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熏蒸组30例,非熏蒸组30例,疗程为20天,分析AS患者治疗前后手指地间距、枕墙距、髋关节前屈、髋关节后伸的变化,观察熏蒸疗法对急性炎症(ESR、CRP)的影响;采用血液黏度仪测定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熏蒸疗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显效率为66.6%,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治疗组治疗后手指地间距、枕墙距、髋关节前屈、髋关节后伸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ESR、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药熏蒸治疗A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吲哚美辛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及熏蒸、血塞通粉针剂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7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手指地间距、枕墙距、髋关节前屈、髋关节后伸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CRP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能更好地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熏蒸组30例,非熏蒸组30例,疗程为20d,分析RA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的变化,观察熏蒸疗法对急性炎症(RF、ESR和CRp)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及IL-10的含量变化,分析熏蒸疗法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显效率为66.6%,对照组显效率为33.3%;治疗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及TNF-α、IL-10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中药熏蒸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夹脊穴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A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5g,每日3次,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穴位埋线夹脊穴,疗程3个月。3个月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ESR、CRP及TNF-α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夹脊穴辅助治疗能明显的控制AS症状体征,降低血清TNF-α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络温经法熏蒸对肾虚血瘀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伴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90例肾虚血瘀型AS患者随机分成中温组、高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联合塞来昔布,中温组(>36~40℃)和高温组(>40~44℃)加以通络温经法熏蒸,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症状量化评分、VAS疼痛评分、AS病情活动度(ASDAS)、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ASA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变化程度。结果:中温组和高温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症状量化评分、VAS疼痛评分、ASDAS评分、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ESR、CRP、SDS、S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Schober试验、SF-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高温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VAS疼痛评分、ASDAS评分、ESR、CRP均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浮针加埋管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浮针疗法治疗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AS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胶囊15 mg,每晚1次;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0.75 g,每天2次,疗程共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浮针加埋管疗法,疗程共12周。治疗12周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Schober试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VAS、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ESR、CRP及TNF-α、IL-6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加埋管疗法辅助治疗能控制AS症状、体征,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脊柱活动度的关系,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29例临床诊断为AS的患者,测定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并测量腰椎前屈和后伸活动度、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结果试验,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屈和后伸活动度、Schober试验结果与CR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前屈活动度、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结果与ESR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指地距与ESR和CRP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SR和CRP的升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S患者腰椎、胸椎活动度下降,建议临床上综合考虑,对于出现ESR和CRP水平升高明显者重视髋关节、腰椎、胸廓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脊痹丸配合温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脊痹丸配合温针灸疗法,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扩胸度、Schober试验、枕墙距、ESR、CRP、IL-6、TNFa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3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在疼痛、BASFI、IL-6、TNF-a上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在扩胸度、改良Schober试验、枕墙距、ESR、CRP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脊痹丸配合温针灸疗法治疗AS具有镇痛、改善机体活动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无明显毒副反应,并且可调整AS患者血清IL-6、TNF-a水平,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达到治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硕  温博  杨芮姗 《天津中医药》2023,40(7):825-831
[目的]探讨中药益肾通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疗效,初步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AS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益肾通督方,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中医证候评分,应用国际AS评分工作组(ASAS)推荐的方案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可溶性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水平,并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55、miR-223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ASDAI、BASFI、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指地距、枕墙距、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血清ESR、CRP、R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内热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通督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枕墙距和BASFI评分及血清ESR、CRP、RF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活动受限、腰骶关节疼痛、肢冷畏寒、腰膝酸软等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 <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枕墙距和BASFI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枕墙距和BASFI评分明显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ESR、CRP、RF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SR、CRP、RF水平明显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采用温阳通督针法联合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血清ESR、CRP、RF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的关系及补肾通督方对AS患者血清TNF-α、TGF-β1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治疗Ⅰ组(30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和治疗Ⅱ组(35例,采用补肾通督方治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TNF-α、TGF-β1水平进行测定,并设立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组。同时测定两组AS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血清TGF- β1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水平与ESR、CRP呈正相关(r=0.296, r=0.249;P<0.05)。血清TGF-β1水平与ESR、CRP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r=-0.222, r=-0.203;P>0.05)。Ⅱ组治疗后,AS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GF-β1水平提高,且ESR、CRP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补肾通督方可调整AS患者血清TNF-α、TGF-β1水平,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达到治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升降散治疗脓毒症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脓毒症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中药组22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升降散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第7、14天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 a scale,GCS),同时检测血清学指标(血常规,CRP,ESR,TNFα-,IL6-)变化。结果治疗第14天中药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RP、ESR、TNFα-、IL-6下降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散可抑制血清中CRP、ESR、TNFα-、IL-6等的产生和释放,以治疗脓毒症性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4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口服普适泰片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的IL-8和TNF-α进行检测。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EPS中IL-8和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8和TNF-α都有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明确,并能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伤科熏洗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其对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10例RA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采用伤科熏洗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共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49.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伤科熏洗方下调TNF-α和IL-1β可能是其治疗RA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6例2010年5月—2011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门诊AS肾虚寒湿证或肾虚湿热证患者,按1∶1随机分中药组及西药组。中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A组,22例,补肾壮骨祛寒汤+西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B组,26例,补肾壮骨清化汤+西药安慰剂);西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C组,27例,SASP加中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D组,21例,SASP+中药安慰剂)。各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AS患者总和指数(BAS-G)、AS功能指数(BASFI)、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以ASAS20、ASAS50、ASAS70、BASDAI50及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指地距、Schober试验、ESR及CRP均改善(P〈0.01,P〈0.05),A、C两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B组治疗后枕墙距、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与C组比较,A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均改善(P〈0.01,P〈0.05)。与D组比较,B组治疗后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指地距、枕墙距、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改善(P〈0.01,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ASAS20、ASAS50、ASAS70及BASDAI50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运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AS在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和实验室炎性活动指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SASP。  相似文献   

16.
唐宇  蓝芳  邱菲  邱少彬 《河北中医》2014,(2):226-228
目的:观察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应用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应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67.6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双手平均握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烫疗联合西药可改善RA患者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散寒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和寒湿痹阻型痹证分型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益肾散寒方,1剂/d,水煎服,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常规方案,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变化、空腹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5.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77% in the control(P〈0.01,u=79.051);②治疗组治疗后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障碍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③治疗组治疗后 ESR、CRP、IL-1、TNF-α等炎性生化指标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④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肝功损伤和明显消化道反应,治疗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结论:益肾散寒方是一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有效方剂,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透邪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 60 例 AS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组按补肾活血透邪法,用补肾活血透邪方、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治疗 12 周后达到 ASAS20 改善的患者,停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组继续使用补肾活血透邪方,对照组继续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每 2 周定期随访,直至病情复发或至 28 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复发时间、Bath 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index,BASFI)、脊柱痛、患者的总体评价积分,观察患者血沉(erythrosedim entation,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2 周后共 51 例患者达到了 ASAS20 改善标准并进入随访研究,其中治疗组 27 例,对照组 24 例。至研究结束时,治疗组复发率为 51.8% ,复发时间中位数为 14 周;对照组复发率为 79.1% ,复发时间中位数为 10 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在降低 ESR、CRP,改善 BASDAI、BASFI等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S 患者停用双氯芬酸钠后维持原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病情会复发,早期联合使用补肾活血透邪方能够有效维持疗效,延缓复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