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放射治疗效果。方法:自1980年1月至1991年11月间,用钴-60体外照射97例NHL患者。局部照射12例,扩大野照射76例,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9例。常规照射肿瘤剂量180~200cGy/次,不规则野肿瘤剂量140~180cGy/次,总剂量23~60Gy。结果:Ⅰ、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0.0%,14.3%,0。总5年生存率46.4%。淋巴结直径≤5cm和>5cm生存率分别为62.2%(23/37),25%(11/44)(P<0.01)。治疗结束时淋巴结残留者5年生存率22.7%(10/44),全消者5年生存率64.9%(24/37),(P<0.01);野内复发占19.1%,野外复发占80.9%,死于野内、外复发者分别占15.8%和84.2%。结论:淋巴结直经>5cm或治疗结束时淋巴结残留者预后差;复发是本病的主要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影响睾丸精原细胞瘤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收治114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全部病人行睾丸切除术,绝大部分加精素高位结扎;所有病人行术后放疗,少数病人行不规则化疗。结果:本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32%、923%、781%;Ⅱ期538%、522%、429%;Ⅲ期455%、20%、0;Ⅳ期333%、0、0。术后行60Co-γ线或10MV-X线照射,放疗剂量大多在DT0~35GY。结论:疗效与临床分期、术后照射剂量有关。病人死因以肺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为主。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41 例肾癌、18 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及5 例正常肾组织中P16 蛋白的表达,以探讨P16 蛋白的表达与肾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P16 蛋白在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 % (24/41) 及91-3% (21/23) ,两组阳性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χ2 = 7-60 ,P<0-05) ;P16 蛋白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及颗粒细胞癌间无差异,随肾癌分级、分期升高而明显降低,Ⅰ级与Ⅱ、Ⅲ级比较阳性表达具有显著差异,低分期组( Ⅰ、Ⅱ) 与高分期组(Ⅲ、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16 阳性表达组术后5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结果提示:P16 基因失活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 基因及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肾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剂量率腔内放疗配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44例,T1 ̄T2 37例,颅外T3 7例。常规外照射剂量70 ̄75Gy,T3病例缩野加量10 ̄12Gy。腔内照射在外照射剂量达60 ̄65Gy时进行,每周一次,5 ̄7Gy,共2次,总剂量为10 ̄14Gy。在治疗后已有30个月的病例有31例,其生存率为87%(27/31),T1 ̄T3局部控制率为93.5%(29/31),T3局部控制率为66.7%(4/6),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病人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放射剂量,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等之间的关系。方法:自1978年2月到1994年7月共收治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91例。全部有病理证实。照射方法采用60Co外照射,照射范围包括精索,髂内外及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Ⅲ期加照纵隔及锁骨上区,ⅡB期采用全腹移动条形野。结果: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8.2%、97.8%和84.6%,Ⅱ期74.0%、63.6%和50.0%,Ⅲ期60.0%、60.0%和25.0%;放射剂量≤24Gy60.0%、60.0%和50.0%,25~30Gy86.4%、86.3%和72.0%,31~35Gy87.5%、83.3%和66.7%,>35Gy55.0%、50.0%和66.7%。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30d90.0%、86.0%和82.1%,>30d57.1%、57.9%和41.7%。以Ⅰ期生存率最高,Ⅲ期最差;25~30Gy生存率最高,>35Gy组最差;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30d组生存率高于>30d者。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病人临床分期越早,生存率越高;最佳照射量在25~35Gy;手术与放射治疗间隔时间不宜>30d。  相似文献   

6.
