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00名广州妇女关于激素替代疗法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广州妇女对激素替代疗法(HRT)的态度。方法 对500名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记录她们对绝经症状以及激素替代疗法的认识和态度。结果 59%的妇女认为对绝经症状应该求医,41%发女取消极忍耐的态度,76.2%的人选择妇科就诊,19.8%的妇女选择内外科或精神科,仅有22.1%的妇女听产过HRT。绝经后妇女应用HRT的有5.9%,24.4%的人不知道HRT的益处,知道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分别吸17.8%和10.8%,59.8%的人不知道HRT的,13\6%物人不知道在如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HRT,40.4%的不不知道何时开始应用HRT。结论 我们认为广州妇女的围绝经期保健意识不强,对HRT的了解很少,对HRT的利弊认识不足,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科普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妇女对激素替代疗法 (HRT)的态度。【方法】对 5 0 0名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记录她们对绝经症状以及激素替代疗法的认识和态度。【结果】 5 9%的妇女认为对绝经症状应该求医 ,41%妇女采取消极忍耐的态度 ,76 2 %的人选择妇科就诊 ,19 8%的妇女选择内外科或精神科 ;仅有 2 2 1%的妇女听说过HRT。绝经后妇女应用HRT的有5 9% ,2 4 4%的人不知道HRT的益处 ,知道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分别有 17 8%和 10 8% ,5 9 8%的人不知道HRT的副作用 ,13 6 %的人不知道在哪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HRT ,40 4%的人不知道何时开始应用HRT。【结论】我们认为广州妇女的围绝经期保健意识不强 ,对HRT的了解很少 ,对HRT的利弊认识不足 ,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科普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月经改变、绝经相关症状发生时间,对激素补充治疗(HRT)的知晓、使用及相关知识需求情况,为中老年妇女生殖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年龄≥40岁、至少有一侧卵巢、有月经周期改变或更年期症状的妇女进行有关问卷调查.结果:共纳入326例妇女,平均年龄49.49岁,绝经年龄49.1岁,月经改变年龄45.6岁,出现更年期症状年龄46.6岁;38.6%知晓HRT的相关知识,44.2%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有必要治疗,42.1%愿意接受HRT但有诸多担心顾虑,96.7%希望得到更多围绝经期保健知识;HRT使用率为5.83%.结论:更年期妇女对HRT与更年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低,获取渠道主要为妇产科医生,应注重宣传教育,提供方便的医学支持服务,进一步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机关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以及她们对围绝经期的认识程度和保健需求,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2000年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国家中央机关单位30到73岁妇女共619人的更年期(围绝经期)保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出现月经变化和围绝经期症状的妇女分别为75.7%和84.6%。(2)围绝经期避孕情况:28.3%采取宫内节育器,2%采用口服避孕药,21,2%的认为不需要避孕。(3)对HRT不了解的有68,6%,较了解的为27,1%,已在接受的为4.3%,对HRT的接受程度明显与对围绝经期保健的认识有关。(4)对围绝经期保健的认识和需求上95.4%的女性近两年接受过更年期保健指导。结论:围绝经期保健应早进行。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了解性激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453例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4项性激素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血脂指标,并对5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6个月后再重新测定其血清中的脂类。结果:绝经后妇女E2水平较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妇女有明显下降(P〈0.01),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绝经后与围绝经期妇女的PSH及LH均较绝经前妇女明显升高(P〈0.01),绝经后较围绝经期升高更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绝经后与绝经前妇女血脂水平相比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妇女E2与TC、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58例HRT 6个月后,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血脂异常与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关,HRT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影响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使用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调查妇女对更年期的体验、相关知识、态度、价值观、认知以及所受到的社会影响进行调查和研究,探讨这些因素对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HRT)使用的影响。方法入户调查278名40~60岁妇女(155名从未使用过HRT者,108名正在使用者和15名曾经使用者),资料采用SPPS10.0软件包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社会影响、对HRT利大于弊的认知、可觉察到的治疗的需要以及HRT知识程度等四个因素(p=2.7749,p=1.9356,p=1.7115,p=1.5567)对使用HRT有正向作用;相反,对老年的价值观和对替代途径的有效性的认知两个变量起反向作用。结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应为更年期妇女提供充分的信息,在尊重本人观念、想法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为她们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保健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症状和更年期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146名分别在重庆市长寿区、垫江县、涪陵地区的45~55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询问有关更年期症状相关了解情况及保健知识。