后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g/100g体重,中药金三莪治疗组给予中药金三莪0.6g/100g体重,柴虎疏肝煎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柴虎疏肝煎剂0.5、1.0、2.0g/100g体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NF-γ的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金三莪预防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0.01),柴虎疏肝煎剂预防组及柴虎疏肝煎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柴虎疏肝煎剂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低于柴虎疏肝煎剂低剂量治疗组、预防组(P<0.05)。模型组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柴虎疏肝煎剂中、高剂量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柴虎疏肝煎剂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低于柴虎疏肝煎剂低剂量治疗组、预防组(P<0.05)。结论:柴虎疏肝煎剂可明显降低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是否能通过降低血清中这两类细胞因子的水平来起到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姜蚬护肝方(JXHGF)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0%乙醇和3%CCl4溶液分别制备化学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组、姜蚬护肝方低剂量组(0.25 g/kg)、中剂量组(0.5 g/kg)、高剂量组(1.0 g/kg)、联苯双酯滴丸组(5.0 mg/kg),每组10只。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计算肝脏系数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在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姜蚬护肝方中、高剂量组ALT、AST水平及肝脏指数降低(P0.05);肝细胞气球样变、肝细胞脂肪变性、胞浆凝聚、水样变性及肝细胞坏死评分降低(P0.05),病理学指标改善;在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姜蚬护肝方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g/kg)SOD、GSH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MD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TG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病理学指标改善。结论姜蚬护肝方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宁夏枸杞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40g,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喂饲基础饲料;其余三组按10mL/(kg.bw)剂量给予56度白酒灌胃,酒精模型组喂饲基础饲料;低剂量枸杞组:喂饲基础饲料 枸杞(50g/kg);高剂量枸杞组:喂饲基础饲料 枸杞(100g/kg),喂饲3周,实验期末,空腹12h,20%乌拉坦麻醉后,心脏取血制备血清及10%肝组织匀浆,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取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酒精模型组比较,枸杞组肝脏SOD、CAT活性均高于酒精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枸杞组血清ALT活性低于酒精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枸杞组血清、肝脏中MDA含量均低于酒精模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结果提示宁夏枸杞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宁夏枸杞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中不同FK506剂量下肿瘤的大小和侵润以及脾脏转移情况,用以评价FK506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情况.方法在Wistar大鼠肝左叶种植walker-256细胞株成瘤的癌组织块以构建转移性肝癌模型,54只大鼠随机分为FK506低剂量组(0.5 mg/kg*d),正常剂量组(1.0 mg/kg*d)和空白对照组,测量肿瘤大小,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7、14、21 d脾脏转移发生率和中位数.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第14、21天两个剂量组肝癌体积明显增大(P<0.05);同时也出现了脾转移,第14天FK506各组转移中位数均不同.根据病理组织学,各组脾转移的发生率没有明显性差异.结论用药早期,脾脏还存在免疫功能,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压制抗肿瘤效应.低剂量FK506也许有利于减少癌症脾转移,仍需进一步的探讨FK506低剂量长期使用在肝癌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山茱萸提取物经环氧化酶-2(COX-2)/NF-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低、中、高剂量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造模1h后,山茱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g/kg、8g/kg、12g/kg的山茱萸提取物,灌胃体积10mL/kg,同时尾静脉注射2mL的生理盐水;乌司他丁组尾静脉注射10万U/kg的乌司他丁,注射体积2mL,同时灌胃10mL/kg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10mL/kg)和尾静脉注射(2mL)生理盐水,24 h后对大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BIL)水平,检测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OX-2、Nrf2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未见病理损害;模型组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肿和坏死,肝索及肝窦消失;各山茱萸剂量组和乌司他丁组可见不同程度淤血、肝窦轻度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但其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且山茱萸高剂量组和乌司他丁组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BIL、肝组织中MPO、IL-6、TNF-α和COX-2蛋白水平增加,GSH、Nrf2和HO-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山茱萸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BIL、肝组织中MPO、IL-6、TNF-α和COX-2蛋白水平降低,GSH、Nrf2和HO-1蛋白水平增加,呈剂量依赖性(P<0.05);乌司他丁组和山茱萸高剂量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山茱萸提取物在脓毒症大鼠肝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OX-2/Nr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种清热解毒中药单体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对H22荷瘤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SMMC-7721人肝癌细胞分别经不同浓度的迷迭香酸、黄芩苷、橙黄决明素、绿原酸和黄连素作用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筛选出有效中药单体。