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31例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 (或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分水岭脑硬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发生率72.4%(21/29)及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5.86%(22/29)均明显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22.6%(7/31),35.48%(11/31)。进展性脑梗死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55.17%(16/29),高于完全性脑硬死组的12.90%(4/31)。溃疡性斑块发生率在进展性脑梗死组48.28%(14/29)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16.13%(5/31)。结论中重度脑动脉狭窄及溃疡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检查及处理脑动态狭窄以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 对97例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颅内动脉狭窄性TIA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或次日)和术后6个月应用DSA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血管狭窄程度及狭窄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随访6个月观察TIA及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 97例患者中发现动脉狭窄112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中释放109枚支架,94.5%释放成功.术后即刻(或次日)和6个月时动脉狭窄程度及Vm明显低于术前(均P<0.01).术后即刻发现1例丘脑出血.6个月随访期间,83例(92.5%)无TIA及脑卒中发生;9例(9.68%)发生TIA,3例(3.23%)发生脑梗死,2例(2.15%)死亡.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性TI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和颈部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12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TCD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资料。按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计算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126例TIA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26例,占20.6%。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5)。TIA后7 d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较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患者明显升高(P<0.05)。ABCD2评分≥4分、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7 d脑梗死发生率为33.8%,与ABCD2评分≥4分、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7.7%)比较,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预测7 d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准确性较高,进一步结合经颅多普勒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和ABCD2评分结合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MR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ABCD2评分及ABCD2+ DWI+MRA评分对182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TIA后2d、7d和30 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及ABCD2+ DWI+ MRA评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本组56例(30.8%)患者于30 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42例(23.1%)发生于7d内,19例(10.4%)发生于2d内,均无脑出血发生.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与高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DWI异常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均P<0.05).30 d时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P<0.05).伴DWI异常及颅内动脉狭窄≥50%的低危组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DWI正常和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均P<0.05).ABCD2+ DWI+ MRA评分预测TIA第2d、第7d及第30 d的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评分(均P<0.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系统TI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DSA检查,观察血管病变的性质,判断责任动脉。结果 70例患者中检出血管狭窄或闭塞59例(84.3%),其中症状相关侧血管狭窄或闭塞51例,症状相关侧对侧8例;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6.9%(73/84),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3.1%(11/84);56例(94.9%)可以判断责任动脉。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颈动脉系统TIA的重要原因,DSA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9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根据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为前循环组[26例,1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5例为脑梗死(CI)]和后循环组(13例,3例为TIA,10例为CI),并给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动脉狭窄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复查DSA;比较手术前、后CI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前后循环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3%和100%,术后动脉狭窄改善率均>7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和7.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前循环组10例、后循环组5例复查DSA,两组各有1例出现动脉再狭窄50%;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CI患者mRS评分、B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均无TIA及CI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狭窄,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筛查,并与DSA检查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TCD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同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先有21例患者同时行DSA及TCD检查,进行对比研究。另有111例ICVD患者行DSA检查,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及其位置,判断责任血管。结果与DSA结果相比较,TCD特异性为98.5%,敏感性为61.9%。