结果平均绝经年龄为46.67岁;以询问法获得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51.5%。68.5%的妇女知道有关的更年期保健知识,农村妇女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城市妇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城乡更年期妇女中,曾经有36.3%人去医院就诊,但仅有47.9%的人在控制饮食方面较强,48.0%的人经常锻炼身体。结论更年期女性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有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激素替代治疗 (HRT)对绝经妇女血浆内皮素 (ET -1)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3 2例绝经妇女分别在应用HRT前及应用HRT 3个月、6个月和 1年时的血浆ET -1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 3个月后 ,血浆ET -1水平 [(3 5 72± 6 5 9)pg/mL]极显著下降 (P <0 0 0 1) ,此后在应用HRT 6个月和 1年时分别维持在 (3 6 0 3± 9 17)pg/mL和 (3 6 78± 8 0 8)pg/mL的水平 ,与应用HRT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功能 ,即降低ET -1水平来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全世界绝经妇女数量的增加,对妇女绝经期的跨种族/民族研究亦随之增加。国外对妇女绝经知识、态度及激素替代疗法(HRT)研究较多,且不同种族/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国内此类研究较少,HRT知晓率和使用率低,主要原因是绝经知识缺乏,主治医生不推荐,害怕HRT的致癌风险以及对绝经和激素治疗的态度。应加强宣传、普及绝经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改善我国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同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绝经期妇女的研究,努力提高她们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妇女平均寿命的延长,绝经后的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旨在改善妇女生活质量的激素替代治疗(HRT)所引发的问题也不断涌现。2002年7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宣布。妇女健康初始行动(WHI)在健康绝经后妇女中使用雌激素加孕激素的临床试验由于乳腺癌发病相对风险增加26%,且并无总体益处予以提前终止。在上述对HRT弊端新认识的背景下,中医中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走向世界的新契机。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医中药对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少,因此中医辨证治疗有望替代或补充雌激素疗法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完全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春萍 《实用医技》2000,7(12):995-99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时6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因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共12例,占19%。良性病变引起的出血共50例,占79.37%,激素替代引起的出血共1例,占1.59%。结论:对更年期的妇女.应做好普查普治的保健工作.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人,应首先排除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区更年期妇女保健态度、知识、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在本市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并发放班前班后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班前班后对本市更年期妇女保健态度、知识、行为的相关知识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更年期妇女保健态度、知识、行为的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普及提高,以提高更年期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0例门诊更年期妇女相关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症状、行为和保健知识的状况,以进一步加强更年期妇女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随访2004年3月-2007年4月就诊于门诊的200例妇女。结果绝经者152例,占76%,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更年期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为(48±5)岁,主要症状包括烦躁、心慌、盗汗和阴道干燥。〈55岁有性生活的比例在80%以上,55岁后下降至38%。调查对象中了解更年期症状的占65.2%,接受激素治疗的占59.3%。结论自40岁开始即应注重更年期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和性保健工作,加强多途径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婧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34-35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对53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激素及生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雌二醇(E2)、孕激素(P)明显升高;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碱性磷酸酶(AK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HRT能够调节更年期妇女的体内激素水平,对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结论采用HRT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症状是安全的,但是否选用HRT还需要掌握激素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慎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诺更宁半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症状和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诺更宁半量激素替代治疗(HRT)能否有效地控制绝经后症状和保持了宫内膜呈萎缩状态。