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祝司霞 《广东医学》2016,(11):1598-1601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从临床分离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刚果红平板法筛选生物膜阳性菌株和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检测生物膜;以万古霉素为阳性对照药,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药物对细菌生物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XTT减低法评价穿心莲内酯对不同时间段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刚果红平板法生物膜阳性菌株有12株,即生物膜形成率为40%,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实验阳性有22株(73.3%);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SMIC50为125 mg/L,SMIC80为500 mg/L;1000、500和250 mg/L的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早期黏附能力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穿心莲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和黏附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及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常引起皮肤黏膜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也是生物膜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由于细菌形成生物膜后其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均发生明显变化,使感染慢性化并难以控制,为临床防治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芩苷及联合左氧氟沙星(LFX)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生物被膜(BF)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分离S.a菌株17546为实验菌株,构建生物膜体外模型;分为空白组、黄芩苷组、LFX组、黄芩苷+LFX组;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及杀菌浓度;连续稀释法行活菌计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及扫描电镜(SEM)观察BF形态.结果 S.a17546培养3d后可形成早期的BF.药物作用12h后BF内活菌计数示:LFX、黄芩苷单独作用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空白组、LFX单独作用组相比,黄芩苷+LFX组活菌计数均明显减少(P<0.05).CLSM示黄芩苷+LFX组与空白组、LFX单独作用组相比,死菌明显增多.SEM示黄芩苷+LFX组与空白组、LFX单独作用组相比菌数及胞外基质均显著减少.结论 黄芩苷在体外对S.a BF具有破坏作用,与LFX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LFX对BF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SA)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许多社区获得性及医院获得性感染,生物膜的形成是细菌适应其生存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在生物膜的保护下,生物膜中的细菌对抗生素和免疫应答产生了耐受性和抗性,使得与生物膜相关的感染难以治疗.因此,SA生物膜的防治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消除SA生物膜的形成和相关感染的最新预防和治...  相似文献   

5.
维药刺山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药刺山柑提取及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BF)形成及清除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维药刺山柑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醇提法获得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并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的萃取获得不同极性的萃取物;使用96孔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BF模型,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维药刺山柑不同提取物/萃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维药刺山柑提取物对成熟BF中活菌数的影响,评价其对成熟BF的清除作用。结果维药刺山柑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2.50、50.00、45.00、46.25 mg/m L。当浓度分别为26.26、23.13、25.00、22.50 mg/m L时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可在早期阶段干扰金黄色葡萄球菌BF的形成,致活菌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倍MIC浓度的正丁醇萃取物抗菌活性明显,与青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浓度醇提物及正丁醇萃取物24 h清除BF的作用较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还可以抑制并有效清除金葡菌成熟BF,其高浓度抗菌活性与青霉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在体外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作用,并且能通过破坏已形成的BF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为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金葡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芩苷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冬梅  邝枣园  李岩  万幸  李庆国  李蔼文 《吉林医学》2011,32(13):2587-2588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耐药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对耐药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试验及体内对耐药性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黄芩苷的抑菌作用。结果:体外试验表明黄芩苷、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2 mg/m、l0.45 mg/m。l体内试验表明黄芩苷(100 mg/kg)可以降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结论:黄芩苷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二倍稀释法测定熊果酸与左氧氟沙星对S.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紫外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生成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结果 熊果酸对S.aureus的MIC为0.27 mmol/L,左氧氟沙星的为0.000 6 mmol/L,不同浓度熊果酸不仅对S.aureus浮游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显著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并呈浓度依赖性;与左氧氟沙星和熊果酸单独应用相比,熊果酸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更能显著抑制S.aureus生物膜形成,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熊果酸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抑制S.aureus生物膜形成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PC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和生物膜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为生物膜形成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96孔板番红染色法检测生物膜的形成,icaAD、icaBC、sar、agr和sigB的PCR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有17株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生物膜,其中以X387和X409两株最明显;有22株扩增出icaAD和icaBC,全部菌株扩增出sar、agr和sigB.