132例ICVD患者中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85例(64.4%),烟雾病9例(6.8%),动脉瘤5例(3.8%),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合并另一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可判断责任血管68例(68.0%),脑梗死组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P〈0.05),脑梗死患者中颅内病变多于颅外病变(P〈0.05),而TIA患者颅内外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可作为筛查缺血性脑血病的常用方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一般。中国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梗死颅内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但在TIA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技术,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特点及侧枝循环代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SA检查结果,明确脑供血动脉狭窄发生率、狭窄部位、程度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结果 203例患者中发现单纯颅内动脉狭窄78例(43.09%),单纯颅外动脉狭窄46例(25.41%),颅内、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者57例(31.49%)。198处颅内动脉狭窄中,大脑中动脉狭窄72处(36.55%);214处颅外动脉狭窄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77处(35.98%),椎动脉颅外段狭窄71处(33.18%)。分析可能引起同一侧枝循环途径的病变共174处,发现侧枝循环118例,Willis环代偿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软脑膜吻合支。重度狭窄及闭塞组侧枝循环代偿发生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外,颅内动脉狭窄好发于大脑中动脉,颅外动脉狭窄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及椎动脉颅外段。侧枝循环途径以Willis环最常见,软脑膜吻合支次之,严重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更易发生侧枝循环代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特征、狭窄程度以及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 107例TIA患者均进行DSA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判断有无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 93例DSA阳性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共计156处。颅内动脉狭窄最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共46处(29.5%),颅外动脉狭窄病变多见于颈内动脉开口处,共22处(14.1%)。重度狭窄及闭塞组侧支循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狭窄组。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TIA发病的重要基础,并且颅内动脉狭窄是较颅外动脉狭窄更为重要的TIA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脑血管造影技术(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进行病因研究。方法:选择住院的TIA患者32例进行脑血管造影,12例进行了溶栓治疗,30例病人行颈动脉超声,观察TIA患者DSA结果,并与颈动脉超声结果比较。结果:1.TIA患者DSA显示颅内、外动脉异常,总异常率为93%(30/32);2.DSA显示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78.1%(25/32),与颈动脉超声结果86.7%(28/30)较一致。结论: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是TIA的主要原因,对于TIA患者及早行DSA和颈动脉超声,进一步行介入及溶栓治疗,从而避免或减少脑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对178例TIA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脑动脉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178例TIA患者中,124例(69.66%)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前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50例(40.32%)、后循环为44例(35.48%)、前后循环均有病变为30例(24.19%);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9例(23.39%),颅外动脉为72例(58.06%),颅内、外动脉均有病变为23例(18.55%)。发现狭窄血管共237支,其中单支血管病变58例、多支血管病变66例。颅外血管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为81支,颅内血管狭窄以椎动脉颅内段最多为41支。结论 TIA患者常伴有脑血管狭窄,准确地评价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及其程度,为临床提供了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闭塞性血管病的颅内脑血流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狭窄≥ 75 % )或闭塞患者 (ICASO)颅内脑血流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证实的ICASO患者 66例 (单侧病变 5 0例 ,双侧 16例 )。临床分为脑梗死组、TIA组和无体征组。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度 (Vmca)并判断颅内侧枝循环的开放。结果 ①与DSA比较TCD对前交通动脉 (ACOA)判断的敏感性 97% ,特异性 93 % ;后交通动脉 (PCOA)敏感性 92 % ,特异性83 % ;眼动脉 (OA)开放的敏感性 98% ,特异性 90 %。无体征组和TIA组ACOA和PCOA同时存在的出现率高 ,而脑梗死组则仅有OA存在的出现率最高。②狭窄同侧Vmca(3 9 5 5± 13 2 8)cm/s明显低于对侧 (78 90± 2 4 15 )cm/s(P <0 0 1) ,频谱低平呈波浪状。脑梗死组低于TIA组和无症状组 (P <0 0 5 )。结论 TCD可以无创性地检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并与临床表现相关。前后交通动脉代偿良好时不易出现脑梗死 ;仅有眼动脉反向存在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明显降低往往提示代偿不足 ,易发生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青年及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DSA结果,了解其分布情况。方法 170例患者均进行DSA检查,明确有无脑血管狭窄及其狭窄分布特征,并判断责任动脉。结果中青年组及老年组脑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87.23%及88.18%,责任动脉检出率分别为68.29%及80.59%。中青年组颅内动脉病变53例(64.63%),颅外动脉病变17例(20.73%),颅内外动脉同时受累12例(14.63%);老年组颅内动脉病变24例(35.82%),颅外动脉病变28例(41.79%),颅内外动脉同时受累15例(22.39%)。结论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是脑梗死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中青年患者以颅内动脉病变多见,老年患者以颅外动脉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方法 将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93例TIA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0例)、中危组(48例)、高危组(25例),并行DSA检查,根据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或轻度狭窄(狭窄率<50%)、中度狭窄(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狭窄率70%~100%).根据Logistic β回归系数分别对ABCD2评分及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危险因素赋分,通过线性函数转换建立危险评分系统. 