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山市人群齿龈内阿米巴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唐山市人群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方法选择唐山市路北区防疫站和滦县人民医院体检者400人,用无菌牙签取齿龈周围垢物或口腔病灶垢物,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光镜下检查齿龈内阿米巴,记录观察结果。结果受检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7.50%(110/400),其中低文化程度者感染率高于高文化程度者(χ^2=50.00,P〈0.05),不经常刷牙者感染率高于经常刷牙者(χ^2=36.02,P〈0.05),使用药物牙膏者感染率高于使用普通牙膏者(χ^2=4.88,P〈0.05),吸烟及饮酒者感染率高于不吸烟和不饮酒者(χ^2吸烟=35.62,χ^2饮酒=33.57,P均〈0.05),有口腔疾病患者感染率高于健康者(χ^2=50.73%,P〈0.05)。在各种口腔疾病中,牙周炎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最高,为56.52%。结论唐山市人群中齿龈内阿米巴感染较普遍,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口腔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2008年在溧阳市曾有病例报告的3个乡(镇)及周边随机选取5个乡(镇),进行7~12周岁小学生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血清IgG阳性率为0.9%(25/2 768),血清阳性率在城乡地区(χ2=2.82, P>0.05)及性别(χ2=0.32, P>0.0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了解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并提供预防口腔卫生措施。对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生理盐水与碘液涂片方法,检出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两种,总感染率71.22%,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68.35%,口腔毛滴虫感染率为4.32%,合并感染率1.44%。调查中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高于口腔毛滴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旋毛虫Ts21重组蛋白的免疫诊断价值及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应用旋毛虫Ts21重组蛋白ELISA(Ts21-LISA)与肌幼虫ES抗原ELISA(ES-LISA)对旋毛虫病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及5种旋毛虫(T1、T2、T3、T4和T7)感染小鼠血清进行检测,并观察不同剂量旋毛虫感染小鼠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抗体水平。将Ts21重组蛋白皮下注射免疫小鼠(20 μg/只,免疫3次,每次间隔10 d),末次免疫后10 d,每只小鼠用300条旋毛虫肌幼虫经口攻击感染,3.5 d和42 d 后剖杀,观察肠道成虫与肌幼虫数并计算减虫率。 结果 Ts21-LISA检测旋毛虫病、并殖吸虫病、囊尾蚴病及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7%(18/19)、15.8%(3/19)、9.1%(1/11)和7.7%(1/13),与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Ts21重组蛋白与ES抗原ELISA检测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χ2=0.358,P>0.05)。Ts21重组蛋白与ES抗原检测T1感染小鼠血清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P>0.05),与T2、T3、T4、T7感染小鼠血清的交叉反应率明显低于ES抗原(χ2=17.069,P<0.05)。小鼠感染300条旋毛虫后4 周,应用Ts21-LISA检测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10/10);小鼠感染5条旋毛虫后6周,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10/10)。Ts21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用旋毛虫攻击感染后3.5 d和42 d,肠道成虫与肌幼虫减虫率分别为42.71%和49.8%。 结论 Ts21重组蛋白可用于旋毛虫病的血清学检测,但不能忽视与并殖吸虫病、囊尾蚴病及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