采用H22肝癌细胞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给予H22荷瘤小鼠不同浓度的迷迭香酸(300 mg/kg、150 mg/kg、75 mg/kg)和黄芩苷(200 mg/kg、100 mg/kg、50 mg/kg)10 d后,剥取瘤块、胸腺、脾脏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迷迭香酸500 mg/L、250 mg/L、125 mg/L 浓度组和黄芩苷500 mg/L、250 mg/L浓度组吸光度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细胞增殖抑制率均达到30%以上;橙黄决明素及黄连素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低于30%,绿原酸组细胞增殖抑制率<0。各剂量迷迭香酸组的瘤重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对H22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8.2%、43.0%和39.0%,迷迭香酸各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 mg/kg黄芩苷组肿瘤重均低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达到55.7%,黄芩苷各剂量组的脾脏、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迷迭香酸和黄芩苷体外对SMMC-7721肝癌细胞和体内对H22移植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回生口服液调控Wnt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影响人肺腺癌细胞(LAC)增殖的机制。方法:制备高、中、低剂量(11.6g/kg,5.8g/kg,2.9g/kg)回生口服液含药血清,与人肺腺癌细胞系共同培养,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肺腺癌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腺癌细胞周期相对分布;建立C57BL/6人肺腺癌荷瘤小鼠模型,予回生口服液高、中、低剂量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移植瘤肺腺癌细胞Cyclin—D1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回生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及顺铂组含药血清对肺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增高,且干预的肺腺癌细胞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G2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P〈0.05);回生口服液中、高剂量及顺铂(DDP)治疗组小鼠肺腺癌细胞内CyclinD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回生口服液可明显抑制人肺腺癌细胞生长,使癌细胞停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并可明显降低肺腺癌细胞内CyclinD1的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
雄芍汤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雄芍汤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阳性对照组、雄芍汤预防组和雄芍汤高、低剂量(生药15.8、7.9 g/kg)组(造模后给药)。采用ip猪血清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雄芍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IV)水平,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雄芍汤各给药组血清ALT、AST、HA、LN、PCIII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血清ALB水平和A/G值明显升高(P<0.01);雄芍汤预防组血清CIV水平明显降低(P<0.05);所有给药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轻微,肝组织纤维增生较少,雄芍汤高剂量组和预防组的作用尤为明显。结论 雄芍汤能减轻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调节细胞外基质的代谢,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雷竹笋汁对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雷竹笋汁对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损伤大鼠模型,以两种不同剂量的雷竹笋汁(436.70mg/kg和205.50mg/kg)灌胃9周,并另取健康大鼠作正常对照。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氪基转移酶(ALT)、天冬氪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BiD、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结果 大剂量雷竹笋汁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札T、AST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和Bil含量,升高Glu、Alb含量和A/G比值,且其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ALT、MDA和升高SOD、Glu、Alb的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 雷竹笋汁对CCl4肝损傀大鼠肝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ang YM  Yang SF  Zhu B  Cui J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9):2021-2025
目的观察新研制的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recombinantmutanthumanTRAIL,rmhTRAIL)的抗肿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共分5组)的rmhTRAIL对裸鼠肿瘤生长抑制的作用。此外,用TUNEL染色法及DNA片段的凝胶电泳法观察了rmhTRAIL在体内外对裸鼠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rmhTRAIL中(5mg/kg)、高剂量(15mg/kg)组相对肿瘤体积(RTV)分别为3.19±2.05和1.47±0.77,显著小于对照组8.48±5.87(P<0.05,和P<0.01);相对肿瘤增值率(T/C%)分别为37.6%和17.3%。中、高剂量组肿瘤重量分别为1.09g±0.55g和0.31g±0.09g,显著小于对照组2.78g±0.77g(P<0.01)。经rmhTRAIL处理的肿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均出现大量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rmhTRAIL处理的肿瘤细胞的DNA提取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典型的具有凋亡特征的DNA梯带。结论rmhTRAIL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静脉应用蛋白酶抑制剂以了解其对内毒素所致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50~270 g),分为对照组(C,n=8)、内毒素组(A,n=8)、大剂量治疗组(U,n=8)及小剂量治疗组(V,n=8),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给予内毒素(5 mg/kg),治疗组同时给予内毒素和乌司他丁注射(U组100 000 u/kg,V组50 000 u/kg).2 h后测定血清内皮素,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取肺组织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和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形态,测定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湿/干质量比值、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共轭二烯(conjugated-diene,C-diene)].