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杰  夏术阶  高鹏  鲁军  唐孝达 《广东医学》2004,25(7):751-752
目的 探讨小肾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小肾癌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直径≤ 4cm的小肾癌病例 ,分析小肾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合并疾病 ,比较B超、CT、MRI、DSA、IVP及ECT在诊断小肾癌中的特点和作用 ,随访观察各种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B超、CT、MRI、DSA在诊断小肾癌中的准确性分别为 85 7% ,96 3% ,82 3%和 10 0 % ,而IVP及ECT只能作为辅助检查。该 6 0例患者全部进行了手术 ,其中行肾肿瘤剜除术 6例 ,行腹腔镜手术 3例 ,3例先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然后行肾切除术 ,2例行肾肿瘤剜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肾癌 ,术后 1周再次行肾切除术 ,行肾癌根治术 14例 ,行单纯肾切除术 32例。病理诊断 :透明细胞癌 5 0例 ,颗粒细胞癌 1例 ,混合型 (透明细胞癌 颗粒细胞癌 ) 6例 ,其他类型 3例。随访 4 6例 (76 7% ) ,随访时间 3个月至 7年。术后存活 5年者 14例。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小肾癌最常用最准确的方法 ,更小肾癌需结合DSA检查和病理检查 ;小肾癌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是小肾癌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偶发性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39例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B超检查发现 2 8例 ,CT检查发现 11例。肾癌 31例 ,高密度肾囊肿 5例 ,肾错构瘤 3例。肾癌术后死亡 1例 ,术后超过 5年生存者 18例。结论 :偶发性肾脏占位性病变定性不明者应在术中冰冻活检 ;偶发性肾癌病理分期低 ,肿瘤体积小 ,术后远期生存率高 ;早期得到诊治是偶发肾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水平,对31例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检中B超发现20例,因其他疾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11例.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病理证实27例;术中快速切片证实4例.29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孤独肾、1例总肾功能不正常者行肿瘤剜除术.提示偶发性小肾癌虽多属早期癌,但也有多中心性发生及转移可能,需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治疗上应采用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水平,对31例偶发性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体检中B超发现20例,因其他疾病行B超或CT检查发现11例。术前诊断明确,术后病理证实27例;术中快速切片证实4例。29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孤独肾、1例总肾功能不正常者行肿瘤剜除术。提示偶发性小肾癌虽多属早期癌,但也有多中心性发生及转移可能,需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治疗上应采用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89~2006年以来收治的21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B超检查20例,CT检查17例,MRI检查3例,21例中20例术前明确诊断;1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行肿瘤剜除术,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肾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5例行保守治疗。结论:肾错构瘤经B超、CT、MRI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应依据肿瘤大小、并发症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手术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肾组织。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1—84岁,平均56岁。4例因无痛性全程性肉眼血尿就诊,余32例为B超体检时发现。所有患者腹部均未触及肿物。B超检查报告肿物直径2.5—8.3cm,平均4.7cm。肿瘤位于肾上极10例,肾中部8例,肾下极18例。36例均行CT检查,20例行MRI检查,报告肿物大小均与B超相符。术前临床分期:T1N0M0 4例,T2N0M0 25例,T3N0M0 7例。36例B超、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肾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肾静脉或腔静脉癌栓。IVU示健侧肾功能正常。术后常规应用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13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2年我院诊治的13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10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8例行肾切除术,5例行肿瘤剜除术,其中1例因对侧肾错构瘤再次破裂出血行2次手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术后恢复盎好,5例剜除术患者经6个月~3年的随访,未见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B超对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是有帮助的,CT和MR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它们不仅能提示病变的性质而且能确定出血的范围。直径大于4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肾错构瘤破裂出血行肿瘤剜除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肾恶性肿瘤的超声所见,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11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部分行彩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IVP、CT、MRI等检查,8例行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将所有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正确诊断肾细胞癌7例(100%):肾盂癌2例(50%);漏诊肾盂癌2例(50%).结论超声对肾恶性肿瘤的诊断是准确和方便的,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7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5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5例行肾切除手术,2例行肿瘤剜除术。结果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剜除术患者经6个月~3年的随访,未见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B超对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有帮助,CT和MR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对肾错构瘤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偶发性肾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4例肾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TNM分期,Ⅰ期20例(84%),Ⅱ期2例(8%),Ⅲ期2例(8%);肿瘤直径2.3~9.0 cm,平均4.6 cm;透明细胞癌21例(88%),颗粒细胞癌1例(4%),乳头状细胞癌1例(4%),混合细胞癌1例(4%);随访19例(79%),3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75%(6/8)、66.6%(2/3)。