内镜Nd:YAG激光治疗食管和贲门早期浅表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4月开始进行了Nd:YAG激光照射人食管组织效应的实验研究,并对33例食管和贲门早期浅表癌进行了内镜Nd:YAG激光治疗和前瞻性随访。32例(97%)经1~6次(平均2.6次)激光照射癌细胞消失,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在10~55个月随访中,26例(81.3%)无癌复发。结果表明,对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病人,尤其是原位癌和粘膜内癌病人,内镜Nd:YAG激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1973年1月至1986 年6 月共收治行首次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562 例。全部病人随访10年以上。全组总的10 年生存率30.8% (173/562)。Ⅰ~Ⅳ期分别为64.3% (9/14)、45.5% (56/123)、30.4% (73/240) 和18.9% (35/185), Ⅰ、Ⅱ期明显高于Ⅲ、Ⅳ期 (P< 0.001)。10 年生存率局限于鼻咽腔为32.5% (152/468), 超腔22.3% (21/94) (P< 0.05)。有无颅神经受损的10 年生存率分别为34.4% 和20% (P< 0.01)。尤以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和颅神经受损伴颅底骨破坏者疗效最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亦与预后明显相关, 有否淋巴结转移、颈结的固定与否、单双侧、上或全颈以及锁骨上受累均有明显不同的预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照射剂量对预后亦有明显的影响,原发灶剂量60~75Gy 组疗效明显好于其他组。主要死因是远处转移与局部复发。认为早期诊断与早期根治性放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放疗剂量以60~75Gy 为佳。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389例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3月至1992年3月,收治首程根治性放疗鼻咽癌389例,其中Ⅰ期5例,Ⅱ期22例,Ⅲ期201例,Ⅳ期161例。Ⅲ-Ⅳ期占93.1%。全部采用^60Co外照射。总剂量DT68GY-DT72GY。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年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方法:从1986年1月至1990年10月,使用^60COγ线治疗青年鼻咽癌96例。鼻咽部DT64 ̄80Gy/6 ̄8周。颈部转移淋巴结DT60 ̄70Gy/6 ̄8周。预防剂量45Gy以上。结果:本组5年生存率为39.6%(38/96)。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47.4%(18/38)、20.0%(9/45)。结论:青年鼻咽癌病情进展快,颈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病(CAD)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病死率及远期效果。方法总结了从1994年9月至1997年5月为76例CAD病人行CABG的临床资料及术后1个月至2年8个月的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2.6%,术后心排血量(4.96±1.56)和心脏指数(2.75±0.76)较术前(分别为3.88±1.74和2.17±1.06)明显增加(P<0.01),余74例在随访中仅2例出现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缓解率为97%。结论CABG可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消除心绞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许益芬  陈胜东  王达飞  龚伟达 《重庆医学》2017,(36):5059-5061,5064
目的 研究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150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采集其临床数据进行预后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50个月,1年生存率49.8%,2年生存率31.0%,3年生存率19.3%.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诊N分期、初诊是否化疗、完成放疗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转移部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化疗与否及化疗期数、是否进行姑息性放疗为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初诊N分期、转移部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化疗与否、完成放疗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进行姑息性放疗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初诊N分期、转移部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化疗与否、完成放疗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进行姑息性放疗.  相似文献   

12.
背景和目的小细胞肺癌虽然是一种对放化疗敏感的肿瘤,但预后却很差,局限期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仅18%~32%,因而分析初程治疗后失败模式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对改善小细胞肺癌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拟总结我院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初程治疗后远处转移和局部失败的情况,并分析再程治疗的结果及意义。方法我院1974~1996年间共收治712例初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首程治疗后初次局部失败和远处转移率、不同失败模式的再程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456例病例初次治疗局部失败和/或远处转移,治疗总失败的中位时间8.4个月,2年治疗总失败率为75.0%。其中远处转移(远处转移+远处转移伴局部失败)324例,中位时间8.1个月,2年远处转移率61.3%;局部失败(局部失败+局部失败伴远处转移)194例,中位时间9.1个月,2年局部失败率为35.3%。主要转移部位依次是脑42.3%(137/324),肝32.1%(104/324),骨31.2%(101/324),肾上腺25.6%(83/324),肺14.2%(46/324),皮肤6.5%(21/324)。局部失败和远处转移后中位生存1、2、3年生存率:再程治疗组分别为5.3月、17.5%、10.5%和5.3%,未治疗组分别为3.3月、17.4%、4.3%和2.2%,再程治疗组优于未治疗组(X~2=10.28,P=0.001)。再程治疗接受化放疗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8.6月,优于单纯化疗和单纯放疗的5.1和4.6个月(X~2=5.9,P=0.053)。结论远处转移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失败模式;再程治疗能延长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在病人可耐受的条件下,再程治疗应以放化疗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Xie CY  Wu SX  Jin XC  Yu JY  Wang JH  Li WF  Zhang 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12-2415
目的 评价同步加速调强放疗(SMART)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了SMART放疗。给予肿瘤和肿大的淋巴结(GTV)2.5Gy/次,共28次,总量70Gy。亚临床灶和预防照射区接受常规剂量2.0Gy/次,共28次,总量56Gy。其中36例患者的GTV加量到了80Gy。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7~44个月),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02%、88.72%和78.27%。1~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97.94%。1、2、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21%、89.83%、76.10%和95.38%、85.71%、79.67%。按福州分期,I~Ⅱ期3年总生存率为100%,Ⅲ期3年总生存率74.33%,IVa期3年总生存率62.96%。除了黏膜炎发生率较高及程度较重外,其余急性毒副反应均很好耐受,没有4级不良反应出现。后期毒性反应以口干为主,多数患者表现为0-1级损伤。GTV追量到80Gy的患者没有毒副反应的增加。结论 SMART技术对早期或进展期的鼻咽癌均可获得满意的局控率,远处转移是晚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GTV追量至80Gy安全可行。SMART技术的毒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4.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联合适形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两阶段放疗,第一阶段包括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同侧肺门及肺部阳性区域进行常规普通外照射DT50GY/25Fx,第二阶给予阳性区三维适形放疗DT18-28GY/9-14Fx。结果全组均按计划完成治疗,2例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5例在疗后8-12个月出现肺纤维化,1、2、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4.12%、42.86%、32.14%。结论适形放疗能够减少放疗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老年人患者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5.