结果 发病7d内低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5.0%,中危组为10.4%,高危组为36.0%;中、低危组的脑梗死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69.9%)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正常或轻度狭窄54例、中度狭窄22例及重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脑梗死发生率(27.3%、47.1%)均明显高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入院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拟合优度检验P>0.05,C统计值为0.887).利用危险评分系统成功地将TIA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脑梗死组,模型建立数据中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25.0%和47.1%. 结论 ABCD2评分及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对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有重要意义.根据ABCD2评分及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开发的预测工具可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选择TIA患者76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76例中67例(88.2%)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狭窄≥50%59例(88.1%),颅外段狭窄50例(74.6%),颅内段狭窄17例(25.4%),46例(68.6%)发现有不稳定性斑块。结论:DSA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etion angiography,DSA)方法评价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120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DM组),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NDM组),均行DSA检查,根据NASCET法对DSA结果测量,评价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结果 (1)糖尿病组的血管狭窄发生处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且均以颈内动脉狭窄最多见,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同血管部位(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血管狭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脑梗死组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比较,糖尿病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均以颈内动脉血管狭窄较常见,同时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与血管狭窄程度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和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19例住院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果,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访发生TIA后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发生后50例(42.0%)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29例(24.4%)发生于7d内。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持续时间≥10min、ABCD2评分≥4分是TIA后7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发作次数≥3次、颅内动脉狭窄≥50%是TIA后30d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是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发作持续时间长、次数多、颅内动脉狭窄重和"ABCD2"评分高的TIA患者短期内脑梗死发生危险性较高,抗凝治疗可使TIA患者有降低脑梗死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89例TIA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照患者TIA发作临床表现分为:颈动脉系组和椎基底动脉系组;按照发作次数分为非频发组(发作次数<3次)和频发组(发作次数≥3次),比较各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发作频率间和各年龄段间患者颅内—外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1)本研究共63例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占70.78%.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最多.颅内、颅外狭窄动脉比约为1.55∶1.(2)频发组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高于非频发组(P<0.05).(3)89例TIA患者以50~70岁居多,且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呈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DSA可以确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方案的选择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测老年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病变血管情况。方法对52例老年复发性ICVD患者[脑梗死(CI)4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行DSA检查,其中44例患者行MRA检查。结果52例ICVD患者中,DSA检出血管异常43例(82.69%),其中血管狭窄39例(75%),CI组31例(75.61%),TIA组8例(72.73%);动脉瘤2例;血管发育不良及变异各1例。44例患者中,MRA检出血管狭窄10例(22.73%),其中CI组8例(18.18%),TIA组2例(4.55%)。DSA对病变血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RA(P<0.01);但DSA与MRA对CI组及TIA组血管狭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SA与MRA均可发现老年复发性ICVD的血管病变情况,DSA检出的阳性率更高。二者均可为ICVD提供血管病变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脑血管造影,分析基底节区腔隙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的比例与部位分布。方法:选择首次发病6小时内拟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并行脑磁共振(MRI)检查为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51例,依脑梗死的面积大小将患者分为腔隙梗死组(12例)和非腔隙梗死组(3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DSA结果显示:腔隙梗死组DS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9例,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2例(占16.7%),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1例(占8.3%)。非腔隙梗死组39例DSA检查均异常,共检出病变血管41支,血管病变部位为大脑中动脉M1段(53.6%)>颈内动脉颅内段(26.8%)>颈内动脉颅外段(17%)>大脑前动脉(2.4%)。非腔隙脑梗死组血管狭窄比例明显高于腔隙脑梗死组(p<0.05)。危险因素比较:腔隙和非腔隙脑梗死患者中患高血压比例均高于其它危险因素(91.7%,74.4%),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其它危险因素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基底节区腔隙梗死患者DSA检查仅少数存在血管狭窄,多数无明确血管损害,梗死原因主要由小动脉病变引起;而非腔隙梗死患者绝大多数DSA有明确血管病变,大脑中动脉M1段是血管病变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