齿龈内阿米巴是寄生于口腔内的一种原虫 ,属非致病性阿米巴。其感染率在国内外报道不一。Schmidt[1 ]报告 ,在不卫生的口腔内感染率可达 95 %以上 ,在卫生的口腔内感染率也在 5 0 %以上。为了解口腔疾病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的关系 ,作者对部分口腔疾病患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口腔科门诊病人 ,包括牙周炎、冠周炎、龈缘炎、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拔牙、牙髓炎等 )共 4 30例。年龄最大6 9岁 ,最小 4岁。1.2 调查方法 全部受检者均做生理盐水直接涂片与涂片铁苏木素染色显微镜检查。在…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于2002年6~10月对北京市5 区(县) 7 912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总感染率为2.9%,较1988~1989年第一次调查的总感染率(34.8%)明显下降(x=3 227.45,P<0.05)。表明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北京市人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县)仍应重视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安徽黄山地区捕捉有绕眼习性的果蝇,将结膜吸吮线虫初产蚴混于果汁中,实验室喂饲感染果蝇,常温饲养20 d后,检查果蝇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大绕眼果蝇(Amiota magna)和冈田绕眼果蝇(A. okadai)的阳性率分别为30%(30/100)和21.6%(55/255),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 4, P>0.05)。将采自大绕眼果蝇的结膜吸吮线虫感染期幼虫接种家兔,35 d后在兔结膜囊内检获结膜吸吮线虫成虫及其初产蚴,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结膜吸吮线虫可感染大绕眼果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热激蛋白(SjCTPI-Hsp70)DNA疫苗联合佐剂白细胞介素-12(IL-12)质粒DNA对水牛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实验采用双盲法,所用疫苗及制剂均在实验结束后解码。将购自非血吸虫病流行区45头8~10月龄健康水牛随机分为 A组(SjCTPI-Hsp70+IL-12,300 μg)、B组(SjCTPI+IL-12, 300 μg)和C组(空质粒pVAX+IL-12, 300 μg)等3组(每组15头),每头牛分别经肩部肌肉注射免疫3次,每次间隔28 d。末次免疫后28 d,每头牛经大腿内侧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 000条。解剖前2 d及当天分别收集粪便1次,用定量法计数虫卵和毛蚴。攻击感染后56 d解剖,用生理盐水经胸主动脉灌冲法收集、计数成虫,检测每克肝组织虫卵数。 结果 A、B组减虫率分别为51.2%和41.5%(χ2=1.89,P>0.05),减雌虫率分别为48.9%和44.7%(χ2=0.35,P>0.05),减粪卵率分别为52.1%和38.3%(χ2=3.84,P<0.05),减毛蚴率为52.1%和33.2%(χ2=7.30,P<0.01)及减肝卵率为61.5%和42.0%(χ2=7.61,P<0.01)。 结论 用SjCTPI?鄄Hsp70+IL-12免疫水牛可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70例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北京协和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至2010年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微生物学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 本组70例均存在基础疾病和潜在危险因素的患者确诊为真菌血流感染,40例(57.1%)为单数菌感染,30例(42.9%)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从70例患者的血培养中共分离122株病原体,72株真菌,50株细菌;念珠菌61株(84.7%),占绝对优势,白念珠菌31株(50.8%),非白念珠菌30株(49.2%)。分析真菌血症的原发感染来源,35例(50.0%)原发真菌血症,18例(25.7%)同时存在下呼吸道定植,10例(14.3%)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真菌血症,3例(4.3%)继发于腹腔真菌感染,另有4例(5.7%)存在多个部位相同真菌定植。住院期间死亡37例,粗病死率为52.9%,真菌血症所致的直接病死率为32.9%。单因素分析显示,ICU治疗(χ2=15.136,P<0.001)、30 d内手术史(χ2=3.540,P=0.060)、有创机械通气(χ2=4.450,P=0.035)与住院期间死亡相关;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χ2=5.657,P=0.017)、循环系统疾病(χ2=3.399,P=0.065)、ICU治疗(χ2=4.955,P=0.026)增加归因病死率。多因素分析中,ICU治疗增加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30 d内手术史与住院期间死亡负相关;ICU治疗和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增加真菌血症患者的归因病死率。结论 真菌血症多发生于有一定基础疾病的患者,常伴随细菌血流感染。出现真菌血症的患者预后差,半数以上病人死亡,ICU治疗同时增加真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期间死亡和归因死亡风险,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增加归因病死率,30 d内手术史与住院期间死亡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对唐山市4所高校512名大学生进行了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总感染率为36.3%(186/512), 其中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39.3%(81/206)和34.3%(105/306)(P>0.05)。