珠海市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随访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随访珠海市2003年3月-2005年3月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计算5年生存率和5年无局部复发率(FLF)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评价珠海市鼻咽癌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满5年患者154例, UICC/AJCC 2002分期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12、40、82和20例,随访60~84个月,接受根治性放疗后的5年随访资料纳入研究, 以生存率、无鼻咽局部复发生存率和FDM为预后指标, 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比较影响鼻咽癌生存、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因素。【结果】5年随访生存率:第1年98%,第3年88% ,第5年79%;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85.1%;5年FDM为88.31%。全组患者远期放疗不良反应均不明显。根据现有数据的Cox多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的早晚仍然是影响5年生存率最明显的因素。【结论】珠海市2003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鼻咽同期化放疗后患者,在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FDM以及在远期副反应的控制方面,均达到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 在初治鼻咽癌放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按1992 年福州临床分期标准,I 期3 例(3.3%),Ⅱ期29 例(32.2%),Ⅲ期26例(28.9%),Ⅳ a 期32 例(35.6%)。调强放疗设鼻咽大体肿瘤计划靶区为PGTVnx、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高危计划靶区PTV1 和低危计划靶区PTV2。处方剂量分别为PGTVnx 71.94~77.88 Gy/33 次、GTVnd 69.96 Gy/33 次、PTV1 60~66 Gy/33 次、PTV2 50.4~56 Gy/28 次,化疗方案包括同期与辅助化疗。生存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多因素分析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采用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 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随访12~56(中位时间33) 个月,全组l,2,3,4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8%,90.6%,86.0%,80.0%;1,2,3,4 年局部/区域控制生存率分别为98.8%,97.5%,92.1%, 77.4%;1,2,3,4 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5.3%,90.7%, 88.4%, 85.8%。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最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是放射性黏膜炎,1~4 级分别为16.7%,60%,23.3%,0。晚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腮腺损伤,1 年后腮腺反应按1~4 级分别为18.1%,9.6%,0,0。结论:IMRT 联合化疗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生存率,晚期不良反应率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X线诱导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不同分割方案照射后,凋亡动力学变化、克隆生存率情况以及P53、PC-NA、Bcl-2表达。方法采用6MV直线加速器X线照射,FCAS检测不同分割方案、不同时间点凋亡率、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P53、PCNA、Bcl-2表达。结果Hep-2受到单次剂量照射后,凋亡率在72小时达到峰值,以10GY最高为19.8%,最终净凋亡率从高至低依次为2.0GY组11.4%、3.5GY组7.8%、10.0GY组7.39%、5.0GY组6.11%,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克隆生存率分别为2.0GY组80.0%、3.5GY组91.34%、5.0GY组74.28%、10.0GY组71.43%,各组与3.5GY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中P53、PCNA、均表达阳性,Bcl-2表达阴性。结论从凋亡角度看,小剂量多分割照射可能使更多的肿瘤细胞以凋亡方式死亡;2.0GY组和10.0GY组在相对克隆生存率上无差异,提示在实体瘤的放射治疗中,凋亡的作用有限,Hep-2可能以坏死为其主要死亡形式。免疫组化染色表明Hep-2的P53基因发生突变,野生型P53基因的关卡作用可能不存在,而且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及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79例肾细胞癌患者,术后部分患者给予免疫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5例获6个月~5年随访,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88.3%。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病例术后继发性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控制;术后漏尿1例,留置双管4周后逐渐好转。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1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死亡(双侧肾癌患者),1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者行根治性肾切除,其余病例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免疫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发热者15例,轻度恶心者5例,血白细胞减少者1例。结论: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对于无明确远处转移、对侧肾功能正常者,根治性肾切除是标准的术式;直径小于3cm、部位靠近肾表面的小肾癌分别作肾部分切除和肿瘤剜除术,与根治手术的术后生存率相近。免疫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Huang X  Wang L  Shi HB  Zhang XJ  Men XW  Chen B  Wang X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4):3127-3130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2002年6月至2006年12月76例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EC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76例肾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ECGF高表达41例,低表达35例.PD-ECGF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D-ECGF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60.98%)显著低于PD-ECFG低表达患者(94.29%,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组织学分级及PD-ECGF表达水平均与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及PD-ECGF表达水平为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971、9.702、6.790,95%CI:3.010~107.290、1.835 ~ 51.305、1.156 ~ 39.894).结论 PD-ECGF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D-ECGF高表达可能与肾细胞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分析5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3~20)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2cm10例,(2—3)cm30例,〉3cm16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6例。56例均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4.0Gy/次,3次/周,照射总剂量(56-60)Gy。结果:治疗后1个月复查,病灶达CR者27例,病灶达PR者29例,无进展病例。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1.8%、16.0%。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