方法:全量组185例,每日顿服丹麦产诺更宁1片;半量组243例,隔日顿诺更宁1片或每日顿服半片;均为持续用药。结果:2组比较治疗效果相似,经治疗,绝经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子宫内膜膜厚度逐渐变薄以至萎缩,45例入组时为增生内膜,经治6个月后诊刮病理报告为萎缩性子宫内膜。副作用:乳房胀痛、全量组5例(2.7%),半量组7例(2.9%);阴道出血,全量组7例(3.8%),半量组9例(3.7%)。结论:绝经后妇女诺更宁半量HRT具有用量小、副作用少、控制症状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井激扬  刘军 《医学综述》2007,13(6):479-48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各种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大约2/3的妇女在绝经过渡期及(或)绝经后出现程度不等的更年期症状,影响了工作和日常生活,其中70%需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RT)才能缓解症状[1]。妇舒宁贴膜由法国利博福尼制药公司生产,是HRT药物,本研究观察了妇舒宁贴膜对35例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的治疗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1998~2002年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有更年期症状的35例妇女进行研究,患者40~58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绝经过渡期18例,绝经后17例绝经年限1~6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长期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HRT)在中国医务人员中的可接受性,客观反映H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40岁的全体女医务人员通过电话问卷或信函回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037例调查对象中.回答调查的有980例,占94.50%;.有月经紊乱的围绝经后妇女和绝经妇女共714例,其中使用HRT的254例,占35.57%,远高于国内报告普通人群中4.4%-5.9%的比例;HRT的患中使用时间≥5年的82例,占32.28%;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长期、小剂量、个体化用药的HRT对于改善妇女生活质量和提高工作能力是有效而安全的;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尤其是这些资料来自于知情度高、对HRT远期和近期疗效与风险等敏感的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手术卵巢去留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卵巢去留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0例子宫肌瘤患被分为双侧卵巢切除组(Ⅰ式),单侧卵巢切除组(Ⅱ式)和保留卵巢组(Ⅲ式)进行分析, 并对各组20例患绝经综合征按Kuppermar评分及术后6月FSH、LH和E2的血清水平进行比较。I式组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后1、2、3个月重新评估。结果:I式88.2%、Ⅱ式62.5%和Ⅲ式27.0%有绝经综合征表现,Kuppermar各症状评分以I式最高,Ⅱ式次之,Ⅲ式最低,差异极其显(P<0.01)。激素水平I式FSH,LH最高,E2最低,Ⅲ式与之相反,Ⅱ式居中,差异极显(P<0.01),而I式HRT后Kuppermar总评分逐月下降。结论:保留卵巢可维持妇女的雌激素水平,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自然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因病理。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6年11月在图们铁路医院妇科住院和门诊就诊,以绝经后引起出血为主诉的患者102例分为两组。Ⅰ组59例,绝经1年以上5年以下;Ⅱ组43例,绝经5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结果:Ⅰ组59例患者引起阴道出血的原因,良性疾患21例(35.6%),功能性病变32例(54.2%),恶性肿瘤6例(10.2%)。Ⅱ组54例患者引起阴道出血的原因;良性疾患17例(39.5%),功能性病变11例(25.6%),恶性肿瘤15例(34.9%)。两组结果经∥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良性疾患和功能性病变为主要原因,绝经时间越长,出现的阴道出血.恶性肿瘤发生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激素替代治疗 (HRT)对绝经妇女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 -1)水平的影响 ,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 对 32例绝经妇女应用HRT前及应用HRT 3个月、6个月和 1年时 ,血浆中NO和ET -1的水平分别应用酶一步法和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进行检测。结果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 3个月后 ,血浆NO含量 [(2 77 46± 5 4 96)nmol/L]较应用前 [(196 0 3± 48 41)nmol/L]有显著性的上升 (P <0 0 0 1) ,随后开始下降 ,应用HRT 6个月时NO含量为 (2 12 0 6± 5 6 73)nmol/L ,到 1年时 ,血浆NO含量为 (2 2 1 2 9± 41 2 7)nmol/L ,虽然明显低于应用HRT 3个月后NO的水平 (P <0 0 5 ) ,仍高于应用HRT前NO含量 ,但差异已无显著性 (P >0 0 5 )。相反 ,绝经妇女应用HRT 3个月后 ,血浆ET -1水平 [(35 72± 6 5 9)pg/ml]极显著下降 ,此后在应用HRT 6个月和 1年时分别维持在 (36 0 3± 9 17)pg/ml和 (36 78± 8 0 8)pg/ml的水平 ,与应用HRT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绝经后妇女应用HRT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功能 ,即以升高血浆NO含量和降低ET -1水平来发挥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