在蠕形螨感染者中, 毛囊型、皮脂型和混合型分别占82. 3%(153/186)、7.5%(14/186)和10.2%(19/186);额部、鼻尖部和鼻翼侧的感染分别占43.0%(80/186)、50.0%(93/186)和31.7%(59/186)。不同皮肤类型的感染率不同, 油性、干燥型和混合型皮肤的感染率分别为47.0%(93/198)、26.6%(37/139)和33.9%(56/165), 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有酒糟鼻和痤疮等疾患者蠕形螨的感染率为62.0%(75/121), 高于面部无疾患者(27.6%, 80/290),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环境潮湿者感染率为67.9%(95/140), 远高于居住环境干燥者(24.5%, 91/372),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发展适合我国慢性血吸虫病疾病负担评价的伤残权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其疾病负担。 方法 以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疾病的六级失能等级标准为依据,评定我国慢性血吸虫病的年龄别和性别平均伤残权重。通过问卷对湖北省阳新县血吸虫病监测点的219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调查,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3.1软件建库,应用SAS8.1软件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检验比较性别和年龄别伤残权重,用Nemenyi法对年龄别伤残权重进行两两比较,并通过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伤残权重的影响因素。 结果 我国湖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伤残权重均值为0.122。年龄别伤残权重为0.020~0.280,高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确定的0.005~0.006。伤残权重值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590,P<0.01)。男、女性伤残权重分别为0.103和0.14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Z=2.405,P<0.05)。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伤残权重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OR=1.173,95%可信区间为1.130~1.217),收入水平是重要的保护因子(OR=0.497,95%可信区间为0.319~0.775),而性别是一个混杂因子。 结论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每存活一年平均损失近1/8个健康寿命年,该评定结果高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确定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妊娠对小鼠旋毛虫感染免疫应答的影响。 方法 6只孕鼠分别经口感染300条旋毛虫肌幼虫,ELISA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血清抗体水平。感染后6周剖杀,消化全身肌肉计算每克肌肉虫荷(lpg)。测定孕鼠感染后1~4周血清介导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对成囊前期幼虫(PEL)的杀伤作用。观察孕鼠感染旋毛虫后第6、8和12天的肠道虫荷及雌虫体外生殖力指数。对6只处女鼠肌肉注射孕酮,观察其感染旋毛虫后6周的血清抗体水平与肌肉虫荷。 结果 孕鼠感染旋毛虫后2周的血清抗体水平(A492=0.113)显著高于未孕鼠(A492=0.078)(F=21.390,P<0.05)。孕鼠感染后6周的每克肌肉虫荷(1 251±450)明显低于未孕鼠(2 310±1 123)(t=2.419,P<0.05)。孕鼠感染后2周血清介导的ADCC导致成囊前期幼虫的死亡率(42.6%)显著高于未孕鼠(26.9%)(F=1.195,P<0.05)。孕鼠感染后第6、8和12天的肠道虫荷与未孕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6=-1.185,Z8=-0.149,Z12=-0.0289,P>0.05),感染后第6和8天孕鼠与未孕鼠的雌虫生殖力指数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6=-0.149,Z8=-1.043,P>0.05)。孕酮注射处女鼠感染旋毛虫后6周的血清抗体水平(A492=0.299)显著高于对照组(A492=0.191)(t=2.955,P<0.05),但其每克肌肉虫荷(1 457±551)与对照组(1 235±4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0.05)。 结论 妊娠在小鼠抗旋毛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孕鼠感染旋毛虫后早期血清抗体水平升高及其介导的ADCC对成囊前期幼虫的杀伤作用增强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杀伤作用。 