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不同性别初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焦虑及惧怕否定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量表(FNE),对485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家庭成员的亲密度、独立性、知识性得分高,则FNE和IAS评分低;而成功性、控制性的高评分影响男性同学IAS和FNE评分增高,道德宗教观、亲密度的高评分使女性学生FNE和IAS评分增加。结论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交往焦虑,惧怕否定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开展针对性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社会适应不良量表(SOC)、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及自编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安徽某县农村初中七年级、八年级学生共5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组SOC得分低于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组,经常参加团体活动的留守初中生SOC得分较低,与父母联系频率高的留守初中生SOC得分较低。SOC量表得分与SASC、DSRSC量表总分正相关。七年级SASC得分低于八年级,非留守初中生DSRSC得分低于留守初中生。[结论]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低,其社会适应能力与情绪水平、团体活动参加情况、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密切相关。抑郁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同受留守方式影响,在对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心理干预时应注意对抑郁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某农民工小学学生自我意识及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兰州市农民工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农民工小学生252人和农村(150人)、城市(150人),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进行调查。[结果]农民工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农村组、城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民工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农村、城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意识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社会期望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方差分析表明,来源地和意识水平均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仅在社会期望上存在交互作用现象。[结论]农民工学生存在消极的自我评价,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农村和城市组,与自我意识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家庭支持的初中生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低两类支持家庭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差异. [方法]用家庭支持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57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 [结果]高支持家庭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上显著高于低支持家庭学生,在幻想和忍耐应对上显著低于支持家庭学生.[结论]不同支持家庭学生应对方式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与高中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方法 从豫北5个城市的市、县重点高中抽取1240名学生,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焦虑白评量表、抑郁白评量表进行集体测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与焦虑、抑郁有显的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对抑郁的预测比对焦虑的预测更重要。结论 家庭环境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改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太原市城市中学初中生应对方式特点,探讨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859名城市中学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初中学生积极应对均分高于消极应对均分.初二年级男生积极应对均分高于初一年级男生,初二、初三年级女生积极应对均分高于初一年级女生,同一年级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消极应对均分同一性别不同年级间、同一年级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积极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更大. [结论]应教育初中学生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避免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付海荣  陈学彬  秦晓民  潘爱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296-1297,1302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与医学新生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父母教养方式(EMBU)、自尊量表(SES),对医科大学新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1)不同群体的医学新生自尊水平不同;(2)影响自尊水平的因子主要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娱乐性、组织性、性别、独立性、母亲文化。[结论]家庭因素对子女自尊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8.
学习不良初中学生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学习不良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环境量表(FE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名学习不良初中生和102名学习一般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不良学生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且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和父母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结论 学习不良学生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应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9.
李晶  陈莉 《中国学校卫生》1997,18(4):289-290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目拟家庭因素调查表对770名在校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其焦虑和抑郁检出率纷别为38.83%和59.35%,以轻度为主;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良的家教方式、与父母关系不和、父亲文化素质低等是初中生产生抑郁、焦虑的重要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08年5月12日地震后高职大学生在自我和谐、焦虑、自尊、人际关系、自卑、嫉妒、意志力等方面的心理特点.[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焦虑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量表、自卑量表、嫉妒量表和意志力量表,对616名雅安市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享受和未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大学生间在意志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重灾区学生与非重灾区学生在焦虑、自尊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农村与城市生源在自尊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④家庭经济状况好坏的学生间在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⑤新生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水平上,农村与城市生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职大学生震后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漯河市中学生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漯河市城乡初中、高中各3所共13108名学生,采用HBsAg全血胶体金试条法快速定性检测全血中的HBsAg.[结果]漯河市中学生HBsAg阳性率为2.96%.乡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男生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结论]漯河市中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正常人群(9.75%).