结论 ica是形成金葡菌生物膜的关键基因,但ica在形成生物膜过程中需要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规律以及清开灵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和破坏作用。方法倍比稀释法测定清开灵颗粒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同时加入菌液和药液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清开灵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结果15 h左右生物膜形成较好。生物膜抑制实验和破坏实验表明在3.9~62.4 mg·m L-1浓度范围内清开灵颗粒具有良好的作用,且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其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和破坏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芩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野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等7种单体对易引起细菌性肺炎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7种单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7种单体成分中黄芩苷、黄芩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 mg/mL、0.25 mg/mL、1mg/mL、0.062 5 mg/mL。结论:黄芩苷、黄芩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以黄芩素抑菌效果更好,其余单体在最高浓度2 mg/mL下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富硒枸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富硒枸杞的抗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设置1 g.mL-1、0.75 g.mL-1、0.5 g.mL-1、0.25 g.mL-1和空白组(0 g.mL-1)共5个浓度处理组。固体培养基采用肉汤培养基,每个直径7.5 cm培养皿加入12 mL培养基,制成平板备用。取培养至对数期细菌配成6×108个.mL-1菌液,涂于平板上,加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7μL于直径6 mm的灭菌滤纸圆片上,将已点样的滤纸圆片贴于已涂供试菌悬液的琼脂培养基上,放置20 min,再放入培养箱中37℃无光照培养24 h后测量记录抑菌环直径。结果0 g.mL-1、0.25 g.mL-1、0.5 g.mL-1、0.75 g.mL-1及1 g.mL-1富硒枸杞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 mm、(21.5±0.3)mm、(22.6±0.3)mm、(24.3±0.4)mm及(27.5±0.4)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是0 mm、(20.3±0.2)mm、(22.4±0.4)mm及(26.5±0.4)mm、(31.4±0.4)mm。0.5 g.mL-1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较0.25 g.mL-1水煎液增大,但仅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0.75 g.mL-1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较0.25 g.mL-1和0.5 g.mL-1水煎液明显增大(P<0.05);1 g.mL-1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较0.25 g.mL-1、0.5 g.mL-1、0.75 g.mL-1水煎液明显增大(P<0.05)。结论富硒枸杞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活性,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医药在预防及治疗感染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且大量体外研究也证实了中医药对于抑制基于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感染的明显效果,是当前抗感染研究的重点之一.但目前有关中医药抑制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基础研究相对较少,与骨科内植物细菌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础研究更少;同时,对其复杂作用机制的研究亦相对薄弱,且文献报道也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方法检测了相应时期的胞外DNA的释放量,并用DNA酶(DNaseⅠ)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在生物膜形成和起始黏附中的作用;采用pBT2质粒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atlE基因突变株,研究atlE基因敲除突变对起始黏附能力、生物膜形成及胞外DNA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的表达与胞外DNA的释放量有相关性;DNA酶能影响未成熟生物膜且能降低起始黏附能力;△atlE菌株胞外DNA的释放减少。起始黏附能力明显降低,不形成生物膜。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能通过释放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6种抗菌中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几种常用抗菌中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活性。方法选择6种(黄连、苦参、连翘、大黄、生地、知母)常用抗菌中药,采用水提法提取浓度至1g/ml。以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对100株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大黄、黄连、连翅对MRSA有较强抑菌作用,其中以黄连对MRSA的作用最强,MIC值≤0.025g/ml。同一种中药对MRSA的不同菌株表现出相近的抑菌活性。结论常用抗菌中药对MRSA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中抗菌中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SrrBA在表皮葡萄球菌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表皮葡萄球菌srrBA基因敲除突变株,通过检测OD600值绘制其有氧生长曲线,并观察其厌氧生长状态,微量板半定量方法检测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经PCR扩增和测序验证获得了表皮葡萄球菌srrBA基因敲除突变株(SE 1457-ΔsrrBA)。突变株的生长不论是在有氧还是在厌氧条件下均明显滞后于野生株。此外,突变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之野生株也显著下降。结论:双组分系统SrrBA可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体外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成熟生物膜(biofilm,BF)的影响。方法用微孔板法建立体外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 90028 BF模型;采用甲基四氮盐(the abated tetrazolium salt,XTT)减低法定量评价盐酸氨溴索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成熟BF的抑制作用;银染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该药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成熟BF的形态学影响。结果在96孔微量细胞培养板上成功建立白色假丝酵母菌BF模型;1.25、2.5、5、7.5 mg/ml的盐酸氨溴索作用白色假丝酵母菌成熟BF 12 h后,XTT减低法D(450)值分别为(0.63±0.05)、(0.52±0.08)、(0.31±0.05)和(0.11±0.03),分别与空白对照组(0.71±0.0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625 mg/ml的盐酸氨溴索作用白色假丝酵母菌成熟BF后,D(450)值为(0.67±0.0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浓度的盐酸氨溴索作用白色假丝酵母菌成熟BF,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对体外白色假丝酵母菌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研究黄芩素抗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细胞病变法和噻唑蓝(MTT)法检测各浓度黄芩素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存活率及HCMV抑制率的影响,并与更昔洛韦进行比较。数据输入SigmaPlot软件,经Hill方程曲线拟合计算药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更昔洛韦和黄芩素的TC50分别为353.1"g/ml和151.4"g/ml,EC50分别为62.98"g/ml和14.47"g/ml,治疗指数分别为6和10。结论黄芩素具有体外抗HCMV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