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难经·五十七难>云:"大瘕泄,名日后重……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同而不能便,茎中病."大瘕泄,即今之痢疾样病变,如清·莫枚士<研经言·下利解>云:"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隋唐时或称滞下,或称重下."  相似文献   

2.
"大瘕泄"病名首次见于《难经》,即指大肠结聚(瘕通结)所致的泄泻,与西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本文研究大瘕泄病名由来,参考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辨证论治,得出结论:大瘕泄即溃结对应的中医病名;该病迁延难愈,临床辨证以寒热错杂证多见;临床治疗效果以乌梅丸最佳。  相似文献   

3.
邵铭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2):16-17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早期肝硬化属中医“症瘕”、“积聚”、“黄疸”等范畴。《难经·五十六难》云 :“肝之积名曰肥气 ,在左胁下如覆杯 ,有头足……”。虞搏《医学正传·或问》说 :“大凡腹中有块 ,不问积聚症瘕 ,俱为恶候 ,切勿视为寻常等疾 ,不求医早治 ,若待胀满已成 ,胸腹  相似文献   

4.
痢疾古称肠澼,骛■、注下、下沃、大瘕泄、下利、便肠垢、鱼脑痢等。内经通评虚实论云:胀澼下脓血。素问六元正纯大论云:风湿交争,民病注下赤白。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腹痛下沃赤白。难经五十七难云:大瘕泄  相似文献   

5.
(一)作副词 1.表示事物数量的总和。可译为“共”、“总共”等。例如: ①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难经·第五十七难》)——泄泻共有五种,它的名称各有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字又叫做“后重”。②《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邹澍《本经疏证·甘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  相似文献   

6.
痢疾一病,《内经》谓之肠澼,《难经》谓之大瘕泄,《伤寒论》谓之热利下重,下利便脓血,《金匮要略》谓之便肠垢、下重便血,迄至晋唐,方称为痢。但《肘后方》把痢归于霍乱,到《诸病源候论》才首列“痢病”四十候,把痢疾病独立出来,并分门别类,各论病机。自此以后,痢疾之名日多,笔者搜  相似文献   

7.
1唐瘕原文:在肠中,痛,左右不化,泄,为唐瘦。唐瘤,马继兴先生释为“瘪瘪”[‘j。按.“瘤”指可移动之包块类,“搪”指大便稀薄,释塘瘤似未尽妥。“唐”有大之义,《说文》:“唐,大言也”。段玉裁注:“引伸为大也,如说尚书者云唐之为言荡荡也”。汉·枚乘《七发》:“淹沈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其中“唐”也训为广大,浩荡之义。《难经·五十七难》;“大瘤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圄而不能便,茎中痛”。此处“大瘤泄”正是汉简之“唐痛”,因此“唐”应训为大而非据。后世文献中因医书中有据泄一病,遂将唐瘤…  相似文献   

8.
一、沿革《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为仅次于《灵枢》《素问》的古医经之一。难,读去声,问难之义。皇甫士安的《帝王世纪》说:“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至隋萧古著《五行大义》,唐李善注《文选·七发》,他們引用《难经》文字,竞称《黄帝八十一问》,可見“唯”只是“问”字的互词而已。所以《史记·黄帝本纪》里“死生之说,存亡之难”两句的《索隐》云:“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凡此均足以说明“问难”是所以名经的  相似文献   

9.
《医方考》所载六和汤被教课书方剂学列为藿香正气散之附方。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的作用。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清浊不分,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证。但笔者认为加减可治疗五泄,试论如下。1病因病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前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内经》有“濡泄”、“飧泄”、“注泄”之称。《难经》五泄之分,汉唐时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  相似文献   

10.
论肝旺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琼 《西部中医药》2008,21(4):32-32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一般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正如《胎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导致泄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外感和内伤2方面。《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的“治未病”,作为一种重点的预防疾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第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难治疾病,以起病仓急,如矢石之中的,又如暴风之疾速而命名,如《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半身,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关于中风,前贤今哲,阐发良多。  相似文献   