方法 采集以早期滋养体期为主,原虫密度>0.5%的患者血样,配成含2%红细胞的虫血混悬液。96孔板中每孔加100 μl虫血混悬液,再加入各组试剂,亚硝基铁氰化钠(SNP,分别为0.02、0.05、0.10、0.20、0.50、1.00 mmol/L),SNP + 血红蛋白(Hb)0.15 mmol/L,SNP + 硫酸亚铁(FeSO4)0.15 mmol/L,SNP + L-半胱氨酸(L-cyst)1.00 mmol/L,SNP + FeSO4 0.15 mmol/L+ L-cyst 1.00 mmol/L,后4组SNP浓度均为1.00 mmol/L,设对照组,每组重复3次,置37 ℃ 5% CO2培养箱中培养。根据虫龄,估计发育至裂殖体时间,提前3 h取空白对照孔涂片镜检,确定终止培养时间,培养终止后吉氏染色,镜检计数成熟裂殖体,计算NO对红内期间日疟原虫的抑制率,统计分析各组对间日疟原虫抑制率的差异。 结果 SNP 0.02 mmol/L组,间日疟原虫抑制率为(0.84±1.69)%,对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无杀伤作用(P>0.05);SNP 0.05 mmol/L组,间日疟原虫抑制率为(12.26±3.04)%,对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存在杀伤作用(P<0.01)。且抑制率随SNP浓度上升而升高。在含有1.00 mmol/L SNP的孔中分别加入Hb、L-cyst、FeSO4和FeSO4+L-cyst与只添加SNP 1.00 mmol/L孔相比,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抑制率自(85.40±2.90)%下降为(5.90±2.90)%、 (25.86±4.02)%、 (30.16±2.75)%和(16.71±2.30)%。结论 外源性NO对体外培养的红内期间日疟原虫有杀伤作用,而Hb、L-cyst和FeSO4可以逆转这种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永州市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因素。 方法 于2006年11~12月对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和祁阳县各1个自然村的1周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检查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保虫宿主(狗和鼠类)和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 结果 共调查777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75.4%(586/777);平均克粪虫卵数451个,轻、中、重度构成比分别为85.5%(501/586)、14.0%(82/586)和0.5%(3/586);其中男性感染率为76.9%(316/411)、女性为73.8%(270/36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 P>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中以70~79岁组感染率最高,为85.7%(30/35)。不同职业人群均有感染,农民、医生、教师和干部分别为82.5%(447/542)、 79.3%(42/53)、 73.7%(28/38)和73.5%(25/34)。 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的调查结果显示,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和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的感染率分别为17.4%(29/167)和7.4%(2/27);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鲤鱼(Cyprinus carpio)的感染率分别为69.2%(9/13)和5.3%(1/19);剖检3只家犬均有感染。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居民不知晓食生鱼会感染华支睾吸虫,95.6%(153/160)的农民和56.7%(349/616)的学生有食生鱼片史;当地使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和在鱼塘洗刷粪桶的现象较普遍。 结论 湖南省祁阳县和冷水滩区为华支睾吸虫病高度流行区。居民普遍有食生鱼片和使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等习惯,是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毒力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方法 制备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硕大利什曼原虫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等5种7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法,以α-微管蛋白基因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作为阳性对照,根据GenBank公布的GDP甘露糖焦磷酸酶基因(GDPMP)、A2抗原相关蛋白基因(A2rel)、脂磷酸多糖合成蛋白1基因(LPG1)、脂磷酸多糖合成蛋白2基因(LPG2)、动基体膜蛋白11基因(KMP-11)、胱氨酸蛋白酶C基因(CPC)、亲水性酰化表面蛋白B1基因(HASPB1)、胱氨酸蛋白酶2基因(CPB2)、胱氨酸蛋白酶B2.8基因(CPB2.8)和热激蛋白100基因(CLP