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胰岛素与二甲双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治疗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LADA患者54例,分别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n=18)治疗1年,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酮症发生率及C肽释放试验。结果各组FPG、HbAlc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胰岛素治疗组酮症发生率无变化,二甲双胍治疗组酮症发生率增加了1倍,磺脲类治疗组则增加了2倍。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C肽均显著上升,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时点C肽值无显著变化,磺脲类治疗组除空腹外各时点C肽值均下降。治疗后,二甲双胍组、磺脲类组各时点C肽值均低于胰岛素组。结论对LADA应尽早明确诊断,并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0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足量磺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治疗,Ⅱ组:诺和灵30R治疗,Ⅲ组:诺和灵30R 二甲双胍治疗。结果:Ⅲ组降糖效果优于Ⅰ组、Ⅱ组,胰岛素用量Ⅲ组明显少于Ⅱ组。结论:联用诺和灵和二甲双胍是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37例经双胍类以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DM患者,改用罗格列酮4 mg口服,每日1次,同时给二甲双胍250~500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血脂,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BG、PBG、FINS、PINS下降,ISI增加,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HbAlc和血脂变化不大,副作用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DM降血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BM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OMA-β、IS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OMA-β、IS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可提高HOMA-β和ISI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格列美脲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曾兆良  熊红霞  李锦华 《重庆医学》2008,37(22):2592-259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钠(RO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已口服磺脲类(SU)和双胍类(BG)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仍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OS组为磺脲类和双胍类加用ROS,对照组为磺脲类和双胍类,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剂量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ROS组加用ROS 4mg/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C肽(C-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PG×Fins)、肝脏酶谱、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ROS组FPG、2hPG、HbAlc、Ins、C-P、TG、HOMA-IR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ISI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S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长期控制不佳T2DM的血糖、血脂水平,还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功能和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并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对60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足量磺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治疗,Ⅱ组:诺和灵30R治疗,Ⅲ组:诺和灵30R 二甲双胍治疗。结果Ⅲ组降糖效果优于I组、Ⅱ组,但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胰岛素用量Ⅲ组明显少于Ⅱ组。结论 联用诺和灵和二甲双胍是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133例,分为预混胰岛素70/30联合二甲双胍或拜糖平组;胰岛素联合文迪雅组;磺脲类联合中效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或拜糖平组;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组;诺和龙联合文迪雅5个组。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的改变。结果各组的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以用预混胰岛素加文迪雅组改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配合复方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血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A组,50例)、复方降糖胶囊+二甲双胍组(B组,50例)和护理干预+复方降糖胶囊+二甲双胍组(C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对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等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 B组较A组治疗半年后FPG、P2hPG、HbA1c、HOMA-IR、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ISI明显改善(P<0.05).C组较A、B两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且BMI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降糖胶囊能协助控制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护理干预联合复方降糖胶囊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或格列吡嗪合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2名T2DM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HOMA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LAI)的变化,分析不同磺脲类降糖药合用二甲双胍对T2DM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PB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格列美脲组的下降幅度比格列吡嗪组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及IAI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01),且格列美脲组较格列吡嗪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格列美脲组体重指数(BMI)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水平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格列美脲合用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合用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IR,且前者的作用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伴有胰岛素抵抗的IgA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伴有胰岛素抵抗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予以缬沙坦治疗,另一组予以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时间共12周。比较两组的血压、体重指数(BMI)、24h尿蛋白、血肌酐、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清c-肽(FCP)、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用药组患者BMI、24h尿蛋白、FBG、Fins、FCP、ISI均低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压和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IgA肾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明显减少蛋白尿。  相似文献   

11.
李晓琳  柏松  杜春蕾 《当代医学》2021,27(36):149-150
目的 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胰岛素组和磺脲类组,每组34例.胰岛素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不同BMI及血清C肽与治疗方案选择的关系。方法:112名NIDDM按体重指数分为三组,A组;BMI<24;B组:BMI≤26.5;C组:BMI>26.5。并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清肽,分别选择胰岛素,磺脲类药,二甲双胍和拜糖苹治疗,当血糖控制时进行评价。结果:三组间一般情况无差异,但A组与C组,B组与C组相比较,餐后血清C肽值显差异(P<0.01)。结论:依据不同BMI和血清C肽对2型糖尿病患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侯江娟 《求医问药》2014,(15):199-199
目的:探讨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52例患者,对照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我院给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BG(空腹血糖水平)、BMI(体重指数)、HbAI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ISI(胰岛素敏感指数)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BG、BMI、HbAIC和ISI分别为6.11±1.17mmol/l、25.18±2.57kg/m2、7.02±1.35%和-3.82±0.15,对照组患者的FBG、BMI、HbAIC和ISI分别为8.02±1.33mmol/l、26.35±2.36kg/m2、7.91±1.94%和-4.12±0.1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BG、BMI和HbAI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ISI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5.38%,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26%。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FBG、BMI和HbAIC,提高其ISI,而且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 g,日二次口服,同时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对照组30例,给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0周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 P G),餐后2小时血糖(2h P G),糖化血红蛋白(H b A1C),血脂(T C、TG、HDL-C、LDL-C)及体重指数(BMI).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FPG、2hPG、HbA1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TG、LDL-C和BM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抵消胰岛素带来的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钠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纳、二甲双胍及单纯饮食运动治疗6周,以空腹血糖(FPG)与空腹胰岛素(Fins)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罗格列酮钠组与二甲双胍组ISI均有所上升,但罗格列酮钠组上升更为显著,单纯饮食运动治疗组ISI无改变.结论 罗格列酮钠较二甲双胍更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住院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随机选择与治疗组同期住院,病程、年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G2 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无显著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G2 h,HbA1c,BMI,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治疗16周后FBG、PG2 h、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治疗16周后BM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并且能明显降低BMI和低血糖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后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②方法 继发磺脲类失效患者80例,改用格列吡嗪加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口服、睡前注射胰岛素,观察3个月内多点空腹血糖变化及12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空腹和餐后C肤水平变化.③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且疗效相似,胰岛素组治疗后血清C肽水平明显升高,而二甲双胍组无变化.④结论 睡前加用注射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患者均有较高的达标率,联用胰岛素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对胰岛素敏感指数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将已确诊的46例2型糖尿病符合胰岛素抵抗临床诊断指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口服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如下指标: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用二甲双胍前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别为-4.89、-4.54;用格列吡嗪前后分别为-4.90和-4.70;组间和组间用药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甲双胍可使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改善,而格列吡嗪无此作用.结论: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均可使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而以二甲双胍为甚.  相似文献   

19.
张英杰 《中外医疗》2010,29(10):97-9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用瑞格列奈或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对血脂、胰岛B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对我院62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组治疗3个月观察FPG,2hPG,HbA1c,血脂,C肽和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FPG、2hPG、HbA1c、血脂TG均明显下降,C肽升高(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用瑞格列奈或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其高血糖状态,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2种治疗间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基于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和利拉鲁肽的两种治疗方案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BMI>25 kg/m2)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皖南地区107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所选患者初发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二甲双胍/维格列汀治疗组(n=53)和利拉鲁肽治疗组(n=54),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腹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107例皖南地区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组和利拉鲁肽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P<0.05)、腹围(P<0.05)、空腹血糖(P<0.05)、餐后2 h血糖(P<0.05)以及糖化血红蛋白(P<0.05)均较前下降,空腹C肽及餐后2 hC肽较前恢复(P<0.05)。对比两组治疗结果,血糖下降水平疗效相当,但利拉鲁肽组的腹围减少疗效更优(P<0.01),两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影响并不显著(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