13.
痢疾在古代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把它称为“肠癖”;在《难经》又叫做“大瘕泄”;医圣张仲景还把它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到了隋代,由政府主持修订的病因病候学著作《诸病源候论》把痢疾详细地分成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久痢、休息痢等等,以后历代都有新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和医药学家不断丰富了治疗痢疾的方法,总结出大量宝贵经验和  相似文献   

14.
癌瘀相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国先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33-534
我国夏商周时代的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病名记载。有关“症瘤”、“岩”、“癌”、“石瘕”、“失荣”等的描述,皆相当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癌症。《灵枢·水胀篇》云:“石瘕生于胞中……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这“石瘕”类似子宫内癌症。《丹溪心法》称:“肿突如泛莲,或状如鸡冠……是以又名翻花岩”,则与舌癌相似。且昔贤认为,癌的形成与瘀血有关,如《古今医鉴》指出:“皆因气血瘀滞,结而成之”。 癌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和实践倍受历代医家重视,《内经》中对癌瘀相关的理论早有论述:“肠胃之络伤,则血…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历史悠久,本病与中医学的"大瘕泄"、"肠癖"、"痢疾"、"滞下"或"泄泻"诸证相类似。中医理论认为,"大瘕泄"、"痢疾"之证其病因,不外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3种。早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泄泻叙论》中即曰:"湿热之气,久客肠胃,滑利而下,皆外所因;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本散,必致溏泄,皆内所因;其如饮食生冷,劳逸所伤,  相似文献   

16.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云:“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历代医家对此语的解释纷繁,莫衷一是.如《金匮要略心典》云:“(难)经言其为病之故;此(金匮)言其致病之原也.”《医宗金鉴》认为“阴气衰者为癫之癫字当是狂字;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金匮要略语释》认为《难经》“重阴者癫,重阳者狂”指病邪而言;《金匮》“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指正气而言.《金匮要略浅述》认为是传抄之误.《金匮要略讲义》则存疑不释.等等说法,难以透关.为解其惑,效法训诂,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述己见.  相似文献   

17.
大陵穴异议     
大陵为手厥阴经的原穴,传世文献上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此后,大陵一名便做为正式名称而沿用至今。然而实际上,大陵一名却是错误的,其本名应当是太陵。《九针十二原》在记述五脏原穴时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心也,其原出大陵,……肝也,其原出于太冲,……脾也,其原出于太白,……肾也,其原出于太溪。五脏中肺肝脾肾的原穴均以“太”为名,唯独心的原穴以“大”名,显然不合体例,《难经·六十六难》引用这段经文时,“大陵”写做“太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六十六难》时也写做“太陵”可见,太陵”一名才是手厥阴经原穴的本来名称,而大陵乃是后人传抄误写所致。《难经校释》(南京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  相似文献   

18.
伤寒与温病     
伤寒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素问·热论》所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所以《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中风”(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之脑中风)、  相似文献   

19.
《灵枢·脉度》篇云:“心气通干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似乎味觉由心与脾所主,但笔者认为味觉由脾所主而非心所主。从生理上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清阳上奉,开窍于口,直接接触、感知五味。心主神志,对于味仅是“知觉”或“记忆”,而不是“感觉”,因此不能推演出心主味觉的结果。何况《素问·灵兰秘舆论》又有明文:“脾胃者仓厚之官,五味出焉”。《难经·四十九难》云:“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福立等通过实验指…  相似文献   

20.
结,有结聚、聚积之意,外邪侵袭或素有病理产物者,均可导致病邪结聚而成结证。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论:“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本草经集注》云:“……脏腑随其虚实冷热,结以成病。”《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医学辨证论治之典范,广论外感,兼以内伤杂病,对于结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有着深刻的认识,自成体系,论述颇为丰富,现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