b)等毒力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分析以上各基因在各种(株)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各毒力基因在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中的表达明显不同,HASPB1基因在7个种(株)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中均表达,GDPMPLPG1LPG2CPB2.8CPB2A2rel和CLP基因分别在特定种(株)的前鞭毛体和/或无鞭毛体中表达,CPC基因仅在杜氏利什曼原虫SC10株和硕大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内表达,KMP-11基因在7个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或无鞭毛体内均不表达。 结论 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种特异性和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旋毛虫雄虫存活时间及其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 方法 2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B和C等3组,分别为10、6和6只。A组每鼠以600个幼虫囊包经口感染后,第5、10、20及30天从肠腔中获取成虫,计数雌雄比例。取5日龄成虫经口感染B、C两组小鼠, B组每鼠同时感染70条雌虫和30条雄虫,C组每鼠仅感染70条雌虫,感染后30 d处死,比较两组小鼠的雌虫生殖力指数(RCI)。戊二醛固定不同日龄的雄虫,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生殖器官变化。 结果 A组小鼠感染后20 d,肠腔内的雄虫数量略多于雌虫(雌虫 ∶ 雄虫=1 ∶ 1.3);感染后30 d,雄虫数量显著高于雌虫(雌虫 ∶ 雄虫=1 ∶ 8.5)。B、C两组小鼠RCI值分别为(154.90±2.62)和(13.7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26,P<0.01)。扫描电镜观察,5日龄雄虫交配附器的叶状小片伸展、直立,生殖孔暴露;20日龄雄虫交配附器的叶状小片皱缩、坍塌,掩盖生殖孔。透射电镜观察,5、10日龄雄虫输精管内见大量成熟精子;20、30日龄雄虫睾丸内仅见少量未成熟精子。 结论 雄虫可存活一个月以上;5日龄雌雄虫和5日龄单性雌虫均能经口感染小鼠,而且前者生殖力显著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猪囊尾蚴的特异性抗原进行筛选、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方法 四川省雅江县呷拉乡猪带绦虫病患者,口服槟榔-南瓜子驱虫,收集、制备虫卵悬液(8万个/ml)。将6头20 d龄三元杂交乳猪均分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每猪灌胃虫卵悬液1 ml。40 d后,分别制备实验组心脏血混合血清及对照组心脏血混合血清;收集、制备实验组猪囊尾蚴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E)分析。将凝胶蛋白斑点转移至聚偏氟乙烯膜(PVDF膜),用实验组混合血清及对照组混合血清(均为1 ∶ 10)为一抗,羊抗猪HRP-IgG(1 ∶ 200)为二抗,进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比较两组杂交蛋白点的差异,确定猪囊尾蚴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据此挖取双向电泳与之对应的蛋白点,用电喷雾离子阱型质谱仪(ESI-Trap MS)进行质谱鉴定。搜索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信息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双向电泳凝胶共检测到207±9个蛋白质斑点,相对分子质量为Mr 14 400~94 000,等电点(pI)为3.0~10.0。筛选出7个特异性抗原,其中的4个分别为AF239799-1膜联蛋白(AF239799-1 annexin)、细胞支架肌动蛋白-2(cytoskeletal actin-2)、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和肌动蛋白-1(actin-1)。前1个蛋白已被鉴定为猪带绦虫特异性抗原,后3个蛋白抗原与NCBI网上登录的亚洲带绦虫成虫蛋白一致,为猪囊尾蚴特异性抗原。 结论 共获得3个猪囊尾蚴特异性抗原,即细胞支架肌动蛋白-2、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1。  相似文献   

18.
猪带绦虫六钩蚴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猪带绦虫六钩蚴的超微结构。 方法 猪带绦虫病患者驱虫,收集成熟虫卵。次氯酸钠法破卵壳后,等渗细胞分离液(Percoll)收集六钩蚴,人工肠液激活。热琼脂离心法制备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猪带绦虫成熟六钩蚴呈卵圆形,(14~17)μm ×(10~13)μm,表面有不规则的突起或皱褶。六钩蚴小钩从外至内由颗粒带、纤维层和芯髓组成。成熟六钩蚴具成肌细胞、小钩生发细胞和皮层细胞等几种细胞类型。 结论 猪带绦虫六钩蚴的超微结构和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六钩蚴的超微结构相似,但小钩的结构不同;猪带绦虫六钩蚴有形成上皮的双核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