3年和5年存活者中均为I期。结论B超和CT是早期发现肾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及早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的重要方法。TNM分期对判断预后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0):3061-3062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8例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检索CBM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8例中14例为偶发,体检B超发现包膜完整、均匀回声肿块,CT、MRI检查均可见中央星状瘢痕.光镜、电镜下可与嫌色细胞癌鉴别.手术后未做任何辅助治疗.随访8个月~9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为一种较特殊的良性肿瘤,B超、CT、MRI检查仍具一定特征性,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RCC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1-12-2001-12收治的CRCC 6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像学检查提示囊实性占位46例,囊性占位11例,实性占位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53例,部分切除8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56例,颗粒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嗜色细胞癌各1例,混合型癌1例。61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81.9%(50/61)。结论 CRCC诊断以B超、CT为主,结合MRI和DSA认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达到与根治手术同样的效果,术后辅以生物治疗可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肾周围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肾周围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35例自发性肾周围出血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无外伤、抗凝治疗及肾移植史。35例全部经CT检查,10例行B型超声检查。10例行DSA检查并栓塞治疗,其中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35例自发性肾周围出血中,错构瘤18例,肾细胞癌7例,肾囊肿2例,单纯肾动脉瘤1例,肾动脉瘤破裂合并妊娠2例;嗜铬细胞瘤3例,其中2例合并妊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例。肝癌1例。结论 自发性肾周围出血的病因中肾脏肿瘤性病变居首位,尤以肾错构瘤多见。肾上腺肿瘤、肾血管疾病及腹腔内脏器病变也可引起腹膜后出血。CT可以准确而迅速地显示出血程度和范围。DSA检查对肾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应属首选,同时可行动脉栓塞治疗,降低肾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2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7例获得随访,随访9~74个月,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B超、CT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典型的病理表现.其TNM分期均为早期,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治水平,总结偶发性膀胱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断方法,其中B超体检发现14周,因镜下血尿发现5例,因前列腺增生症发现6例。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偶发癌均为早期膀胱移行细胞癌。20例术后随访1-5年,均生存。1例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B超体检和尿常规检查是早期发现无症状人群膀胱癌的主要方法,简便无创。偶发性膀胱癌及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王娟萍  李海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180-3181
目的:探讨CT在小于3cm偶发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2月12例小于3cm偶发性肾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前B超检查8例,其中1例诊断肾良性肿瘤。CT发现11例突出肾轮廓的癌块,呈等密度7例,略高密度3例,低密度3例,增强扫描11例癌块显著强化,CT值升高30Hu~70Hu。结论:对于偶发肾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小病灶的密度、边缘及强化程度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收治的8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保守治疗,1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4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报告为肾错构瘤,无恶变.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预后理想.结论 B超、CT、MRI检查对诊断肾错构瘤有帮助.肾错构瘤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偶发性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9例肾脏偶发占位性病变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B超检查发现28例,CT检查发现11例。肾癌31例,高密度肾囊肿5例,肾错构瘤3例。肾癌术后死亡1例,术后超过5年生存者18例。结论:偶发性肾脏上位性病变定性不明者应在术中冰冻活检;偶发性肾癌病理分期低,肿瘤体积小,术后远期生存率高,早期得到诊治是偶发肾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肾细胞癌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38例行MRI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108例,单纯肾切除术37例,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12例,腹腔镜下肾切除术5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例,术中探查肿瘤无法切除7例,各种原因未手术者11例;病理结果:手术切除的171例中透明细胞癌119例(69.6%),颗粒细胞癌32例(18.7%),混合细胞型癌16例(9.4%),梭形细胞癌4例(2.3%);本组182例中135例(74.2%)获得随访,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53/62)、61.9%(13/21).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肾细胞癌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发现、早期行肾癌根治术是提高肾细胞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40例肾脏偶发癌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检出40例均为健康人群查体发现并经CT和MRI进一步证实。行肾癌根治术30例,肿瘤剔除术10例。平均随访7年,根治术后死亡2例。肿瘤剔除术后死亡1例。结论偶发肾脏癌应视B超、CT、MRI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术中应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偶发肾脏癌仍宜行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