结果:光镜下可见对照组肺组织学正常,内毒素组肺间质弥漫性出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粒细胞聚集、浸润,并可见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厚,而乌司他丁治疗组上述病理表现明显减轻.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和每克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在内毒素组分别为(5.41±0.06)和(27.64±2.48)μg,对照组分别为(4.95±0.08)和(12.99±2.83)μ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组为(5.0±0.05)和(19.47±2.09)μg;V组为(4.98±0.06)和(21.44±3.12)μg,明显低于内毒素组,U组和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内皮素及髓过氧化物水平内毒素组分别为(948.23±103.45)u/g和(152.90±8.41)u/g,高于对照组的(729.38±88.64)u/g和(54.62±15.49)u/g,U组为(633.27±93.27)u/g和(119.40±11.32)u/g,V组为(671.87±105.45)u/g和(129.55±9.57)u/g,则低于内毒素组,U组和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内毒素组[(MDA(73.95±4.62)nmol/g;C-diene(10.96±0.81)nmol/g]明显高于对照组[MDA(39.65±6.21)nmol/g;C-diene(3.34±0.51)nmol/g],治疗组[U组:MDA(51.26±5.56)nmol/g,C-diene(7.59±0.84)nmol/g;V组:MDA(59.87±4.62)nmol/g,C-diene(8.79±0.45)nmol/g]则较内毒素组明显降低,MDA水平U组低于V组.结论:乌司他丁明显降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的损害,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对HepA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模型组,环磷酰胺(100mg/kg)组,赤芍总苷(240、120mg/kg)组,环磷酰胺(100mg/kg) 赤芍总苷(240mg/kg)组。复制小鼠HepA肝癌皮下移植模型后,第2天ig给药,连续给药7d,第8天处死,取肿瘤组织,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和分析细胞周期,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赤芍总苷高、低剂量明显抑制HepA肝癌小鼠肿瘤的生长;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增加;抑制肿瘤细胞G0/G1期比例,向S期细胞转化,凋亡率增高;下调肿瘤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同时明显提高肿瘤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结论赤芍总苷对HepA肝癌小鼠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主要机制与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增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抗胃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Walker-256细胞株建立大鼠种植性胃肿瘤模型。将60只Wistar雄性胃肿瘤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or-mal saline,NS)组、5-Fu组、5-Fu+丹参组。接种后第7天,NS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入NS 40 ml/kg,5-Fu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入5-Fu 20 ml/kg,5-Fu+丹参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入5-Fu 20 ml/kg和丹参60 mg/ml,均连用5 d。化疗结束后,观察每组胃肿瘤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各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和生存时间延长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中P53、CD44、H-ras和nm2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NS组大鼠于接种后2周出现进食和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逐渐消瘦,甚至腹水形成,而5-Fu组和5-Fu+丹参组接种后约4周才陆续出现上述表现。②与NS组相比,5-Fu组和5-Fu+丹参组肿瘤体积显著降低(P〈0.05,或P〈0.01)。5-Fu+丹参组肿瘤体积及肿瘤体积抑制率显著低于5-Fu组(P〈0.05,或P〈0.01)。③与NS组相比,5-Fu组和5-Fu+丹参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5-Fu组比较,5-Fu+丹参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生存时间延长率显著升高(P〈0.05)。④与NS组比较,5-Fu+丹参组肿瘤组织中H-ras蛋白阳性表达数明显降低(P〈0.05),nm23蛋白阳性表达数明显升高(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呈现升高或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能够增强5-Fu抗鼠胃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癌蛋白P53、CD44、H-ras表达和提高抑癌蛋白nm2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坤安冲服剂对高泌乳素血症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具有补肾调肝、理气活血作用的坤安冲服剂(主要由仙茅、蛇床子、菟丝子、白芍、枳壳、麦芽等组成)对高泌乳素血症(HPRL)模型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溴隐亭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共5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垂体植入的方法复制HPRL大鼠模型,溴隐亭以1 mg/kg,坤安冲服剂高、低剂量分别以12g/kg和4g/kg灌胃,连续34d,末次给药后眼眶静脉采血检测血清垂体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睾丸酮(T)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PRL、T水平升高,血清LH、FSH、E2水平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坤安冲服剂高、低剂量组及溴隐亭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PRL、T水平,升高血清LH、FSH、E2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坤安冲服剂可改善HPRL模型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紊乱状况,使异常升高的PRL、T下降,分泌减少的FSH、LH、E2增加,从而恢复体内激素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VitE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VitE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4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VitE对大鼠氧化及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VitE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能显著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论VitE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