且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乙肝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汉川市3个乡镇共561名小学生和1987名中学生,应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比较中小学留守儿童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除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外,小学生各项因子得分均低于初中学生。小学留守学生在躯体化(F=12.533)、抑郁(F=11.312)、恐怖(F=5.925)、精神病性(F=8.354)等因子和总分(F=5.995)、总症状指数(F=5.995)、阳性症状痛苦水平(F=17.318)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小学生。中学留守学生在恐怖因子(F=4.332)和阳性症状痛苦水平(F=5.588)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中学留守学生在强迫症状(F=42.572)、人际关系(F=39.092)、抑郁(F=15.051)、焦虑(F=9.462)、敌对(F=5.401)、恐怖(F=8.632)、偏执(F=13.844)、精神病症状因子(F=13.522)和总分(F=19.636)、总症状指数(F=19.636)、阳性项目数(F=36.068)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学生。[结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会导致中小学留守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对中学留守儿童造成的心理危害比小学留守儿童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学生抑郁状态水平,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0月,在湖南省抽取长沙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城乡的1 191名中学生使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制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调查1 191人,检出有抑郁症状的477人,检出率为40.05%。抑郁症状检出率,男生为40.80%,女生为39.07%(P>0.05)。调查1 191人,抑郁状况评分为0.491±0.087分。抑郁状况评分,男生为0.488±0.086分,女生为0.493±0.087分(P>0.05);单亲家庭者为0.527±0.088分,非单亲家庭者为0.484±0.085分(P<0.01);农村为0.494±0.084分,城区为0.488±0.089分(P>0.05);初中生为0.486±0.093分,高中生为0.495±0.080分(P>0.05);一、二、三年级初中生分别为0.461±0.080、0.475±0.094、0.511±0.094(P<0.01);一、二、三年级高中生分别为0.488±0.085、0.508±0.080、0.504±0.055(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处于单亲家庭、对家庭经济情况自我评价低的中学生抑郁状态水平高,OR值为2.657、10.201。[结论]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其抑郁状况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初高中生的性别角色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和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18年10月,采用性别角色量表(BSRI)、交往焦虑量表(IAS)、自我接纳问卷(SAQ)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大庆市9所学校的2 399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分别为874例(36.43%)、378例(15.76%)、343例(14.30%)和804例(33.51%),且性别(男/女)和学历(初/高中)可显著影响性别角色分布(χ2=45.35、9.44,P<0.01)。四种性别角色在IAS和SAQ得分上差异显著(F=127.15、79.11,P<0.001),双性化社交焦虑得分最低、自我接纳得分最高,女性化则与之相反。当以双性化为对照时,自我接纳在男性化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女性化和未分化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分别为62.36%、56.67%和70.30%。潜在剖面分析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积极型、混合型和消极型三类。以消极型为对照时,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中,自我接纳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有显著差异(△R2=0.005,P<0.001),具体为积极型的效果优于消极型(β=0.33,P<0.001)。结论 不同性别角色个体的自我接纳水平可预测其交往焦虑水平,但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中自我接纳对交往焦虑的预测作用有所差异。故今后,若欲通过提高初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以减少其遭受社交焦虑困扰的风险时,父母应更多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以利于自我接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效贞  张效忠  张效颜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0):763-764,759
目的探究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潍坊市奎文区3所初中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对1835名学生进行测试,通过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初中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17.86%。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与FES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显著负相关,与FES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家庭环境因素中,矛盾性、知识性、情感表达、娱乐性占据了影响初中生心理问题因素的前四位,成为导致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家长和卫生工作者应着眼于以上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中学生应对恐怖知识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对山东省城乡中学生应对恐怖知识、技能及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194名初中生和22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省会城市、农村中学生大多数知道9.11恐怖事件及对恐怖事件定义有较好理解,但除9.11恐怖事件外对其他形式的恐怖事件或可能的恐怖方法了解不够全面;农村初中生应对恐怖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22.3%,远低于省会城市的43.7%;农村高中生应对恐怖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43.5%,低于省会城市高中的51.8%;城乡中学生均认为应对恐怖事件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进行演示实践。结论在中学中开设反恐怖课程或讲座,增加他们的反恐知识和技能;尽快编写适合我国中学生使用的有关教材和制作录像带。  相似文献   

17.
东营市某中学初中学生视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营市初中学生视力低下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方法]采取整群抽查方法,抽取东营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602人连续观察3年。[结果]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生视力低下率低于女生。[结论]初中学生视力低下率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呈明显上升趋势。家长和教育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新乡市城区部分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郑云庭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67-1167,1169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9月,在新乡市城区抽取4所中小学校的1200名在校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根据身高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调查1 200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25%,超重率为9.83%,肥胖率为10.17%。营养不良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P<0.01);超重率、肥胖率小学生高于高中生,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新乡市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有降低趋势,超重、肥胖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龙岩市中学生视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岩市中学生的视力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视力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9~12月,对龙岩市4所中学生的视力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检查9532人,近视4310人,患病率45.22%,近视患病率高中(57.67%)高于初中(37.35%),女生(54.40%)高于男生(37.28%),重点学校(55.62%)高于普通学校(37.27%),近视程度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加重。[结论]中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中学生视力低下的防治措施,保护学生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